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新闻出版业跨越发展

时间:2024-09-03

文/柳斌杰

这次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1年工作,部署2012年任务,继续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和清醒的文化自强,推动新闻出版跨越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一、用六中全会要求总结工作、分析问题,切实增强推动新闻出版跨越式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

2011年是我国新闻出版改革发展的重要一年。全年工作围绕发展规划、法规修订、精品生产、深化改革、公共服务、做强做优、治理教辅、市场管理、国际交流等关键问题展开,特别是从纪念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主题出版宣传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讲,从制定实施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到召开新闻出版走出去表彰大会,从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东风工程”扩展到农家书屋工程决战,从深化报刊业改革到出版传媒集团上市,从打击侵权盗版、“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到报刊整治、新闻采编规范,各地各战线都有精彩的表现,形成了良好的态势和奋进的局面。

(一)发挥主阵地作用,创造新闻出版精品力作。突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心策划出版了一批弘扬主旋律优秀作品,影响大、效果好。围绕纪念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倾力打造2000多种阐述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反映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等方面的精品出版物,《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孙中山传》等成为年度热销图书,这是2011年的新亮点。围绕阐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及社会热点问题解说,精心组织出版一大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通俗读物,广受社会赞誉。围绕六中全会的召开,组织出版了一批宣传六中全会《决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精品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充实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深入实施重点文艺作品扶持工程、优秀少儿作品创作工程,1397个代表国家水准的重点出版项目圆满完成。一大批新兴数字原创精品引起社会反响,原创网络文学和手机出版物成为年度阅读文化现象。

(二)发挥文化改革排头兵作用,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2011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有三大“深入”。一是深入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列入首批改革的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全面展开,地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二是深入推动出版传媒企业落实“三改一加强”,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联合重组,完成中央三大国有大型出版传媒集团公司组建工作,积极推进南北两大出版物发行集团公司建设。三是深入拓展投融资渠道,壮大企业实力。长江出版集团、凤凰传媒、浙报传媒、中原出版传媒等4家出版传媒企业成功上市。到目前,全国已组建120多家新闻出版企业集团,48家涉及新闻出版业务的企业集团上市。加强部门合作,新闻出版总署与中国移动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引导非公有资本参与新闻出版业的大发展。

(三)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快构建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全面提速,全年新建农家书屋24.86万个,全国累计建成农家书屋50.5万个,已覆盖全国84%的行政村,数字农家书屋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城乡阅报栏(屏)工程建设全面推开,农村发行网点建设取得新突破。新闻出版系统援藏援疆工作力度加大。制定了民文出版基地规划方案。成功举办全国首届百种优秀民族图书推荐活动,五种民族文字500种图书走进千村万校。实施全民阅读工程五年规划,举办“党在我心中”、“红色数字阅读”和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全国7亿多人参与其中。发动社会各界掀起“爱心辞典”捐赠热潮,向民族边疆地区捐赠《中国家庭应急手册》680万册。扶持“中国无障碍电影”、“有声读物”出版发行,中国盲文图书馆新馆建成并投入使用,极大地丰富了盲文阅读。

(四)发挥文化产业主力军作用,新闻出版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制定并实施《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及11个专项规划。新建5个国家级新闻出版产业基地,已累计建成各类国家级产业基地(园区)27个,产业聚集效应充分发挥。全国58个省市级印刷园区总投资210亿元、产值217亿元,9个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大中华文库》项目和四大科技创新工程深入实施。新闻出版改革发展400多个项目获中央和地方资金支持,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达9.3亿元。新闻出版九大专项资金获财政拨款近24亿元,增长26%。战略性新兴出版传媒产业快速增长。第7届深圳文博会、第21届全国书博会、2011年北京图书订货会成果丰硕。初步统计,2011年新闻出版行业总产出超过1.5万亿元。

