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互联网+养老”商业模式探析

时间:2024-09-03

彭 婷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一、引言

易观国际于扬在2012年11月的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首次提出了“互联网+”概念,认为"互联网+"是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渗透和改变。[1]为使养老服务顺应“互联网+”的发展,2015年4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老龄委办公室综合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养老服务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2],民政部等部门迅速开展养老信息惠民工程等三项国家级试点工作,这为推动养老产业大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2017年2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印发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2017-2020年)》中要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提质增效支撑作用。[3]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但是养老产业和养老事业的发展远远跟不上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例如养老产业链条不完备、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严重不匹配、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此外,传统养老产业的建设投资大、见效慢、利润低、风险大,这就要求我国传统养老产业进行转型升级,促进其与新兴行业的融合发展,利用“互联网+”化解我国“银发危机”,实现社会与企业双赢的目的,把“夕阳红”事业打造成朝阳产业。

二、“互联网+养老”现状分析

(一)“互联网+养老”学术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者认识到互联网对养老产业的积极影响,开始进行“互联网+养老”的深入探讨。

席恒[4]提出在养老服务领域运用智能信息技术,实现养老需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快速有效的对接,从而更加有效地解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问题。睢党臣[5]分析了“互联网+”给居家养老服务带来的机遇,进而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的全方位合作,提出构建“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实现路径。社区养老服务方面,潘峰[6]提出通过“互联网+”的运用,解决社区养老在发展中受制于服务供需不匹配、服务资源难整合、服务管理效率低等问题。陈莉[7]指出当前智慧社区服务体系构建存在的不足,提出应做好智慧养老服务的顶层设计、构建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实现养老服务信息共享、改革社区管理制度等对策。于潇[8]和耿永志[9]从“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发展角度进行了认真思考,指出了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破解之道。

(二)“互联网+养老”社会实践

在养老领域推进“互联网+”行动以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目前社会上主要形成了两种“互联网+养老”模式。

一种是智慧养老社区模式,即社区配置各种为养老服务设计的设备、器材,并提供养老服务,让老人有一个安全舒适的养老和生活社区。目前已在全国多地开始试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社区,如包头市昆都仑区、扬州市三里桥社区、洛阳市军休二所社区等。该模式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全面、安全地让老人享受照顾,安心地颐养天年;缺点是建设成本大,短时期难以普及。另外,老人生活社交被局限在一个固定社区内,其实并不自由。

另一种是物联网+云数据+养老模式,让老人佩戴便携式健康监测装置,如健康手表、手环等,将采集到的健康数据及地理位置等信息实时上传云端,与政府、医院及其他社会养老机构的数据融合,实现24小时远程监控,保障老人的安全。老人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日常购物、预约看病、家政上门等服务。如厦门国太亚医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上门康复云养老服务平台以及银川打造互联网+养老生态链等都属于该模式的范畴。其特点是成本低,只要有网络覆盖的地方就能实现,老人也不受空间地域限制,随时随地享受高品质的养老服务;但没有社区养老那样全面、无死角的保障。

(三)“互联网+养老”发展陷入困局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为“互联网+养老”提供了沃土。但是,我国“互联网+养老”产业才开始起步,总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其发展面临着产业体系不够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相对滞后、养老产品创新不足、传统养老观念制约等诸多困境。面对困境,本文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探析互联网+养老”发展的破局之道。

三、“互联网+养老”商业模式探析

图1 “互联网+”企业转型落地方法论:金字塔模型

“互联网+”企业转型落地方法论中最为核心就是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化,通过互联网平等、开放、协作、分享的精神,颠覆和重构整个商业价值链[10]。本文主要探析“互联网+养老”的六种商业模式,为养老产业的互联网转型提供参考。

(一)最锋利的商业模式:工具+社群+商业模式

这是目前“互联网+养老”中做得较好的模式。“互联网+居家社区养老”以养老信息平台、智能穿戴设备等工具作为引入流量的入口,吸引和发展用户;以社区作为社群,用于沉淀用户;提供养老服务、售卖养老产品等商业行为,用于变现流量价值。未来的发展社群应不仅局限于行政社区,应不受地理因素的制约,即社区应虚拟化,原因有二:一方面用户通过购买服务或产品的行为,可将有类似需求和兴趣的用户聚集,形成有深度链接的社群,提供更为优质和专业的服务;另一方面可以更充分利用社会闲散的养老资源,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从而减少成本,增加收益。

