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龚 娜 戎 阳
(贵州师范大学 国际旅游文化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21世纪经济信息技术的全球化加快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消费观念、生活理念,在一切“快”模式中,我国旅游也被“快速”推进。旅游者在对旅游消费的选择上日趋高端化,受疫情影响,国内出境游客逐步转向国内、本省旅游,带动周边景区软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旅游动机和偏好更趋向于健康安全趣味等方面,人们更加深入认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选择上更倾向于参与度高、教育性强的旅游活动,而对于旅游资源选择上更为偏好自然生态、非遗文化。进一步说,带有研究与探索性的综合性研学旅游模式将成为未来旅游方向之一。
在教育部推行的“双减”和劳动教育推动下,研学这类缘起中小学整校出行的模式带动了旅游淡季的流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和延续了相关景区旅游效益,这种旅游模式让Graburn提到的旅游的两分空间中神圣的空间与世俗的世界[1]合二为一,也诠释了史密斯提到旅游者的“我们”与“他们”[2]双重内涵合一。研学旅游活动使旅游发展模式更为多样化,使旅游需求导向更具优势,这也是经济欠发达而自然文化丰富的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多样化提升的有效途径。
1. 具身认知与真实性的研学旅游发展模式
具身认知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具身认知提出的具身一体、心智耦合及延展生成三原则,正好诠释身体是一个完美的工具,而身心参与体验方式正是从真实性的角度为研学旅游提供认知理论的解释视角。结合具身认知以研学旅游的“研”为需求导向的指引,实际上是突破了“真实性舞台”概念中后台与前台之间的界限,使研学的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的真实性能紧密相连。以民族文化研学旅游为例,特色的民族研学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会强化地方文化的真实性,有利于传统文化、民族身份的再建构。从研学旅游者自身参与体验考虑,从真实性理论出发,是旅游规划者、开发者、管理者必须遵从的一条基本原则。因此,从真实性出发,旅游模式通过利用研学参与模式,从研学旅游者具身认知结合目的地资源,如自然生态与非遗文化,地理空间资源与传统故事等[3],发展其研学旅游产品的价值与独特性[4],可提升旅游体验的真实性。
2. 地方认同与空间理论的研学旅游模式
地方是通过空间与人的互动被赋予的时空位置[5]。地方富有意义的真实性文化故事,会延续地方认知与情感联系[6]。MacCannell曾说过旅游就是无论走到哪里,旅游者终究要回到原来叫做家的地方,是熟悉的地方。而旅游目的地也是地方,是一个充满陌生意义的地方。段义孚提出恋地情结,从地理学研究中强调了情感认同与地方纬度是不可隔离的[7],也就是地方认同的形成会带有区域的特征和标志,进一步说这就是个人或者群体对某一类文化符号的认同[8]。研学旅游模式是一种时空与情感交织的体验,过程中直接受到地方生态自然、文化习俗等因素的影响[9],是地方认同与空间理论的综合层面组合模式。
贵州旅游资源丰富,其中蕴藏着巨大的转换空间,可将旅游资源转化为研学旅游资源,发挥旅游资源的教育作用,让更多的研学旅游者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感受到乡土乡情、地理人文、历史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得到了人生宝贵经验与经历。总体来说,贵州以“自然生态”“地质地貌”“红色教育”和“民族非遗”研学资源最为丰富和典型。从生态研学旅游的角度来说,高质量的生态研学旅游目的地是具有区域特色的自然与丰富人文资源组合区域。而贵州多数自然生态区都与周边民族村寨构成地域时空的特色体系,正是生态研学旅游项目可选的优质旅游目的地。
1. 贵州自然保护区与遗产地
首先,贵州自然保护区中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居多,组合多样[10],都位于民族文化资源保持良好的地区,有利于贵州省发展生态研学旅游。根据《贵州统计年鉴》2021数据来源可以看出贵州自然保护区的个数在呈现明显的下降,但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数目是呈上升趋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增多也为贵州省发展生态研学提供了契机,也展示出贵州生态旅游资源的丰富和优质。其次,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数量全球第一,截至2021年年末,贵州就占据了4个,分别是梵净山、荔波喀斯特、施秉云台山、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目前贵州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排全国第一,这为推动贵州生态研学旅游发展提供了契机。
2. 案例地分析
