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 本刊记者
记者:仲亭先生,听说您最近在泰山碧霞祠举行了一个书法对联揭幕仪式,能否谈谈有关情况?
张仲亭:好的。泰山碧霞祠碧霞元君两旁包柱上的对联“入真门秉真心参透真玄真自在,来妙理达妙境展开妙道妙神通”是由我书写的。作为一个书家,他的作品能悬挂在这个位置可以说是很难得,很荣幸。最早,这幅对联是我在17年前书写并悬挂在这里的。当时是一幅铜质对联,现在是木质贴金对联。现在这幅3.7米的木质贴金对联,无论在质料还是档次上,都比原来那幅2.4米的对联有很大的提升,这幅对联是由我去年重新书写镌刻上去的。这里面蕴含我与泰山的书法情缘,有我一生都在执着追求的“书法梦”。机缘巧合,我很有缘和有幸。泰山碧霞祠对此活动很重视,专门为我举行了一个对联揭幕仪式。
记者:您能谈谈17年前接受这个任务时的情况吗?
张仲亭:17年前,大约是1997年的3月份。有一位朋友找到我说,他为泰山做功德,捐献了一副对联。这副对联内容是泰山老道长交给他的,道长让他寻找一位有缘的书法家书写,镌刻成联后,悬挂在泰山上。当时,他也没告诉我怎么用,用在哪儿。但是我认为,只要是悬挂在泰山,就十分重要。那时,我的书法写得并不是很好,不敢贸然接受这个任务。朋友再三请求,说可以多给我点时间,5个月内完成也行。我觉得这是一个促使我练字的好机会,就接受下来。我写了改,改了写,历时5个月之久,写了近百副,才勉强把自认为还算满意的楹联完成。
记者:您在什么时候知道这副书法对联悬挂在泰山碧霞祠上的?
张仲亭:当时对联完成后,那位做功德的朋友就与我失去了联系。这副对联到底用没用,用在哪儿,我也就一无所知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件事就逐渐淡出了我的视野。
我知道这副对联已经悬挂在泰山碧霞祠,大约是在1999年的4、5月份吧。当时我陪同客人游泰山,无意之中,发现碧霞元君两旁的书法对联竟是我的手笔。我仔仔细细地看了这副对联,回想起当时创作的情景。现在想想,感到很庆幸。幸亏当时我创作这副对联时,下了苦功夫,所以看来写得还算可以。但说实在的,按我那时的书法水平和地位,能镌刻悬挂在碧霞祠,我自认为还是不相配的。所以,从那以后,我也没敢对外人说起。
记者:看来,您和泰山的确有着很深的缘分。您书写的杜甫诗《望岳》在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大碗幕上投放,听说您之前也是不知情的?
张仲亭:是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在济南举行,这是山东省和济南市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市人民的热情都被点燃了,全运会成为大家的一个中心话题。那时,我虽然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了,但也十分关心全运会,希望这次全运会能圆满成功。听说这次全运会开幕式要充分体现山东文化特色,书法元素是其中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对此我有所期待。开幕式那天,我在外地参加一个活动,晚餐后,我回到房间打开电视,收看中央电视台直播的全运会开幕式。刚看到开幕式《齐鲁魂》第一篇章《雄峙天地》,我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主持人方明在高亢激昂地朗诵杜甫诗《望岳》:“岱宗夫如何……”随着充满激情的声音,一幅很大的行书作品出现在“碗幕”上,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想,这是哪位书法大家的作品?怎么看着这么眼熟?当方明朗诵到第二句“齐鲁青未了”时,我感到这幅书法作品像是自己的。
当整个诗章朗诵结束后,我肯定地认为,这确实是选用了自己的书法作品。如同第一次看到泰山碧霞祠里面悬挂我的书法一样,我感到很震惊。全国有那么多书法大家的作品没用,竟然选用了我的。我感到诚惶诚恐。他们是怎么发现我的作品并选用的呢?我怎么一点也不知道?与给泰山写对联时隔十多年了,我的书法水平有了长足的提高和进步。但是,与全国的书法大家还是不能相比,就是在济南,写得比我好的也有很多。
回到济南后,我开始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我的书法被选用的背景和原因。此时,我的朋友、新华网记者郝桂尧先生主动找到我,向我表示祝贺,并请求做一个采访。我自己还没把情况搞清楚,怎么接受采访呢?记者说,毫无疑问,全运会开幕式使用的是你的书法。你可以随便谈谈感想。我根据他的提问,谈到对书法创作的一些看法和打算。很快,记者写出了一篇名为《以书法艺术为载体塑造齐鲁魂》的文章,并率先在新华网发表。之后不久,我也了解到,原来是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中央电视台主创团队通过多种途径筛选书法作品,最终从网络上全国书法家的海量作品中,选中了我用行书表现的《望岳》,经过技术处理,用在了开幕式上。
记者:您创意发起的“齐鲁情——全国书法名家书历代名人咏山东”大型书法系列展,与当初郝桂尧先生提出的“齐鲁魂”有什么联系吗?