(五)发挥项目带动作用,新闻出版走出去成效显著。以项目为中心落实走出去战略,从产品、市场、渠道等方面提高走出去实效。制定《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召开《大中华文库》出版工程暨新闻出版走出去先进单位表彰大会。国际传播力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重点企业与重点项目奖励计划等扎实推进。与拉加代尔集团麾下3100家书店合作开辟国际主流营销渠道,开展百家海外华文书店联展活动,开设亚马逊“中国书店”,中国出版物国际营销网络构建初见成效,中国原创网络游戏海外收入达到3.6亿美元。成功举办第43届开罗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第63届法兰克福书展中国展团版权输出再创历史新高,第18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交易成果突出。实现对台版权输出和出版机构实体入岛双突破。与古巴等国政府及英美等国的跨国企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我国新闻出版国际传播力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六)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手段不断创新。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依法清权确权,科学配置资源,政府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修订并经国务院颁布《出版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清理和完善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出台《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和《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记录办法》,舆论引导能力进一步增强。开展出版物质量管理年活动,深入推进印刷复制专项检查和“3·15”少儿出版物质检活动。继续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政府软件正版化取得阶段性成果,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扎实推进,版权服务、质押评估和交易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版权执法能力进一步增强。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日常监管与专项行动有机结合,坚决清除淫秽色情等文化垃圾,打击各类侵权盗版、非法出版活动,重点整治非法报刊,全年共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5200万件,查处各类案件1.8万余起,维护了市场秩序。

(七)群众反映强烈的七个突出问题得到逐步破解。以“治散治滥、打盗打非”为重点,整合全系统力量,依法查处重点违法违规案件89起,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发行秩序进一步规范。开展专项行动,查处侵权盗版案件3381起,侵权盗版高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追查重点案件,打击“两非一假”获得阶段性成果。开展报刊记者站治理“百日行动”,199家记者站被依法处罚,“新闻敲诈”和“有偿新闻”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得到初步治理。整治学术期刊违规行为,健全学术期刊编辑准入制度,学术出版违规行为在期刊出版领域得到遏制。强化基础性制度性建设,新闻出版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规范了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组织行为,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八)新闻出版系统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创先争优活动成效显著,围绕纪念建党90周年丰富多彩活动凝心聚力,全系统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成就。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行业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监督检查,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认真实施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人才发展规划,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格局正在形成。“三项学习教育”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等活动开展取得显著成果。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展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评选活动。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北京出版集团、重庆出版集团、安徽日报报业集团等9家新闻出版单位被评为第三批全国文明单位。

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来衡量,我们还有许多工作亟待加强。主要是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还没有成为每个新闻出版单位的自觉行为,精品力作创作生产的引导机制还不够健全,体制改革中带根本性的问题因缺乏强有力政策支持而难以突破,“三改一加强”的任务还相当艰巨,落实重大项目、培育产业新增长点的措施还不够有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开放透明环境下如何形成融合、统一、科学、高效的宏观管理体制也需深入探索,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依然任重道远,等等。这些问题要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并下大气力加以解决。要看到,切实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大力推动新闻出版跨越式发展,关系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继续解放思想,切实转变观念,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务实的作风,创造性地做好各方面工作,奋力开创新闻出版工作新局面。

二、用六中全会精神把握全局、谋划长远,落实好中央领导同志对新闻出版工作的新期待

为了在新闻出版战线率先落实六中全会精神,中央领导同志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这是我们做好今后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必须学习好落实好。2011年12月23日,李长春同志在接见《大中华文库》出版工程暨新闻出版走出去先进单位代表时强调指出,新闻出版工作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必须要在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取得新进展;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构建富有生机活力的体制机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做大做强新闻出版业方面迈出新步伐;在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催生新的文化业态、抢占新闻出版科技制高点方面取得新突破;在打造一批有实力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出版发行企业、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方面取得新成效。2011年12月28日,李长春同志在《2011年新闻出版(版权)工作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希望新闻出版总署继续高举旗帜,巩固发展思想文化主阵地;深化改革,当好改革创新的排头兵;科学发展,成为文化产业的主力军;强化管理,创造繁荣发展的好环境;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刘云山同志、刘延东同志最近也就2012年新闻出版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闻出版业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指明了前进方向、增添了巨大精神力量。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始终发挥“主阵地、排头兵、主力军、领跑者”作用,实现“新进展、新步伐、新突破、新成效”的目标,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形成正确引导新闻出版产品创作生产新机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是造就社会主义文化精神,文化工作的本质是坚持和引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对新闻出版工作来说,首先要努力形成正确引导新闻出版产品创作生产的新机制。一是要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为核心,生产出更多引领社会思潮的新闻出版产品。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贯穿、体现到新闻出版全过程,努力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和服务。二是要切实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生产出更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新闻出版产品。要把多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作为不懈追求,坚持“三贴近”,深化“走转改”,鼓励出版一切有利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寓教于乐的出版物,切实满足群众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三是要充分发挥人民文化创造积极性,生产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出版产品。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搭建各种活动平台,营造良好文化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四是要完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生产出更多经得起历史检验、具有传承价值的新闻出版产品。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统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导向要求与利润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让反映主流价值取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精品得到广泛认同和大力传播。

