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李红香
从人物语言角度解读《猫》的主题
李红香
对于《猫》这篇文章的主旨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与理解。笔者倾向于这种观点与看法:热爱小生命、同情弱小者和勇于自责的感情。这种观点,但有些细节却不以为然。从练习的设计以及课文的研讨,编者认为故事的主体是“我”,主旨在于冤案的教训,至于对前两只猫的叙述,则是为了铺垫和衬托,是这样吗?
对于文章主旨的把握,笔者以为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更全面的把握。在《猫》一文中,猫是不会说话的,但是人会说话,我们可以通过人的语言来看出人对猫的态度,进而感知文章的主旨。
我们来看一看本文中有哪些人说话了,说了什么?分一下类,再对比阅读一下,也许能发现什么。
文章除了一句“小猫呢?小猫呢”,我们无法准确定位是谁说的。其他总共有五个人发了言,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为两类人:一类是身为主人的“我”、“妻”、“三妹”,一类是身为仆人的张婶、李嫂。
先看“我”,共有这样三句。第一句是在第二段: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第二句在第五段:“三妹,小猫呢?”
第三句是在二十二段: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
我们通过前后对比可以看出,由于猫的不同,我的态度也不同,反映出我的感情用事,对于来历不明、不讨喜的事物缺乏公正。联系文末的心理描写,作者的自我反省、勇于自责是毫无疑义的。
再看“妻”,有两句。第一句在第十八段: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第二句在第二十三段: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从文中我们看不出妻子对任何一只猫的态度,但我们可以推测出,妻子对猫不太感冒,只关注自己的芙蓉鸟,只关注自己,不关注其他,也不会顾及其他,是一个冷漠武断的人。揣测一下她的语气“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多么的强势啊,这样的人需不需要自我反省?
如果说妻子应该自我反省的思想是有些硬性拔高的话,我们再看看三妹:
第一段:有一天中午,我从编译所回来,三妹很难过的说道:“哥哥,小猫死了!”
第三段: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
第六段:她慌忙地跑下楼来,答道:“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
第十二段:于是这个亡失证实了。三妹很不高兴的,咕噜着道:“他们看见了,为什么不出来阻止?他们明晓得它是我家的!”
第二十六段: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三妹的话最多,这跟她的个性有关。但是我们也能判断出除了活泼开朗的个性之外,三妹和我对待猫的态度其实是基本一致的,对于前两只猫疼爱有加,对第三只猫则显得有些漠然以至于冷酷无情了,请大家读一读这一句: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欲除之而后快的情绪跃然而出。
由以上分析,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写此文的主题,恐怕不仅仅是自我反省,更应该是每一个人都需要自我反省。
作者的笔触不仅指向了强势人物,对张婶、李嫂这样的弱势群体也予以了关注,如果不注意的话,极容易忽略。
先看张婶,第九段:大家都不高兴,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连向来不大喜欢它的张婶也说:“可惜,可惜,这样好的一只小猫。”
第十一段:午饭时,张婶诉说道:“刚才遇到隔壁周家的丫头,她说,早上看见我家的小猫在门外,被一个过路的人捉去了。”
第二十段: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扳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最后再看李嫂,第八段:李嫂道:“我一早起来开门,还见它在厅上。烧饭时,才不见了它。”
第二十九段: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
张婶与第三只猫同病相怜,与她们同病相怜的还应该有李嫂,听听李嫂第二句话的语气,“猫,猫?又来吃鸟了。”那潜台词分明是,你们误会了我们!误会了猫,误会了张婶啊!她是在为张婶叫屈啊!
鉴于以上的分析,笔者以为,本文主旨的重心不仅是我,更是我们每一个应该关注弱者的人。不仅是第三只猫,所有的猫都是弱者!还有更多的像猫一样的弱者,不是吗?毫无疑问,这篇文章不仅是一首自省者的心曲,更是一首弱小者的悲歌啊!自省者是你是我也是他,弱小者不仅有弱小的动物,更有人类中的弱小者啊!
李红香,教师,现居江苏连云港。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