(1) 施秉云台山缺乏政策支撑,规划松散无聚焦性。从调研数据和访谈来看,施秉云台山尚未开展相关的生态研学活动,整个施秉县仅3家研学基地:中国乡土社会研究中心(贵州) 凉伞研究基地、施秉县舞水云台民族工艺非遗研学基地以及施洞镇红色研学基地。其主要研学内容以非遗文化、红色文化以及人文三个方面为主,年接待人次平均不超过3000人,研学导师每个基地在3~8人,课程套数最多12套。综合来看施秉县研学基地发展规模小,各方面研学配套才刚起步,研学内容并未以云台山自然生态资源为核心发展推广。以黔东南旅游发展实际情况来说,首先,黔东南民族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重点仍是以民族村寨以及非遗文化为主。其次,黔东南关于研学旅游发展的政策文件并未出台。最后,旅游企业与相关主体对生态研学旅游仍处观望状态。这正是导致云台山生态资源并未重点发展的主要原因。
(2) 赤水丹霞区域发展不均衡,资源整合度差。以中国丹霞的生态研学发展来看,贵州赤水旅游发展前景较好。赤水市现有赤水佛光岩研学基地、赤水白马溪研学实践基地、赤水大瀑布研学基地、竹海国家森林公园研学基地、赤水红石野谷自然生态基地、生命谷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转石奇观仙草园研学基地以及赤水桫椤国家自然保护区研学基地、黔北四季花海研学基地共9家,就发展内容来看较为单一,仅设计简单生态研学内容与非遗文化研学。自2019年至今,赤水市发展方向主要是民族村寨非遗研学为主,来源主要以平时周边学校的整校出行为主,时间不超过一天,年平均接待3500余人次,生态研学旅游方面几乎未启动。而基地的研学配套课程和专职导师数量方面,课程数量开发少,各自基地为主导发展,缺乏以丹霞为中心,进行整体性规划,资源整合度低。贵州赤水丹霞资源丰富,但其生态研学发展并不乐观,对于生态研学旅游无整体性规划,关注度低。究其原因是遵义研学旅游区域发展不均衡,红色旅游研学占比较大,同时由于缺乏相关官方指导和资源引流偏向问题,生态研学几乎没有成团。
(3) 荔波茂兰专业人才缺乏,资源融合度低。截至2022年9月,荔波县有研学基地共6家,分别为茂兰洪江村研学基地、茂兰喀斯特生态研学旅行营地、瑶山古寨研学旅行基地、瑶族写生部落、者吕布依寨研学旅行基地、水浦恩铭故里研学旅行基地(目前还未开展研学活动),但其中仅有一家在茂兰景区开展相关生态研学的项目,年平均接待8000余人次,主要时节以春、夏、秋居多,主要针对周边校区的整校出行、夏令营和亲子游。虽然荔波县依靠樟江名胜风景区(主要为小七孔、大七孔景区) 的知名度,在贵州自然生态旅游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茂兰自然遗产地的研学旅游才刚刚起步,研学基地数量少。同时在开发的研学基地中,配套课程和专职导师不具规模,像瑶山古寨和瑶山研学基地都处于暂无配套课程的情况。研学课程是整个生态研学旅游中核心,荔波茂兰景区研学基地在配套课程上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资源丰富程度与现实的研学活动内容不匹配,导致在生源上仅能满足周边中小学的基础性参与,带动暑期与亲子游的力度较小。从相关访谈和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首先,茂兰主要以非遗、人文以及写生为主。其次,在茂兰的生态研学主要以植物科普为主,还未形成相应的课程体系,植物科普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指导,相关流量来源仅以荔波周边的学校为主,时间较短,以一天为主,同时植物科普时间占比较少,课程简单,因时间关系仅能介绍植物名称、形状等。大部分的研学基地还是以非遗民族村为主,以瑶山村瑶族非遗文化为主要宣传方向。最后,从交通状况来看,耗时较长,交通不便仍是影响荔波茂兰研学游客量的主要原因之一,非遗资源和生态研学并没有形成综合性的资源推广,旅游+生态+非遗的茂兰优势并未突出。
(4) 梵净山研学成本过高,无职责部门联动。铜仁市传统旅游在贵州整个旅游业中,发展不算突出。自梵净山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后,为铜仁市旅游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新的增长点。不过传统景区仍然未挖掘出研学旅游的潜能,铜仁市目前大多数都是以旅游公司、旅行社的方式参与研学基地的建设,所以研学基地数量仍然较少,以梵净山为名片的自然生态研学未得到开展。根据目前调研数据来看,铜仁市截至2021年12月共有8家研学基地,分别为柑子冲研学实践教育营地/柑子冲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铜仁市碧江区东晟职业培训学校、铜仁市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铜仁市碧江区耀能研学旅行有限公司、贵州铜仁弘文教育有限公司、贵州攀丰研学实践有限公司、贵州亲子猫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及锦江研学,都涉及生态研学内容,年均参与人数4万左右。铜仁市区现阶段自行开展的研学项目,因政策原因,学校研学活动不能跨区,因安全性问题,梵净山学校研学活动尚未开展。就整体情况看,首先,生态研学成本过高。梵净山的门票“一票难求”,如开展深度研学,最少需要三天出入梵净山,考虑相关的门票以及缆车费用,从普惠性角度很难普及高质量生态研学内容。其次,安全性问题较难解决。梵净山毒蛇种类较多,而贵州省内大部分血清存储在贵阳市人民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及第二人民医院,铜仁市内医院血清储备量不够。相关安全性问题让大部分研学机构望而却步。再次,生态研学旅游项目对生态研学专家需求高,但部分专家普遍年纪偏大,实地授课时互动感不足,同时缺乏中青年的相关专业人才。最后,相关职责部门在研学活动方面与景区无联动、无优惠政策支持。2020年,铜仁市曾针对研学活动出台过两份相关文件,但内容均为中小学研学旅行措施,延续性较弱,导致大部分景区内的生态项目很难有持续性。
