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五峰县美丽乡村建设对策探析

时间:2024-04-24

唐倩

摘要:湖北省五峰县是我国的贫困县之一,拥有着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以及全国著名的茶产业龙头企业,但也面临着经济发展落后、贫困人口较多、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等潜在危机。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五峰县需要进一步开拓创新,通过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努力走出一条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短板;对策建议

作为湖北省西南部的贫困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拥有其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和“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资源优势,以及全国著名的茶产业龙头企业,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经济发展落后、贫困人口较多、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等潜在危机。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五峰县需要进一步开拓创新,通过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努力走出一条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五峰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优势

五峰县属于武夷山支脉,以山地为主,耕地面积较少。五峰县有其独特的生态优势,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茶旅资源丰富,被评为“中国名茶之乡”“湖北名茶第一品牌”“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更有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柴埠溪大溪谷、白溢古寨、长生洞等等旅游景区。

(一)较好的自然环境——美丽乡村建设的生态基础

五峰县森林资源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1%,列全省县域之首;被誉为“长江三峡后花园”,是全省著名的“天然氧吧”“天然药谷”及武陵山区重要“生态屏障”。溪河密布,水能蕴藏量较大,可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此外,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铁矿石较为丰富,可满足开采的需求。

(二)知名的茶叶产业——美丽乡村建设的支撑条件

五峰县生产茶叶历史悠久,是“中国茶叶之乡”“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县” “中国名茶之乡”和“十大生态产茶县”。由于五峰县地处深山,常年云雾围绕,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具有产高质量好茶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五峰茶叶种类较多,有“采花毛尖”“向师傅茶”“天麻剑毫”“水仙春毫”等4个湖北知名品牌。多年来,五峰县政府始终重点发展茶产业这一特色产业,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战略,做大茶产业,提高茶质量,发扬茶文化,积极谋划茶旅融合发展,把五峰茶叶推向全国,走向世界。在县茶办编制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茶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中,提出了建设国家级茶叶公园、打造“世界茶旅名城”的目标愿景。

(三)丰富的旅游资源——美丽乡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五峰县旅游资源实体多达504处,拥有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4A级景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柴埠溪大峡谷风景区、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最神秘的生命王国”“珍稀动植物基因库”。近年来,五峰县先后获得“中国生态旅游大县”“最具民俗风情的旅游大县”“湖北旅游强县”以及“全国生态特色旅游县”等荣誉称号,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经济基础。

二、五峰县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环境保护意识不足,导致生态损害和环境污染严重

五峰县地处山区,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若过度开发会导致水土流失、石漠化等,这增加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难度。加上五峰县属于贫困地区,导致两个方面的结果:贫困导致人口增长和生态环境趋向脆弱;人口增长加剧贫困并使生态环境更趋脆弱,生态环境脆弱既是贫困的产物又进一步加剧贫困。为了脱贫就需要开发利用当地的资源,但是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这增加了开发利用的难度,影响美丽乡村建设和脱贫致富。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缺乏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五峰县属于贫困地区,各个村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困程度差别较大,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大多数地区交通不便利,水电、医疗、通讯、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到位,出现了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和通讯难等等诸多问题。此外,农村建房秩序较乱,存在功利化、大拆大建等问题,规划监管不力,挤占道路、农田等公共设施和资源的现象比较普遍,对于一些已经建成的基础设施缺乏定期的维护和管理。

(三)贫困人口占多数,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

近年来,五峰县政府一直在积极解决贫困问题,2014—2016年三年时间实现了12个贫困村出列,9393户29134人销号,精准扶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贫困人口仍然占多数,部分贫困户发展动力不足,返贫机制不健全,“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存在“越贫越光荣、越贫越要救济”的懒汉思想。致贫原因多样化,因病致残、致贫占的比重仍然较大,劳动力缺乏,难以脱贫。政府投入不足,基础较差,持续发展能力较弱。

三、五峰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提高美丽乡村建设的认识

毋庸置疑,以前那種“边发展、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是行不通了。建设美丽乡村,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脱离贫困为核心,探索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互利共赢的模式,走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道路。政府、企业需要转变思想观念,使环境保护的意识进入每个人的头脑,使环境保护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维护管理机制

美丽乡村建设,既要靠建设,也要靠管理和维护。应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地区的交通运输系统;逐步建立较完备的自来水饮水系统,解决人们饮水难的问题;加大地区电改力度,确保家家户户通电、用电安全;不断提高地区网络普及率和通讯设备;创造优越条件引进医疗和教育人才,提高医疗水平和教育水平。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维护管理机制,明确管理主体和管理责任,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技能。

(三)加快脱贫攻坚步伐,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应开展区域性贫困普查,确定贫困户信息数据;大力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积极指导当地群众搬迁后的产业建设,探索一条金融扶贫的道路,如可以建立政府和金融机构在担保、保险和信贷等综合金融扶贫方面的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1]佟玉权,龙花楼.脆弱生态环境耦合下的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02):47-51.

[2]黎沙.我国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及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6.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欣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