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浅析

时间:2024-09-03

王继荣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浅析

王继荣

(南京市金地自在城小学,江苏南京210000)

音乐这门学科是一项富含丰富情感的艺术课程,它可以通过旋律、音色以及音调等元素向人们传递音乐情感。而针对情感处于迅速发展的小学生来讲,参与音乐课堂学习可以充分提升他们的情感意识,进一步促使学生的心理成熟。在音乐学科当中还包含众多的人文内涵,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领悟并完善自己的情感。除此之外,教师还能够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利用传统文化元素培养学生音乐情感,从而使其顺利地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怀,并让其深刻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了解祖国优秀文化内涵。针对此,本文主要围绕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策略展开了深刻的讨论,为广大音乐教师在教学方面提供帮助。

小学阶段;音乐教学;情感培养

在“音乐课程标准”这一制度中已经明确地规定了,教师需要在日常的音乐授课中充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性,使其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进而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世界中接受高尚情操的陶冶。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音乐课程培养学生情感的作用,让学生成为一个富含艺术细胞与情感丰富的人才。积极的情感态度可以快速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抑制其负面情绪的出现,从而使其处在一个积极向上、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习新鲜事物,从而收获成长的快乐。

一、小学音乐中渗透传统文化对培养学生情感的作用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课程属于一门审美性的文化学科,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课程之一。该学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情感审美,以情动人。为此,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理念,进一步对学生实施音乐教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参与音乐学习活动,使其审美兴趣得到激发,以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艺术品德,进而让学生对人文内涵充满好奇与感悟。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音乐作品和乐器,让学生从中体验到不同民族和时代的音乐艺术,充分了解和掌握我国传统习俗中的音乐文化,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情怀,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众多风格中的民族音乐情感,从而顺利培养学生的审美技能。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音乐的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渗透传统文化元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在小学时期的音乐教学中占据着关键的地位,同样也是教师教学的目标之一。所以,教师在小学音乐授课过程中,应当重视深入挖掘音乐教材资料中的创新元素,帮助学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丰富的想象技能。为此,教师可以从中引入古典音乐,为学生创设赏析古典音乐的系列活动,从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学生通过感知古典音乐,可将思维蔓延在传统文化的世界之中,全面体验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丰富情感。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通过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情怀,并根据朗诵、独唱、合唱等众多形式,全面掌握歌颂爱国情怀的途径。此外,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音乐多种表现形式的同时,还要注重他们实践技能的提升,使其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充分提升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例如当教师在教授学生唱《国歌》的时候,应该及时提醒他们勿忘国耻,并从慷慨激昂的歌词入手,深刻感知祖国母亲对学生内心的号召,从而让学生学习表达自己内心的激情。再比如,学生学习的《草原英雄小姐妹》,音乐中呈现的是一对小姐妹和自然搏斗的场景,配上深情的音乐旋律,从中充分地展示出了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形象,最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小学音乐中的情感因素

从心理学这一层面入手,当前音乐教学主要将学生的内心世界划分成认知世界与情感世界两个部分。其中,认知世界主要包含了学生的感知与思维因素等;情感世界则是指学生内心的动机与兴趣因素。学生在认知这一环节当中,属于从感知到智慧的发展过程。而情感活动则指的是从感受到性格形成的这一过程。小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具有相互影响与互相作用的关系,进而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音乐教学体系。

此外,小学时期的音乐课程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也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情感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情感品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对众多的事物都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框架。所以,在小学音乐中,教师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在与他们沟通的过程中使用动听的音符展开交流。教师通过为学生展示不同的音调、音色等情感内容,进而使其意识到音乐学习的重要性,充分体会音乐情感。

三、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

伴随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理念的迅速蔓延,进一步推动了教育教学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也使得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得到全面的发展。然而,从客观教学的角度思考,在小学时期众多的基础课程教学体系中,音乐学科的教学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与重视。在我国小学音乐授课过程中,存在较显著的音乐技术化与专业化特征,极度缺乏审美性与艺术性。久而久之,小学音乐教学陷入到了教学误区之中,音乐学科的教学也仅仅是向学生传授音乐理论知识与技能,进而忽略了内在的意蕴情感培养,使得学生日渐失去了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对此,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音乐情感的培养,帮助学生通过声音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并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音乐课程的教学价值,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培养的对策

(一)创设有效音乐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

教师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民族音乐元素,能够以动人的旋律和激昂的歌词,进而为学生创设高效且优质的音乐学习情境,以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态度,鼓励其形成积极乐观的思想态度,并且可以让学生从中收获较浓烈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教师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文本内容,从中拓展相关的音乐,以强化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比如,当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探究和学习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的时候,可以提前告知学生这是一首简短且精致的钢琴作品,具有闻名中外优秀钢琴作品的称号。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利用插图和故事引导的形式为学生呈现出学习内容,进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信息。或者,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放映农家小孩骑在马背上,在大自然的风光中,悠然自得地吹笛歌唱,和伙伴嬉戏的场景视频。通过以上内容的渲染,进而使教师顺利达到创设音乐情境的目的。再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伴随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画面,从而向学生讲述中华儿女坚韧不屈的精神,使他们充分树立自身的民族自豪感,让其情感得到发展。