(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创造新闻出版发展新优势。

六中全会的召开,使新闻出版进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全行业必须进一步明确新闻出版强国建设新任务,抓住发展新机遇,努力创造新闻出版跨越式发展新优势。一要优化结构布局,加快形成新闻出版产业优势。要充分运用宏观调控手段,进一步优化新闻出版产品结构、企业结构、所有制结构、消费结构,推动新闻出版资源科学配置,全面提升产业化水平。要加快布局调整,推动形成若干个规模较大、各具特色的新闻出版产业基地、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全面提升产业集约化水平。二要强化科技创新,进一步激发新闻出版技术优势。要继续实施科技带动战略,推动新闻出版与科技加速融合,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方式和基础设施,推广高效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加快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切实推动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三要扩大消费热点,进一步提高新闻出版产品竞争优势。要进一步扩大城乡新闻出版消费市场,特别是拓展社区、农村市场,加快推动新闻出版由主要依靠城市消费拉动向依靠城乡消费协调拉动转变。要进一步推动企业、资本、产品等走出去,不断拓展海外市场,加快推动新闻出版由主要依靠国内市场、国内资源向依靠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转变。四要发挥创新活力,切实增强新闻出版人才优势。要切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人才发现、培养、使用机制,加快培养一批新闻出版领军人才、创新人才、专门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国际化人才,让一切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一切创新人才尽情发挥。

(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增强新闻出版繁荣发展新活力。

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与人民基本文化需求相一致、与国际文化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按“三改一加强”要求,继续推动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一是要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努力打造公益服务主体。按照中央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宣传、经营两分开和转换机制、增强活力为重点,着力在管理方式、人事制度、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政保障等关键环节创新体制机制。二是要深化转制企业改革,努力壮大市场竞争主体。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新闻出版总署将继续就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内部机制、强化导向管理等问题陆续出台规范性文件。要鼓励和支持不同门类新闻出版企业联合兼并重组,加快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三是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努力打造市场投资主体。要选择改革到位、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出版传媒企业,通过上市融资、资本重构、项目支持、出版资源倾斜等措施加以重点培育,尽快造就一批新闻出版产业重要的战略投资者。鼓励社会资本多渠道投入新闻出版产业,加快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四是要深化市场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市场交易主体。要加强资本、产权、信息、技术、人才等要素市场建设,不断提高新闻出版市场化程度。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加快推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康繁荣的现代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五是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努力打造依法行政主体。继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新闻出版宏观管理体制。继续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切实提高行政效能。继续深入开展版权保护和“扫黄打非”斗争,把行政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四)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努力构建新闻出版公共服务新体系。

要切实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牢记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切实肩负起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责任。认真总结近年来新闻出版加强公共服务方面的经验,加快推进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千方百计满足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要以五大惠民工程建设为抓手,大力加强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继续推动重点出版工程、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东风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全民阅读工程、文化环保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并着眼文化长远发展、立足群众基本需求,把新闻出版公共服务工程建设从“点”推广到“面”,从当前拓展到长远,从工作措施发展到制度建设,从根本上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要进一步提高出版产品的生产与传播能力,加快建设新闻出版公共服务生产供给体系;要坚持面向全社会,加快构建新闻出版公共服务网络;要以重点工程为抓手,加快建设新闻出版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要利用新渠道新载体,加快建设新闻出版公共服务资源库和传输平台;要系统梳理和完善各项政策,加快完善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保障体系。

(五)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营造大环境。

推动我国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科学管理是重要保障。一是要坚持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执法水平。不断完善与新闻出版强国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中国特色新闻出版法律法规,力争在行政管理、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反腐倡廉等领域尽快形成制度体系。二是要创新管理理念,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必须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握发展规律,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着重提高把握政治方向的能力,服务工作大局的能力,调查研究的能力,服务人民的能力,正面引导的能力和改革创新的能力,切实增强领导新闻出版改革发展的本领。三是要善用科技手段,创新管理方式,完善工作体系,切实提高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科学管理水平。

