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文│李 水
百科全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新世纪以来,数字化技术日新月异,媒介变革不断驱动百科全书业态迭代。特别是最近10年来,在网络百科全书等新兴百科全书产品的冲击下,传统百科全书出版日渐式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等国际知名百科全书纷纷从纸质出版转向数字化,以求逆势突围。《中国大百科全书》也将数字化思维嵌入第三版编撰活动之中,依托自身优势尝试数字化探索。
媒介环境学派第三代的代表人物保罗·莱文森认为:“媒介研究就是要重视媒介,打破那种认为媒介不过是知识和信息容器的陈旧观点,从技术发展的视角出发在总体上理解人类行为和人类社会。”[1]从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到尼尔·波兹曼的“媒介即认识论”,再到保罗·莱文森的人性化趋势媒介进化理论,人们对媒介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在媒介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从媒介环境学的视角来观照、思考媒介技术革新对传统百科全书的挑战,可以窥见百科全书出版的嬗变路径和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媒介技术革新有力地重构了百科知识生产、传播、服务等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读者的媒介使用习惯和阅读习惯,对传统百科全书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保罗·莱文森认为,“一切知识在一定意义上都取决于技术”,“如果没有技术,人的知识就不可能存在”。[2]电脑以二进制的技术逻辑为基础,将人类丰富多样的思想、观念进行数字化编码,实现跨族群、全球化的全面传播。可以说,二进制技术逻辑改变了传统的线性思维模式,推进超文本链接和跨时空的信息传播,使得人类将对现实的复制抬高到一种艺术形式呈现的地位。[3]
在新媒体环境下,这一技术逻辑同样深刻地嵌入百科全书的编撰活动中,推动其数字化发展。对百科全书出版来说,内容是其最大的传播优势,但随着出版传播技术的演进,以及融媒体时代下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互联网+出版”等新型出版业态层出不穷,这些都要求百科全书出版必须适应技术逻辑下的出版趋势,以技术创新为支撑打通数字化路径。
推动传统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其关键点就是要“立足出版、发挥优势、运用先进技术、走向网络空间”,实现知识IP的立体开发,将百科全书的价值最大化。数字出版环境下,百科全书出版需要在充分理解专业数字化技术的基础上,形成数字化思维,并将其贯穿于整个百科全书出版活动。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正在催生一种去中心的、分散的、多元的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加速着文化权威的消解。对于知识传播领域来说,最明显的就是互联网上“知识的民主化”倾向,随着媒介的不断革新,传统的知识精英逐渐大权旁落,在去中心化的互联网中正迎来“知识垄断的黄昏”。[4]维基百科、百度百科等互联网百科产品的出现,以及广大网民积极主动地参与网络百科知识体系的建构,对传统大型百科全书的编辑模式产生了冲击。
“知识不再是一种垄断性的信息,而所有人都有资格生产知识所导致的结果,不是知识的偏谬,而是知识更加准确而公正。比如,任何人都可以在维基百科上创作和编辑词条,这在过去看来简直是荒唐,但如今维基百科已经成为每个人须臾不可离开的知识来源,包括学者。”[5]从媒介进化的视角出发,保罗·莱文森对这一知识权力体系的变革充满乐观和期许。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知识”观念的重塑。知识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力话语,而是变得人人可取、点击鼠标就唾手可得的“信息”。在传统百科全书出版时代,百科全书的编辑是一项规模庞大的知识建构工程,需要邀请大量重量级知识界权威,以编委会的集中式编辑出版方式,每次版本的更新动辄数年。而在互联网百科产品的冲击下,知识编辑以分布式、民主化的方式进行,“人人都能编写百科全书”,普通人也能成为知识传播主体。这些互联网百科产品的编辑方式的变革,无疑对传统百科全书出版业态产生了冲击。
近年来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数字阅读主流化的趋向愈加明显。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的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9.6%,相比2020年的79.4%增长了0.2个百分点,远超图书(59.7%)、报纸(24.6%)、期刊(18.4%)的阅读率。[6]
