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文│董 越
21世纪10年代的今天,世界经济、文化正在实现前所未有的大融合,尤其是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的迅速加强,也使得国际之间的互通交流显得更为日益频繁和深刻。而在文化艺术上,华人则在世界历史舞台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中国作为发展中的世界大国,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在努力使得本国文化精华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更为纵深地传播。[1]翻译使中外文化在交流过程中,相互融合的深度、广度都得到了充分的拓展。而作为传承族群文化的重要载体与形式,如何保留本国文化的自有特点,同时又能有效吸收外来文化的内涵精华,无疑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辅助效力。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翻译是否能将原语文化中的文本语境传播到陌生的文化环境中,形成既能凸显本国文化精粹,又能得到对象族群认可的鲜明特色,这也是多元化文化发展提出的切实要求。而世界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不仅体现在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上,而且也越来越多地在出版物层面得到体现,这也极大地推动了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2]在知识文化之中,如何将本国知识精华准确无误地翻译传播,也成为当前国内出版业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与阶段课题。
就当前我国对外出版的基本现状而言,除了其中很少的一部分是用英文直接撰写,大部分则是由中国的专家学者,先通过中文语言完成定稿,再由相关译制团队转译成英文。而承接汉译英的译者,也当然分为专业英文译者以及英文专业译者两大类别。其中前者是以英语学科为第一或唯一专业,自身的系统教育的专业性、规范性较强,同时又具备较为良好的英文素养基础。通过这样的译者,对既有的中文作品进行英文转译,其自身的品质是可以得到充分保障的。尤其是对于一些专有名词、生僻语法等的定位与把握,则更为准确到位。而后者则是在日常交流之中我们接触得最多的,即翻译读物的译者,同样受过良好的系统化的英语教育,在整个英语环境感受力的把握上则要更强。[3]
而单就从科学文化传播的角度上来说,将中文读物翻译成英文,再传播到世界各地,无疑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初衷目的即在于为了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更好地进行彼此融合。[4]然而,中文科技与人文著作在被翻译的同时,则面临着被误解、错读的诸多不当之处。尤其是由于翻译不当,重点、意蕴、文意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内涵流失,很容易导致知识传播的错误引导。[5]因此,在进行翻译之时,我们必须从观念上加以重视,着力提高汉译英的整体水平,以实现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更为准确、广泛地进行传播。而出版物冲出国门、走向世界,无疑就是对中国面貌的一次有力宣传,这类走出去的出版物在被翻译成英文的同时,就需要得到客观、精准的处理和加工。[6]这是因为,国外的读者与国内受众不同,其对中国的了解不多,甚至知之甚少,他们所处的环境、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都与我们截然不同,在语意的转化、认知上,还存在着很大的隔阂性。[7]在汉译英的过程之中,适量的删减或者增加,对接转化中英词汇的语意,是可以有效提高国外读者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的。
英语在世界语种、语言之中的地位有目共睹,不管是从逻辑语法上,还是发音表意上,英语无疑显得都更简单、凝练,也更容易为受众所掌握。例如自清代后期开始,中国就有留学生去欧洲、美国进行求学。而改革开放以后,英语更成为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语言媒介。与此同时,中华民族也在渐渐走向世界,中文的世界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增长迅速,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商贸活动遍及全球,使得国外学习汉语者日众。汉语的语言、风俗、生活也渐渐被世界其他各国人民所了解,在国际上也掀起了一股强劲的中国风。[8]
而在取得以上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需要看到,在文化的传承上,我国则面临着族群传统严重缺失、传承受众数量锐减、传播力度偏弱等难以回避的现实,中华民族很多优秀的传统内涵正在快速丧失。尤其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欧美文化开始集中涌入,似乎成为一种文化上的双面侵袭,而我国走出去的传统文化却并不多,一直使得外国受众难以更为全面地认知华夏文明,始终停留在“中华文化是掺杂迷信、神怪以及宿命的古怪文化”。面对这种窘境,广大汉译英翻译者必须警钟长鸣,积极担负起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不仅要在口译上进行传播与宣传,而且在对外出版物的笔译中,也要贡献自己的力量。[9]我国正在努力提升自身国际形象,而希望通过文化传播的方式,成为软实力强国,则是一种集约化的双赢之策。也只有通过这样的途径、方法,才能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认识中国。
