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猫》课例综述及文本意蕴解读

时间:2024-09-03

蔡晓梅

《猫》课例综述及文本意蕴解读

蔡晓梅

《猫》是郑振铎先生的小说集《家庭的故事》中的首篇,自选入语文教材以来,引起多方关注。笔者梳理近三十年来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上发表的75个课例,发现这篇作品因其文体难以确定,教师的解读难以达成一致,所以课堂教学内容多种多样。现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37个课例(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备课参考等),对其文体、主题、艺术特色、教学目标进行综述并加以评议,以期探寻这篇课文更加适宜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一、课例综述

(一)文本体式

关于《猫》的文体,37个课例中有14位教师作为小说来处理,10位教师作为散文来处理,2位教师作为小说但有散文化倾向,其余课例均没有涉及文体。认定本文是散文化小说的有两种观点具有代表性:一是柯新燕老师在文本解读时认为“此文的文学样式是小说,非散文。但《猫》总是给人以‘真’之感,这不仅基于作者当时受俄罗斯文学的影响,追求文学要有‘真实’的精神,也缘于将猫作为描写对象,‘我’成了次要人物,重在表现‘我’对猫的感情,这就是散文化处理。”二是王乃安老师认为“作者非纪实性地描述所养的三只猫及其结局,把猫写得活灵活现;且由猫写出人的细腻情感和深刻认识,使人们明白某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做人道理。这是作者采用这种特定的散文笔法来描绘“旧家庭的‘积影’(《家庭的故事·自序》)”的理想结果。”

(二)作品主题

老师们对《猫》一文大致是从三个角度来分析其主题的,即“我”的角度、猫的角度、社会的角度。三个角度相互交叉,彼此重合。具体的主题有以下几种:

(1)做事不能主观臆断带着偏见处理,否则就会铸成无可纠正的大错;27.5%

(2)对下层百姓不幸的同情,对弱势群体苦难的关注,对被侮辱被践踏者的哀怜;18.8%

(3)“我”勇于反省和严于律己的精神;16.3%

(4)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需要正视自身的缺点完善自我,这样才能避免不幸;13.8%

(5)要仁爱,不要残忍;12.5%

(6)人应当善待乃至关爱身边的一切微小生命;6.3%

(三)艺术特色

《猫》文情节曲折,结构严谨,文辞朴素,描写真切,发人深省。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在结构上,首尾呼应,过渡自然。徐沄老师解释说:“课文开篇:‘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总领全文,点明题意,概括了叙述的中心内容;中间一句‘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既然是‘好久’,就不是‘永远’,于是引出了养第三只猫的情节;篇末一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呼应开篇总结全文。首尾照应,整篇文章浑然一体。”而在讲述“我”家三次养猫的故事中,“作者用‘有一次’、‘隔了几天’、‘冬天的早晨’等过渡词句承上启下,把前后的内容贯穿起来,过渡自然。”

其次,在写法上,对比衬托,巧用伏笔。“第三只猫是野猫,与前两只都是主人喜爱而要来的形成鲜明对比;第三只猫毛色难看,性情忧郁,不喜欢玩耍,与第一只猫像白雪球似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对比在文中不止这一处。写“第二只猫的不怕生人和家人‘小猫呢?小猫呢’的询问预示了它的丢失。第三只猫对鸟笼的凝视成了猫吃鸟的罪证,也为下文作者的‘妄下断言’和猫的冤死巧妙设伏。”

再次,在内容上,详略得当,细节突出。肖家芸老师在和学生讨论最喜欢的小猫过程中,学生凭借文字的多少得出了“特别喜爱”第二只小猫。因为“第二只猫作者写了好多好多,第一只猫写得好少好少”,用“文字的详略鲜明地体现出作者的亲疏。”在具体描写三只小猫中,又运用了细节描写。比如“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写出了小猫玩耍时的动态和情态,这些语句从细微处写尽了前两只猫的顽皮可爱让我们会心一笑。

第四,在语言上,语言朴素,情感细腻。占淑红老师和学生一起探究了两个“蜷伏”。“前者写出了它在寒冬中流浪冷得瑟缩的可怜样子,突出其可怜;后者写它安定后想得到家人的欢心,却未能如愿,突出其可悲。其他还有对文中四个‘不’字和句式的分析等,通过这些词句展现了作者细腻的情感。第三次养猫,先是‘不大喜欢’、‘我很愤怒’、‘心里十分难过’、‘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并且从此‘永不养猫’。这种感情真切朴实,曲折细腻,犹如一股涓涓细流奔流于文中,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给人以深切的艺术感染。”