进入互联网全媒体时代,数字阅读成为新常态,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纸媒阅读已成为过去式。媒介进化遵循“适者生存”的原理,同时,不同的媒介会根据媒介环境的变化,寻求媒介间的合作,以此找到各自生存的“生态位”。[7]从媒介现实发展来看,传统出版虽然受到冲击但仍有一席之地,数字化需要借力传统出版实现跨越。从阅读环境变迁来看,数字化阅读和纸媒阅读渐成“融合”之势,大众阅读偏好日渐多元。
而且,随着媒介融合的加快,数字化出版产品类型更加丰富,阅读终端获取更加便捷,良好的阅读体验让数字化阅读成为融媒时代读者的优先选项,数字化阅读也呈现出阅读载体移动化、内容制作数字化、阅读模式互动化等特点。对于百科全书出版来说,读者的数字化阅读需求更加强烈。卷帙浩繁的百科全书因携带不便、价格高昂、查阅繁琐,媒介短板愈加明显,读者更渴望百科内容以数字化方式灵活呈现,享受更优质、便捷、高效的知识服务体验。
从光盘到数据库再到网络版,《中国大百科全书》每个版本的升级,都在媒介呈现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主打网络版,是一部具有数字化思维的新型百科全书。从百科产品架构、知识服务策略、新媒体营销手段等方面,可以窥见传统百科出版的数字化探索之道。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在编辑过程中,把数字化思维嵌入全部编辑流程,以数字化理念进行产品的架构,打造出一部有声、有色、有形的立体百科全书。网络版涵盖13大学科门类、94个一级执行学科,共50万个条目,包含近15万条目,2亿文字量,10万余幅图片,100万个知识点。[8]学科体系搭建完善,条目内容客观公正,可引以为据。
在编纂模式上,《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吸收了互联网百科产品的创新之处,采用数字化在线协同编纂系统,迈出百科全书出版数字化的重要一步。通过在线协同编纂系统,集成化管理所有百科全书编纂的20多道流程,让编辑流程之间信息充分互动,突破了传统百科全书出版的线性模式,实现了百科全书编辑的流程再造。同时,《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借鉴网络百科产品的网友编辑功能,向网友和读者开放词条评论功能,编辑将意见建议整理后反馈给专家,进一步完善百科全书的知识内容。
网络化环境下,学习革命悄然发生,受众需求日益个性化,知识服务市场进一步分化。《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以“触手可及、可以为据的知识宝库”为定位,分别为研究型、大众型、新型读者等不同类型受众提供知识服务策略,在数字化和权威性中寻求平衡。在编纂之前,编辑人员对学科进展、媒介发展、读者需求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立体调研。每一个板块在版面设计、呈现方式、内容展示、互动方式等方面,都根据目标用户不同的使用习惯进行区分设计。[9]如,考虑到年轻群体的媒介使用习惯,开发出了“微信版”的百科全书数据库,提供完整的检索手段,包括全文检索、学科分类检索、图片检索、地图分类检索等,实现微信随时随地查百科,让百科全书成为触手可及、可以为据的知识宝库。
另外,根据分众化的受众需求特点,策划推出专题百科、小百科等普及读物,以满足多方面多层次的读者需要。如精准针对少儿读者的《绘声绘色》系列图书、《DK儿童目击者》系列图书,[10]融入新科技,把纸质百科变为少年儿童喜爱的“有声图书”。
据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短视频用户规模分别达9.75亿和9.34亿。[11]在融媒体传播时代,构建线上线下互动营销传播,探索以用户(读者)为中心的全渠道服务模式迫在眉睫。
从2020年开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全面升级线上思维,巧借抖音号、快手号等新媒体平台,深挖自身科普内容优势,打造新媒体科普品牌,先后推出了“知识捞”“科普冷知识”“大百科的红色故事”等系列短视频,主要涉及图书展示、作者荐书、冷门小知识、生活常识普及等方面,通过立足知识科普,以生动有趣的视觉语言,即时高效的读编互动,增加品牌关注度,提升传播亲和力。同时,在第三方直播平台以员工直播和达人带货的方式进行直播带货。仅2020 年12 月,就开展了40 场次员工直播、25 场次达人带货直播。[12]百科社还依托微信视频号官方账号,邀请知名文化人担任“阅读推广人”,以编辑荐书、月度书单等形式,进行精准的新媒体营销,营造良好的百科知识分享氛围,让“大部头”的百科全书产品走入千家万户,带动《中国大百科全书》及其衍生产品的营销。
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新媒介技术的推动下,未来的百科全书出版将朝着“人性化趋势”发展,内容个性化定制、知识场景立体化呈现、知识传播国际化等特点将会愈加突出,为读者提供更为方便、快捷、优质的知识服务。