(二)时代的潮流:跨界商业模式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行业与行业相互渗透相互融会,跨界商业模式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养老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即可寻求跨界发展,利用互联网工具和互联网思维,重新定义和构建养老产业链。

医养结合:养老跨界医疗

在我国面对养老困境的局势下,医养结合能够凸显其优势:一方面能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张问题;另一方面提高了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同时,又降低医疗卫生服务的支出和医保负担。养老跨界医疗可建立起“大医院进行治疗,养老机构或者医养结合机构进行康复训练与精细护理”的连续综合的养老服务形式。

养老地产:养老跨界金融

第三支柱的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养老信托、养老产业的资产证券化都是未来具有发展潜力的业务。如养老地产的经营过程中,会产生两种收益:一种是老年人入住时缴纳的押金,另一种是老年人入住后需按月缴纳养老服务费、房费、餐饮费等。前一种属于已有债权,后一种费用比较稳定和明确,属于未来债权。将这些具有法律基础关系的未来债券证券化,可以解决养老地产持有运营阶段的融资问题。

旅居养老:养老跨界旅游

中国消费者协会在2013年做了对老年人的调查,对于旅游的态度,调查显示有出游愿望和能力的占调查人数的40%,他们愿意拿出全年收入的15%用于旅游。这说明,养老跨界旅游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如融合“候鸟式养老”和“度假式养老”的“旅居养老”,选择该服务的老年人通常会在一个景点居住十几天至几个月不等,充分享受美景,慢游细品,这样既做到了健康养生,又拓展了自己的视野。

田园养老:养老跨界农业

依托于农业田园环境,结合当地自然资源的各种养生根本,结合传统农耕文化体验、生态农业种植、绿色度假或居住等,形成最具自然健康的养老生活形式。农田、农耕、绿色农作物等为养老人群提供了耕种、收获成就感,农耕文化体验使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而绿色养生餐是食疗康体的关键。另外,田园一般都具有适合养老自然和地理环境,如避暑山庄、自然温泉、氧气森林等养生养气资源,空气清爽,水质无污染,这些养老资源具有极大的优势。

舌尖上的养老:养老跨界餐饮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比例越来越高,老年餐饮形式的养老服务需求也在持续增长,而专门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餐饮食品及餐饮服务却很少,这使得老年人的选择非常有限,且存在饮食质量无法保障、膳食搭配欠缺科学营养等,也让老年人对老年餐饮持怀疑态度,敬而远之。横空出世的饭美美智能售饭机携知名养老品牌北京诚和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布局老年餐饮市场,推出老年营养餐,以解决“舌尖上的养老”问题。

以老养老:养老跨界教育

老年人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在年轻时为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知识、智慧和经验。我们可以开设老年人讲堂,让这些宝贵的财富传承给年轻的一代。一方面充分发挥了老人的余热,另一方面老人也从中获得了成就的喜悦感,同时,适当收取学员的课时费,为养老机构和老人带来了盈收。

养老院+幼儿园:养老跨界儿童托管

将幼儿园建在养老院之内,老人和小孩在同一片天地玩耍和学习。老人们通过和这些天真可爱的小朋友们的相处,唤起了他们更多的生活乐趣,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纯粹的欢乐。与此同时,孩子们也通过与老人的互动,更能学习和感觉到孝道,懂得如何尊重和孝敬老人。

大学生融入养老院:养老跨界房屋租赁

养老院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将多余的房间免费提供给附近的大学生居住,并要求大学生要拿出一些时间来陪伴这里的老人,与他们聊天,给他们讲讲生活中的趣事。大学生的到来,使本来感觉孤寂的老人们因有了年轻人的陪伴,觉得不再寂寞,大学生则不仅节省了房租,还能通过与老人的交流获取更多的生活经验。

(三)线上线下双互动:O2O商业模式

养老产业O2O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互联网在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但在供应链体系、适老化设计、产品结构、售后服务、保障机制等方面还需不断完善和优化。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产业O2O项目主要涉及地产养老O2O、居家养老O2O、社区养老O2O等。

地产养老O2O

亲和源老年公寓有与曙光医院联合,创建以老年专科为特色的颐养院。北京太阳城国际老年公寓主要服务包含生活照料、医疗救护、精神赡养等,他们为老年人设计了多元化的养老服务形式。保利·和熹会将“健养结合,身心并护”作为为老人服务宗旨,提供医疗服务、照护服务、康复服务、营养搭配、心理辅导、休闲娱乐等的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O2O

