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郑雪樱
(广西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经过创作主体的加工锤炼,委婉地叙说创作者的内心世界。
宋初诗人林逋《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开启了宋代咏梅词的先河。苏轼、陆游等人都先后以梅花这一意象入诗词,借梅花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李清照也不例外,对于李清照而言,她笔下的梅花意象更是寄托着自己内心全部的情感。
通过研究李清照包含梅花意象的词作,发现这一意象贯穿她的一生,真实地刻录着她一生的境遇。既有活泼纯真和铮铮傲骨的少年;又有嫁做人妇甜蜜与离苦交织的中年;更有国破夫亡、茕茕孑立的晚年。李清照的一生,在这些梅花词中得以概览。这些梅花,就是岁月在李清照心头的痕迹,是她内心世界的外现。梅花不仅是词中重要的意象,更是李清照内心的知己,写梅花,就是在写李清照自己。本文拟从这三个时期的梅花意象,走进李清照的内心世界,探寻她的一生,品读她高尚的人格。
李清照在十六岁时跟随父亲由原籍上汴京,在闺房窗边亲手植入江梅一株。自此,也开启了她与梅花的不解之缘。李清照将梅花作为载体,写尽青春年少的率真纯净、少女微妙的内心变化,也通过梅花表达自己的铮铮傲骨。这一时期的作品,婉转细腻,真挚动人,明朗之中又有少女淡淡的哀伤。其中一首词作好像是她的自画像一般,仅寥寥几语,便为我们勾勒出一位含情脉脉又娇俏活泼的少女,将天真少女初次萌动的爱情刻画得栩栩如生,《点绛唇·蹴罢秋千》: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沾衣透。见客入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词的上片写到少女荡完秋千搓着双手,下片写突然看见客人的动作———未来得及穿上鞋子、发钗滑落、和羞溜走、倚门回看、假嗅梅香。少女的心随着身体而动,最后更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也许这位是要与自己结为秦晋之好的公子,内心好奇,借嗅青梅这一动作,来遮掩自己的娇羞。借青梅寄托自己的屡屡娇羞情丝,活泼可爱,却又不失风度。一枝青梅,是少女的美好青春,也是作者对爱情的憧憬和纯真的心意。
窗边的江梅一直寄托着李清照心中的情感,在接下来的作品中,她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内心情感通过笔下的梅花抒发,在词作中也有了花季少女淡淡的哀愁: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浣溪沙·淡荡天光寒食天》)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遗犀还解辟寒无?(《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这两首词都是由眼前之景触发的淡淡的愁绪,两首词有一个共同的场景,梅花已经不再盛放。梅花的凌寒绽放意味着春天的到来,梅花将落,伴随着春意寥寥。少女将自己的心思,早已全部寄托在窗边的小梅上。但无论是渡海飞来的燕子,还是飞花的杨柳,或是料峭晚风过后的寂静闺阁,都暗示着梅花的凋零、春天的离去。春天静静地离去,带走了李清照的情感寄托,使她内心惆怅。即使是官宦世家的名门少女,也难逃对爱情的向往。梅花离去,也是少女青春的离去,脚步匆忙。窗边、词中的梅花是李清照的化身,悲哀梅落却含情脉脉。
少女时期在窗边手植的江梅已经开盛,因此在即将出嫁之际,李清照一扫往昔的娇羞与哀愁,欣然起笔,写梅喻人,以表胸襟: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渔家傲》)
沐浴着冬日的凛冽,半开的寒梅点缀着悬冰的梅枝,光泽明亮轻盈。玉人出浴与梅花的轻盈姣美互相衬托,梅与人融成一片。饮酒赏梅,银色的月光,晶莹的梅,金色的酒樽和淡绿的酒。梅花仿若遗世独立的仙子,不与群花争奇斗艳,孤高傲寒,厌世嫉俗,坦坦荡荡。尾句“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更是勾画出一个与倚门回首嗅青梅、梅落泪落的伤春少女不同的形象,这首词中的李清照少了少女的娇柔羞怯,多了豪放大气,多了与寻常少女不同的清高、坦荡,与一般的闺中少女迥然相异。“此花不与群花比”,表面写梅花品质超绝,实际上是词人自喻,梅花内在的品质与外在的美感正与自己相似,傲然独放,卓尔不群。李清照借“梅语”表达自己的“心语”。
李清照作为大家闺秀,既有青春少女的娇羞,也有名门少女的矜持礼度;既有不凡才情,也有可与男子媲美的孤高品性,更有一种傲视一切鄙弃世俗的坦荡胸襟。少女时期的李清照是饱满丰富的,她可爱活泼,多愁善感,心思细腻,胸襟坦荡。此期词作中的梅花各不相同,为读者展现了多种维度的少女的多情遐思。