(二)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促进学生的集体主义思维

教师在学讲解音乐内容的时候,可以通过开展课外音乐活动,进而促使学生集体主义思维的形成,同时这也是培养他们音乐情操的关键途径。小学生针对内容丰富、形式多彩的音乐活动,通常会产生较强烈的参与兴趣,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在课间或课外,组织学生开展多个音乐活动。

譬如,合唱竞赛、小乐器演奏、小音乐家比赛等等,教师还要多加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使其在这一过程当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也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有序地排练。在集体排练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鼓励,让其在相互帮助之中充分体验音乐魅力。比如,在排箫的训练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整体声音的协调性,以及和声效果带来的美感;歌唱比赛中,学生通过互相帮助背歌词,以此强化他们的集体意识,使其形成较好的集体荣誉感、严守纪律的道德品质。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还要深入挖掘音乐中的内在思想情感元素,将音乐的育人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更好地陶冶其情操。

(三)注重学生的音乐体验,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

在小学音乐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音乐体验,以此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情感表达的重要性,继而让学生通过视听,使其感知音乐速度以及风格魅力,为其今后的音乐学习奠定基础。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借助各种音乐器材,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音乐课堂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情感教育过程就是学生审美发生变化的过程,教师只有做好示范作用,才能确保学生全面进入到学习状态之中。

同时,教师在范唱、范奏这一环节中也具有非常关键的引导作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嘀哩嘀哩》这一音乐内容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范唱,进而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情感进行表演。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始终要采用赞扬和欣赏的眼神看待学生的表演,使其意识到教师对其的重视程度,继而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式。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该部分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如“春天在哪里?”“你认为的春天是什么样?”等,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热议,以激发他们的音乐情感体验。

(四)讲述创作背景,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养成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小学生的生活经历还不够完善,无法切实体会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同时也不能很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要想让学生深刻理解歌词的含义,在唱歌中充满情感,教师应当搜集一些与歌曲相关的信息,可以从歌词的创作背景以及目的等方面入手,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的情感基调。音乐作品不仅是一首歌曲,其中还蕴含了作者的丰富情感,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以《卖报歌》为例。当前大部分小学生的生活水平较高,对于报童的生活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在学习中只能理解歌词的表面含义。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音乐创作的背景,搜集一些与歌曲背景相关的资料,并向学生播放旧中国报童卖报的艰苦生活,告知学生在旧中国这样的报童还有许多,每天忍痛挨饿奔走街头,进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向学生介绍背景时可以融入歌词,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歌曲的内涵。以讲解背景为基础进行教学,学生可以深入体会这首歌的艺术感染力,使得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五)教师深情投入,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情感”是音乐教学中的主要标志,丰富的情感是艺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提升课堂氛围的主要因素。教师应当掌握情感性原则,在音乐教学中深情投入,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得学生积极参与情感体验,并从中提升自身审美意识。氛围对于人的情感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当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氛围。教师要想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调进行讲解,首先要营造相应的氛围,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作品。

以《献给人民献给党》为例。这首歌曲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报效祖国的信念。教师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营造氛围。在教学前,教师可以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向学生讲解科学家钱学森的故事。学生听完故事后,就会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并学习钱爷爷不畏困难的精神,同时还能促使学生加强科学文化的学习。通过这首歌的教学,学生就会坚定学习信念,热爱党和人民,通过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六)与时代结合,获得情感体验

苏霍姆林斯说:“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为学生创设自我表现的平台,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课堂教学活动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即便是具有一定难度的音乐技能,学生也能够在欢快的氛围中快速掌握。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融入一些生活因素,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生活中感知音乐,并从中受到积极的启发。

以《劳动歌》为例。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先进技术进行教学,比如角色扮演,以此提升学生的参与性。这首歌中主要描写了七个小矮人劳动的画面,所以,教师就可以选取七名学生进行扮演活动,模仿他们的劳动场景,以此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音乐教学增添一定的趣味性。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开展比赛活动,以此增强学生的好胜心,为进一步提升学生音乐表现力奠定基础。在情境模式中进行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生活世界,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生活,在音乐实践中得以锻炼,进而获取更加真实的情感。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听一些流行音乐,适当放松,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情感。

五、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学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形成审美技能,同时也可以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情感,使其深受音乐学科的熏陶,并把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教学当中,让学生深刻地体会传统文化内涵,从而为其奠定发展基础。

[1] 霍丽.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J].青年时代,2015(13):276-277.

[2] 黄涌佳.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012):0067-0067.

[3] 徐田凤.对情感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运用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17(2):21.

[4] 周小芳.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互动意识培养策略探讨[J].北方音乐,2017(14):215-215.

G622

A

1002-7661(2022)27-0067-0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