对于从事翻译工作的专业人员而言,无疑都存在以下典型现象:国人的英译汉工作成就斐然,很早就将诸多英美国家的思想经典、文学名著翻译成了中文,使其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然而在文化作品的汉译英层面上,则就逊色很多。迄今为止,很多我国的文化经典都没有高质量的、为翻译界共同认可的英译本,以致严重影响了我国作品在国际上的传播、我国学者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及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文化软实力,也成为我国获得国际性文化大奖的诱因之一。那为什么汉译英工作难以高质量开展、翻译为何不能尽如人意?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原因。
中国与英国、美国等英语国家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在文化上则呈现出更为迥异的面貌。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之下,英语与汉语所代表的所指经常会出现差异性。[10]比如,龙在中国人眼里,是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会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被看作通天的神兽,能够帮助人们实现愿望,是尊贵、吉祥的象征,后来成为皇帝的代称,龙形图案成为皇帝的专属。而在西方,尤其是在基督教世界,龙的形象是邪恶的,是撒旦的化身,在早期的圣徒传中常有圣人与龙搏斗的事迹。这种文化的差异必然造成理解的偏差,进而影响翻译的精准度。加之,近代中国的文化届曾经一度存在妄自菲薄的偏颇现象,尤其是在20世纪的新文化运动之中,不少精英学者,都对中国文化采取了根本否定的态度,而数十年之后爆发的“文革”,更是将中国传统的文化精品,不仅是思想经典,而且连古书、古字画、古雕刻、古建筑都当作“四旧”被打翻在地,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实际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代中国人能熟练阅读古代文化典籍的人已经不多,很多从事翻译的人也对中国文化缺乏系统的认知、深刻的了解,自然无法参透很多文化作品的深层内涵,使很多翻译只能局限于文本表意之上。[11]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汉译英的过程中,要将文本内容完整无误地表述清楚,并不损害其意蕴,汉译英从业人员需要付出极为艰辛的努力。这种能力不仅需要对英文以及外国文化的深刻了解,更需要对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底蕴的精准熟悉。
自19世纪中期国门洞开之后,由于中国积贫积弱,早已失去古代领先世界、傲视万邦的天朝大国辉煌,因此近代文化主要是引进西方文化、日本文化的“东渐”过程,而非输出中华文化的过程。这种不利的局势,就使得国人针对翻译能力的研究,更加注重的是将外文翻译成汉语,而不是将中文翻译为英文。因为直到目前为止,英语也依旧是世界通用语言。英文翻译成汉语,也就尤其受到重视,而对汉语译成外文的重视度,却远远不够。不少汉译英的专业人才,都是因为不受重视而导致自身的从业意愿大大降低。目前,我国汉译英人才十分短缺,这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汉译英不仅在国际面对面交流的准确度上有高要求,在出版业也显得举足轻重。从某一方面说,汉译英能力的优劣,已经直接关系到我国出版物在国际间传播效果的品质表现。
而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当前的汉译英力量劣势显著:专职汉译英从业人员十分稀少,翻译处理上更加注重“咬文嚼字”。加之中文是世界上最难掌握的语言之一,汉译英的译者不仅要有较硬的英语基本功,还要对中华文化的内蕴有精深的理解、感悟和体会,整体的把控难度显得较大。此外,汉译英译者的人生阅历还要丰富,在翻译时能够感悟和表达受众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价值观及审美情趣等诸多因素。[12]目前,我国翻译界从业人员多为英译汉人才,而汉译英从业人员数量不多,且质量普遍不够高。而同时,国家相关主管机构对此的重视度也还不够,在翻译专业教育上未能形成良好机制。越来越多的翻译人才因为种种原因流失到别的行业里,导致整个社会翻译人才出现了大量流失的消极现象。当前的行业实际,国内汉译英人才可谓少之又少,这导致汉译英出版物大大少于英译汉出版物,仅为其1/14,汉译英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向世界迈进的绊脚石,导致汉译英质量持续低迷,严重影响了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整体实效。
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鼓励我国出版物走出去,将中国文化与科技传播到世界各地。为此,相关主管部门也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在政府与出版商们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出版物在走向国际市场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取得这样的成绩,无疑是令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但冷静反思之后,又会发现其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当前社会对汉译英及其出版物存在着相当大的认知偏差,从而限制了汉译英能力的提高,更影响了我国外文出版物的国际影响力。
