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短截强度对板栗结果枝和发育枝生长的影响

时间:2024-09-03

叶常奇,李 游,刘 阳,李 超,秦 偲,苏淑钗

(北京林业大学 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属于壳斗科Fagaceae栗属Castanea植物,是我国重要的干果树种之一,其果实富有“干果之王”“木本粮食”等美誉[1]。板栗广泛分布于我国26 个省(区、市),种植面积30.5 万hm2,年产量193 万t,约占世界栗总产量的83.34%,是我国广大山区栗农脱贫增收的“铁杆庄稼”[2]。板栗生长适应能力强,抗栗疫病且耐瘠薄[3]。板栗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雌雄花比例通常为1∶2400 ~1∶4000,雌花严重不足制约着板栗的产量[4-5]。在生产中,修剪方法和修剪强度对板栗的雌花数目、枝条发育和果实品质及产量有较大影响。板栗是喜光树种,当年生枝条具有生长量大、顶端优势强和树冠外围结果等特性,通过采取适宜的修剪方式可提高板栗果实的品质和产量。兰彦平等[6]采用控量修剪方式,每平方米树冠垂直投影面积留结果母枝8 ~10 条,使得板栗结果母枝增粗且产量明显提高。张树航等[7]研究了轮替更新修剪板栗技术,总结出打“轮替橛”枝条适宜树龄、留橛位置和留橛长度。张京政[8]通过使用“抓大放小”的修剪方式,在板栗老树园、放任树园和郁闭园等取得良好效果。而对于板栗不同生长势和不同类型结果枝的最适修剪方法的研究鲜有报道。为提高板栗产量,本试验中研究了板栗不同生长势和不同类型结果枝的修剪方法,探索板栗结果枝的适宜修剪方式。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试验地位于河北省遵化市魏进河林场。试材是25年生的板栗品种‘遵化短刺’,树势中庸,树形为疏散分层形。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取3 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计因素分别是母枝性质、母枝生长势和短截强度。根据2017年母枝是否结果分为结果枝和发育枝,再各按基径(d)将其分为3 类:弱枝(d< 6.00 mm)、中庸枝(6.00 mm ≤d<7.50 mm)和壮枝(d≥7.50 mm)。2018年3月上旬,挑选树势一致的试验树共20 株,并从中依次选取生长健康的1年生发育枝与结果枝的弱枝、中庸枝和壮枝各120 枝,共720 枝,分别进行中短截(剪掉枝条的1/2)、重短截(剪掉枝条的2/3)、极重短截(剪掉枝条的3/4)和不剪(即缓放)。共24 个处理,每个处理随机选择10 枝,并重复3 次。

1.3 数据采集与分析

在2018年‘遵化短刺’板栗花期—果期,依次调查母枝的发枝数和结果枝数,用数显游标卡尺和钢卷尺分别测量新梢基径和长度,调查新梢上的芽眼数、雄花序数和结蓬数等。试验数据均使用Excel、SPSS 21.0 等软件进行整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短截强度对同一生长势的结果枝和发育枝生长的影响

2.1.1 短截强度对同一生长势结果枝生长的影响

不同短截强度下同一生长势结果枝的生长情况见表1。由表1 可知,弱结果枝经过不同强度短截后,发枝数、结蓬数和结果枝数在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萌芽率、新梢基径和新梢长度差异显著(P<0.05),芽眼数和雄花序数无显著差异(P>0.05);中庸结果枝短截后,发枝数、新梢基径、新梢长度和结果枝数在各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余指标差异显著;壮结果枝短截后,发枝数、新梢长度、新梢结蓬数和结果枝数差异极显著,萌芽率、新梢基径和芽眼数差异显著,雄花序数和母枝结蓬数无显著差异。3 类结果枝的发枝数均随着修剪强度的增强而减少,其中壮枝缓放处理的发枝数最多(7.9),而弱枝极重短截处理的最少(2.0)。各处理的萌芽率为40%~50%,弱枝缓放处理(30%)和壮枝极重短截处理(59%)除外。结果枝短截后新梢基径和长度均增大,其中基径增大最多的是极重短截处理的中庸枝,为7.63 mm,而长度增加最多的是重短截后的壮枝,为37.1 cm。各处理芽眼数为14.0 ~17.0,其中壮枝极重短截后芽眼数最多,为17.6,中庸枝缓放后最少,为13.7。弱枝和壮枝短截与缓放处理的雄花序数无显著差异,而中庸枝重短截、极重短截后雄花序数显著增加。结果枝弱枝缓放处理的新梢结蓬数、母枝结果枝数和母枝结蓬数均极显著大于短截,分别为0.5、1.5、2.1,极重短截处理则均为0;中庸枝中短截后新梢结蓬数为0.6,是重短截、极重短截处理的3.0 倍,中短截后的母枝结蓬数为2.6,是重短截、极重短截处理的5.2 倍,缓放和中短截后结果枝数均大于1.0;壮枝极重短截处理的新梢结蓬数达到0.7,是重短截的3.5 倍,缓放处理的结果枝数最多,为1.6,母枝结蓬数则无显著差异。