张仲亭:我在全国率先创意策划“齐鲁情——全国书法名家书历代名人咏山东”大型书法系列展,应该说是受了郝桂尧先生的启发,逐渐萌生出来的。当时他采访我时,我曾谈到一首短短40字的杜甫诗作《望岳》,在全运会上通过书法这个载体,把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的文化品牌展现出来,是对齐鲁文化最直接的宣传和弘扬。这是当初创意发起这个书法展活动的最初设想。当时,我成立了济南兰亭书法院,并确立了“翰墨颂泉城 真情报齐鲁”的办院宗旨。这一书法展活动的创意正好和书法院的宗旨相契合。刚开始,这个大型书法展的题目定为“齐鲁魂”,后来在欧阳中石先生和中国书协副主席,时任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张业法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定名为“齐鲁情”。从2012年开始,连续成功举办了“巍巍岱宗 雄峙天地”、“黄河入海 趵突腾空”,“齐鲁圣贤 礼运大同”系列展览,并在2013年的“十艺节”上整体推出,成为“十艺节”上的一大亮点,也给山东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记者:“齐鲁情”系列活动成功举办后,您才意识到与泰山有着这么深厚的一份情缘吗?
张仲亭:是的。2012年5月,当“全国书法名家书历代名人咏山东”进行第三次活动“齐鲁圣贤 礼运大同”征集作品时,以张海主席为首的17位中国书协主席、副主席积极参加支持,使我意识到,这个活动举办成功了,紧张的心情终于可以放松下来了。说实话,举办这样一个全国性的书法系列展,是相当不容易的。从创意、策划到作品征集,直到展览的成功举办,这中间耗费了我相当大的心力、财力、精力。但是,活动得到了各界和方方面面朋友的支持,我觉得还是值得的。
现在回过头来看,在品尝这份成功喜悦的同时,我隐隐感到,我与泰山有一份不解之情缘。17年前,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我的书法对联镌刻悬挂在泰山碧霞祠;12年后的2009年,我的书法《望岳》又被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重点展示;当我正想“真情报齐鲁”的时候,我创意举办的“齐鲁情”也获得了巨大成功。按民间说法,这不正是泰山老奶奶在庇佑我吗?
后来,在我与朋友们谈起这些事的时候,他们也惊叹我和泰山的这份情缘。2012年4月下旬,当我重登泰山时,看到碧霞祠碧霞元君两旁依然悬挂着我的那一副对联,这更加深了我和泰山的这份情缘。2013年,在做好“齐鲁情”展览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我再次来到了泰山。说句心里话,也是希望泰山老奶奶保佑这个展览能顺利举办。正巧,遇到泰山碧霞祠打算要修缮,我十几年前书写的对联也因年久失修,需要重新镌刻。趁这个机会,我找到了刘明长道长,希望能重新书写这副对联,再镌刻悬挂。没想到,刘道长欣然同意。所以,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副对联就是我去年重新书写后镌刻悬挂出来的。
记者:当您重新书写这副对联时,引发了您一直在追寻的书法梦,能谈谈您的书法梦是什么吗?
