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文/马进帅
殡葬业暴利内幕
文/马进帅
每年的清明节,在拜祭祖先的同时,“殡葬暴利”、“殡葬垄断”都会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成本百十元的寿衣卖几千元”、“不到一平方米的墓穴要价比商品房还贵”……类似的报道每年此时都会出现。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分管殡葬管理事务的副司长李波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表示,我国推行殡葬改革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倡导节俭文明办丧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不少地方出台了以减免低收入群体基本殡葬服务费用为基础的惠民殡葬政策。截至目前,已有14个省级、92个地市级、471个县级地区实行了不同内容的惠民殡葬政策,年投入资金14.4亿元。
他同时坦言,我国殡葬改革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与传统观念造成的思想认识上的差异有关,也受到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法规不完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
今年75岁的张师傅,从30岁就开始操办“白事”,被称为“大了”,就是办丧事时请来帮助丧主前前后后料理各种事的内行人。迄今,他已从业40多年了。
“从给死者穿衣、化妆、搭建灵棚到最后安葬,整个过程很多人都不懂,从十几年前开始,就慢慢形成了办‘白事’的殡葬一条龙服务。经过这十来年的发展,都成了产业了。现在,完整地办完一桩丧事通常都要花一两万元,一户人家丧葬费用平均在1万到1.5万元之间。还有一些家属讲究些,为了尽孝心,需要讲排场的,增加一些其他项目,例如请白事乐队服务、放礼炮、摄像、用鲜花花圈等,这丧事办下来的花费就没有上限了。”张师傅说。
在整个殡葬产业链中,“白事”的花销仅为冰山一角。事实上,一个家庭中从有人去世,到逝者入土为安的花费还远不止于此,殡葬产业的整体规模也极为可观。
殡葬产业的规模有多大?以兰州市居民年死亡率为6‰,全市人口300万人为标准估算,全市一年死亡人数应在1.8万人左右,按人均费用1万元计算,全年产业规模至少应在1.8亿元。
在这条产业链中,殡仪馆处于产业的中上端,也是主要的市场份额占有者。
据兰州市殡仪馆主任胡海波介绍,去年,兰州市殡仪馆共火化遗体9470具,平均费用为3000元左右,扣除免除困难群众运尸、火化、三年骨灰寄存费等基本丧葬费用1260元外,兰州市殡仪馆实现业务收入3500余万元。
除火化等基本费用外,骨灰盒销售也是殡葬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据了解,目前兰州市销售的骨灰盒主要由浙江和江西等省厂家生产。兰州市殡仪馆附近一些殡葬用品商店销售的骨灰盒价格一般在270元到3710元之间。在兰州市殡仪馆代销的骨灰盒共有80个品种,价格在140元到10180元之间,材质包括硬木、松木、红木、花梨、楠木、紫檀、石质等,其中,中低档骨灰盒占产品总量的80%,销售量占到了全市骨灰盒销售总量的38%。
据胡海波介绍,在不同价位的骨灰盒中,80%的丧主会选择价格在2000元到4000元的产品。
此外,兰州市殡仪馆还推出了灵车、告别厅使用、灵堂鲜花摆放、遗体整容、一次性棺木、乐队、礼炮、摄像、主持等选择性服务项目,价格在10元至4180元之间。这些服务项目,目前已成为兰州市殡仪馆重要的收入来源,也是殡葬产业链中重要的辅助型产业。
墓地市场位于殡葬产业链的中下端。目前,全市共有15处经营性骨灰公墓和两处土葬公墓,农村公益性墓地101处,墓地销售价格在2000元至6万元之间。
目前,扣除税费、劳务成本、基建维修费用等,兰州市墓地销售利润率约为30%。其中,兰州金西陵园、南山故园、天桥公墓、松鹤园树葬公墓、龙凤园林公墓,去年销售总额为3000余万元。另据兰州卧龙岗公墓有限公司总经理祁宏介绍,去年卧龙岗公墓共销售墓地近700座,销售额约为600万元。