表1 不同短截强度下同一生长势结果枝的生长情况†Table 1 The growth of the same growth potential fruiting branches under different short cut strengths

2.1.2 短截强度对同一生长势发育枝生长的影响

不同短截强度下同一生长势发育枝的生长情况见表2。由表2 可知,除母枝结蓬数外,弱发育枝的其余指标在各短截强度处理间差异显著;中庸发育枝在各短截强度处理下,发枝数、芽眼数差异极显著,其余指标在各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壮发育枝短截后,发枝数在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除新梢基径和结果枝数外,其余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3 类发育枝的发枝数随着短截强度的增强而减少,壮枝缓放后的发枝数最多(8.4),极重短截处理的最少(2.4)。各处理的萌芽率为39%~61%,弱枝缓放处理(25%)和壮枝极重短截处理(66%)除外。发育枝短截后,新梢基径和长度均增大(中庸枝重短截处理除外),其中基径最大的是重短截处理的中庸枝,为7.25 mm,长度最大的是重短截后的壮枝,为36.5 cm。短截后新梢芽眼数均增加(中短截的弱枝除外),其中壮枝极重短截后的芽眼数最多(18.5)。各处理的新梢雄花序数为5.0 ~7.0,且短截对弱枝新梢雄花序数影响不大,而中庸枝和壮枝短截后新梢雄花序数均增加。弱枝缓放后新梢结蓬数为0.5,极重短截处理仅为0.1,缓放的母枝结果枝数为1.4,是极重短截处理的7.0 倍;中庸枝极重短截后新梢结蓬数达到1.1,短截后母枝结蓬数均大于2.0,极重短截后母枝结果枝数为2.0,显著大于重短截处理;壮枝重短截后新梢结蓬数为0.9,是缓放处理的4.5 倍,缓放和中短截后母枝结果枝数均为1.4,重短截后母枝结蓬数达到3.2,显著大于缓放处理和极重短截处理。

2.2 短截强度对不同生长势的结果枝和发育枝生长的影响

2.2.1 短截强度对弱结果枝和发育枝生长的影响

不同短截强度下弱结果枝和发育枝的生长情况见表3。由表3 可知,中短截后,2 类母枝的发枝数、萌芽率、新梢长度和新梢雄花序数均无显著差异。弱结果枝萌发的新梢多为弱枝,而弱发育枝萌发中庸枝,基径为6.09 mm。弱结果枝的新梢芽眼数显著大于发育枝。弱发育枝的新梢结蓬数为0.4,是结果枝的4.0 倍。弱结果枝的母枝结果枝数为0.3,仅为发育枝的37.50%,弱发育枝的母枝结蓬数为1.4,是结果枝的3.5 倍。重短截后,弱发育枝的母枝发枝数、新梢雄花序数和母枝结果枝数显著大于结果枝,其中发育枝的母枝结果枝数为0.8,是结果枝的2.0 倍。新梢基径均在6.00 mm 以下,皆为弱枝,而弱结果枝新梢长度显著大于发育枝。极重短截后,弱发育枝的新梢发枝数、新梢雄花序数、新梢结蓬数和母枝结果枝数显著大于结果枝,弱发育枝的母枝发枝数和新梢雄花序数分别是结果枝的1.2 和1.5 倍,结果枝的新梢结蓬数和母枝结果枝数皆为0。弱结果枝的新梢基径和长度均显著大于弱发育枝,且结果枝萌发中庸枝,基径为6.71 mm,发育枝萌发的新梢基径仅5.66 mm,属弱枝。