张仲亭:从17年前我书写的对联悬挂在泰山碧霞祠,到12年后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大碗幕选用我的《望岳》,再到我创意发起“齐鲁情——全国书法名家书历代名人咏山东”大型书法系列展圆满成功,我感到,这些无一不与泰山紧密相连。
回想从小酷爱书法和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和探索,“泰山情缘”不由引发了我的书法梦,让我对书法艺术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我联想到***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这是中国人民共同的梦。为了实现这个梦,我们人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梳理这些年我书法事业走过的路程,最近我进行了深度思考,我感到我应该有自己的书法梦。而且,这些年来我在书法事业上所做的这些事情,也都是朝着我的书法梦想一步步靠近的。由感性到理性,时至今日,我应该对我的书法梦有个全面的诠释。这就是以书法艺术为载体,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和齐鲁优秀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记者:您的书法梦,一定是在人生阅历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能具体谈谈吗?
张仲亭:是的。没有实践就没有探索,也形成不了我现在这种思路。
我从小酷爱书法,从小临帖,不管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工作中,走到哪里,我都十分留意书法作品。泰山也好,曲阜孔庙也好,济南的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以及全国的名胜古迹,每到一处,我都十分关注这些地方的石刻、碑刻。甚至到一些朋友家中做客,遇到好的书法作品,我也总要多看几眼。小时候就经常想,要是我的书法能让大家喜欢,也能在这些名山大川上留下来该多好啊!
1999年,看到我的书法对联在碧霞祠悬挂出来后,我更加坚定了写好字的信心,我决心努力写出大众欢迎的、雅俗共赏的好作品来。2001年,我创作的小楷作品《济南72名泉》结集出版;2004年,又出版了小楷作品集《历代名人咏济南》;2006年,小楷书法老舍《济南的秋天》石刻于趵突泉和大明湖;2007年,出版了《论语》小楷作品集;2009年我的书法作品杜甫诗《望岳》被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选用;2013年,应济南市园林局的邀请,我用小楷书写了《齐鲁碑刻苑记》,石刻于千佛山南门齐鲁碑林门口;还为“天下第一泉”申请国家5A级风景区书写了徽标“天下第一泉”;2011到2012年,应曲阜孔子博物院的邀请,我书写了《重修复圣庙碑》立于曲阜颜庙,《寿丘碑记》立于曲阜少昊陵院内;应苍山县邀请书写了《重修荀子墓园记》,刻碑立于苍山兰陵荀子墓园;2012年,应济南伊斯兰教协会邀请,为济南清真南大寺书写小楷碑刻“雍正皇帝上谕”。这些作品有些可能会成为传世之作吧。
记者:您成立济南兰亭书法院,是不是您书法梦的组成部分呢?
张仲亭:是的,而且是我书法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我自领导岗位退下来后,深感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为了把我个人的想法变成大家的想法和努力,共同行动,2009年,我成立了济南兰亭书法院,举一人之意,汇众人之力,并旗帜鲜明地确立了“翰墨颂泉城 真情报齐鲁”的办院宗旨。济南兰亭书法院成立以来,我与院里的同仁们,连续举办了“齐鲁情——全国书法名家书历代名人咏山东”系列书法展、“济南兰亭书法院院士书李清照、辛弃疾词”书法展、“济南兰亭书法院院士书天下第一泉”书法展、“济南兰亭书法院院士书72名泉”书法展等20多个活动。这些活动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是办不到的。“天下第一泉”书法展36件作品、“七十二名泉”书法展72件书法作品,均无偿捐献给了济南市园林局和济南市名泉研究会。特别是我们创意举办的“齐鲁情”大型系列书法展,征集到的179件全国书法名家作品全部无偿捐献给了国家,存放于山东博物馆。这些作品可以说已经成为传世之作,定会成为我们山东的一笔文化财富。在今后,也将为宣传山东发挥积极的作用。
记者:您的泰山情缘和书法梦,源于您的书法实践并取得了很大成功。今后,您还有什么其他设想吗?
张仲亭:我既然组建济南兰亭书法院,就希望它能好好办下去,为宣传齐鲁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继续提供正能量。
首先,我将与济南兰亭书法院的同仁们,加大对书法艺术的研究、探讨,以求大家在书法艺术上有一个质的提高。最近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中国书法艺术的生命力在哪里?书法应该怎么写,写什么?作为一个书法家,该怎么去做?