一方面是政府相关部门近年来下了很大力气整顿殡葬服务市场,倡导绿色人文殡葬,推广树葬、海葬、骨灰墙等节约用地的丧葬方式;另一方面是民众每年都会发出的“死不起、葬不起”的呼声。
如果说火化、骨灰盒和墓地销售是殡葬产业链的主干,那么由此派生出的附属产业和相关行业可谓五花八门,囊括了造纸印刷、交通运输、石材加工、木材加工、鲜花销售、塑料制品、布匹销售、餐饮、烟酒销售、寿衣缝制、火化设备制造等11大行业。
造纸印刷是与殡葬产业息息相关的行业。受我国殡葬传统影响,一旦有人去世,家属必定会准备大量烧纸、纸钱、花圈、纸质房屋、童男童女等各类纸品,仅此一项,丧主平均消费就在1500元至1600元之间。
随着社会发展,纸质汽车、别墅、电视、音响、电脑,甚至护照、外币、时尚手机、名牌手袋也不断走上了祭祀品销售店铺的货架。
在各类纸制品中,花圈是葬礼消费的主力,其成本约为15元至20元,售价在30元至50元。黄纸、纸扎房屋等产品的消费量仅次于花圈,目前,未印拓的黄纸批发价一令(500张)在65元左右,印好的成品批发价为每20叠7元,零售价为一叠(10张)1元;纸扎房屋售价为60元左右、成本在20元至30元之间。行业平均利润率在100%以上。
尽管利润可观,但祭祀用品行业从业者却纷纷表示,他们从事的是微利行业。
对此,兰州市殡葬管理所宣教科科长张仲举说:“目前,兰州市共有98家登记注册的祭祀用品商店,从业者之所以这么说,主要还是由于祭祀用品属于季节性很强的消费品,其销售旺季集中在清明节、春节、冬至、农历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此外,近些年由于提倡绿色祭祀、文明祭祀、科技祭祀,很多人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更愿意选择鲜花扫墓,这些都对祭祀品销售行业造成了影响,但对移风易俗是有利的。”
随着近年来人们在扫墓、向遗体告别时对鲜花需求量的增加,殡葬行业对鲜花销售的影响正不断显现。今年清明节,兰州市菊花零售价格就上涨了一倍。同时,鲜花也为殡葬行业带来了可观的销售收入。以兰州市殡仪馆为例,由于推出了灵堂鲜花摆放、鲜花花圈、花篮等选择性服务项目,去年该馆仅鲜花销售毛收入一项就达到了500万元,利润在200万元左右。
殡葬产业对火化设备制造业的带动作用也不可小觑,如目前兰州市殡仪馆使用的火化炉每台购置费用为40万元左右,该馆现有12台火化炉,总购置费用为480余万元。比火化炉售价更高的是火化后尾气处理设备,每套价格80万元至100万元,由于售价过高,目前甘肃省尚没有装备这类设备的殡仪馆。
虽说产业规模庞大且利润可观,但殡葬产业仍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烦恼。“现在外界都说我们是暴利行业,这主要是由于对行业成本不了解造成的。就拿我们殡仪馆来说,去年我们收入3000多万元,其中运行成本就要2900多万元,全年结余也就150万元。这些成本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维修、人员工资、绿化、卫生等。再说价格,在基本殡葬费用这块,我们已经十年没有涨过价了,因为政府限价是最高3万元。我们的收费价格和大城市没法比,就在西北五省也是最低的。”胡海波说。
运营成本高也困扰着墓地经营者。祁宏说:“现在人员工资开销很大,没有2000块钱每月的工资是招不到人的,我们这有将近200人,一年光工资就得不少钱;还有修路和绿化,去年我们光花在修路上的钱就有100多万元,《甘肃省殡葬管理办法》要求绿化面积不得少于墓地面积的30%。我们要建园林化公墓,至少要75%的绿化率,但是兰州干旱缺水,特别是北部山区,土壤含碱量很大,树木很不容易成活,现在一株50厘米高的树苗售价要10元,小树一株得500多元,绿化成本很高。再加上行业竞争激烈、经济增长放缓、储备性购置减少,我们的经营压力很大。”
黑中介对殡葬市场的干扰也令从业者头疼。“就拿骨灰盒来说,我们代销的骨灰盒一般加价10%到30%,都是有质量检验合格证和出厂证明的产品,黑中介出售的骨灰盒有的比我们便宜,但基本属于三无产品。这不仅扰乱了市场,也让外界对我们有很多误解。”胡海波说。