从过去的“我提供您知识”,到后来的“我是否提供了您需要的知识”,再到今天的“通过我的服务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个性化的百科服务趋势愈加明显。[13]在大数据的支撑下,未来百科全书出版必将更精准化、个性化,真正使“我的百科全书”成为可能。数据库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学历层次、职业特长、性格特征、主题兴趣、浏览习惯、停留时长等个性化数据,精准绘出用户画像,根据用户的社会角色不同,个性化制定生成百科内容,比如专业版(学术版)、专题版、大众版(公共版)等。
用户的知识服务是动态变迁的,决定了未来百科全书需要建立持续、动态的知识服务能力,即对知识的选择、缔构、编辑、转化、传播也应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传统百科全书的静态知识传播模式。针对这一需要,可以打通社交媒体和百科知识平台的互动通道,在用户授权的前提下及时收集反馈体验信息,分析社交互动内容,不断矫正检验,提高关联的准确性,为用户提供全面、精准、动态的知识服务。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VR、AR技术为百科图书出版提供了新的可能,极大地丰富了知识场景的立体化呈现方式,打造更为人性化的百科阅读体验。
近年来,VR、AR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从概念变为现实,已经在儿童类、科普类、旅游类、教辅类图书进行了多形式的融合应用。这些融合令人耳目一新,不仅在出版物呈现形式上进行了数字化改造,而且从场景应用、传播模式、盈利模式等诸多方面深层颠覆了传统出版业态,为未来百科全书出版的数字化提供了新范式。目前,我国VR技术在图书出版的应用上,可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模式, 通过数字化的场景再造,“VR+百科”可以将一些抽象的科学知识形象地呈现出来,增强百科内容吸引力,丰富百科读者的阅读体验,让读者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达到“人的感官的延伸和扩展”。
可以说,新媒介技术将有效地赋能百科出版的创新发展,“AR+百科”“VR+百科”大有可为。比如在百科全书“天文卷”中,通过VR设备使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宇宙的浩瀚和天体的奥秘,让枯燥的天文学知识“活”起来;在阅读“植物卷”中,通过VR技术,读者可以沉浸式地观察植物的外观和生长细节,仿佛置身田园世界;在“地理卷”中,读者通过VR技术畅游世界,感受异域风情,领略自然景观。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媒介的进化,“VR+百科”将为百科全书出版带来新的机遇。
百科知识的国际化传播,是融媒时代下全球文化融合的大势所趋。长期以来,在由西方主导的国际传播话语格局中,中国形象常因政治、文化、语言等因素被误读、扭曲,在此情状下,百科全书以立体、多元、全方位的内容让世界读者系统了解真实的中国,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近年来,百科全书在跨国出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2019年开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立足于丰富的百科内容资源,与俄罗斯合作开展百科内容跨国传播项目,在俄罗斯上线了“中国大百科在线”数字检索平台。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推出纸质版《中华百科全书》(俄文版),线上线下渠道同频共振,实现立体式的百科全书出版传播,让更多的俄罗斯用户全面地了解中国优秀文化和学科前沿知识,形成了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模式转变,实现了从知识传播到话语传播的价值升华,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在未来,百科全书出版应当以国际化的传播视野,尝试全新的百科出版模式,充分考虑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差异,因地制宜地筛选、编辑百科内容,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精髓和魅力。在内容呈现方式上,要根据当地用户的媒介使用习惯,开发美观易用、互动性强、体验良好的出版形式,以技术手段实现百科知识的生动化传播。通过内容与形式的深度融合,让百科全书出版成为“一带一路”上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的综合性权威传播媒介。
在新的传播格局和媒介环境下,传统百科全书出版的数字化转型,既是技术推动的大势所趋,也是新出版业态演化的必然结果。应当充分认识到数字化技术对出版业态、编辑流程等多维度的深刻影响,加快百科全书出版的数字化转型,探索新时代知识传播的新路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