(四)教学目标

依据对教学设计的梳理统计,现将课例中预设的教学目标按由多到少的比例排列如下:

1.探究作品的主旨;

2.学习运用比较法和细节描写;

3.体会文中“我”的感情变化;

4.品味语言;

5.把握三只猫的特征,包括外形、颜色、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

6.学习本课生字词;

7.学习借物抒情的写法,提高写作水平;

8.剖析现实生活中的“猫人”;

9.学生自己写第三只猫的结局,辨识哪一种是小说的写法。

二、文本意蕴解读

(一)《猫》是一篇“散文化小说”

作者在小说集《家庭的故事·自序》中指出:“我写这些故事……其中或未免有几分是旧事,却决不是旧事的纪实。其中人物更不能说是真实的。”既然人物属虚构,那么可以认为《猫》是小说。然而它拥有散文的特质,由此便衍生出在超越了传统小说人物、情节、环境的三要素结构之后,由散文和小说交融重构的一种独立的亚文类——散文化小说。

散文化小说具有小说和散文的两栖性,刻意讲究情节的曲折,叙事上情节淡化融合小说与散文的双重特点;“散文化小说,情是第一要素,它将作家的主体意识和情感机制作为意象的审美聚集和组合形态。”《猫》有明显的故事情节,亦不乏波澜曲折;但猫的故事由“我”来讲述,由“我”的情感贯穿聚合,这就体现出散文的特质。这篇独具特色的散文化小说,阅读教学需依据文本体式设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这就需要老师们探索一条新的教学之路。

(二)确立“教学目标”应依据文本体式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层面的概念,即“预期需要教什么”。确立教学目标应该依据文本体式,也就是说“教师在备课时需要依据文本的个性特征进行教学解读,从而确定合宜的教学目标”。

“体式”是相对于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而言的一个概念,它有两层含义:“第一层面是指文本的类别,即文类;第二层面即指单个文本的特定样式,也就是个体文本所具有的特殊的表现形态。”作为散文化小说,《猫》的教学目标其体式的独特性在哪里,应确定什么教学内容,设计哪些教学活动。目前至少可以明确,“品味语言”应该是一个核心的教学目标,因为《猫》的语言风格是体现本文散文化小说特质的一个重要元素。“梳理故事情节,体会‘我’的情感变化”也应该作为一个教学目标,因为故事都由“我”的情感贯穿接,起伏波澜与“我”的情感变化相谐相生,这也是由散文化小说的特质决定的。

(三)“品味语言”的着眼点在语词

《猫》在语言上追求纯化、明净,没有华丽的辞藻、繁复的句式,运用自然朴实的词语,将“我”养猫的故事如话家常般告诉读者,这是本文独特的语体风格,也是语言上的最大亮点,所以“品味语言”理应是这篇课文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品味语言”的教学做得比较好的主要有以下4种情况:

1.品读描写三只猫特征的动词

肖家芸老师引导学生用文中重点词句来说明自己最喜欢哪只小猫,具体落实到“跑”、“爬”、“捉”词。把握了这些语言文字的感情色彩,也就知道了“我”是怀着高兴的心情在欣赏猫。徐鹏老师还加入了“芙蓉鸟”事件中“拿”、“追”、“打”词的分析。

2.通过关键词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柯新燕老师在文本细读时,从关键词入手品析作者的感情变化。由开始的“一缕酸辛”发展为激烈的“怅然”、“愤恨”升至“十分难过”、“更难过得多”。“我”对亡失猫的情绪变化,由淡变浓,层层推进,情感脉络表现得直白,令人一目了然。

3.品析人物的语言和称谓的变化

魏华中老师设计了一个“找寻小说中的人物语言、体悟语言在表现文章上的作用”的教学环节,学生有的找到直接抒情的语句,如“三妹很难过地说道:‘哥哥,小猫死了!’”;还有的找到间接抒情的语句,如“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等。占淑红老师则和学生一起探究“我”和家人对猫称呼的不同来体悟感情的不同。

贯穿《猫》文的线索就是情感,而语言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所以品味语言就是通过文本细读体味语言蕴含的情感,这样才能深入文本,真正与文本对话。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的品味语言不是浮于表面的简单浅显的事。

蔡晓梅,教师,现居江苏徐州。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