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文/方玲玲
地铁的产生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也是现代化的标志。这个特定空间不仅有着人群的聚集,还被各种媒介所占据,免费发放地铁报刊让人们在乘坐地铁时进行“伴随式”阅读,有效利用“在途中”信息消费的时间资源,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交通环境变化后出版空间的一种拓展方式。
目前国内共有17座城市开通了地铁(包括香港、台北),其中15座城市有地铁报刊。香港于2002年发行地铁报,上海于次年加入免费地铁报的行列。较有影响的地铁报刊有《羊城地铁报》《I时代报》《Metropop周刊》《地铁快线》及《南都Metro》等。从发行时间上来看,大多数在周一到周五的早高峰时间投放,这说明其目标对象非常明确地定位于上班族。此外还有一些不定期投放的免费地铁读物,都是人们在乘坐地铁过程中的阅读选择。
本文所称地铁出版物是指以地铁站为主要投放地点的纸质印刷出版物,地铁报刊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与传统的地面发行不同,地铁出版物利用了一个新的媒介空间与“伴随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信息的传受渠道,获得了发展契机。不过,与传统的报刊相比,地铁出版物还只是处于支流地位。事实上,在媒介资源争夺日渐加剧的媒体市场,虽然“免费”与特定的发放地点为地铁出版物争得了一定的阅读受众群,但从现今的媒体环境和受众的媒体接触习惯来看,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手机等便携式沟通工具,加之地铁人群处在一个特殊的城市空间中,以传统纸质形式呈现的地铁出版物面临着较为复杂的发展前景。
路易斯·沃尔斯(Louis Wirth)认为,城市生活方式是整个当代社会生活的特点。虽然很多人在城市里生活,但是人们之间的联系却是短暂和局部的,高度的流动性导致了这种脆弱关系的形成。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城市人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间接性是其重要特点。而这些间接的社会关系就需要大量的媒介时间来填充。
与沃尔斯的观点类似,爱德华·克鲁帕特(Edward Krupat)也指出:城市中因为缺乏结识的机会和环境,人们日复一日在公共汽车站或地铁站、在咖啡馆或工作时经过的门厅相遇,但他们从来都是“熟悉的陌生人”,一些人因为缺乏社交技巧或动力,可能完全被排斥在外。在地铁这个空间中,人们一直处于“在途”的状态,彼此之间属于“陌生人”,难以形成紧密的关系,他们在进行交往时会刻意保持距离,有意识地避免眼神的交流和语言上的交谈。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感难以培养,彼此的陌生程度也日益增强。
在地铁站以及地铁内部,这种人际陌生感尤为明显。人们是因为搭乘地铁才聚集在一起,他们缺少因相熟而产生的团结感和归属感,加之地下空间有限而且封闭,人群的交流较少发生。对于这些生活在同一空间却无充分互动的陌生人而言,由于缺乏必要的联系,他们通常习惯于作为人群中的旁观者,将自己置于一个不突出的安全位置。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在沉默与等待过程中产生了阅读或者观看的媒介消费需求,以缓解陌生人之间近距离相处的尴尬与不适感。
作为繁忙的城市交通线与传播媒介,地铁在一个快速移动的空间中形成了一个公共区域,人们加入这个信息流动的过程以积累城市经验,并且在有限时间内接受媒介信息。形式多样的大众传媒纷纷渗透了这一地下公共空间。地铁站、地铁车体本身可以作为广告、影视等信息的载体。专门针对地铁乘坐人群而投放的报纸或者移动电视,将更丰富的信息在这个地下空间中广泛散布。无论是传统的纸质出版物,还是新媒体所呈现出的融合性的媒介信息,都让人们在这个有限的区域中应接不暇。从地铁人群所处的社会空间与媒介空间来看,他们处于一种流动的、暂时性的公共空间中,地铁出版物属于与其他媒体形式并存的信息填充物,可以满足陌生人社会的信息消费。