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管理。要净化市场,营造有利于繁荣发展的文化环境。围绕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和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大力实施文化环保工程,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完善行政管理新手段新载体,学会综合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形成净化文化市场的整体合力。要完善规则,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健全出版物市场交易规则,完善市场诚信体系和惩戒机制,推动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履行好市场协调、监督、服务和维权等职责,为新闻出版改革发展营造良好市场条件。要健全机制,营造大力推动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文化改革发展优惠政策,新闻出版改革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得益于这些政策。按照六中全会要求,进一步完善新闻出版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切实解决政策的连贯性和系统性问题,进一步制定完善推动新闻出版改革发展的配套政策,形成一套有利于新闻出版改革发展的政策体系。

三、用六中全会精神整体部署、全面推动2012年新闻出版工作

2012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重要一年。

2012年新闻出版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总要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大力实施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继续巩固发展思想文化主阵地,继续当好改革创新的排头兵,继续成为文化产业的主力军,继续创造繁荣发展的好环境,努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取得新进展,在文化改革发展方面迈出新步伐,在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方面取得新突破,在拓展国际文化市场方面取得新成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当前,我国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总体良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作了分析。但也要看到,国内外环境仍将十分严峻复杂,世界政治经济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长期矛盾与短期问题相互交织,结构性因素与周期性因素相互作用,外部挑战与国内困难相互叠加,工作难度明显增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要求在保持宏观政策基本稳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同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在新的形势下,新闻出版行业如何围绕大局做好工作,是一个重大考验。我们一定要以正确的出版方向和舆论导向,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做好思想、理论准备;一定要加快新闻出版业发展,为全国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一定要抓好新闻出版单位“三改一加强”,为改革开放这个大局作出更大贡献;一定要加强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改善民生作出更大贡献。也就是说,大局需要新闻出版业的大发展,大局也为新闻出版业加速发展创造了大好机遇。我们要切实把握好这个大局,抓住机遇,在“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中唱响新闻出版业“好上加快”主旋律,在服务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实现新闻出版跨越式发展。

(一)要进一步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在文化改革发展上发挥“领跑”作用。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我们党领导文化工作的里程碑式的会议,集中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和实践,是今后十年我国文化工作的纲领。全面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是2012年新闻出版工作的头等大事。

1.要进一步充分认识六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意义,作出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部署。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了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和战略目标,明确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肩负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是新闻出版行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

2.要进一步深刻领会六中全会的精神实质。六中全会对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在理论上有新论断、实践上有新认识、工作上有新部署、政策上有新突破,务必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正确把握。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切实增强新形势下推进新闻出版改革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重要方针,自觉贯穿于新闻出版工作全过程;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确保新闻出版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和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不断加快建设新闻出版强国步伐;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大力推动新闻出版跨越式发展,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贡献。

3.要进一步认真贯彻六中全会《决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改革创新精神,继续抓好全会精神的贯彻工作。贯彻全会精神要具体到位,把全会确立的指导思想和重要方针贯彻到新闻出版工作方方面面,并要见诸行动,确保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落到实处、收到实效。贯彻六中全会《决定》要抓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在深入人心上下工夫;精品力作的创作生产,要在加强引导上下工夫;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要在服务体系上下工夫;发展文化产业,要在做强做优做大上下工夫;深化文化改革开放,要在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工夫;建设文化人才队伍,要在提高素质上下工夫。

4.要进一步联系实际落实六中全会部署。按照中央要求,新闻出版总署参与了六中全会文件起草和全会精神宣讲全过程。全会结束后,新闻出版总署党组在立即组织新闻出版单位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同时,组织全行业就全面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开展调研,召开年度工作务虚会,紧密联系实际,总结工作、分析形势、明确任务,清理思路、梳理工作、研究措施。可以说,2011年新闻出版工作,既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步开局,也是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新的实践。我们一定要保持新闻出版行业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形成的良好态势,推动新闻出版业跨越发展。

