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历史街区建设中的消防安全措施

时间:2024-09-03

■ 左青锋 开封市消防支队

历史街区是指保存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建构筑物且风貌相对完整的城市地段。随着城市的进步、发展,对历史街区的改造建设是多数历史古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做好历史街区的建设是实现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城市发展的有机结合。现以开封“双龙巷”街区建设为例,阐述历史街区建设中的消防安全措施。

双龙巷是开封“七角八巷”的八巷之首,被誉为中原第一巷。巷内的四合院住宅是开封乃至中原地区保存较为完好的四合院片区,为清末民初民用建筑的典范。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是开封市重点历史保护街区。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17亩,其中核心区面积约为60亩。

一、改造前主要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

1.建筑耐火等级低。双龙巷街区内建筑主要是以清末民初建筑为主,核心区有29个标准院落,且不泛有“赵氏宗祠”、“张坊故宅”等文物建筑,基本都是砖木结构,属于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耐火等级低且火灾荷载较大。

2.建筑防火间距不足。街区内建筑由于是老院落规制建设,建筑间的防火间距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有些建筑之间仅不足2米的间距。

3.消防车道宽度不足。传统街区街巷狭窄曲折,难以满足普通消防车的通行宽度和转弯半径,一旦出现火情,消防车不能进入火场施救。

4.基础设施欠缺。街区内市政设施的建设和管理都相对落后于城市一般地区,双龙巷改造前主要表现有:街区内电线线路老化,无市政燃气管线,居民多采用蜂窝煤烧火做饭、取暖,容易引发火灾;供水管网不足,无法提供足够的消防水量和水压;区域内无市政消火栓,灭火器材配备缺乏。

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双龙巷街区成为“八朝古都”开封老城区内典型的一处区域性火灾隐患。为彻底根除此处区域性火灾隐患,消防部门提前介入,跟踪服务,确保改造建设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双龙巷历史街区在改造过程中,按照“修旧如旧”的修缮原则,通过恢复原有街区肌理、院落规制,挖掘展示中原民用建筑传统风格、历史名人和非遗文化,恢复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和古城记忆。也正因为此,双龙巷院落布局按照老城肌理和传统中原民居规制进行设计,部分主房和厢房之间、厢房和厢房的防火间距满足不了现行消防规范要求,为了避免“消除老隐患同时产生新隐患”的情况出现,在街区改造中我们采取了如下主要措施:

1.组团布置,有效控制建筑的防火分区面积。

开封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并形成为“文物古迹丰富,城市格局悠久,古都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的城市特征。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在改造建设过程,更要注重与城市的融入:一是充分保留现有遗留建筑,二是在原有建筑基础上原址新建复古建筑,从而尽最大可能的呈现历史建筑的特色,然而,建筑防火间距不足的问题已成为首要难题。为有效解决间距不足的问题,在保持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将4万平方米的占地历史街区划分为9个消防分区,每个分区组成的院落个数不等,但总建筑面积控制在2500平方米内,其间用原有街巷和新辟小巷分隔,使每个分区之间距离满足大于6米要求,对于间距小于6米的两消防分区之间的建筑,考虑一侧建筑外墙设置防火墙。同时,巷道间距离不大于160米,这样即使一旦着火也能将灾害控制在单一的分区内不致扩散。

2.控制建筑材料的耐火等级。

双龙巷街区在改造建设过中除对修复的文物古建筑必须使用木结构外,其它新修建的建筑尽可能的避免木结构的使用,而是采用仿木做法,对采用木结构的建筑,进行充分的防火阻燃处理,达到二级耐火等级,这样即保持原有建筑的风貌,又满足建筑耐火等级的要求。

3.加强消防设施建设。

按照国家技术标准要求,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120米,保护半径为150米,而街区内考虑到房屋密集,消防车不能很好的靠近,故将街区内的室外消火栓间距缩小至80米,且室外消防用水量按成组布置的相邻较大的两个院落考虑。同时,在每个院落内均设置室外消火栓,并保证每个房间每个点均有两股水柱同时到达,确保无消防死角。考虑到后期商业使用性质的多样性,设计初期将建筑自动消防设施一并考虑,统一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设施和自动喷水灭火设施,在街区内设置消防控制中心,以便及时发现火情并高效处置,避免了后期使用中各自无法单独增设自动消防设施的情况。

4.强化消防安全管理。

建设过程中,强化电器线路敷设的管理,所有木结构建筑的电器线路均穿金属明管保护,砖混结构的建筑电器线路均暗敷设置,线路设计时充分考虑后期用电荷载的容量,从源头控制电器火灾的隐患。项目运营期前,建设方组建历史街区专职消防队,配备专职人员、小型消防车、消防器材,并在街区内划定专一的执勤、办公场所,以便充分发挥专职消防队第一时间扑救初期火灾的作用,实现区内自救。

5.提升自救能力。

将消防宣传与教育培训纳入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街区内人员定期组织消防安全知识学习、演练火灾的扑救,强化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的掌握,全面提升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通过开展消防宣传与教育培训,增强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提高消防安全素质,提升街区抗御火灾的能力,为构建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历史街区的建设和保护因其特殊性,与现行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存在有诸多的不适,如何在满足消防安全要求的前提下,保持历史街区传统的城市肌理和街巷结构?本文仅以个人观点,提出了历史街区保护中的适应性消防对策。

李新建.历史街区保护中的交通和市政工程技术研究[M].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刘伯英,林霄,弓箭,宁阳.美丽中国 宽窄梦—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复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1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