文化与语言紧密相关,语言本身就是人类文化构成之要件,同时又是人类文化赖以建构与传承的形式和手段。但语言与文化又彼此有别,相互独立,各有其内部发展规律,同时又相互影响和依存。语言反映文化,文化渗透语言。而作为一种不同语种、语言之间的转化形式,翻译,毫无疑问是两种语言文字的转换,但同时也是两种文化的交流、渗透,需要把语言背后潜藏着的文化底蕴揭示出来,需关注的事项,既有文本层面的文化内涵及典故、习俗、习语等文化专有项的翻译问题,还有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翻译的制约、影响,以及翻译对本土文化所产生的影响等问题。实际在进行汉译英时,翻译者不仅需要掌握英语,还应对中华文化有深入的认知、了解。在翻译过程中,不仅仅要对文本进行合理、精准的传译,而且需要将文本内的深层内涵,以一种西方读者接受的形式表现。[13]而就目前的发展实际而言,由于国人的文化素质还相对偏低,社会大众对此尚无明确认知,导致社会习惯于将翻译看作文字的转换,在出版物的汉译英过程中,译者也往往注重翻译本身,拘泥于文字的分析,很少从宏观的角度去把握翻译的文化影响并系统展开讨论。这就使得我国出版物虽然走出去了,但还停留在对外版权方面上;从对外贸易角度上来说,主要还是我国港澳台地区,即便是出口到西方英语地区,受众还是以华人为主。
无可否认,在两种语言的翻译过程中,一种语言文化会强势于另一种。从目前的文化影响看来,英美文化要比中国文化作用大得多。这势必会对翻译造成影响。如在英译汉的过程中,要求尽量不改变原著意蕴进行翻译;但在汉译英过程中,译者就需要考虑到西方社会的接受程度以及文化背景,对译文进行改编、加工,从而使部分原意流失。现在国内很多译者在翻译对外出版物时,自觉不自觉地会套用一些西方模式,努力使译文更加符合西方文化的思维定势。造成这样的现象是有根源的。其一,英语教育进入中国100多年,作为世界第一交流语言,英语在国际上具有优越的地位,英语语言在中国教育中入侵本土。从小学课堂到实用英语,在学习过程中,人们或多或少地被灌输西方文化。从我国的教育实践上来看,都存在着重外语、轻中文,忽视中华文化学习倾向,重视传授西方文化,把学生导入“英美文化”的包围之中。这样的教育背景导致了对中华文化的价值和审美认同性的缺失,造成对本应了解的中华文化层面上的事物的文化缺失。其二,从文化翻译上来看,光靠语言技巧是不能够将对外出版物内容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国外读者的,这又牵扯到一系列复杂的文化问题,这也是解决出版物中汉译英问题的关键所在。
投身翻译工作,需基于语言而又超越语言,洞悉语言背后深层的文化意蕴。对于出版物的翻译研究,我国才刚刚起步,必要的思想准备缺乏,难以从传承、发扬中华文化的高度去高屋建瓴地审视汉译英问题。以英美国家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处于强势地位,在世界范围内攻城略地,不断拓展,汉译英与英译汉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实际处于不对等的状态,严重制约着我国出版物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一个国家的学术水平及其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是一个国家创造力的标志、软实力的核心。思想文化及科技作品,被国内专家、学者们关注、引用、转载,被中国的阅读者们肯定、认同,这样的出版物在国内发挥了它的作用,但因为是中文的,还没有在国际上产生影响。中国的出版物要想在国际上产生应有的影响,进而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必须提高汉译英水平。因为中国在新文化运动兴起前,记载中国生产生活、思想文化、国史家传、日常活动的都是文言文,所以浩如烟海的文言文文献,各个学科都有。这些文言文文献是学术研究的瑰宝,它们都由文言文写成,因为汉语难学的缘故,没有被国际学术界充分利用,很多稀缺资料都被闲置,很少为人所知。这使中国人的很多发明、创造、独特贡献,无法得到国际的认可,不仅影响了中国影响力的扩大、软实力的提升、产权的保护,而且也不利于世界学术水平的提高。因此,要想扩大中国出版物的影响力,还应特别加强文言文文献的宣传、推介和翻译,让其能被国际学术界了解和利用。可目前的年轻人,能通畅阅读、正确理解以文言文写成的古籍文献的已属凤毛麟角。这种形势使推进汉译英水平的提高更显急迫。
能够走出去的出版物,必然属于精品,在内容上一般无可挑剔。但如何让国外主流人群接受,就需译者倍加重视。译者在翻译之前,首先需要对阅读的主流人群的阅读需求进行细致分析,准确把握不同人群的阅读习惯、阅读需求,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翻译策略。
对于我国而言,必须积极学习英语语言文化,以英语为中心,尽早建立对外交流、学习的基本制度,通过派遣专家学者出国调研、邀请外国人士来华授课、组织开展社会宣传普及活动等形式,深入剖析英语语言的特色,加深对于英式文化的了解,扩大多种语言学习的范畴。并在此基础之上,逐步将学习优秀语言文化、发扬中文文化传统纳入对外交流学习体系中来,对比汉语语言的特征,总结出在全世界推广汉语、中国文化的科学对策,对应调整汉语语言与中国文化的推广途径,从而为汉语、中国文化在多元世界格局中的崛起奠定有利基础。而在受众的兴趣定位上,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存在过度沉溺于本族语言、文化的强势地位,不少英语语系国家的社会都容易产生妄自尊大的偏颇心态,这对于认知外国语言文化、树立良好国际形象都是有弊无利的。而为了避免因盲目崇拜本族群优势语种而轻视其他族群优秀语言、文化,导致我国汉语语言文化作品翻译出版受挫的危险,结合我国社会发展实际,就要求我们能够合理吸纳英语语系国家族群的语言、文化的个中优点,进一步完善与世界其他语系国家的文化交流机制,改良中文翻译英文的操作流程,鼓励中国的出版文化企业走出去、宣传中华文化。同时,也要明确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现状,依旧要以学习先进、改良不足为文化复兴的基本策略,以扬长避短、为我所用的理念去更新汉语语言与中国文化,形成全民谦逊、好学的社会氛围,继而长效推动汉语语言与中国文化的协调发展。
