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叶红美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浙江 湖州313000)
浩如烟海、灿若星辰的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是塑造中华魂无可替代的优秀素材,是吾国吾民厚重人文精神取之无尽的宝藏。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也十分注重古诗文教学,入选的这些古诗文大多词章华美,意境高远、富于情趣,如荀子《劝学》、李白《将进酒》、杜甫《登高》、司马迁《鸿门宴》等。通过教材中经典古诗文的学习,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素养,也可以发掘中国古代文人的崇高思想境界、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人格。然而中职古诗文教学却历来是个难点。教材中编选的古诗文内容用词用句毕竟不如现代文直白简单,有些字词句的意思也和现在词汇意思相去甚远,学生理解起来有相当的难度;背诵的古诗文篇目又多,使学生把愉悦地欣赏品味文学作品变成了机械完成的任务;助读教材的不足也给当前的古诗文教学带来一定影响。并且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这些学生在初中时代,成绩都不是很理想,个别学生甚至成为教师“遗忘的角落”,长期不被重视导致部分学生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的缺陷,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目标也不明确,再加上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的环境优越,这些学生还表现出严重的意志薄弱,怕吃苦、怕困难的特征。
当然不仅仅是这两方面的原因,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是导致古诗文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的原因之一,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与古诗文所蕴的丰富情感、情怀、情趣相去甚远乃至悖离的,集中表现为以下两种现象。
现象一:“讲风太盛”,架空分析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材中入选的古诗文大都为经典名篇,或文词优美,或意境高远,且大都为韵文,珠圆玉润、顿挫有致,特别适合朗诵,只要教师引导得法,是很容易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但纵观中职语文课堂,往往“道”凌驾于“文”上,思想道德教育绑架了文本学习,只听得教师喋喋不休、滔滔不绝的讲授,却听不到学生的琅琅读书声。古诗文教学而不注重朗读,不注重朗读方法的授予,直接导致学生的头脑中只有对诗歌一鳞半爪的了解,对所学习的内容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对作品的语境缺乏直接的感知,当然更不可能因此产生求知的兴奋,教学效果之难尽人意可想而知。
现象二:“知识拼盘”,支离破碎
古诗文因为距现在的学生生活有一定的时间距离,难免字词理解困难。于是有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不仅是中职教学)把字词理解当成了古诗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他们兢兢业业、精心备课,对学生们“呵护备至”唯恐不能理解:满堂的字词句翻译,语法知识讲解,思想内容概括,修辞手法分析……力求做到多广深细。殊不知,教师的“好意”将一篇篇好的诗文肢解成一个个“知识拼盘”,原先完美的、整体的、丰富的古诗文因此变得支离破碎!这样的古诗文教学连起码的文本整体认读目标都无法达成,遑论学生整体感知和自主审美能力的发展!