表3 不同短截强度下弱结果枝和发育枝的生长情况Table 3 The growth of weak fruiting branches and developing branches under different short cut strengths

2.2.2 短截强度对中庸结果枝和发育枝生长的影响

不同短截强度下中庸结果枝和发育枝的生长情况见表4。由表4 可知,中短截后,中庸发育枝的母枝发枝数、新梢芽眼数、新梢雄花序数和母枝结果枝数均显著大于结果枝。结果枝新梢基径为6.10 mm,属中庸枝,发育枝萌发弱枝。重短截后,发育枝的母枝发枝数、新梢基径、新梢结蓬数和母枝结果枝数均显著大于结果枝,发育枝新梢结蓬数、母枝结果枝数、母枝结蓬数分别是后者的3.5、4.0 和4.4 倍,发育枝新梢基径高达7.25 mm,属 壮枝,结果枝萌发中庸枝。发育枝的新梢长度、新梢雄花序数均显著小于结果枝。极重短截后,发育枝的母枝发枝数、新梢芽眼数、新梢雄花序数、新梢结蓬数和母枝结果枝数均显著大于结果枝,其中新梢结蓬数、母枝结果枝数和母枝结蓬数分别是后者的5.5、5.0 和7.6 倍。而新梢基径和长度显著小于结果枝,且结果枝新梢基径为7.63 mm,属壮枝,发育枝萌发中庸枝。

2.2.3 短截强度对壮结果枝和发育枝生长的影响

不同短截强度下壮结果枝和发育枝的生长情况见表5。由表5 可知,中短截后,除母枝发枝数、萌芽率和新梢基径外,其余指标均为发育枝显著大于结果枝,且均萌发中庸枝,其中发育枝的新梢结蓬数、母枝结果枝数、母枝结蓬数分别是结果枝的2.7、1.8 和2.8 倍。重短截后,除萌芽率、新梢基径、新梢长度、新梢芽眼数和新梢雄花序数外,其他指标均表现为发育枝显著大于结果枝,其中母枝结果枝数、母枝结蓬数差异极显著,且均萌发壮枝,其中发育枝的新梢结蓬数、母枝结果枝数和母枝结蓬数分别是结果枝的4.5、4.0 和6.4 倍。极重短截后,除了新梢长度无显著差异外,其他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发育枝的新梢发枝数、萌芽率、新梢芽眼数和母枝结果枝数显著大于结果枝,其余指标相反,且均萌生壮枝。

表4 不同短截强度下中庸结果枝和发育枝的生长情况Table 4 The growth of middle fruiting branches and developing branches under different short cut strengths

表5 不同短截强度下壮结果枝和发育枝的生长情况Table 5 The growth of strong fruiting branches and developing branches under different short cut strengths

3 结论与讨论

在本研究中,板栗结果枝和发育枝经过不同程度短截后,短截枝的发枝数均比缓放处理少,这与孙晓莉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即枝条经短截后,母枝上的芽减少,第2年可以萌发成枝的芽数量也相应减少,所以短截修剪的成枝力低于缓放。而枝条短截后的萌芽率高于缓放,李圣龙等[10]的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结果。修剪可以调节树体养分的再分配,促进枝条下端的芽萌发新梢,使养分得到合理利用,能够减少养分的不必要消耗[11-12]。 由于板栗的结果部分位于枝条的先端,通过短截还可以降低坐果节位,有效缓解次年结果中心的外移。结果枝宜进行双枝更新,对弱结果枝缓放,利于当年结果;对中庸结果枝进行重短截或极重短截使其抽生较壮枝,待第2年将缓放的弱结果枝剪除,再从中庸结果枝基部选2 枝进行更新;对壮结果枝进行极重短截利于连续结果,且能形成稳定的结果枝组。弱发育枝应疏除,中庸发育枝和壮发育枝进行重短截和极重短截后能形成中壮枝,既有利于提高枝条品质,又能增强树势,且可以连续坐果,宜进行单枝更新。

