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李 冰
(甘肃省平凉市实验小学,甘肃 平凉 744000)
教师应抓住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关键时期对学生的阅读与习作能力展开培养,促使学生从小学会运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阅读与习作之间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有了足够多的阅读积累,才能写出好的文章。但就以往学生的阅读与习作情况来看,依然发现很多学生阅读量不够、习作缺乏核心思想。此时,学会利用思维导图的教育方式,从思路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与习作学习思维习惯,有助于促使学生有方向、有目的地探究阅读与习作知识内容。因此,文章研究的内容包含了思维导图概念的分析、作用以及意义的相关阐述,还有具体的案例分析与探索,以总结关于思维导图式的语文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这一教学工具,就必须明白何为思维导图。其中,思维导图重在思维的引导、导图的构建,让学生学会利用一些直观的图形工具,将自己所思所想的内容构建起一个框架。但这个框架形似一个导向图,有各种关键节点、连接线,像一种地图一样,引导学生有方向、有顺序地明确学习思路。在此期间,在对应的节点以及连接线上,确定好相关的思维学习主题内容,并将关键词填入其中,用于鲜明、直观地指出整个学习思路走向,从而促使学生学会运用思维导图构建起学习的整体思路。
当学生在课堂上接收教师传递的知识讯息时,往往会因为知识信息太多而出现记忆模糊不清的问题,而带领学生科学探索知识、分析知识则是教学研究的一个意义。此时,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的学习,以一个个鲜明、直观的教学引导点,让学生围绕这些节点理解与探究知识,有助于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思路与方向,促使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所需所求落实好自己的学习思路与方向,从而促使学生真正把握住学习的核心,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整个课程内容展现的过程中,教师要以直观与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知识,比如,利用构建一些有效的学习引导节点,让学生有路径开辟学习前进的方向。那么学生可以自己画出已知的资料或知识内容,将阅读到的信息加入思维导图之中,以构建一个框架式的学习复习资料。
最后,由于习作是学生将自己学习、阅读到的信息进行规整,并用自己的想法表达习作内容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尝试运用思维导图的直观引导方法,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思维,根据某个习作主题规划好自己的习作方向,从而运用起思维导图明确与规划好自己的写作目标与思路,进而让学生的写作变得有序。这些都是运用思维导图教育学生的意义与作用。
一是学会突出重点。如,思维导图中的图像应该能够很好地、自动地吸引眼睛和大脑的注意力,所以一定要用中央图像,并且整个思维导图中都要用到图像。色彩会增强记忆力和创造力,所以图像上要用三种或者更多的颜色。图像和词汇的周围要有层次感。只要有可能,就应该在思维导图中多使用一些有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动觉的词或者图像。如果再增加一些有动感的符号,字体、线条和图像的大小尽量多一些变化,间隔有序、恰当就更好了。
二是起到发挥联想的作用。如,能够让学生们的生理体验产生意义,这是人脑记忆和理解的关键。联想的力量可以让大脑进入任何话题的深层次。具体来说,人们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在分支模式内外连接处用箭头表示,使用各种色彩和代码。
三是注意导图的清晰明白,也就是不管人们在做什么事情都一定要清晰明白,模糊不清会妨碍感知。要明确每条线只写一个关键词,用印刷体写字容易让大脑记忆。线条方面要突出重点,可将中央线条加粗,分支设计成不同形状加以区别,线条尽量要保持一致,线条之间要连上。清晰明白的思维导图看起来更顺眼,也更吸引人。
四是思维导图应该起到复习指导的意义。如当人们绘制出一幅思维导图时,要想记住这幅图,就需要不断复习,在复习时,可以做一些快速的思维导图简图重新创造和更新记忆。
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很多学生都是简单地阅读每一个段落的内容,但却很少主动对阅读的内容进行规整、分析与总结,多数时候都是借助教师的提示,教师规整的内容总结阅读学习内容。但是这种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只会促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与方向,只是将阅读与习作作为一种简单的学习,无法取得真正的进步。此时,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围绕阅读主题确定阅读的目标、内容以及思想情感探讨方面的内容,让整个阅读覆盖学习的全过程,促使学生由源头阅读学习开始,一路规划好自己的学习思路与方向,是一次有效的课程引导。
其次,在语文习作中,思维导图也能起到打开学生习作思路的工具。因为在以往习作过程中,很多学生都缺乏写作的思路与方向,不知道如何下笔,又或者写出来的内容缺乏核心思想。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写出一篇好的作文。此时,思维导图就发挥出有效的教育引导作用,让学生懂得自己该往哪些方面发展,如何明确自己的习作思路,因而懂得运用思维导图引导自身展开习作,是一次有价值的教育过程。
第一,围绕一个中心组织学生探索知识,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向各个方向自由发散,能更自由、更自然地表达自己。所以应从一张白纸的中心开始绘制思维导图,周围留出空白。
第二,突出中心思想。因为一幅图画抵得上1000个词汇,它能帮助其运用想象力。图画越有趣越能使学生精神贯注,也越能使大脑兴奋,从而自觉产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利用鲜明的颜色绘制导图。这是做好思维导图的一个关键,以鲜明的图标样式可以增加思维导图的教育效果,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添巨大的能量。所以绘制思维导图另一个需要思考的步骤就是懂得利用颜色表明思维导图之中的信息。