地铁出版物明确定位于搭乘地铁的上班族,即有着固定的通勤出行规律的人群。从其媒介接触的时间来说,他们在搭乘地铁的时间里有接触地铁出版物的可能性。在第三届全国地铁报联盟峰会上,央视CTR公布了一份针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五城市3044名18-50岁地铁乘坐人群的调查,报告指出,地铁人群已经不再是窄众群体,而是“精英大众”,是社会消费的主体。这个调查结果主要是从地铁人群的社会地位、职业状况及购买力等方面进行比较而得出的。从消费力来说,现有的地铁人群的确具有较强实力,这也是地铁出版机构将其作为媒介信息拓展空间的最主要理由。但需要注意的是,地铁空间的媒介消费与其他的资源消费并不完全等同,因为地铁人群的信息接收特点和接收习惯具有以下特殊性。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只要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就能产生媒介消费。无论人们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传播的内容,都必须以一个切实发生的注意行为为基础。在地铁环境中,人们有可能接触到各种形式的信息。由于在地铁中进行阅读只是一种在途中的伴随行为,人们的注意力随时会受到干扰,所以受众无法完全投入到对纸质出版物的消费之中。这些干扰包括对上下地铁时间的留意、旁人与自己的安全距离判断,以及车载电视的声画信息等。
达文波特与贝克指出,时间长短不能直接决定注意力程度的深浅,但时间是必不可少的,对注意力的投入量仍然不能排除依靠时间指标而进行的测量。根据央视CTR的调查,地铁人群每次乘坐地铁的平均时长为27.5分钟。如果他们要进行媒介信息消费的话,只能少于这个时间。中国人民大学进行的一项关于媒介接触情况的调查显示,人们每日的平均接触媒介时间为292分钟,在“地铁/轻轨”中的媒介接触时间仅为0.1分钟。地铁与地铁站属于一个并不稳定的信息接收环境,地铁出版物的投放时间与地点又主要集中在地铁站内和上班的高峰时间,这是一个更加有限的媒介接触时段。地铁人群来去匆匆,纸质的报刊只是他们可以在地铁乘坐或等待途中的一种选择,而且这种选择是具有排他性的。
北京的地铁报《北京娱乐信报》调查显示,乘坐地铁的人群结构中,以25~36岁居多,占到80%,他们很少看报,主要是通过在办公室或家里上网来获取信息,约70%的人没有看传统报纸的习惯。这份调查是基于2008年的状况,历经5年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与服务提升迅速,网络覆盖率进一步扩大,各种便携式的移动互联使用成为现实,如手机、iPad等作为普遍的信息载体和伴随式的媒介工具频繁地得到了使用。人们通过手机和电子阅读器进行的阅读,是媒介接触率增长最快的阅读方式。调查中,有84.95%的网民使用电子阅读,其中绝大多数(占86.69%)又是依靠手机来进行阅读的。即便不是为了阅读资讯,手机也能为人们提供游戏、社交等功能,从而消费在地铁空间中的等待时间。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地铁人群虽然具有阅读地铁出版物的可能性,而且是潜在的消费主力人群,但由于其信息接收特点和接收条件的限制,纸质的出版物是否能够抢占足够的媒介空间,将信息传达至地铁人群受众,还需要面临更多的挑战。
新媒体社交功能的逐渐强大,它们抢占大量的媒介接触时间,这对地铁出版物而言无疑是一大威胁。
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媒体已经从最初的通讯工具转变为集娱乐、社交与消费于一身的多功能终端,它们的便携性使其成为常伴人们左右的媒体。在地铁乘坐过程中,手机、平板电脑是与陌生人共处封闭环境的有效工具,它可以提供多种信息和娱乐功能实现人们的媒介依赖。移动互联技术的普及,使更多的便携式媒体沉迷者拥有了“拇指族”的称谓,这种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在地铁空间里会更加普遍。与以传统纸媒形式出现的地铁出版物相较,便携式媒体占用空间小,更便于携带与收藏。
地铁出版物的投放时间为早高峰时间段,利用了人们的晨间信息需求。但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应用依托移动载体得到普及,信息的即时分享变得极其简单而平常。新闻网站以及微博、微信、易信、QQ等综合了信息分享与即时沟通功能的网络平台在地铁环境中被大量使用。与传统出版物不同的是,这些新媒体平台的信息获取、便捷回复与信息分享模式,能够使人们随时随地地发送与接收信息,并参与到互动之中,人们可以通过RSS订阅和关注等途径主动创建信息集锦,还可以将地铁中发生的事件以文字、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及时发布出去。所以,在有限的媒介接触时间里,微博等即时迅速获得与分享信息的模式比起地铁出版物更加有效。
