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乔 雁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 天津市 300380)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人才的使命。当今,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而持续发展则不断需要高技能人才来服务于国家战略。2016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示,高等职业教育今后要尽快改革招生方式,2019年会大规模扩招100万人。由此可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大起来”之后到“强起来”的过渡时期。因此,高职院校应合理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确保教学质量,从教学管理方式方法入手,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以促进高职教育科学发展。
教学管理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各个阶段,是教学管理者遵循现代管理思想,根据教学规则和方法,对教学的全过程(如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设施建设)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科学安排教学计划,保持教学秩序的持续稳定,使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优劣,离不开其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一言以蔽之,教学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核心。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也发展迅速。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要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显示出职业教育在教育改革中的位置非常突出,这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通知》为高等职业教育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高职教学管理工作如何紧跟发展需要,抓准时机应对新的任务,在高职教育的改革中发挥其重要作用,是高职教育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分析目前高职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大多遵循集中和规范、权威的理念,各级行政部门拥有各自的责权利。在这种教学管理和教学安排过程中,通常实行的是下级服从上级的管理模式,行政化较强,上级对下级的主导和控制较多,上下级之间、平行机构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较少,院校决策层很难及时掌握一线教学中的真实情况,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无法及时地向上反馈准确信息。由于行政化的影响,教学管理过程中难免出现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强而民主性缺失的局面,从而导致学校各个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不强,束缚了学校管理工作的活力,从而制约高职教育教学的发展。
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存在不完善现象,对教学质量没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一是教育理念落后。应用性是高职教育的主旨和重要特点,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是高职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但是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高职教育的教学管理存在重理论的现象,管理过程中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硬件投入,对实践教学的管理投入不足。二是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一般高职院校设置的教学管理制度通常包括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管理、课程及教材管理、教学行政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学常规管理及实践教学管理规定等制度。这些制度侧重教学过程的控制及对教学结果的评价,但对于人才培养的定位、教学反馈等方面则重视不足,教学管理制度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三是教学管理制度执行不力。高职院校内部各部门在教学制度的执行上,缺乏统一标准,执行并不严格。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高职教学管理中也得到应用。但很多高职院校对信息平台的开发和利用,主要局限于学籍管理、教学计划管理、学生选课、课表安排、考试安排、成绩管理、教学评估等,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停滞于教务管理层面,没有根据教学过程构建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比如高职院校每年有很多在校外实习的学生,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平台,使校内外的指导教师与学生能够通过平台进行互动交流,学校也能及时掌握实习学生的实时动态。
对于教学质量管理和教学评价方面,有待进一步健全。比如,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对教师的考评沿袭普通高等院校对教师的管理机制,对教师每年的课时量有刚性规定,对教学内容也在一定的框架下开展,而教学内容和课时量又是年底对教师的考评内容,导致部分教师授课模式过于机械化;同时,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与普通高等教育有很大不同,有着非常鲜明的实践性特点,高职教学内容中最为关键的是发展学生的职业技能。但目前,教师教的如何,学生学的怎样,还没有建立相关的考核指标。
教学管理涉及到高职院校各个层面的教学运行工作,工作面广、工作量大、工作内容杂而细,这就需要一支高效的教学管理队伍,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但有的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师兼职,面对繁杂的教学管理任务显得力不从心。有的高职学院教学管理部门职能重复,导致教学管理结构的效率较低。
万象更新,思想先行。提升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首先要更新教育管理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服务好教学工作。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其目标是为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提升国家战略竞争力提供优质的人才。高职院校的管理者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具有战略性的前瞻眼光,把握时代机遇,以人为本,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充分发挥各级教学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改变教学管理行政化倾向,积极寻找新的思路去推进教育管理工作,为教学一线服务。
要完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制度,就要从宏观角度统筹考虑整个教学过程。分析学校已有的教学管理制度,保留积极的部分,对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问题进行改进,对缺失部分进行补充,对繁复的地方删减,通过优化整合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是建立科学可行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规范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并进行综合评价;实施开放式评价办法,同行、专家、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评价;尽力公平公正地对教学进行评估考核,激发教学过程各方面的积极性。
二是规范教师管理。遵循高职院校的特点和专业特色确定教师录用标准,将更多具有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引进来;制定相应的教师行为规范和激励机制,同时尊重教师、理解教师,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自主空间,安排教师进修和交流学习,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和机会,促进提高师德水平、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是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大部分高校对常规性的教学管理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体系,但实践教学制度存在缺失。实践性、应用性是高职教学的基础,因此,建立实训教学制度,有效开展校企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四是尝试新的学习制度。高职院校教学制度应切实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在条件允许的框架内,尝试跨专业的“贯通式”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权,为学生实现梦想创造条件。
权利高度集中的机制,限制了高职院校各系的自主性,从而也约束了教学活力。因此,高职院校管理者对学校进行宏观管理,应给予二级部门充分的自主权,为他们搭建平台,使各个院系之间相互沟通,共享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各系的能动性。此外,高职院校在出台教学管理制度时,应公开透明,充分倾听一线师生的诉求,结合考虑教师的职业生涯、学生的就业发展和社会的就业趋势,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增强整个学校的教育管理活力。
教学管理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能否顺利开展好教学活动。高水平的教学质量,与高质量的教学管理密不可分。在新时期,高职院校要完成好新任务,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紧跟时代发展,顺应社会需要,不断自我完善和提升。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提高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素质。教学过程非常繁杂琐碎,教学管理人员要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服务意识,工作耐心细致,为教师和学生着想,这是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前提。二是具有扎实的业务素质。教学管理人员对自己负责的专业类型、培养目标、主干课程和专业课程等必须透彻了解,要成为专业的行家,才能服务好教学工作。三是要具备创新意识和自我提高意识。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也对教学管理人员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和创新思维,随时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向,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运用于教学管理工作中,并不断调整和创新。四是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待遇,为他们提供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加快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教学管理的内容涉及教学过程教与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连续性强,教学管理人员工作量大且琐碎,信息沟通难免滞后。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管理,加快校园网建设,通过先进技术可以达到学校各部门沟通顺畅,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