对于黑中介,兰州市殡葬管理所曾进行过多次清理整顿,但由于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殡葬法》,执法依据不明,执法力度也相应欠缺,所以难以彻底取缔。
此外,甘肃省火化率过低、城乡殡葬设施建设极不平衡等问题也制约了殡葬产业的发展。
对此,业内认为,政府应在加大公用事业投入力度的同时,引进民间资本,改善基层殡仪馆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以做到环境优美、服务到位、群众满意。
如今,殡葬乱象几乎贯穿于整个殡葬环节,并由此洐生出了一条殡葬业的产业链,从争抢尸源到垄断销售骨灰盒,从捆绑各种殡葬收费到炒作墓地,以至于民政部也承认殡葬行业暴利是不争事实。
当然,对于暴利,我们可以像南昌市民政局负责人那样来解释:目前我国殡葬服务运送、冷藏、火化这三项基本服务是由政府定价,不存在暴利空间,公众质疑的“殡葬暴利”一般指一些延展性服务,即“自选收费项目”。
说的确实没错,殡葬暴利大多存在于墓地、丧葬用品等市场化经营环节,特别是天价墓地最为离谱,如长春墓地最贵已够买45平方米住房,昆明墓地单价最高突破30万元,厦门出现800万元天价墓地……但市场倘若是充分的公平竞争,公众有自己的选择权,所谓天价也只能说是“愿打愿挨”。可事实是,时下的殡葬服务多是垄断经营,一个欠缺公平竞争的殡葬市场,再加上监管的不到位,公众只能无奈接受“死不起”的现状。
基本殡葬服务不存在暴利的解释在事实面前,恐怕也难站住脚。据民政部去年对各地殡仪馆基本殡葬服务费用的调查显示,全国殡葬服务费用平均为1045元/具。这样的平均数字虽然谈不上暴利,但绝对算不上便宜,更谈不上惠民。可基本殡葬服务严格说来也是公益性服务,其产品至少可以说是准公共产品,在这项公共服务上,政府定价过高,并任由其衍生品成为暴利产品,整个殡葬行业跻身“中国十大暴利行业排行榜”,未免太说不过去。
眼下,一提到殡葬乱象,都归之于垄断,这自然没错。作为依附于行政垄断下形成的自然垄断,殡葬服务费的制订,既没有公益性服务产品所应有的听证程序,也没有考虑到民众的承受能力,使得其公益属性并没有凸显。
而且,人们有理由质疑——在高房价时代,政府尚有保障性住房可供低收入群体选择;在医改上,有医保为“看病难、看病贵”减负;在义务教育上,更是免除学杂费。可为何同为公共服务的基本殡葬服务,却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兜底性惠民举措?即便是时下各地不断推出的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用,所覆盖的人群仍然有限,而且至今也没有听说有“全民免费”的计划。
退一步说,在殡葬垄断的前提下,并不是就可以随意滋生暴利乱象。一个成本不过百元的骨灰盒卖到了五六千元,有的地方卖到了上万元,各种名目众多的乱收费、高收费搭垄断便车强行销售,炒作墓地的利润超过了炒房……
这一切暴露的都是监管的缺位。垄断不代表着一定会产生暴利,更不代表着乱象丛生,监管缺位背后是不是存在着某种难以割舍的利益情结,值得追问。
推进绿色殡葬,是大势所趋。但要想推进绿色殡葬,政府必须投入一定的财力,帮助公众逐渐接受殡葬的新理念,最起码不能让人有“死不起”的慨叹,更不能让殡葬的乱象给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抹黑,“慎终追远”的孝祭文化岂能沦落为牟取暴利的器具!
编辑:程新友 jcfycxy@sina.com
图片报道
4月17日至24日,上海市奉贤区举行为期一周的宣传大篷车巡回下乡活动,区政法委组织公安、检察、法院等执法部门,组成法律咨询服务队,随宣传大篷车深入到青村、奉城等各村镇,将制作的法制宣传版面进行巡回展出,并向广大群众发放法制宣传资料,热情接待群众的法律咨询,细心解答群众的法律疑问,为广大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宣传大篷车普法宣传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奉贤区人民检察院总共安排了八名检察官参加此次活动。 (文·图/沈卫平 编辑/程新友)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