在当下这个被各式各样的媒介充斥的社会,地铁出版物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填充地铁族的信息需求,存在的价值。但现在的事实是,信息已经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而且在地铁这个陌生人聚集的社会中,新媒体的沉溺和网络社交的渗透,使人们产生了严重的新媒介依赖。在地铁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地铁出版物需要利用印刷媒体的传播特点,并充分考虑当下的传播环境,才能获得受众持久的注意力。
浅阅读是学者对新媒体时代人们阅读习惯消解的一种表述。但无可否认的是当下的受众不是缺少信息而是缺少对信息整理的时间。地铁的媒介空间已经被大量的电子媒介所占据,而且地铁族处于流动的状态中,地铁出版物需要适应当下的浅阅读特征,并结合地铁人群的碎片式阅读时间安排,将海量的媒介信息经过合理分类和整理,减少内容的繁复之后再呈现给受众。
地铁出版物的受众群划分主要是针对年轻的上班族。从群体分类来看,其定位较为明确。但出版物的内容和版面设置,仍和其他地面发行的都市报差异不大。加之与微博平台发布和转载的信息也有雷同之处,如果受众看到的是在微博中已经知晓的消息,那么地铁出版物就很难产生竞争差异。如果地铁出版物在做好信息整合的同时,能够强化城市特色,突出本地性,适应并结合地铁乘坐人群的消费需求,适应地铁经济,才能增加其受众注意力。
在地铁站行走和地铁车厢乘坐的过程中携带刊物,便携性是必须考虑的问题。现在的手机等移动媒体吸引用户的特点之一就是易于携带。所以纸质的出版物也需要以此为基础,除了提供信息之外,还应在形式上进行改革。现在的大多数地铁报(如《I时代报》《羊城地铁报》等)版面仍然与普通报纸相差无几,一般为24版对开报,虽然信息量大,但这样的设置并不利于地铁人群在拥挤的环境中随身携带以及在乘坐过程中阅读。所以,对内容进行精简安排、缩小出版物的版面尺寸以增加实用性更符合地铁人群的阅读习惯。
目前地铁报和地铁刊物大多依靠免费发行,定位于“地铁族”,即高学历和高消费的年轻群体,利用了投放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为地铁出版物争取了潜在和现实受众。从整个媒介竞争环境来看,由于新媒体的挤压,以及受众阅读方式的变化,纸媒市场萎缩,地铁出版物的生存也受到影响。对于地铁出版物而言最强有力的支撑就是广告的投放,但地铁空间中的环境媒体(如车身、地铁站台、隧道墙体等)可以承载广告招贴,也会抢占不少的媒介空间。所以,密切关注地铁的媒介生态环境,并针对地铁人群的媒介消费特点,充分结合多种媒体特性以开发地铁出版物的信息与社交功能,适应新的阅读习惯,才能为地铁出版物谋得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1]陈立颖.中国地铁报共论明天:第二届中国地铁报峰会综述[J].新闻记者,2011(1):72-74
[2]Wirth,Louise: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38,p44.
[3]Krupat,Edward.People in Cities,the Urban Environment and its Effect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6]编辑部文章.解读价值,分享经验,积蓄力量:第三届全国地铁报联盟峰会标志发展新阶段[J].广告人,2012,(2)
[5]托马斯·达文波特,约翰·贝克.注意力经济[M].谢波峰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7]喻国明.中国居民全天候媒介接触图景的三维透析:基于天津居民的“时间-空间”多维研究范式的考察[J].编辑之友,2012,(2)
[8]陈国权.地铁报的价值认知和空间发掘[J].中国记者,2008,(9)
[9][10]刘德寰,刘向清.正在发生的未来:手机人的族群与趋势[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11][12]黄俊杰.被终端的人:要在多少个小世界里相见[J].新周刊,2010,(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