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吴启富
(四川省华蓥市妇幼保健院,华蓥638600)
儿童皮肤念珠菌病常累及光滑皮肤相互摩擦的部位,如口角、颈周、腋窝、肛周、腹股沟等,又称念珠菌性间擦疹[1]。为了探讨硝酸舍他康唑乳膏治疗儿童皮肤念珠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应用硝酸舍他康唑乳膏治疗儿童皮肤念珠菌病50例,并与硝酸咪康唑软膏治疗作对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择100例儿童皮肤念珠菌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儿童皮肤念珠菌病的诊断标准[1]:具有典型皮损,开始为红斑、丘疹或小水疱,渐扩大融合成边缘清楚的红斑,水疱破碎后可脱屑或形成糜烂面,可有少量渗液;皮损外周可有散在的丘疹、水疱或脓疱、呈卫星状分布;有些损害干燥呈丘疹或丘疹脓疱样;自觉瘙痒,伴皲裂者可有疼痛;真菌镜检或培养阳性。凡具下列情况之一者均不纳入研究对象:患处并发有其他明显的可能会影响到疗效评价的皮肤疾病;已知对硝酸舍他康唑、硝酸咪康唑或软膏基质有过敏史者;患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损害者;患有神经、精神疾病或严重内分泌疾病者;有免疫功能低下、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者;入选前48 h内局部或系统接受过抗念珠菌药物治疗者;人选前4周内曾参加过其他的药物临床试验者;因各种原因未完成疗程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因严重的药物毒副作用,必须及时停药观察或治疗,不宜继续试验者。
按就诊顺序以1∶1的比例将100例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男36例,女14例,平均年龄 (5.70±1.20)个月,平均病程 (6.44±1.56)d;对照组50例,男38例,女12例,平均年龄 (5.82 ±1.17)个月,平均病程 (6.24 ±1.62)d。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两组患儿取皮损鳞屑作直接镜检,均发现菌丝、芽生孢子或假菌丝。
两组治疗前均先用清水洗净患处,治疗组予硝酸舍他康唑乳膏,对照组予硝酸咪康唑软膏,均在被感染的皮肤表面薄薄地涂抹一层,并按摩局部皮肤使药物渗入皮内,每日早、晚各用1次,疗程7~14 d,皮疹全部消失则停药。均不合并应用其他药物。
停药2周后评价疗效。临床疗效[2]:痊愈为皮疹消失,停药随访2周不复发;好转为皮疹好转,但未痊愈;无效为皮疹无变化或加重。真菌学疗效:真菌镜检阴性为治愈;真菌镜检阳性为未愈。
记录用药后用药处皮肤有无刺激现象及其他不良反应,并注明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及与药物的关系。
采用SPSS 10.0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珋x±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7~14 d并随访2周后,临床痊愈率、真菌清除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两组起效时间及皮疹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Tab.1 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groups
治疗组用药局部轻度瘙痒发红3例,对照组2例,均在1周后自行消退,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
儿童皮肤念珠菌病是儿童常见的浅部真菌病,好发于新生儿、婴幼儿。儿童皮肤念珠菌病主要发生于间擦部位,与儿童皮肤比较娇嫩细薄,角质层因汗液的分泌以及水分经表皮的流失有关,故处于高度水合状态,使皮肤屏障容易被破坏,且易于酵母菌生长[3]。轻症患儿只要脱离温暖潮湿环境不治而愈,大多数患儿只要诊断明确,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一般可达到良好效果[1]。
表2 两组起效时间及皮疹消失时间比较(珋x±s,d)Tab.2 The times of initial effectiveness and rashes disappearance in two groups
硝酸舍他康唑通过抑制真菌细胞麦角固醇的合成而产生抗菌作用,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抗真菌活性高,对酵母菌有显著杀菌活性。临床实验证明硝酸舍他康唑对白念珠菌作用初期的变化发生在细胞质膜及细胞壁上,使其失去氨基酸及蛋白质,导致细胞壁渗透作用发生明显改变,从而抑制麦角醇的合成,影响细胞膜结构与细胞功能,最终抑制新的细胞膜产生。另外硝酸舍他康唑可直接损伤细胞膜,降低白念珠菌的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PT)浓度,通过细胞内外ATP浓度的变化影响细胞膜渗透性、完整性与活力,从而减少白念珠菌活性细胞数[4]。同时硝酸舍他康唑皮肤渗透性好,皮内活性维持时间长,能更好地发挥杀菌作用。
临床观察显示,硝酸舍他康唑乳膏治疗儿童皮肤念珠菌病临床痊愈率、真菌清除率与硝酸咪康唑软膏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且起效时间、皮疹消失时间更短,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少而轻。结果表明:硝酸舍他康唑乳膏治疗儿童皮肤念珠菌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马黎民,周平.1298例儿童皮肤念珠菌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9,4(1):31-32.
[2] 姚志荣,凌波,姜嫒芳,等.儿童皮肤念珠菌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2):108-109.
[3] 李钦峰,牛余正.天津地区儿童浅部真菌病临床分析[J].天津医药,2011,39(2):180-181.
[4] 陈宝泉,史艳萍,李彩文.新型抗真菌药硝酸舍他康唑的药理作用及临床评价[J].中国新药杂志,2008,17(24):2159-216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