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立足语文本真,做有效的素养提升——以统编本七上第一单元为例谈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时间:2024-09-03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指中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普遍为大家所接受的“听、说、读、写、思”,特级教师孙双金把它提炼为“语言能力”和“人文修养”。基于这样的分析,语文学科一定要守住语言学习、据于文本,这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现就统编本语文七上第一单元的教学谈谈我的看法和做法。

一、安安静静,醉心语句品析,在“品”上做文章

经历了语文新课改的老师们在改革之路上有过非常多的探索,吹拉弹唱画演辩等形式频频进入语文课堂,一度呈现出空前的繁华和热闹。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学生热情高涨,可真正沉淀下来的属于“语文”的东西却少得可怜。真正的语文学习,需要走出喧哗和嘈杂,走出浮躁和虚假,安安静静地沉到文本中去。对于《春》《济南的冬天》这些极为经典的写景抒情散文,最好是“裸课”,也就是一师、一黑板、一粉笔、一群学生,深入到教材,不离文本,咬文嚼字,字斟句酌,去与作者对话,与自然絮语。

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我带领学生品读“薄雪覆盖下的山”这一段,通过品味文段的色彩美、修辞的灵活、动词使用的精巧等享受济南冬天的如诗如画。如一个“顶”字,写出了雪后小山的形态之美、雪的轻盈之感。一学生就本段的概括提出了质疑:“既然是小雪,是轻盈的薄雪,我认为‘覆盖’这个词显得太重了,可以用‘点缀’或‘点染’。”一语既出,博得满堂喝彩!学习《春》时也有这样的智慧的火花。我采用了王君老师的教学思路“草( )春,花( )春,风( )春,雨( )春,人( )春”,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地赏析,学生的思维极其活跃,激情飞扬,“绘”“闹”“酿”“恋”等字眼跟我设想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平平实实的课堂教学,不花哨,不刻意,“让学生真正自主并成为主体,静静地看书,静静地读书,静静地思索,接着与同学、与老师静静地研讨,悄悄地对话,正是在这一神圣的殿堂里,静谧的情境下,语文的营养如随风潜入的春夜细雨,在有无之间缓缓注入,于是,语文能力和素养的芽儿在无声无息中潜滋暗长”,我所追求的正是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二、踏踏实实,注重朗读训练,在“读”中求感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也说,语文“是读的学科”。语文教学当然离不开读,精读、略读、跳读、默读、诵读、审读、通读等,都是获得知识、培养语感、训练语言能力的方法。长期的朗读训练,能将文章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形成语感,丰富词汇,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统编本语文七上第一单元在“读”上有明确要求:掌握朗读的要领,通过朗读深入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一句话,语文学习需要在读中会意、读中品境、读中析法、读中体情、读中悟理。

朱自清的《春》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绘画的色彩美、诗的韵味美、音乐的旋律美情感的含蓄美在文中都有完美的呈现。品析语言的同时辅之以美美的朗读,才算是不辜负了经典美文。课前,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大声朗读,不轻声细气;流畅朗读,不拖泥带水;优美朗读,讲究声韵节奏。课堂上,着重引导学生注意朗读的重音和停连。有同学在美读“打两个滚”时被同学指出读错读成了“打两个滚儿”,我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体会从朗读的角度来讲,哪一种读法更贴合于草地上活动的孩子们的心情。儿化音的轻松亲切很快被大家认可了,同时也接受了朗读时对文本进行处理的理念,重音轻读、连音、拖音等朗读技巧也成为大家揣摩的热点。朗读对于古诗词的学习更是意义深远。《观沧海》的领读、分读、齐读让学生群情激昂,“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反复咏叹把诗人的豪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天净沙·秋思》中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引导学生在声调、语速上反复揣摩,“在天涯”一字一顿的处理道尽了漂泊在外游子的萧索和凄婉。

课堂上的朗读,是培养语感、形成阅读能力的极为重要的正确途径。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如没有琅琅读书声的铺垫,只有老师的讲解,是沉闷而乏味的。朗读中,学生既具有了一种主观能动性,又是对课文内容的二度创作,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便是顺理成章的事。

三、挑挑拣拣,适度有效拓展,在“深”上有挖掘

教材当然是教学的重要凭借,可“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吕叔湘先生也有一个精辟的观点:学语文,三分课内,七分课外。拓展阅读适时适度,就会像一条美丽的丝线,将散落在书海里的美文按主题、作家串联起来,使一篇篇灵动鲜活、文质兼美的文章变成为孩子们继课文学习后的又一道精神大餐。

教学《春》之前,我布置阅读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背影》。七年级学生可能还读不懂其中的深沉含义,这没关系,我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拓展阅读的意识,以文找文,拓宽阅读的范围。有学生分析到“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时,出示苏教版中“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一句,让学生朗读、体会,说说更喜欢哪一个版本。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又积极寻找起两个版本的其他不同,在词句的细微变化之间畅所欲言,形成语感,收获情感体验。教学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时,带领学生赏析名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的奇思妙想让大家啧啧称赞。我却反弹琵琶: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境,前辈的一些名作中已有展现。随即出示“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曹植《杂诗》)及中“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初唐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两句。李白青出于蓝,不仅要托月寄情,而且要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边远荒凉的所在。拓展对比之中,对诗文的理解深了,阅读的面广了,阅读的兴趣浓了。长期坚持的话,阅读能力何愁?

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深度挖掘,适当渗透多种内容,钻进去,展开来,在学生心中激起层层涟漪,更加投入地去鉴赏、感悟课文,更深入地去理解课文,阅读教学才会更加有效,核心素养的培养才会落到实处。

四、孜孜矻矻,坚持读写结合,在“练”中出成果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老的这个观点放在当前的形势之下仍然是真理。选入课本的文章绝大部分文质兼美,其遣词用语、结构布局、表情达意等都经得起推敲,是写作的典范。统编本语文七上第一单元的三篇当代散文、四首古诗词均为名篇,描绘了优美的四时之景,抒发了真挚热烈的情感,营造了美好而深远的意境,构思精巧,语言精致,值得好好欣赏体会、借鉴模仿。

拿《济南的冬天》来说,表面是描写济南冬天的美景,其实质是要表达作者对济南山水的热爱,表现作者的情怀。或许济南冬天实际上并没有这般美,但平常之景进入文学家的眼里便会成为美好的诗意风景,他们有发现美的眼睛,内心有美的情感,通俗易懂、朴素无华的语言也能让我们读着唇齿留香。教学中,我一方面让学生留意观察身边风景,一方面引导修辞手法的使用、语言的技巧均是建立在情感表达需要的基础上必然的一种追求。一学生在作文《校园的秋天》中写到:“桂花开了,细碎的金色花瓣,宛若星星。起风的夜里,花香伴着虫鸣如流水般一潮潮地涌进教室,弥漫向每个角落。吃着花香,我们手捧书卷,沉醉于墨香。”寻常的校园、单调的学习生活因这美句深情让人心旌摇荡,以为是进入了圣境。

跟课文学写作,从课文中积累写作素材、语言素材、写作结构、写作技巧,掌握方法,进行模仿,渐渐地熟能生巧,巧妇就是这样练成的。教材又不仅仅是个例子,在借鉴模仿中,我们体会了文本中的人生智慧、作者的思维方法,学习到作者及文本所体现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等,“语言能力”和“人文修养”一举两得,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功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