译者只有把眼光放得更宽更广,着眼于整个民族的文化上,根据民族文化习惯进行翻译,才能将内容准确地翻译出来。正确理解原文是保证译文质量的关键所在。有些翻译者认为,汉语是自己的母语,在汉译英时就不成问题。其实不然,很多错误就是由于直观的理解而导致的。有些东西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常识,人人皆知,但如果放在国外的大环境上来看,可能就不尽然了。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之前了解国外文化,如果碰到这样的问题,就需要以加注释或者提供背景内容的形式,把原文的意思充分、完整地表达出来,让国外读者在阅读中也能理解文本的内容,而不至于过于陌生。如《中国城市概览》一书中,关于中国赣州的记录,作者举出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阳孝本、陈子敬、孔庆全等,还有著名景点八景台、杨廷麟墓等,这些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就不熟悉,更何况是国外的读者,那么,在翻译过程中,注解就必不可少。
近几年来,我国对外出版物内容的深度与广度都在拓展,并出现了许多专有名词。这些名词作为中国的“标志”,在西方世界中从未涉及过。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了解专有名词性质,知道前后史因,结合西方读者阅读思维以及价值观取向,以一种他们可以接受,但又不会错译且不损害文本内涵的方式翻译出来。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回避中西方思维的逻辑差异,有时需要添加一些逻辑连接,把上下文联系在一起,让西方读者看得更明白。
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中,有大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和事物,这些在西方世界中是很难找到的,这是事实,但却并不影响翻译文化交流的本质。出版物文化翻译实质上是异质文化的共生与融合。[14]在汉译英过程中,过分追求西方文化的共通,从而削弱中华文化本民族性的特征,这一事实存在,但却并不正确,汉译英不应脱离中国文化。这是翻译过程中最重要,同时也是最难把握的关键之处。出版物承载着本国文化知识精华,凝聚着中国特色,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绝对不能单纯为了追求国外读者简单理解,就过分简化内容的中国成分。如何做到精准翻译,却又易于被国外读者所接受,这是我国汉译英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族群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一味地以己为尊、不求鼎新,最终只会令本族群文化陷入固步自封、发展乏力的被动困境。我国历来讲求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的认知理念,谋求参与各方的交互共赢,对于正处于复兴期的汉语语言和中国文化而言,重新确立兼容并蓄的统筹理念,密切关注其他国家语言、文化的动态发展,通过磋商交流、分享互动的机制来处理中文文化作品的翻译、出版事宜,无疑是谋求共进的可行之举。这就要求官方、民间社团以及社会三方进行协作,通过官方政策支持、第三方文化企业经营、社会民众参与响应,积极学习其他国家进行本国语言文化翻译输出的成功经验,合理应用于翻译出版的产业运作、职场竞争以及人际交往等中,并以官方、民间双重合作的形式,获取其他族群最新的社会文化信息,吸纳其中可取成分,对应调整自身认知,从而形成互利共赢的开放格局。
还有,翻译的基础要求就是译文流畅。我们说,流通到国际上的我国出版物翻译,译者不是将中文翻译成英文就大功告成了。除了要遵循信、达、雅的翻译原则,还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国际交流和对外宣传意识。
现阶段,我国翻译从业人员主要还是来源于英语专业,孰不知英语专业还不够“专业”。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里,设置了专门的“翻译专业”。目前,我国一些相关院校也开办了这样的专业,主要输送的就是翻译人才。在专业划分上,也细分为汉译外或者外译汉方向。在校期间的课程开设,不仅有英文教学,同时添加汉语文化学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英文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中国文化,培养良好的文学功底,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了解,培养深厚的文化底蕴。另外,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去国外交流,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在从业人员的选择上,不应拘泥于英语或翻译专业,应该鼓励熟知中华文化的海外学子积极投入翻译事业。因为我国拥有浩如烟海的文言文文献,要想扩大中国出版物的国际影响,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还必须加强文言文翻译人才的培养。国内外语院校和海外孔子学院,都可择机设立文言文翻译专业,专门培养文言文翻译人才,力求把中国学术价值较高又适宜公开的文言文文献,分类分批地翻译成英文等文献,让国际学术界能够方便地用其进行学术研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