上述两种现象绝非个例,也绝非中职语文教学仅有,实为当前中小学古诗文教学之通病。古诗文与现代诗文一样,是富于情趣的作品,绝非文字的堆砌,古诗文教学一日不走出纯文字解析的怪圈,古诗文教学的困境一日便不能摆脱,教学效率便一日不能提升。
诗言志,词言情,古文多抒情志,古诗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凝练优美的语言承载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融音韵美、意境美、思想美于一体。以诗歌为例,它是一种情感十分丰富的文学体裁,人类的喜、怒、哀、乐、憎、爱等情感都决定了诗歌教学要注意情理交融,整个过程应当是传授知识与情感交流的结合。教学一旦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会产生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1]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学生的心灵,语文教育的本质是对学生心灵的唤醒与启悟。因此成功的语文教学应该促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课文之间的心灵沟通和对话,实现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全方位多角度的心灵交流与互动,并在心灵对话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人性的润泽、人格的提升,促进学生心灵的变革与成长、精神的发展与提升,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立人”的目标[2]。一切艺术都需要激情,融入了充沛情感的艺术成果才是动人的。
情趣者,激情引趣也,古诗文形式独特,多为韵文,读之琅琅上口,余韵流长,极易收获审美体验。古诗文的内容大都积极健康,或壮志满怀,或书生意气,或情深意长,或美景丽色,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审美感知和体验不可多得的教学内容。
蔡钟翔说过:“个人修养的提高,主要不是在理智、理性的层面上,而是在感性、情感的层面上发生影响。”古诗文教学是一个以文本为载体与师生情感体验相结合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在于用情感和知识来塑造学生的灵魂。
新课标规定了学生学习主体的法定地位,如果我们语文教师能够深刻地领会这一点,情趣教学的实施将会简单很多。语文教师只有树立起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职古诗文教学的难题。
梁实秋先生曾说“诗不仅供阅读,还能发出声音来吟,而且要拉长声音来咏,这样才能陶冶性情。”古人读书讲究“不求甚解”,教师每天给学生“上生书”,只给学生用红笔点断文句却并不逐字逐句解释,让学生摇头晃脑地高声诵读直至熟读成诵,结果是学生能够粗略通晓文章大意。因此,我们在古诗文教学中应该把时间还给学生,应该使我们的教学立足诵读——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读,力求课堂上书声琅琅。琅琅的读书声创设了一个读书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读书的人在自读中得到启示,在互读中得到影响。与此同时,诵读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眼耳口心齐下激发学生全部的注意力和创造力,从而使学生更容易走进文本、走近作者,感受作者的情感,享受语文教学所营造的诗情画境。此外诵读还具有调节平衡压抑心理与激昂情绪的关系,可起到养身修性、健身健美的效果,从而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
诵读方法很多,可以是通读。通读能使学生获得诗文的整体感知,可以更好观照审美对象,获得审美感觉。叶圣陶先生认为“吟唱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如李白的《月下独酌》,教师就可以在学生通读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将通读中所感觉到的诸多材料组合起来,通过分析、综合形成生动完整的审美意象:在皎洁的月光下,美丽的花丛中,诗人李白独自一人,手执一壶美酒,邀明月、邀身影,一共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相反,如果不通读,不感觉,就很难找到审美意象,或者把审美意象搞得支离破碎,也就不能获得完整的审美感觉[3]。
也可以是美读。美读是运用词的特征渗透情感的诵读。美读的关键是教师的范读。成功的范读应该是起承转合、抑扬顿挫、起伏有致的,它能将无声的文字变成美妙的声音和绝佳的图画,可以营造美读的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更可以激发学生的仰慕之意、培养学生美读的兴趣,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进入诗“境”,达到一种超越现实、跨越时空、“物我两忘”的情感共鸣状态。如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只有心中充满喜悦、幸福之情,才能吟诵好这些反映恬静的乡村生活的诗句,入乎其中,沉于其里,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美的情感体验。
知识拼盘、讲风太盛使学生对古诗文学习兴趣尽失,渐行渐远。因此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尽量做到分析少些,欣赏多些。我们应注重对文本语言的鉴赏,从语言出发,于细微处体味作者深隐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对语言的潜咏中感受语言艺术的超凡魅力。入选教材的古诗文虽然体裁不一,风格各异,但均富美的特质,或辞采斑斓、或意境幽远,或岁月如歌、或逝水流年,或品格高尚、或意志昂扬,或表达美好的愿望、或阐释深邃的哲理……在教学中,我们就该抓住其中所蕴的内涵,品读其中饱含的深情,让学生充分品味诗歌美的潜质,走入美的境界。如学习《孟子二章》,学生能体会到一股浩然正气在他们年轻的心灵深处激荡升腾。学习《桃花源记》就能让学生置身于清幽祥和、淳朴优美、充满田野风光的理想境界中,享受到一种返朴归真的美感,从而领悟人生的真谛。
