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车 诗
浅谈小学数学中合理使用迁移能力的方式
车诗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金牛湖中心小学,江苏南京210000)
迁移能力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对学生进行培养的重点能力之一。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下,以学生主体进行的教学优化能够提供给教师培养学生迁移能力更加优质的空间,这就需要教师对自身的数学教学进行不断优化调整,在课堂中围绕课本以及课外知识构建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迁移能力的不断提升。
小学数学;迁移能力;培养方法;课堂实践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前教学阶段教育工作者更加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培养,旨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日后的数学学习甚至顺利升学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在现阶段许多学生面对教师的迁移能力培养教学,仍旧感到一定的学习困难,而且教师开展的迁移能力教学中,具有部分不够稳定的因素,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简要探讨。
小学阶段教师开展的数学课堂结构正在不断优化,而学生由于在校园中学习时间较固定,短暂的课堂难以让教师“大展身手”。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快节奏的学习现状让众多教师更加重视书本教材的运用,并且通过各类途径浏览到的丰富教学课件也大多围绕课本进行设计,较大的教学压力让一些教师对数学课堂创新工作无从下手。长此以往教师的工作思维及教学习惯也会遭到禁锢,影响到数学课堂取得的教学成效。
迁移能力通俗地说就是让学生能够对知识内容“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需要学生自身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很多小学生自己没有主观学习知识的意识,当初步迈进校园生活中,学生难免会对系统化的学习活动有所不适,进而对教室这一环境和教师产生抗拒、排斥心理,一些学生在课上无法集中精力,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休闲娱乐中。在这种形势下,学生会逐渐对数学知识不再感兴趣,导致自身与其他学生的学习进度拉开差距,对学生个人的正常学习生活产生了较大的不良影响。
课堂氛围对学生发挥迁移能力也具有催化作用,而在当前数学课堂中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比例较低。同时,教师在设计课堂安排的过程中,很少为学生提供互相探讨的机会。为了维护课堂秩序,许多教师往往将课堂互动设计成简单的当堂问答、师生交流,而没有注重师生交流对于学生数学思维锻炼的重要性。学生因为与教师年龄差距过大,在交流过程中没有与同学之间的亲近感,同时学习知识的过程也大多不再主动,总是等待教师布置学习任务,面对新鲜知识的思考频率也逐日降低,不愿意对知识内容进行迁移。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实际发挥,较大影响了教师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数学迁移能力不仅对学生的数学知识提升具有较大帮助,同时通过迁移能力的提升,学生也能够对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举一反三的学习。小学学生缺乏明确学习目标的引导,学习过程呈现着缺少专注度、过于依赖教师等等特点。数学迁移能力的提升能够迅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带来的成就感,使其不仅在数学课上可以发散思维,并且在其他学科的课程中也能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上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对学生自身文化水平的提升以及良好性格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促进作用。
优化提升学生迁移能力,需要小学数学教师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进行突破,导入全新的教学内容。并且新课改教学理念也推动着教师更加频繁地接触学生群体,在相处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总结到更多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教学经验,并且在学校开展的数学教学工作研讨会上,能够将之分享给学校其他数学教师,在互相探讨过程中挖掘出更贴合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手段,对数学教学效率提升具有重要帮助。
很多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的过程中,容易被课本内容限制。传统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使用的教学结构多围绕课本进行设计,教师通常要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来设置教案,对课堂结构进行设计,繁忙的工作内容往往会为教师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通过在课堂中加入迁移能力培养的环节,可以进一步充实课堂内容,让教师能够在课堂内拥有和学生更多交流互动的机会。并且围绕数学知识展开的探讨也不再仅限于课本内容,教师可以将自己收集到的大量教学资源进行运用,能够节省部分备课时间,在课堂中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趣味语言的应用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对迁移能力的认知,使教师的数学课堂开展可以更加顺利。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吸收知识内容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理解困难、思路模糊等现象。这是由于小学学生本身对系统化文化知识讲解的过程具有一定排斥性,一些小学生由于年龄问题,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吸收速度较慢。而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面对不同知识点时迅速发现知识之间的互通性,让学生更加轻松地接触到数学重点知识的核心。同时在迁移能力培养过程中,学生参与的各类灵活的实践活动,也符合学生活泼、开朗的天性,让数学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参与度。
时下各大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开始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调整优化,经济的迅猛发展也让学生接触多媒体技术的机会越发变多,教师合理使用多媒体,将课本教学内容为学生进行展示,能够让学生直观化地吸收到数学知识,更加了解课本内容的核心含义,对学生运用迁移能力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比如在《折线统计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教学一体机,将统计图的其他形式,如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半对数线图、散点图等等,然后根据已经罗列出的数据,让学生依照折线统计图对以上这些其他类型的统计图进行填充。填充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座位上自行进行绘画,也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利用电子教学一体机的实时触控功能,体验制作折线统计图以及其他类型统计图的过程。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效发挥数学知识的迁移能力,同时借助了多媒体学习模式附带的趣味属性,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能够更加积极专注,更好地锻炼自身的迁移能力,提升教师数学课堂的整体转速。