3.1 不同短截强度对3 类结果枝生长的影响

结果枝短截后,发枝数减少,营养损耗减少,促进新梢增粗和伸长生长。其中,弱结果枝中短截和重短截后仅能形成弱枝,极重短截后形成中庸枝,但由于修剪强度过大,造成枝条损伤,导致不能结果。中庸结果枝和壮结果枝短截后,均能抽生中庸枝或壮枝。中庸结果枝在重短截和极重短截后,虽然新梢的基径和长度均显著高于中短截和缓放处理,但由于修剪强度过大,刺激枝条旺长,使树体营养过度消耗,导致结蓬数和结果枝数均减少,李明良等[13]在日本栗的研究中也有相似的发现。中短截后形成中庸枝,结蓬数和结果枝数均得到了极显著提高,效果最好[14-15]。这是因为结果量与结果枝数密切相关,苏曼琳等[16]经研究也发现文冠果果实产量与果枝数呈正相关。壮结果枝短截后,均抽生壮枝,其中重短截后新梢的基径和长度显著大于其他处理,而极重短截后结蓬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姜国高等[17]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板栗母枝粗度与雌花量、产量和抽生果枝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由于结果母枝为壮枝,通过极重短截,疏除了大部分芽,减少了营养损耗,营养得以积累,故而促进了新梢结实。

3.2 不同短截强度对3 类发育枝生长的影响

在缓放、中短截、重短截和极重短截4 个处理中,发枝数随着短截强度的增加而减少,各短截处理的发枝数均小于缓放处理,而萌芽率高于缓放处理,表明短截可以促进发育枝萌发新梢。由于短截后,枝条顶端优势减弱,从而刺激枝条基部芽萌发。短截可促进新梢长度和粗度增大,因为修剪消除了顶端优势,减少了营养消耗,新梢品质得以提高,但仅中短截处理后形成中庸枝,其他处理均仅抽生弱枝。弱发育枝短截后结蓬数均低于缓放处理,因为弱发育枝本身生长势弱,营养较少,短截后营养主要用于枝条的增粗生长,虽然提高了枝条的品质,但结蓬数也因此减少。而中庸发育枝和壮发育枝短截后结蓬数均高于缓放处理,因为缓放处理的发枝数多,导致营养消耗过度,结蓬数减少。短截修剪减少了部分营养消耗,提高养分的合理利用率,还增加了树体的通风透光性,有利于叶片进行光合作用,这与王刚[18]对锥栗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同时中庸发育枝和壮发育枝本身品质强于弱发育枝,所以短截后既可以提高新梢品质,又能提高产量。

3.3 不同短截强度对不同类型结果枝和发育枝生长的影响

短截处理后发育枝的发枝数分别大于相应的结果枝。由于结果枝在上一年已结实,消耗了大量营养,而发育枝上一年主要进行营养的积累,因此萌发的新梢数多于结果枝。

短截后不同生长势的枝条品质存在差异。其中,弱结果枝和弱发育枝在各短截处理中,仅中短截的弱发育枝和极重短截的弱结果枝所抽生的新梢为中庸枝,其他均为弱枝。中庸结果枝在中短截和极重短截后,新梢的基径大于中庸发育枝,且均形成中庸枝,而大量研究结果均表明结果枝直径与产量呈正相关[19]。由于中短截处理的结果枝的剪口位于盲节,导致发枝数少于发育枝,积累的营养主要用于枝条的生长,所以二者新梢长度相近。但在重短截后,结果枝的新梢基径小于发育枝,新梢长度却显著大于发育枝,其原因待进一步研究。壮结果枝和壮发育枝经短截后,均能形成中庸枝,且新梢基径和新梢长度无显著差异,可能由于母枝品质较好,在进行同样的短截处理后,枝条的自我调节能力相当,所以抽生的新梢品质相近。

不同生长势的枝条经短截后结实情况也存在差异。其中,弱结果枝短截后的结蓬数均小于弱发育枝,可能是因为弱结果枝在上一年已结实,营养消耗大于发育枝,短截后剩余的营养仅能维持枝条的增粗和伸长生长,不足以促进新梢结实,刘少敏等[20]在对油茶的研究中也得出相似的结果。在结果枝和发育枝的中庸枝、壮枝中,除了壮结果枝极重短截后结蓬数大于发育枝外,其他处理中结果枝的结蓬数均小于发育枝,其中重短截和极重短截的中庸枝以及中短截和重短截的壮枝的发育枝结蓬数均显著大于结果枝。

本研究中通过对板栗不同生长势结果枝的修剪方式的探索,初步得出各类型枝的最适修剪措施。但试验周期较短,仅1 个生长季,且仅对修剪后的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缺少生理机制、分子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佐证。为了探索板栗的修剪调控机理,后续将在以上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