中职学生与初中生的偏重被动接受不一样,他们的思维开始进入抽象为主的阶段,敢于思考,勇于批判,因此在教学中他们更乐意看到自己能力的发挥。教材中的古诗文大都是一些名篇佳作,其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完美统一,而思想内容恰是它们的灵魂。这个“灵魂”,最好由学生自己去寻找,去发现,教师可以指点,可以引导,但绝不越俎代庖,用所谓的“好意”剥夺学生学习的乐趣。一旦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领会了文本的思想内容,被美好的情感所感染,被崇高的精神所激励,学生怎么可能还会不喜欢古诗文的学习呢?如果我们的教学能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不是一味的摘抄记录,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愉悦的教学方式呢。
如果说“三多三少”是中职古诗文情趣教学顺利实施的前提,那么,下面的“三以三激”教学方法就是它成功实施的保障。
人们经常将“诗情”与“画意”相提并论。唐代诗人王维便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称,这说明诗歌与绘画有很多相通之处。因此教学诗歌可以把画境作为突破口,通过对诗句的朗读、讲解和品悟,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发学生的无穷想象和丰富联想,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讲解这样的诗,目的便是再现作者所描绘的那一幅幅优美风景,再从这一静止的画面,看见诗人的情怀和抱负。如果我们能偶尔将绘画引入语文课堂,据诗作画,或据画作诗,即兴的表演必然给学生们带来巨大的惊喜,而且也给他们提供了可驰骋想象的机会,由此使他们对古诗文的学习产生兴趣,产生学习的激情。如苏东坡有一首神智体诗:
《晚眺》苏轼
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横拖瘦竹笻。
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侧山峰。
试想学生看到这样的诗,会产生多大的兴趣啊!这样的活动既丰富了教学形式,又使教学内容直观可见,强化了诗歌教学的情感因素,为师生的交流创造了新的平台。
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曾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学生精神世界中更为重要。”因此,我们要敢于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疑激趣,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如宋之问《渡汉江》:“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此句初看很让人费神,诗人明明半年未见家书,对家中亲人的牵挂之情可想而知,今已近家,却产生了“更怯”和“不敢问”的情绪,诗人为什么有这一反常情感呢?这一问题的设计,无疑会激起同学们探究的兴趣,使他们迫切地想去了解背后真正的原因,于是思维启动。要解决这个问题,必然引出本诗的主题,教师要调动学生固有的情感体验去理解诗人的情感。假如某一学生已远离家乡数日。忽然接到电话催促回家,是一种什么心情?找准这一点,学生便会自觉的将自身的情感体验去理解诗人彼时彼地的心情,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效应。
很多古诗文在其成文的过程发生过一些有趣的故事,是为典故或逸闻趣事,如骆宾王的七岁赋《鹅》诗,谢道韫的“咏絮才”,柳永的“奉旨填词”,曹植的七步成诗。如果在我们的古诗文教学中因文制宜、插入相应的典故,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也可以激活学生的审美情趣,诱导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作品产生共振效应。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一诗时,可以适当插入李、汪二人之间的友谊故事。李白在桃花村与汪伦等人饮酒赋诗,临别时,汪伦和朋友沿江边踏足而歌为李白送行,深情的歌声回荡在山水之间,让李白激动不已,歌咏友谊的千古名篇《赠汪伦》于是产生了。又如《兰亭集序》,醉酒的王羲之趁着酒性挥毫而成,不经意间就成就了书法界的千古佳作。这样的典故,既与教学内容相关,又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有助,对学生而言是新奇的内容,因此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古诗文教学的效率也就得以大大的提升。不要以为这些情趣化的教学方式会浪费时间与精力,其实种下一种热爱与情感,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优美灿烂的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继承和发扬这一民族精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广大语文教师更是责无旁贷。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让学生在诵读、欣赏、探究中真正成为古诗学习的主人。情趣教学不仅能够提高中职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从中掬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悟出人生道理,建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塑成健全的人格。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9.
[2]刘吉英.给诗歌一个心灵对话的舞台——诗歌导学理念浅谈[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7).
[3]刘瑷琏等.浅谈现代诗歌的教学方法[J].新课程学习(下),2011(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