(二)牢牢抓住兴国之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新闻出版的根本任务。必须按照“融入、贯穿、体现”要求,以高质量工程建设和高水平重大主题出版引领社会思潮,熔铸民族之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1.认真组织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版工程。要重点抓好马列经典、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国家重大出版项目的出版发行,推出百种优秀理论和百种优秀通俗读物,启动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与传播工程二期建设,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向深度和广度拓展。组织主要报刊和重点新闻网站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开展深度宣传和报道,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浓厚氛围。要落实好年度重点出版物选题计划和“十二五”重点出版物规划,着重在主题出版、红色出版、优秀传统文化出版等方面,推出一大批人民喜爱的优秀出版物。要做好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加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完善统筹协调、责任明确、功能互补、覆盖广泛、富有效率的舆论引导格局。

2.精心策划和组织实施有关党的十八大出版发行工作。要把迎接十八大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及早策划、精心部署。要会同有关部门,围绕“展示辉煌成就、展望光辉前景”宣传主题,全面展示十六大以来党带领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精心组织好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后重大活动宣传报道工作,宣传近年来涌现的重大先进典型事迹和时代先锋人物,进一步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高度重视、周密安排,及时保质出版发行好党的十八大文件和辅导读物,集中推出一批有影响的图书和理论文章,发挥好解疑释惑、凝聚共识作用,为全社会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营造舆论氛围,创造文化条件。

3.加快实施主流媒体传播能力建设工程。要始终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按照真实、准确、全面、客观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媒体传播和新闻报道工作。要扎实推进“三项学习教育”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等活动深入开展,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说服力、感召力、凝聚力。要切实做好党的十八大前后重点报刊审读和重点网站专题监测工作,掌握动向,把握导向,及时解决带有倾向性的问题,确保主流舆论影响力。

(三)切实加强精品力作创作生产传播。

要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生产更多精品力作,充分发挥新闻出版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1.加强规划引导,推动精品战略深入实施。要把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人民满意作为最高标准,把群众评价、专家评估和市场检验统一起来,建立健全鼓励精品力作创作生产的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要实施动态管理,调整和充实“十二五”时期出版规划,增加精品出版物数量至3000种。要完善出版单位评估办法和评估指标体系、中国出版政府奖评选办法,启动第二次出版单位评估工作,加大出版单位在精品力作出版方面的文化影响力、贡献力考核比重。要实施报刊出版综合质量分类评估制度和退出机制,健全名报名刊培育长效机制,扶持品牌报刊。

2.鼓励内容创新,扶持原创精品。要认真组织实施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创作工程、重点文艺作品扶持工程、优秀少儿作品创作工程和“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要进一步实施“双百”报刊品牌建设工程,推动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要不断拓宽宣传渠道,策划有影响的推广活动,规范排行榜发布秩序,加大表彰奖励力度,把精品力作推向社会、介绍给人民群众。

3.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出版。要鼓励网络出版机构生产制作更多精品佳作,支持和鼓励网民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原创作品。要继续实施“民族网络游戏出版工程”,为内容健康、技术先进、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国产原创网络游戏出版提供“绿色通道”。要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文献数据库等网络出版服务特色网站。要切实加强网络管理,继续大力推进整治网络淫秽色情、低俗信息专项行动,加强对综合性网站相关网络出版频道、栏目的管理和引导。

(四)大力推进新闻出版惠民工程建设。

各级新闻出版行政机关要牢固树立服务民生文化理念,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切实加强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新闻出版发展成果。

1.高质量实施好国家重点出版工程。近年来,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出版基金和地方出版集团精品基金资助出版了一大批弘扬民族文化、体现国家水准、传之久远的国家级精品力作,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文化“明星”工程。要进一步健全基金制度,完善评审工作机制,加强项目中期管理,完善项目管理和审核验收办法,规范产品推广应用,切实发挥出版基金在促进国家重点出版工程方面的重大作用,推动生产更多更好的传世精品。

2.扎实推进“东风工程”。要认真总结经验,认真抓好“东风工程”二期实施,切实维护少数民族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要管好用好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重点围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推出一批民文精品力作。启动民族文字出版基地建设,提高民族地区民文出版生产能力、传播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继续做好新闻出版系统援藏援疆工作。

