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

时间:2024-04-24

吴咏晔

摘要:信息化无疑是当今社会各领域采用的最广泛、最有效的科学技术。随着信息技术逐步应用于农业,信息化开始融入农业相关的各个领域,成为最有效、最活跃、最有发展前景的生产要素。信息化向农业领域的渗透,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无疑会大大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能够对农业现代化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农业 农业信息化 农业现代化

现代农业往往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如基因、生物、遥感、环境、化学、信息等前沿科学、高效的现代化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从而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实现资源利用和环境友好的均衡性,实现现代新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信息技术是现代农业采用的一项最新技术,是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标志。

农业信息化是指以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为基础,通过有效的数字化和通信手段,将与农业生产、管理、运营、销售等相关环节的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再将处理和分析的结果通过适当的方式传递给农业生产的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的控制部件,或传递给农业生产、管理、运营、销售的相关人员以及农产品的消费者,以便提高农产品生产、管理、运营、销售的效率。

农业信息化可在多个涉农领域得到应用和推广。首先,在农业生产领域,农业信息系统可某一地区和某片农田对作物种植的适宜性做出评价,可对农业自然灾害做出分析和预测,可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分析,可对农业生产资源进行清查和检测,可预测农产品产量,也可实现对农作物进行自动化生产管理。其次,在农产品销售领域,农产品的数量、种类、品质等市场需求信息,農产品的零售、批发,以及网上签署预订供销合同等环节,都可以通过开发和建设相应的信息化系统来实现。同样,在针对涉农的服务领域,农业市场信息服务、农资供应服务、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服务、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服务、农机作业及维修服务、农产品初加工服务、农产品营销服务等环节,都可以通过开发和建设相应的信息化系统来实现。

美国有广袤的土地,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加持,使美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强国,信息化也成为推动美国农业现代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美国,由政府主导涉农信息数据中心的建设以及农业数据信息的采集,并进行存储和处理,数据中心收集和存储了美国和世界相关国家的大量农业数据信息。主要的农业信息化系统包括:政府主导的农业信息采集、处理和发布系统,主要用于农业数据信息的收集、加工,对社会发布;政府主导的农业科学技术培训和推广系统,主要服务于农业从业者,提高其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水平,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农业科研、推广、生产一体化的商业运营系统,通过该平台,将科研成果、专利技术通过有偿推广介绍,快速将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以农业生产者(农场主)为主体的互助服务系统,通过该平台,实现农场主之间的联合、组织和互助。美国采取政府投入结合资本市场运作的投资模式,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催生了大量涉农信息化企业,这些企业挖掘整理政府公开发布的农业数据,将分析处理的结果和数据再提供给农场主,帮助农场主科学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美国农场主可通过GPS、遥感、地理环境监测、智能化机械、网络等技术手段,从事各种农业生产。

法国受限于国土面积小,农业从业者主要以中小农场为主,所以,类似我国“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便成为法国农业生产的必然选择。由农业部门主导农业信息的收集、加工,对社会发布,数据种类除涉及农、牧、渔和产品加工等各个领域外,还扩展到农业科学技术研发、市场信息搜索、法律咨询等相关领域,农场主通过互联网能方便快捷地查询需要的农业信息和市场行情,以便合理安排组织农业生产,提高生产效益。

德国是工业强国,目标是发展“数字农业”。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将大气环境、土壤营养含量、气候条件等地理信息数据传到云端,通过“云计算”和通信手段,将控制信息传送给智能化农业机械设备和系统,控制它们进行自动化作业。

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条件有些先天不足,农业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距离,特别是在农业生产环节。但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农产品的销售环节,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快速提升,很多年轻的中国农民在网上创业,用直播带货或电子商铺的方式网上卖货,打开产品销路,提高了经济效益,“网络经济”成为中国农民致富新途径。如甘肃农村地区特产黑卡、斯尼克苹果,之前都是通过中间商收购,再通过商店、超市等实体店销售,产品价格、销量、市场、声誉都很有限,农户的收益不高。现在,当地农户借助淘特进行网上销售,生产的黑卡、斯尼克、白银冰糖心等特色苹果一度在淘特上供不应求。

尽管在农产品销售环节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农业信息化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减弱了信息化对农业的推动作用。

(一)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不足

由于农村人口趋于老龄化,对信息化知识了解不多,对新事物接受能力不强,甚至一些政府干部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也不到位。一是对发展农业信息化持悲观态度,认为我国农村各方面条件落后,距离信息化高科技的要求相距太远,还不具备推动和发展农业信息化的条件,对农业信息化有畏难情绪。二是把农业信息化看成单纯的技术问题,看不清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政策的积极引导,政府的有力支持,农户的踊跃参与,也看不清信息化对农业各领域的极大推动作用,对农业信息化有消极情绪。

建议:一是加强对农业信息化的宣传力度,让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深入人心,让农户、政府部门达成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共识。二是通过有效形式,加强对农户的技术培训,使农户对网络、智能手机等信息设备和系统有深入地了解,熟悉基本操作。

(二)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不够

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情况看,他们虽然是“小政府大市场”,但对于农业这个弱势产业来说,各国政府还是给予大力扶持,在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仍发挥了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将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作为公共产品提供给农业从业人员,引导他们走信息农业的发展道路。在我国,限于人多地少、分散经营、农民老龄化、农户知识水平不高的客观条件,政府部门在推进农业信息化方面虽投入了很多精力,但也存在政府部门主导性不强、公共信息少、方法不多、效果不好等问题。

建议:政府部门发挥主导作用,主动承担起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导责任。农业信息化涉及的部门多、学科多,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政府部门必须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强化对相关方的协调和管理,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三)对农业信息化投入不足

对于金融、工业、商務、政务等领域,信息化投资回报高,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不论是建设方还是投资方,这些领域搞信息化的内在动力足,主动性强,通过商业化运作就足以推动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而对于农业来说,相较于上述领域,信息化投资回报相对较低,速度慢,对于从事农业信息化的企业来说吸引力不大,投资的意愿也不强。政府主导的农业信息化建设虽已初步建成省、市、县三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但仍有一些不足,一是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宽带网络入户率不高,网络带宽和网络稳定性有待提高。二是信息系统建设重建设轻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信息量小,更新不及时,针对性不够,农户访问的便捷性较差,获得感不强,导致农业信息服务平台访问量小,利用率低。

建议:持续不断加强对农业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政府部门要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收集和处理、信息发布和服务、技术培训等方面保证基本的政府投资,带动和引导相关企业加强对农业信息化的投资力度,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和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农业信息的价值,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

(四)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涉及政府部门、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从事信息化的企业、专业服务公司等,从实际情况看,这些相关方并没有形成一个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的有机服务体系,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建议:政府部门应引导各类服务组织,发挥各自优势。如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挥其统一经营功能;鼓励农民合作社发挥其对接市场的作用;引导龙头企业发挥其服务带动作用;支持专业服务公司发挥其服务专业的优势。同时,引导各类服务组织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合作,与物流、保险、银行、法律等部门进行合作,推动各类服务组织的联合以及服务链条向基层延伸,形成一体化完善的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

(作者单位:财政部信息网络中心)

责任编辑:宗宇翔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