第四,思维导图之中的分支结构是支撑着整个框架的一个个节点,利用好它们之间的节点,可以将知识罗列得清清楚楚,使得学生知道每一节点之中存在的知识信息。所以要把主要分支连接起来,同时也创建了思维的基本结构。
第五,提示关键词是思维导图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关键词的选用也是需要做好准备与思考的。比如,在确定阅读主题时,就可以运用一个矩形框,将阅读的主要关键词填入其中,用于明示学生接下来要阅读的主题内容,随后则是运用各种衔接点逐步引出各种阅读学习内容。
运用思维导图开展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要达到的预期教育效果就是让学生的阅读与习作学习效率有所提升。但这种提升是因人而异的。如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则期望他们能够取得更进一步的学习成果;但对于学习相对较弱的学生,则尽可能在原有基础之上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那么在这些教育阶段中,教师主要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参与到有序的阅读与习作学习中。这个时候学生是处于一个完全自由、自主的阅读与习作学习状态,而教师借助思维导图之中的一些节点学习,引导学生尽可能将节点中的内容学好、学透,并且重视思维导图中的评价环节设计,让学生能够针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课后的有效评估。
阅读教育内容包括目标、教育环节、教育评价等方面内容的设计。针对这些内容,在思维导图的构建过程中学会运用不同的框架、节点,将这些内容串联起来,从而形成一幅完整的思维导图。此时,学生看到思维导图呈现出来的内容后,就根据明确的目标从阅读之中寻找到可用的素材信息,并且回答相对应的阅读学习问题,以在回答的过程中逐渐树立起自己的阅读学习意识。
教师运用思维导图组织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可以采用一种直观、有趣的图形、标记方式构建思维导图。毕竟小学生处于直观形象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对一些较直观的内容是非常有兴趣的,因而教师懂得运用思维导图的编制原则,如一种具有逻辑的教学编辑思维,从目标确定开始,分别从阅读、习作这两个部分确定好阅读与习作的目标与方向,促使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往哪些方面参与阅读与习作学习。但是,在目标确定之后,则是阅读与习作方法的设计。这些设计主要包括学生采用哪些方法进行阅读与习作、阅读与习作到底包含了哪些学习点,而且根据这些学习点抽取其中的关键词,运用对应的矩形框或者其他标记方法直观呈现这些学习点。此时,学生围绕导图之上的内容思考写作的思路与方法,以在思考之中锻炼学生的阅读与习作能力。比如,在学习“我的小伙伴”内容时,可以围绕这一写作主题确定好此次习作的目标是写自己熟悉的小伙伴外貌、性格等内容,尽可能将小伙伴的行为特征、外貌有效呈现出来,所以围绕这个目标陆续开展之后的写作学习。
在落实好基本的思维导图学习内容之后,教师要根据这些内容引导学生要做好评价。此时,应该从多元角度思考评价方法,如结合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方法,将评价变得多元。这也是一个双向互动的教学过程,以利用思维导图具体表现学生学习的整体情况。另外,教师也应该站在学生角度,以在运用过程之中加入适当的合作评价以及师生评价环节。
以“写人”的习作内容为例,一个清晰的目标是学生组织思维、探索知识的重要因素,让学生先对作文题目进行阅读,以确定一个最主要的写作目标,再确定其他次要层次的写作目标。比如,写作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懂得通过人物描写表现人物特点,而如何突出人物的特点则是学生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通过确定作文主要写作目标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延伸出其他次要的目标,如懂得观察发现人物特点、学会描写呈现人物特点、抓住事件突出表现人物特点等。
以《搭船的鸟》课文为例,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学会利用具体的节点、连接线,将主要的学习内容构建起框架。可是,当思维导图框架设计成功之后,教师不能只顾讲解思维导图之中的逻辑结构,还要指引学生了解导图结构之间的逻辑节点。此时,教师可设计一个思维导图,主要内容为文章为何而作、传递怎样的情感、文章写作的思路是怎样的,确定这些学习节点,并且向学生讲明为什么要这样学。那么学生通过了解这些结构节点之后,才能够明确《搭船的鸟》这篇文章具体的写作思路,把文章的前后建立起因果关系,利用思维导图的意识加强学生对写作的探索深度,以使得学生有一个习作的思路与方向,这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以上述的习作主题为例,思维导图的运用就是以框架为结构、内容为核心的一个过程。因此,在运用思维导图展开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观察、领悟以及初步构建学习思路的方式,引导学生先观察框架之中明确好的学习目标以及各个学习节点内容。在基本了解整个思维导图的大致内容之后,则是引导学生主攻其中的节点内容,促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探讨内容、学习内容。比如,以“我的小伙伴”这一习作话题,从外貌、性格这两个主要的习作节点,学生可以重点下笔写作。因此,学生可以跟着思维导图框架之内的各个写作分支探索知识、了解写作的主题,以清晰地寻找习作方向。
运用思维导图之后,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跟着思维导图探索知识,且很多学生能够将思维导图的逻辑结构与课程知识结合起来。此时,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想起本节课学过的所有内容,构建起思维导图的逻辑结构,以带领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思考问题、探寻知识分析的方向。这样的思维导图教学方式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懂得自己后续要往哪些方面学习、哪些方面发展。
综上所述,运用思维导图对提升语文课堂的阅读与习作起到积极的意义。而用好思维导图,则需要教师懂得从目标、内容以及方式方面,一一引导学生做好思维导图的设计,这是研究的重点与意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