3.党的十八大前高标准完成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要按照坚持标准、加快进度、完善服务、改进管理的要求,继续推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确保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基本覆盖全国行政村。要进一步推动工程项目、资金、进度、质量等责任落实,并面向社会,加强监督,进一步完善农家书屋建、管、用长效机制,使农民长期受益。要加快推动农家书屋信息系统建设,切实解决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和使用问题,积极开展数字农家书屋、城乡对口支援、图书交流交换等试点工作。

4.以各类“书香”活动拓展全民阅读工程。要进一步健全政府推动、全民主动、城乡互动、各方联动的全民阅读活动长效机制。广泛开展各类“书香”活动,创新活动组织方式,搭建各类读书平台,把读书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结合起来,营造全社会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文化氛围。要充分关注新媒体阅读群体快速增长趋势,推动全民数字阅读活动深入开展。要推动社会组织向青少年、进城务工人员、农村留守人员、残障人士等特定人群捐赠健康图书的活动,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5.切实抓好文化环保工程。要继续开展版权保护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大力扫除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等文化垃圾,严肃查处各类侵权盗版案件。要把未成年人文化活动开展与新闻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结合起来。要进一步推动绿色网络游戏开发,加强对面向未成年人的网络游戏的把关。坚决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低俗、黑恶文化,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五)推动新闻出版产业跨越式发展。

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必须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全力以赴调结构、转方式、保增长、增效益,发展和壮大新闻出版业整体实力。

1.加快落实“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2012年,是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规划中31项重点工程项目,很多在今年要奠定基础、初具规模、始见成效,明年要进行中期检查和评估。各级新闻出版行政机关要抓紧制订配套政策,用好用足国家和各地一系列优惠政策。要通过争取发展专项资金、银企合作、引进外资、加大补助和奖励力度等方式,切实加大投入。要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从实际情况出发,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对已经落实设计和资金的项目要抓紧开工建设,对已经通过论证但资金尚未到位的项目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对暂时达不到立项水平的项目要抓紧做好前期论证工作。

2.大力拓展新闻出版产业跨越式发展增长点。实现新闻出版业“十二五”发展目标,依靠目前的产业增长方式、寄希望于传统产业增长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大力拓展和培育新的发展增长点。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数字出版工作会议精神,加大新闻出版产业带、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力度,重点发展数字出版、数字印刷、版权创意等产业园区和基地。要继续组织好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印刷环保体系建设,开展“电子书包”可行性调研,加大数字出版产品和服务的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开发新业态、新产品。继续推动动漫出版业、音乐出版业快速发展。要完善改革发展项目库运行管理机制。做好第8届深圳文博会协调及新闻出版馆筹备工作,全力办好第22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等新闻出版展会,带动产业发展。

3.不断促进新闻出版科技创新。要加快组织一批重大工程、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研发一批尖端技术、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推出一批科技产品。要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新闻出版企业在数字出版、数字印刷、电子纸和新闻出版电子商务等方面进行自主研发,争取在关键技术领域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要切实推动中华字库工程、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及绿色印刷技术研发工程的实施,争取早出成果。要高度重视行业标准建设,抓住我国自主研发的MPR标准获国际标准化组织批准立项契机,加大研发、推广和宣传、应用。

4.扩大新闻出版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要根据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取向,推动新闻出版产品和服务创新,鼓励生产更多适应广大群众需求的各种出版产品。加强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积极支持并规范出版物电子商务,推动各种方式的出版物连锁经营和实体销售,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要创新营销模式和服务方式,开发特色消费市场,形成多样化消费方式和新的消费增长点。要通过价格调节、财税优惠、政府补贴等政策,引导新闻出版企业投资兴建更多适应群众需求的文化消费场所,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在出版发行、网络服务等领域积极开发新市场。

(六)以新闻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和“三改一加强”为重点,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

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按照中央加快转制、“三改一加强”统一部署和要求,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力争在党的十八大前完成既定任务。

1.要继续深化改革,着力培育一批新型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要启动第二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和非独立法人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工作,加快推进报刊出版业结构调整。要稳步推进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研究制订保留事业体制党报党刊、出版社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制订完善公益性新闻出版单位改革实施方案。要继续指导推动已转制新闻出版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一批具备条件的出版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支持符合条件的新闻出版企业上市。切实明确国有文化资产绩效考核和收益考核、出版产业投融资政策等一系列问题,探索建立主管主办制度与企业出资人制度有机衔接的工作机制。开展上市出版传媒企业股权激励机制试点工作。