贵州省生态资源丰富多彩,四个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每个区域自然生态各有千秋,利用资源进行体验、游憩、探索、教育等以生态自然环境教育为主题的生态研学活动,不仅符合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是公众学习、体验以及高质量参与了解自然和爱自然的最直接方式。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力培养生态旅游研学专业型人才,各研学基地可与贵州相关专业高校合作,定向培育高校生态地质类旅游人才。同时应定期开展专业知识、服务标准、安全知识等培训,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要解决生态研学专业人才紧缺问题,建议建立国内外生态自然专家人才智库,同时以贵州高校以及相关生态机构为基础建立智库,招募科普志愿者,开放自然科普类公益课,提升人才培育与入园教育质量。同时,景区推出并宣传公众号,完善公众号的信息,全方位地满足游客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为游客提供高质量、高效率、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使科研与科普相辅相成。
贵州素有“千岛文化”之称,四个世界自然遗产地拥有优质的自然生态资源以及浓郁的民族文化。提升其高质量的生态研学模式,建议以本地自然生态和文化背景出发,深入挖掘其生态文化内涵,编制区域专业的遗产规划、联系区域村落构建核心科普小镇,除专业人才外,培养与选用区域的相关利益方,如公园管理员、投资者、一线员工以及村落居民,让所有人积极参与管理,成为遗产地生态研学课程中的老师,这样不仅能从文化、习俗以及经验和知识等传递自然文化的各种研学价值,而且还能提升区域对自然生态的保护能力,同时能将地方认同感传递给游客,全方位发展生态研学旅游+模式,将遗产地建设为自然学校,将游客变为学生,体现高参与度的生态研学教育科普功能,寓教于乐。
贵州作为中国大数据中心地区,生态研学朝智能化方向发展是最终途径。发挥“研学+生态”的作用,贵州省需加大宣传力度,以“生态”为名片,建立生态研学品牌,利用科技为自然生态研学旅游助力,在线上通过抖音、小红书、各种旅游app、微信公众号、微博、铁路、公路、高速、路标等进行宣传。贵州可借助中国最多自然遗产地优势,以“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地、中国十大避暑名山”等优势特色,通过线上线下开展宣传,突出其动植物的多样性,将贵州打造成为国内开展生态研学的首选地之一。要建立研学反馈机制,采纳顾客留下的合理意见,扩大影响力。
自然生态研学是以自然生态遗产地为背景,从科普教育角度出发,使受教育者融入大自然[11],与传统教育正好互补,是践行“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新方法。贵州省不仅是喀斯特大省,而且是多民族省份,其自然生态景区的喀斯特景观和周边的民族风情相互融合,对于生态旅游研学来说核心资源最有影响力。贵州省的自然遗产地基本上都位于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对此生态主题研学旅游应该结合当地特色,以自然生态景区为基础,需跨界融合,从旅游系统理念出发,基于注重环境教育的方向,加强与贵州喀斯特研究中心、高校喀斯特专业教授、喀斯特博物馆、生态博物馆、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民俗风情展馆及各种相关联的景区合作,打造精品研学路线。积极推动贵州各个市州生态资源共享和区域合作,精心打造一批示范性生态旅游精品线路。
推进贵州省内以世界四大自然遗产地为目的地的生态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需要完善区域内基础设施、整合资源、提升区域服务质量。生态研学旅游最为关键的是安全问题。贵州的自然生态研学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除一些毒蛇猛兽安全因素之外,一旦发生致命性的事故将造成伤害。建议配备相关医疗保障设施,建立生态研学区域医疗流动站,配备相关应急药品与医疗人员,同时与市州三甲医院保持紧急联系通道,设立应急措施,保障相关生态研学人员的人身安全。
生态研学旅游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自然资源使用强度,促进生态系统恢复,还能进一步契合国家需求发展,契合“双碳“战略背景下环境研学旅游教育,遵循旅游可持续发展原则,最大限度地发展研学旅游产业带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全方位提升,实现旅游产业与生态文化环境相互良性影响[12]。
不同类型的研学旅游资源吸引物会对游客产生不同的旅游真实性体验[13],因此从真实感体验影响因素出发,构建生态研学旅游的评价指标体系理论,是今后研究中更为具体的开发研学旅游产品的重要条件,同时需要考虑多个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指标体系,如自然研学旅游基地以及民族地区的教育部门以及文旅部门等,进一步提高生态研学旅游模式发展的适用性与相关效益。今后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构建于生态研学游客需求契合的真实性,提升游客在生态研学旅游中的具身认知质量,来提高旅游目的地对于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1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