可喜的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从唱和诗词到共同致力于金石校勘事业,夫妻二人情深意和,风雅互赏。夫妻间的爱恋也为李清照的写梅词拓宽了视角。但受到政治党争牵连,夫妻二人被迫分离,聚少离多。李清照内心孤弱善感,这一时期的梅花意象就有了独守家中内心产生的思念的妇人柔肠和意冷心灰的哀伤。初婚时,每逢初一十五做太学生的赵明诚便请假去相国寺买碑文拓本,还不忘给爱妻买些干果鲜品,二人仿佛神仙眷侣。在这前后,李清照写了:卖花旦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然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减字木兰花·卖花旦上》)。
含苞欲放的梅花点缀着轻轻点点的泪痕,像是红霞染红的露珠,娇艳的颜色仿佛女子俏红的脸。梅花娇嫩,摇摇曳曳,放佛就是一位娇俏的女子。新婚燕尔,李清照也是内心羞怯,买来欲放的梅花,一面观赏,一面想要丈夫夸赞。却又怕不如梅花好看,将梅花插在发髻,要丈夫看梅花和自己,谁更漂亮。最后却又没有说出结果,含蓄蕴藉,留有余味。这首词买花、赏花、戴花、比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新婚词人的天真、爱美、娇俏的心性。将新婚夫妇的相处呈现在眼前,生动活泼,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好景不长,因政治动荡,李清照与丈夫被迫分离,独自一人回乡屏居。在这一时期里,词人睹物思人,见景生情,内心无限悲伤。写下了: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晨起见春草已青,春天已经到来,梅花嫩蕊初放,还没有开遍,正是赏梅好时节。初醒品茗,梦中的心事随着茗茶的清香驱散而尽,一下子神清气爽。春草江梅,孕育着无限的生机,春天安静地到来,给独居的词人驱散了些许寂寞,带来了欢乐。傍晚黄昏晕染着初春的梅花,投射在重门上,春月的光辉洒在门帘上,伴随着初春的梅花,侵染一室的深幽。独居的词人虽然感到一些安慰,但辗转反侧之余,独自一人,面对初放的梅花和寂静的月夜,心中思念丈夫的陪伴。于是,词末吟唱“归来也”,正是在热情地期待与丈夫重聚。京师的春光是这样的迷人,两年三度地辜负了它,令人无比痛惜。心底的话就这样不加掩饰地说出,赏梅之情,惜春之意,跃然纸上。
李清照虽为深闺思妇,心中充满无尽的相思,却没有直接宣泄自己的相思愁苦。梅语不写良人不归的怨恨,而是尽情地绘写春天的明媚,期待与丈夫一起欣赏,莫负春光。对于李清照而言,此时的梅花是诉说情感,倾吐寂寞的陪伴,是她内心世界的外现。长期的独居生活使本来就敏感细腻的李清照无处消解内心愁闷,内心滋生了“长门之怨”和“婕妤之叹”。虽没有党争直接受到影响,但妇人的柔肠难以消解家人的不幸遭际。内心苦闷,她感伤地写道: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梅花“包藏无限意”,正是词人相思无限意。梅花的艳丽、浓香,也正是词人自比,希望打动爱人的心,这份殷切的感情让读者感同身受。红酥点点,含苞欲放,梅花还未开满枝头,一旦风起,花事难以预料,凌寒未放的花朵无法经得住风雨的摧残。红梅今朝含苞待放,蕴籍无限春意,可明朝风雨不定,也是只能暗自飘零。李清照惜花之意溢于言表,花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人,无依无靠,经不起风雨,却又难逃命运的冷雨飞霜。眼前的梅花命运,也正是词人的命运。
即使内心苦闷,但也无法抗拒赏梅,写梅亦是咏心怀。在《满庭芳·小阁藏春》中,写到与以往不同的梅花,不再是发髻上娇俏的梅花,不再是含苞欲放的梅花,而是写梅花的清高瘦雅: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柔。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在这首词中,李清照看似写梅,实际上是在写自己。李清照在这首词里写的是自己曾在窗边亲自手植江梅,梅花长势渐好,一扫心头寂寞,豁然开朗,但转而却想到无人陪伴,心思又沉重起来。只能像古人一样,借梅解忧。梅花虽“韵胜”,却不经风雨堪折。即使有“渐好”之势,但也无法回避落梅的命运。正如自己,虽有才貌,却不经人事流转。范成大在《梅谱后序》中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奇者为贵”。梅花飘零,香气四散,但情意仍在,风采依旧。李清照借梅抒情,自己遭际坎坷,依旧百折不挠,洁身自好,品格高尚。梅花潇洒傲寒,不与群芳争艳,也正如自己,不与世俗争胜,高洁淡雅。
词人虽然被夫妻间隔困扰,被家庭变故所累。但在她的写梅词中,不仅仅独写个人哀愁,还能看到的是鄙弃庸俗的态度和高傲的人格,还有自爱的追求。李清照从青春少女变为哀愁少妇,内心因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一时期的写梅词就反映出了她内心世界复杂的变化。时间流逝,映照在李清照心里,是非常复杂的—甜蜜、痛苦,在复杂之中不变的是她孤傲、不羁的内心。她的咏梅词内涵也是愈发深厚,意境愈发深沉。
李清照晚年时期丈夫亡故、故国沦落,独自一人四处避难,饱尝艰辛。词人的心境一改往昔,此时所写的梅花,更多的是憔悴忧伤的“残梅”。眼前的梅花或是开放,或是凋零,勾起的都是伤心往事,全无早期的赏梅雅兴。即使梅花已残,但心中的故国之思却没有残败,体现在词中则更多的是苦闷、愁怨。丈夫亡于建康,给这个生活在封建社会里、以夫为纲的女子带来了沉痛的打击。李清照以词悼亡,以梅花入悼亡词,写下了一首寄物抒情的悼亡词: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孤雁儿》)