2.大力推进改组,建设国家出版传媒“航空母舰”。

出台《关于加快出版传媒集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出版传媒企业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联合、兼并、重组,优化新闻出版资源配置,加快建设一批重点企业和知名品牌。要做大做优做强中国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深入调研,加快推动南北两大新华发行集团组建工作,加速打造一批世界知名出版传媒企业、印刷复制企业和发行物流集团。

3.加快技术改造,形成面向市场的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改造传统基础设施,推动传统出版单位和印刷复制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积极发展数字出版新业态,加快新媒体新产品研发和推广。大力推广高效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发展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新闻出版业。

4.加强科学管理,积极探索科学的企业组织管理制度。要以明确范围、规范程序、强化监督和责任追究为重点,推动企业建立健全“三重一大”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指导企业实施内部管理创新,形成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要进一步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推动新闻出版企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七)开拓国际市场和渠道,加快新闻出版走出去步伐。

文化走出去不仅是中华文化的影响力问题,更是中华文化的发展空间问题。在信息全球化和国际出版市场高度竞争条件下,必须从战略高度合理谋划走出去宏观布局,面向世界求发展。

1.创造更多体现中国精神的高质量新闻出版产品。要大力推动内容创新,力争在大众图书、专业图书、教育图书、大众消费类期刊、专业类期刊、学术类期刊等重点领域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国际知名品牌,并借鉴国际文化市场运作模式,推动进入欧美主流社会。要重点推出一批展示中华优秀文化独特魅力、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反映当代中国精神风貌和学术水准、贴近国外受众文化需求和消费习惯的品牌产品,通过有效渠道走向世界,展示中国文明、开放、包容新形象,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利用好国际平台推广中国文化。要深入实施“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精心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闻出版和版权国际交易平台,探索建立以边疆省(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国家的国际合作交易平台,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搭建多语种走出去信息服务平台。要认真筹备、全力办好2012年伦敦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做好第1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第4届北京国际版权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新闻出版装备博览会、法兰克福书展、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组织工作,继续深入实施海峡两岸出版工程,加强“两岸四地”出版交流与合作。

3.大力拓展走出去国际渠道。要大力实施中国出版物国际营销渠道拓展工程。加强与全球性和区域性大型连锁书店的积极合作,整合海外华文出版物营销网络和渠道,搭建数字内容资源跨境投送平台,实施网络书店等海外销售计划。通过大力构建中国出版物国际立体营销网络,推动更多优秀中国出版产品走向世界。

4.以本土化战略推动企业、资本走出去。要着力打造一批实力强大、竞争能力突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综合性跨国出版传媒集团。要努力实施重点新闻出版企业海外发展扶持计划,支持各种所有制新闻出版企业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到境外建社建站、办报办刊、开厂开店,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新闻出版企业以多种方式兼并、收购境外企业,鼓励有条件的新闻出版企业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扩大境外投资。

(八)努力提高新闻出版管理水平,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各级新闻出版行政机关要适应新形势,推动管理创新,为实现新闻出版业跨越式发展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供行政保证。

1.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深化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减少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加快行政审批信息平台和基础数据库建设,提高行政效能。要积极推动《印刷业管理条例》修订,尽快完成《网络出版服务管理办法》、《进口出版物备案管理办法》等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制修订工作。加快推动《著作权法》第三次全面修订及相关规章制度修订工作,继续推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立法工作。要按国务院要求,推动“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实施。

2.加快推动管理手段创新。要统筹规划新闻出版电子政务工程建设,整合新闻出版信息系统和有关政府网站,进一步完善新闻出版基础信息、产品内容、业务信息资源库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图书选题、书号实名发放、CIP数据、条码配置等管理系统功能整合和平台建设。要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快速反应的新闻发布机制。要进一步加强新闻出版单位名录库建设,探索建立统计工作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完善质量监管体系,继续深入开展印刷复制发行专项检查和质检工作,继续扎实开展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发行管理工作。