提升学生数学迁移能力的过程中,对课堂氛围的优化工作是需要教师着重注意的,需要有效提高课堂内全体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对教师的数学知识教学产生更强的认同感。比如在《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在课堂中提出一些课前问题,比如“同学们还记得整数乘法和除法的知识吗?能否在这节课后说出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等等,然后在课堂教学部分结束后,让学生参与到举手抢答互动中。教师通过统计学生给出的反馈组织进行积分竞赛活动,并且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组成团队,按照团队为单位进行积分,最终教师对积分较多的团队以及个人积分最高的学生进行表彰,对其他学生予以鼓励。在探讨过程中,一些基础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思路分享给同伴,并且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于师生间更加顺畅,同龄人产生的亲切感能够让学生更加顺利地发散自身的数学思维,比如小组内A同学在为B同学讲解小数除法的过程中,能够灵活地对数字进行调整,通过置换整数部分、小数部分或是在乘法、除法的算法中加入加减法,让B同学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小数乘除法的知识。这种方式也能够促进讲解方学习自信的形成,发挥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优势,并且促进教师分层教学计划的顺利实行。
在对学生的数学迁移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意识到学生基础知识培养。牢固的基础知识是提高学生迁移能力的前提条件,对很多数学概念和推理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是需要数学基础知识做铺垫。教师要不断深入学生群体,紧紧跟踪学生当前的学习进度,对学生掌握的知识面具有全面的了解。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具有疑问时,教师要多给予学生阐述问题的机会,让学生能够从交互活动中挖掘出更多疑难问题。比如在《多边形的面积》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之前学过的与面积相关的基础知识进行提问,考查学生对于正方形、长方形面积算法的掌握情况,然后再为学生提出一些图形拼接、拆解的示例,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再次巩固基础知识,并且意识到基础知识对迁移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从而打下更加牢固的知识基础。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这种新型数学知识的概念,同时提升学生的数学基本素养,使教师开展的数学教学能够得到效率的保障,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迁移能力培养工作采取进一步优化措施。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天性好动,学习能力处于不断提升状态中,对数学知识的记忆过程不太娴熟,在教师讲解新知识时,很多学生难以对课本内容产生强烈共鸣,究其原因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不够浓厚。基于此,教师利用比较分析法,通过分析理解和熟练应用,让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能够得到逐步提高。这一过程中教师发挥指导启示以及推动作用,提升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让学生在知识点之间鲜明的对比下对数学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并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罗列一些其他图形,或是在生活中寻找一些包含圆这一图形的事物,然后让学生说出圆与其他图形不同的性质,以及圆的特殊之处,同时引导学生在课下寻找与圆相似的图形,适当地摄入椭圆、半圆等图形概念,让学生在对比实践活动中对本章内容的印象更加深刻,从而日后学习其他几何类型知识的过程中,可以迅速调动知识储备,快速解决相关问题,使学生的数学迁移能力得到良好发挥。
对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教师需要重视的,家庭的参与也不可或缺,合理地利用课外时间并且发挥出学生在生活中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得到质的突破。教师围绕迁移能力的培养措施,可以多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通过线上交互平台向家长传递自身的教学理念,鼓励家长在生活中多使用教师提供的素材,或者是身边出现的数学元素和学生展开互动。比如家长可以在一些涉及数学知识出现的生活场景,例如购物商场、观光景点等,主动询问学生相关知识点的问题,如数字之间的加减运算,然后再结合当前所在场景中的事物进一步提问学生关于数字运算的进阶问题。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探讨数学知识,通过和家长之间更加紧密的交互,让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在数学知识中,也可以让学生在家长的提示下意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同时教师也应该推荐家长带领学生多接触和数学元素相关的实践活动,比如共同观看和数学知识有关的科普类电视节目、网络视频等等,使学生即便脱离课堂也能够有更多接触数学知识的机会。教师通过从学生家长处吸收反馈信息,在课上调整教学内容,从而引发学生更加强烈的共鸣,有助于提升教师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整体成效。
对小学学生的教学工作中,数学教师应当意识到教学评价对学生产生的重要影响。小学生天性好动,在习惯、能力的养成、锻炼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一些具有强烈导向性的教学评价,很有可能会导致学生改变对自身数学学习能力的看法,更加严重的还会让学生的学习心态发生改变。此时教师的教学评价需要多加重视,通过正面的语言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数学迁移能力学习活动。当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参加和迁移能力培养相关的活动时表现不佳,成效没有达到教师的预期时,教师不要急于指责学生的不足,应当和学生增加交流的频率,多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发现并指出学生使用迁移能力过程容易出现的问题,从侧面提示学生自主进行解决,同时可以给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在学生的迁移能力有所提升,能够意识到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并且可以将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运用到实践过程中,教师也要及时肯定学生努力取得的成果,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使教师的数学课堂开展更加顺利。
想要在小学数学中使学生合理运用迁移能力、提升学习成效,需要教师调整教学模式,紧跟新课改教学理念,为学生拓展实践机会。并且教师也要深入教材,结合学生现阶段学习进度以及数学学习水平,对课件内容进行调整优化,增加与学生交流的频率,通过具有针对性学习方法的引导协助学生有效提升数学知识迁移能力,并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为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稳固的基础。
[1] 吴学谦.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J].神州(上旬刊),2020(008):138.
[2] 力天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研究[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0(009):1-1.
[3] 周相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学习迁移的基本策略[A];2020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C],.2020.
[4] 钱晓建.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推理能力培养[J].数学教学通讯:初等教育,2013(5):49-50.
[5] 张蕾.浅谈在小学数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J].明日,2021(20):1.
[6] 王荣妙.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能力迁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2):2.
[7] 赵檀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习迁移思考[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15):2.
[8] 魏彤.在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J].文理导航,2021(35):2.
G622
A
1002-7661(2022)27-0058-0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