这首词上片从闺阁内常见的床、帐、香炉写起,缓缓地通过渲染室内的气氛波及到作者“斯人去矣,情怀如水”的内心。在这时“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的朦胧甜蜜的惆怅已经消失,只剩下如水般凄凉的心境。虽然喜爱的梅花又再开放,充满生机的春天又再一次到来,心中感到的只是无限的幽恨。下片疏风小雨,自然的春天再来,但自己的春天却随着吹箫人去,随着丈夫一同远去,令人潸然泪下。结尾用南朝陆凯的诗“折梅逢驿使,寂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反用其意。纵使江南春天已到,梅花盛放,冒雨折下一枝,故人已逝,无人可寄。天上人间相隔不可见,内心愁苦无处安放,纵使春意尚好,也无法消解内心愁苦。赵明诚不仅是李清照的丈夫,更是与她情意相投、琴瑟和鸣的知音,把对赵明诚深刻的怀念寄托在一枝梅花上,把江南的无限春意也寄托在梅花上,用高洁的梅花表达自己的悼亡之情,多么动人!其中“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更是和李煜的“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异曲同工,感人至深。
李清照不仅别出心裁的以梅花入悼亡词,更是巧夺天工地选取残梅落蕊来抒情。如《诉衷情》中,“梅萼插残枝”、“更捻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梅花虽残,但气味浓烈,余韵无限。林逋在《山园小梅二首》中写到:“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由梅花勾起的伤心往事,现在也只有这些残梅能够陪伴。美好的春睡被残梅余香熏醒,醒来发现“梦断不成归”,无法回到故乡。选取的“残梅余香”意象,用不完整的梦境加以烘托,既表达了李清照曲折幽深、无法消解的内心遗憾,又从中可见词人怀乡忧国的情怀。
赵明诚的去世是李清照晚年痛苦的缘由之一,她的另一个无法愈合伤痛便来源于国家的破裂。南渡后,即使流离失所,收藏尽失,但在内心最深处的伤痛是亡国之痛。随着金兵入侵、国破家亡,南渡以后的李清照词作中燃烧着的是炙热的爱国情怀和个人身世的咏叹,在她的写梅词中也有体现。如《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在这首词里,词人忆夕伤今。早年时期欢乐无限,与丈夫共赏雪景,踏雪寻梅,为生活、爱情所陶醉。中年时期幽怨愁苦,家庭的不幸,与丈夫的分别,屏居的痛苦,使她看到的梅花不再是欢乐,而是凄清的愁苦。晚年时期国破家亡,特别是赵明诚病故后的四处飘零沦落。花还是昔日的梅花,可时间流转,物是人非,赏梅的雅兴大减,留下的都是憔悴、苍老、国恨家愁交织的无限苍凉,之前的都是作者个人的情怀,但尾句“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晚来的风吹着开放的梅花,大概再难看见它的绚烂。这句却是寄托着李清照对国事的忧怀。这里的“风势”即“国势”。梅花本是美好的事物,“难看梅花”则是指国家可能会经不住此次的遭难。李清照也无心赏梅,自己的身世和国家的飘零联系在一起,个人的命运和梅花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梅花上寄托着自己遭遇和情思。这首词惜花、叹己、忧国融为一体,词义含蓄蕴籍,情感哀婉。把梅花的命运与个人命运联系在一起,在梅花上寄托了自己的情思。与所有的忧国伤时之士一样,面对国势衰微不可阻挡,内心又怎能不黯然伤神?
人生的巨大移位,使李清照写梅词的角度也发生了变化。后期以残梅入词,意味深刻。梅花虽残,但余香仍在,品格精神永不残落。李清照虽然经历了人生的巨变,但仍然气节清高,不甘沦落。在这一时期的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孤独的老妪深沉的思念和高贵顽强的生命力。
在宋词璀璨的星河中,李清照词别具一格,引人注目。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言其“自少年即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李清照的咏梅词展现出了独特的思想内涵。
李清照与梅花的不解之缘,构成了她独一无二的情感世界:少年的欢乐、中年的哀伤、晚年的沦落。李清照的一生,从她在汴京闺中手植江梅起,便从未与梅花割舍。李清照的咏梅词赋予梅花独特的思想内涵,梅花傲雪凌霜,不与群花争春,纯洁高尚。把梅花与自己的人生境遇结合在一起,在梅花上寄寓自己一生的情感浮沉、生命轨迹。所谓“梅语人生”,李清照写梅花亦是在写自己。李清照词如其人,人如梅花,咏梅花亦是咏心怀,赋予梅花的高尚品格,就是李清照内心真挚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也是她高尚品格的再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