书法艺术的生命力在哪里?我认为,书法艺术的生命力就在它的历史传承中,就在各种社会和公众场合的展示中,就在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书法应该怎么写呢?我认为,书法应该是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因为,中国书法是用中国特定的书法工具书写汉字的一种形式。所以,要使中国书法艺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首先要满足可识、可读性的要求。如果离开这个基础,即使你的书法水平再高,也谈不上什么生命力。历代传承下来的书法经典,无不具备这个前提。但是,书法也有自己的要求,它有“法”在里面,它的艺术性质要求很高。所以,必须书写经典,必须按雅俗共赏的要求去学书法搞创作。按照中国书法艺术生命力的要求来讲,每个书法家都希望自己的书法作品能传世,这就对书法家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书法到底应该写些什么?用书法书写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这是一条传承和超越的正途。当然,如果你有很高的文化功底,能自己创作诗词歌赋并能传世的话,那固然很好。但是,如果在诗词歌赋方面,没有很深的造诣和深厚的功底,你就不妨写写经典吧。
说实在话,我是一个“文革”前的高中生,虽然从小爱好书法,但学历不高,文化功底不深,对诗词歌赋又没有很深的研究。所以,我把功夫用在了书法上,用更多的时间去书写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这也奠定了我书法创作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为了继续传承书法艺术,还要不断注入新的元素。我们也将以“齐鲁情”书法展为基础,加大对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文化品牌的宣传力度。在综合宣传齐鲁文化的基础上,做好专题性的宣传。比如,可以举办“历代名人咏泰山”和孔子文化专题性的书法展,力争有更多的作品贡献给社会,让书法艺术和齐鲁传统文化更好地结合,为我们这个时代提供精神力量。
记者:从书法艺术的专业层面来讲,您认为您的书法有什么个性特点?这些特点又是在什么思想指导下形成的?
张仲亭:从书法风格的角度讲,起初并没有任何的刻意追求,我读过一些有关书法理论方面的典籍和论著,并对中国传统书法流派有一定的了解,也反复临摹过各种字帖。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特别在正书与行楷、行书的书体与结构上,也发现了南帖与北碑之间的风格差异比较大,从具体的写法、用笔、行笔等方面,都有完全不同的法则,这实际上也是南北书风的根本差别。
我起初写小楷只是求得工整、得体、规范,基本上以唐楷为范本,也体会到流派之间的不同和特点,并没有想到去创新什么。
我的行书宗法二王,情钟《兰亭序》,于是曾经连续几年临帖二王,《兰亭序》的各种版本我几乎都烂熟于胸,在临帖的过程中,也逐渐发现和感悟到二王书法中那种惟妙惟肖、具有内在美的因素和韵味。
由于临摹二王时间久了,在写小楷的时候,往往不自觉中会将行书里的某些因素带入小楷中,比如写小楷运笔、行笔、收笔的过程,无意识中就会带出二王行书的某些痕迹。起初我个人也没太在意,只是感觉自己的书法在临帖的过程中确实有很大的提高,并没有想到这种提高会有后来的质变。后来很多的书法理论家在评论中把我的书法形成作了比较系统的归纳,认为这就是书法上的贡献与创新。这也启发我进一步地认识自我,也让我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探索,同时也让我有了一个更加具体、明确的努力方向,那就是在南帖北碑之间,探索出一条能够互相包容、相得益彰,并且能够雅俗共赏,为大家都能接受的书法风格。
到目前为止,我感觉我的选择应该还算成功的。泰山情缘的具体情节,以及这些年创办的各种大型活动,既是实践“翰墨颂泉城 真情报齐鲁”的办院宗旨,对我个人来讲,也是实现我个人书法风格定位的努力过程。2008年,孔子博物研究院的彭庆涛先生在我的小楷《张仲亭书论语》作品集出版后提出了“张仲亭现象”一说,引起书法圈内的关注和评论。这次泰山对联揭幕活动后,彭庆涛先生又提出了“泰山情缘——张仲亭书法再评说”,对张仲亭现象作出了进一步的评论。回想这些年我的书法创作和实践活动,我觉得,“张仲亭现象”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一是雅俗共赏,力求人人喜欢;二是顺其自然,不搞刻意创新;三是静正守恒,坚守传统;四是努力服务社会,报效家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