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刘丰凯
古诗词素读法浅探
刘丰凯
对于诗词教学,我提倡一种朴素本色的“素读”教学。所谓素读,就是朴素地通过文字符号领会其内在蕴意。“素读”教学就是教师不多用其他资料,不滥用现代媒体技术,只是引导学生进入到文词句的深层含义中去,吟咏玩味文本词句本身的韵味。只是运用最传统的对话问答方式,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对文本做最朴素的解读。
一是要注重诗词的初读印象。诗词是一种美的艺术,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能带给人们美的感受。不同的诗词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美的感受。所以,在授课时教师应该充分地尊重学生读诗的初读印象,这是学生在没有经过任何启示之下的,对诗歌的最为原始的印象,因而格外有价值。尽管有些学生对诗歌表现出来的最强烈的感情把握不准确,那也不妨暂且让他抱有这个印象再次“从诗词里走个来回”。
二是要咬文嚼字。诗词是凝练的美,每一个字都有着无穷的张力,让人浮想联翩,让人感慨不已。读诗,不能一目十行,也不是一句一句地读,而是一个词一个词地读,一个字一个字地啃。只有如此,你才能见到诗词中蕴含的广阔天空,以及天空背后诗人或词人的喜怒哀乐的那张脸。
在诗词中看似普通寻常的一个字,其实用心思考,你便会发现它的背后往往有着无穷的魅力,换成其他任何一个字或词都无法准确生动地体现某种境界或情感。所以,读诗词时,不妨把关键字词换成另外一个字或词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判断高下,从而理解掌握诗词用字的妙处。
比如,在教授王之涣的《凉州词》时,不妨就“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片”字设计如下问题:城池,本来是高耸宏伟的,似乎该用“座”字来修饰,但这里却用了“片”字,这是为什么?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大大促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那么“片”字究竟好在哪呢?“片”一般用来修饰比较平、比较薄的东西,比如一片肉、一片云、一片花等。但高耸雄壮的城堡为什么成为了一片呢?这座城池坐落在茫茫群山之中,周围都是万仞高山,相比之下,这座城池就显得不那么雄壮高耸了,就变得小的可怜,薄得如同一张纸片了。那么生活在这座城池中的将士呢,他们就显得更为渺小微不足道了。试着体会一下:士兵在万仞高山丛中戍守边疆,这里放眼望去,都是高山遮住双目,就连春风都吹拂不到,将士们常年生活在这样的地方,怎能不让人深感生活枯燥愁苦呢?此字一分析,整首诗歌的意境都在脑海中浮现出来了,这首诗歌的情感都在心中体会出来了。
三是要掌握朗读技巧,用诵读加深理解。诗词不但是字词的艺术,更是朗读的艺术。正所谓“读诗百遍,其义自现”。诗词中的关键字词的理解,往往还需要借助重读、拖音等朗读技巧。通过这种朗诵处理,往往能取到如见其景、如闻其声的身临其境的效果。
比如,我在教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时,提出了“上阕写景中哪几个字用得好?”的问题。同学们很快便找到了几个关键字,如“大江东去”的“大”字,“乱石穿空”的“穿”字,“惊涛拍岸”的“拍”字,“江山如画”的“画”字。然后,我趁机又抛出问题:这几个字在诗中怎么读?这句话引起了大家的朗读兴趣,同学们纷纷投入到朗读中去,体会这几个字的妙处。最后得出了如下结论:“大”字不但要重读而且还要拖点长音。“大江”中的“大”字是与“小”字相对,重读“大”字,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不是灵秀蜿蜒的小溪,而是气势磅礴宽阔的江面。拖长“大”字,浮现出的是又宽又长,长得一眼望不到尽头的东去的江水。广阔的天空下,气势磅礴的长江贯穿整幅画面,天地之间长江之旁,站立着一个渺小的诗人。那种自然宏大永恒,人类渺小短暂之意顿生心间。“穿”和“拍”两字要重读,而且要读出气势来,重读“穿”“拍”,直插云霄、气势凌人的高山,凶猛有力、响彻云霄的怒涛就会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不但有强烈的视觉冲击,还有强烈的听觉感受。“画”字应读得舒缓,拉长音。赤壁之景就犹如一幅画卷在读者的眼前慢慢展开,美不胜收。诗人由这气势磅礴的赤壁之景自然而然会想起与赤壁有关的那些人。
诗歌鉴赏阅读的方式和方法很多,素读是倡导一种本色的朴素的阅读,是一种实实在在不花里胡哨的阅读方法,它是通过关注字词,关注关键句子,从而理解整首诗词,从微观窥探宏观的方法。在现在追求“出彩”的无效课堂,学生活动泛滥表演的课堂,花里胡哨不着边际的浮躁的课堂里,带着学生仔仔细细逐字逐句从诗文里走一个来回,确实不失为一个扎实有效的尝试,也是培养学生理解诗词热爱诗词的美好途径之一。
刘丰凯,教师,现居山东济南。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