青松护理主要业务是上门护理,巴厘猫是一个护工O2O的产品,它搭建了诊后上门陪护平台,主要服务于由于没有人照顾但有相应服务要求的老年人。友康科技搭建了居家养老服务平台,采用线上/线下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并通过数据分析获取老年人的刚性需求,并提供标准化的居家养老服务。

社区养老O2O

幸福9号将其2500多家社区销售服务点进行改造,建成产品线下体验店,结合线上商城和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同时,为扩展老年人的“朋友圈”,还在多地建设老年社交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娱乐、休闲及疗养等服务,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互动。梅奥银龄通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健康管理、中医养生、慢病调理、老年金融、企业老年大学、娱乐休闲等众多元素给老年人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与体验。

(四)私人订制:长尾型商业模式

长尾理论的核心是“多款少量”。老年人对养老服务除了基本的服务外,还可能有特定的服务需求。因此,养老产业在注重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家政等服务传统养老服务业务的同时,应具备灵活性的业务制定能力,能够根据老人需求,快速地定制个性化养老方案。老年人通过购买养老服务需求得以满足,企业也实现了盈利。

(五)互利共赢的生态圈:平台商业模式

构建一个多方互利共赢的生态圈是平台商业模式的精髓,其核心思想是构建全产业链的服务平台,设计更具宽度与广度产品,重视用户体验,重视产品设计的闭环。

养老产业的互联网平台一定是一个双边或多边市场,一边连接需要养老服务的老年人,一边是连接养老服务提供商。此外,还有可能连接补贴方如政府资源等。养老产业的互联网平台一定也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可以整合全国甚至全球养老资源,让所有的养老产业都能接入进来,让所有的老人都能参与进来,实现养老产业和老人之间的零距离。养老服务的需求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不但变化发展,因此,需要整合各方资源,才有可能快速满足老人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养老产业的互联网平台还需要打破养老领域的界限,构建一个庞大的养老服务生态网络,从而满足老人更加多元化与更具个性的需求。

(六)最好的商业模式:免费商业模式

免费是互联网时代最好的商业模式。流量是互联网产品运营成败的关键,引入了足够多的流量就能在此之上建立自己的商业模式。互联网产品最常见的做法就是通过对传统行业赚钱的产品与服务实行免费,这颠覆了传统企业。以此将用户彻底地从传统行业挖走,并且转化成流量,再利用延伸价值链或增值服务来实现盈利。[11]养老产业能否冲破传统思维的枷锁,完全释放其核心服务和产品,全部免费,转而对附加服务或产品进行收费是免费模式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低边际成本的状态下,为老人提供免费的基础服务,如免床位费、护理费、伙食费、电费、水费等,以之吸引老人入住,再通过用户体验、产品试用等吸引老人购买更高品质的养老服务、附加服务或产品,实现盈利。

四、总结及展望

“互联网+”为传统养老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将“互联网+养老”送到了风口。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趋势严峻等背景下,“互联网+养老”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但同时也因为我国养老产业也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使得发展陷入了困局,进入发展的瓶颈期。本文从“互联网+养老”六大商业模式角度探析了破局之道,憧憬传统养老产业能够冲破思想的束缚,进行互联网+养老产业的变革,最终以胜利者的姿态引领我国养老产业的更好发展,为老年人带来更实时、舒适、便捷的服务。

【参考文献】

[1]“互联网+”激活更多信息能源[EB/OL].http://www.netofthings.c n/GuoNei/2015-07/5705.html.

[2]关于进一步做好养老服务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Z].2015-04-22.

[3]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Z].2017-02-06.

[4]席恒,任行,翟绍果.智慧养老:以信息化技术创新养老服务[J].老龄科学研究,2014,2(7):12-20.

[5]雎党臣,彭庆超.互联网+居家养老: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5):128-135.

[6]潘峰,宋峰.互联网+社区养老:智能养老新思维[J].学习与实践,2015,(9):99-105.

[7]陈莉,卢芹,乔菁菁.智慧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人口学刊,2016,38(217):67-73.

[8]于潇,孙悦."互联网+养老":新时期养老服务模式创新发展研究[J].人口学刊,2017,39(221):58-66.

[9]耿永志,王晓波“.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机遇、困境与出路[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4(4):109-114.

[10]卢彦.互联网思维2.0: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50-54.

[11]盘点:6大商业模式让你知道怎么“互联网+”[EB/OL].http://www.hi138.com/jisuanji/hulianwangyanjiu/201504/460199.asp.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