3.加大版权保护力度。要进一步强化版权服务体系,支持版权创造,加强版权行政执法和社会监管,做好对重点新闻出版单位的监管和侵权案件的查处工作。扎实开展第八次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剑网行动”。要继续推进政府机关和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要大力推动版权示范城市、单位和园区建设,探索建立综合性版权交易市场。要充分发挥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业协会和版权中介机构作用,创新版权共享服务模式。出台《著作权行政执法指导意见》,强化各级版权行政管理机关指导监督责任。会同北京市等有关部门,积极承办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音像表演条约外交会议。

4.继续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落实中央部署,全面扫除淫秽色情出版物和不良信息,大力查处侵权盗版出版物和网上侵权盗版行为,加强出版物市场专项检查、印刷环节重点清查和运输物流环节集中整治。要组织严厉整治非法报刊、非法网络报刊和非法报刊网站行动。要进一步实施“四大联防”协作工程建设,对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制作、出版、印刷、复制、运输、仓储、销售、传播、进出口等全过程进行有效封堵查缴。要进一步完善综合协调、责任管理、信息预警、市场监管、联合封堵、案件查办及群防群治等工作机制,全面强化社会管理基础建设。

四、用六中全会精神抓班子、带队伍,切实提高新闻出版工作科学化水平

2012年,我们党将召开十八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新闻出版工作要在落实六中全会精神中求突破,围绕迎接十八大、学习十八大、宣传十八大、贯彻十八大来展开,任务艰巨而繁重。全行业要以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从强基固本入手,切实加强政治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新闻出版工作科学化水平,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一)必须加强行业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年”主题实践活动,切实增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确保党的新闻出版阵地导向正确。要加强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教育,深化“走转改”活动,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要继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拓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坚强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要健全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开展新闻出版领域企事业单位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情况调研,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夯实新闻出版业科学发展的组织基础。

(二)必须加快行业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要围绕“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及新闻出版强国建设目标,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部署,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抓手,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扩大交流任职和实践锻炼的领域和范围。要坚持面向基层,切实加强和改进干部培训和岗位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考核管理机制。要加快实施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人才发展规划,抓紧重点人才工程、边疆民族地区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积极参与文化名家工程、“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建设,遴选新闻出版系统第一批文化名家并落实重点扶持政策。要开展大规模行业专业人才队伍培训,重点培养行业创新型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走出去战略需要的国际化人才,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高层次领军人物和一线新闻出版业务骨干。

(三)必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对执行中央和总署重大决策部署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坚决维护党的政治纪律,认真落实《廉政准则》规定,规范各类行政审批行为,严格政府资金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和管理,切实抓好“三重一大”的监督检查。要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围绕迎接党的十八大、营造良好氛围,加大优秀廉政文化出版物出版发行和传播推广。广泛开展党性党风党纪、理念信念和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加强作风建设,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面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各项工作,坚持“两手抓、四同步”,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巩固新闻出版民生建设成果,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发展环境。

(四)继续抓好行业文明建设。要以诚信体系建设为重点,在全行业广泛开展争创行业文明窗口活动,进一步加强市场诚信制度、行业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建设,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要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总格局,同行政和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同推进。要健全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创建精神文明活动品牌,形成良好的新闻出版行业风尚。

(五)加强新闻出版行业精神建设。要积极探索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内容、与新闻出版改革发展相适应的行业精神,为实现新闻出版跨越式发展营造良好人文条件。要把培育和凝练新闻出版核心价值观置于行业文化建设突出位置,广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与讨论活动,并组织力量,总结出能够涵盖新闻出版工作指导思想、共同理想、精神追求和道德规范,体现新闻出版工作性质和前进方向的核心价值观,用以教育引导全行业干部职工,内化于心、外化与形,为建设新闻出版强国努力拼搏、无私奉献。要抓好行业文化活动载体和工作平台等软硬件建设,用中国出版深沉厚重的文化环境熏陶感染,用行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铸魂励志,用企业昂扬向上的文化精神凝心聚力,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争做“四有”新人,努力成为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宣传者、实践者。要推动行业制度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融入规章制度建设之中,着力构建有效的工作保障、行政管理、岗位考评、廉政勤政和多层次的职业制度,引导和规范从业行为,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社会文明形象。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征程。我们生逢其时,无尚荣光,一定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用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新举措、新办法,精心做好2012年的新闻出版工作,推动新闻出版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