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李 琦
(上海市林业总站,上海 200072)
环城林带是在城市外围环绕主城区设置的连续或基本连续的绿色开放空间,是城市绿色廊道的一种,也是城市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1-2],在国内外许多大城市的生态建设中得到运用[2-3],以防止城区边界向外扩张,优化城市生态布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市民提供游憩休闲场所[4]。
上海市于1995年底正式启动外环线环城林带建设。外环线环城林带全长98 km,蜿蜒环绕上海中心城区一圈,共涉及目前的宝山、浦东、闵行、徐汇、长宁、普陀、嘉定等7个区。沿线建设了多座主题公园,形成“长藤结瓜”的格局[4-6],与外环线沿线的其他森林资源一起,共同成为了上海市“环、楔、廊、园、林”绿化规划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上海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逐渐蔓延至外环线以外区域,外环线环城林带已成为了中心城区的内部绿带,面临由抑制城市扩张向游憩型绿带的转型[7]。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上海市政府明确提出要推进环城公园带建设,为市民提供更多可休憩、可游览、可参加体育活动的公共空间,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环城公园带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对外环线环城林带现有森林资源进行林相改造和服务功能提升。基于上海市2020年度森林资源监测成果,分析上海市外环线沿线乔木林资源的分布现状,提出对其森林结构和服务功能进行提升改造的建议,为外环线环城林带向环城公园带的转型提供借鉴。
本文的研究范围设定为外环线内侧100 m以内、外侧500 m以内的环形区域。研究对象包括了市政府组织建设的外环线环城林带,及研究范围内分布在道路旁、河道旁、居住小区及企事业单位内的其他森林资源,森林资源组成情况较为复杂。因此,本文以外环林带的概念进行统一表述。
将设定研究范围与上海市2020年度森林资源监测成果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分析。
研究区域土地总面积6 314 hm2,主要集中在浦东新区,面积占比为51.38%;其次是宝山区和闵行区,面积占比分别为19.06%和13.31%。
区域内森林资源总面积为2 690 hm2。按照国家林地分类标准,有乔木林地、灌木林地、竹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等5个一级地类(表1)。
表1 外环线环城林带森林资源地类现状Tab.1 Status of forest resources in forest belt along the outer ring road
林种结构上,防护林面积占71.23%,特用林面积占26.17%,经济林面积占2.60%,显示外环林带的防护功能非常突出,与其规划功能定位吻合,成为了环绕在上海市中心城区周围的绿色走廊和生态屏障。
外环林带中,乔木林地占比高达87.17%,是外环林带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本文重点研究分析的对象。
外环林带中,乔木林资源总面积为2 345 hm2,主要分布在浦东新区及宝山区、闵行区,与研究区域的土地面积占比情况相呼应。其管理权属情况较为复杂多样,但主要仍集中归属于绿化部门、公路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管理。
3.2.1林种结构
乔木林资源中,防护林面积占74.24%,特种用途林面积占24.46%,经济林面积占1.30%(图1)。进一步分析显示,防护林中,以外环线环城林带项目名义建设的乔木林面积占80.29%,将是今后环城公园带建设需要进行林相改造的主体。
3.2.2群落结构
按群落结构划分标准,乔木林群落结构包括了完整结构、较完整结构、简单结构等3种类型。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表2),上海市外环林带中乔木林资源的群落结构极为单一,简单结构林分占比高达93.82%,其他均为较完整结构林分,没有完整结构林分分布。群落结构的单一化,不利于外环林带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的发挥[4]。
图1 乔木林林种结构Fig.1 Forest category structure of arbor forest
表2 乔木林群落结构Tab.2 Community structure of arbor forest
3.2.3树种结构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表3),按面积大小排序,乔木林资源中,阔叶混交林>阔叶纯林>针阔混交林>阔叶相对纯林>针叶纯林>针叶相对纯林>针叶混交林。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两种混交林林分所占比重达到62.94%,约占乔木林总面积的2/3,说明乔木林资源树种结构较为合理。
表3 乔木林树种结构Tab.3 Tree species structure of arbor forest
3.2.4林龄结构
根据乔木林龄组划分标准,将各优势树种(组)按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5个龄组进行统计(表4)。
表4 乔木林林龄结构Tab.4 Forest age structure of arbor forest
从表4可知,中、幼龄林面积所占比重达72.03%,与环城林带整体的建设时间基本吻合。
3.2.5郁闭度结构
按郁闭度高、中、低的划分标准进行统计,结果显示(表5),乔木林资源的郁闭度总体处于偏高状态,高郁闭度林分的面积占比达59.36%。
表5 乔木林郁闭度结构Tab.5 Canopy density structure of arbor forest
而进一步分析显示(表6),高郁闭度林分中,中、幼龄林林分占比合计达到了66.31%,说明这部分乔木林的初植密度过高且后期抚育管理措施有所欠缺。
表6 高郁闭度乔木林林龄结构Tab.6 Age structure of arbor forest with high canopy density
3.2.6优势树种(组)结构
根据上海市优势树种(组)划分标准,乔木林资源中共分布有35个树种(组),按面积占比大小排序,依次为阔叶混交林、樟木、针阔混交林、其它硬阔类、水杉、杨树、女贞、柳树等,阔叶混交林、樟木、针阔混交林3个树种(组)的面积合计占比高达78.96%,优势树种(组)的集中度非常高(表7)。
表7 乔木林主要优势树种(组)分类统计Tab.7 Classification and statistics of main dominant tree species (groups) in arbor forest
上述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外环林带乔木林资源的防护功能明显,混交林林分的比重达到了63.24%,树种结构较为合理。从中幼龄林面积占比情况看,林分正处于建设后的旺盛生长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由于建设主体、建设形式的多样,及建设过程中一次成林、成林即成景的建设目标和要求,林分的初植密度过大,存在着优势树种(组)集中度过高、树种单一、群落结构简单、林分郁闭度偏高等问题。此外,外环线沿线目前虽然已先后建成金海湿地公园、华夏公园、闵行文化公园、顾村公园等十余座开放性公园,但整体而言,林带的开放性仍略显不足,不能满足上海市民日益强烈的休闲娱乐需要。因此,在后期管理及环城公园带建设过程中,建议对林带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进一步提升和改造。
上海城市森林建设取得目前的成就并不容易,在可利用土地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加强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将是上海在今后城市建设和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因此,环城公园带建设切忌因盲目地追求景观效果,对现有森林资源进行破坏性开发,而是应该从实际现状出发,对现有森林资源合理地进行林相改造,在满足其游憩功能需要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其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挥。
针对林带不同林分的群落结构现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抚育管理措施加强中幼林抚育,通过透光伐、疏伐、卫生伐等技术手段,合理调整乔木林种植密度和郁闭度,增加灌木、地被植物的种植比例,构建复层—异龄—混交的植物群落,形成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更好地发挥环城林带的生态效益。
针对林带不同林分的树种结构及优势树种(组)分布现状,采用移植、补植等技术手段,调整和丰富林分的树种结构、林层结构及优势树种(组)结构,增加乡土树种和观花、观叶树种的比例,形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叶、冬有枝的丰富植物季相景观。同时,增加蜜源类植物、鸟嗜类植物的配置,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
在满足林带现有防护功能发挥的前提下,结合周边环境布局及城市建设、路网水系改建,将现有林带改建为功能定位不同、形式多样的开放性公园,合理地增加健身步道、休闲广场、娱乐设施、服务设施等的建设,满足市民休闲、游憩、娱乐、健身等各种需求,使之成为市民感受自然、放松身心的场所,实现“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的建设目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