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汤雅乔
(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贵州·贵阳 55002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原则、远景谋划于2018年经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得以明确。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时间节点之前,脱贫攻坚成为贫困地区与乡村振兴进行战略对接的重要抓手[1]。一方面,贫困地区开展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就是脱贫攻坚[2]。只有坚决打赢贫困地区、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战,才算解决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中最为繁重和艰巨的关键性问题,才能以“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的全新面貌推动谱写乡村振兴的新时代篇章[3]。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为贫困地区更好地开展脱贫攻坚提供了方向指引。从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振兴目标来看,乡村振兴对地区经济、生态、文化以及社会建设的“因地制宜”和“循序渐进”具有更高要求[4]。客观上需要农村贫困地区充分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对其资源禀赋展开系统性诊断,让脱贫攻坚中原本“各自为政”的措施手段在乡村振兴目标统领下围绕自身优势发展内核进行框架性构建,形成相互联动的有机整体。也就是说,贫困地区需要基于自身独特优势的禀赋元素,制定促进后发赶超的自我提升,策略,以便从更高层面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地处威宁自治县西北部的石门乡近年来借国家政策利好东风夯实了脱贫基础,并在省、市、县的持续帮扶与乡党委政府的团结带领下取得攻坚战阶段性成效:扶贫资金、项目的强力支撑让农特产业得以有序发展,基建水平大幅提升,乡村环境不断美化,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截止目前,石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2311户9676人中,已脱贫1706户7597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底的45.97%下降到2018年末的21.49%。与此同时,周边机场、高铁共建共享及威昭高速(石门连接线)即将竣工,有效拓宽了石门乡旅游发展的机遇空间。立足《贵州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及威宁县“十三五”规划引导,利用石门乡民族文化资源禀赋积极融入“黔西北山地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促进实现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海景区的协同发展。在一系列“利好”基础上,深度聚焦民族文化资源禀赋,探索实践“民族文化”扶贫路径,助力石门乡更好应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克难任务挑战,为自我提升策略的联动性和可持续性提供保障,促进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更好对接。
物质环境匮乏对能动者带来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面性,即“约束/帮助”环境中构思及执行计划的人类目标实现。唐世平教授将其提炼总结为物质环境对能动者的行为塑造[5]。石门坎地区自古生存环境恶劣,居民以苗族中的一支“大花苗”为主。在此“天荒未破,古径云封,残山剩水”之地,苗族人民通过“约束/帮助”自我塑造而建构沉淀出具备石门坎特质的“民族文化”[6]。具体而言,在生存环境艰苦恶劣及彝族土司、汉族土目严酷剥削的双重“约束”下,石门坎苗人生活闭塞,一贫如洗。在苗人的族群记忆中,他们曾和汉族同是中华文明的缔造者。虽历经千百年与汉人频繁的战争失利,被迫退缩至茫茫乌蒙山,传说中拥有的文字也在迁徙逃亡中失落。但先祖创造的辉煌历史不容抹去,即使身处极度边缘的绝望境地,也要自强图存,谋求族群延续发展。强烈的主体意识造就了石门坎苗人静待时机、积极探索尝试的坚韧性格与不凡行动力,立足教育发展实现“边缘崛起”——1905年春,苗人通过自筹资金,群策群力制造砖瓦、石灰,运送木材,搭建起滇黔川边第一所少数民族学校(即“石门坎光华小学”)[7]。自此,这一族群开始一步步重构自身文化及族群身份,并渐渐掌握克服与运用外界“约束”的“和解之道”:其一,苗族人对投入学习展现出极大热情,并通过探索践行现代教育模式,以及克服地理环境重重阻碍,打造石阶小道连通外部世界,短时间内大幅提升了认知水平,改变了无知、闭塞的状态;其二,“老苗文”的创制为这一古老族群恢复了文化载体和精神依托,强化了族群意识,随之而来的启智运动——无论是“以苗教苗”的模式拓展还是“平民教育”高潮的掀起——都进一步加深了族群认同并助推石门坎苗族文化走向繁荣;其三,基于教育统领的认知改善及自立资本增加,苗族人一方面根据当地环境特质改良了传统农业、手工业生产方式,在经济生活中变被动为主动;另一方面结合现实需要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推进医疗卫生及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团结带动周边地区形成一个现代社区型地域共同体。
在对外部环境“约束”的抗争利用下,石门坎苗族人实现了“自我重塑和突破”并彰显出该民族”“绝境求生、自强不息、薪火相传、众志成城”的精神特质,石门坎也因其突出成就一度被誉为当时“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苗族文化复兴圣地”。
如今,石门乡正积极运用其高山草甸、峡谷溪流的自然资源“帮助”功能,以发展生态旅游对接脱贫攻坚。与此同时,从乡政府驻地——石门坎独特的民族文化禀赋着手,可为石门乡扶贫事业另辟蹊径。一方面,聚焦石门坎民族文化“软实力”作用发挥,充分彰显前人在外部环境“约束/帮助”下的自我塑造成效,为深山区贫困人民探索出一条“专属”的励志新路,提振乡村整体精神面貌。另一方面,通过石门坎民族文化禀赋综合统筹农村各项扶贫资源,发挥民族文化“硬实力”引领产业兴旺发展,塑造石门乡富裕繁荣新景象。
此外,从省级层面看,在全国打响“第一炮”的贵州易地扶贫搬迁正进入“后半段篇章”,贫困村民“挪穷窝、换穷业”,为城镇化注入新的人口红利,以“稳步致富”的搬迁成效交出亮眼“成绩单”。而石门乡民族文化扶贫能以“坚守乡村”的明确定位构建对接落实乡村振兴的战略基础,并与易地扶贫搬迁形成“模式补充”,共同助力贵州扶贫治理体系政策及手段的完善提升。
总的来看,贵州贫困地区群众普遍存在自我发展能力有限、发展自信不强、发展动力不足、发展路子过窄的问题[8]。需基于文化扶贫手段坚定其发展的信心与斗志、增强其发展的能力与活力。相比红色文化、山地文化和生态文化等,贵州民族文化凝聚了区域内本民族在不同时期自我创造和发展的共同记忆,是族群传统的叙事载体,因此在扶贫的行动框架下更具备精准聚焦贫困群众主体性培育的特质。以前人创造的辉煌历史及族群延续的优良传统为扶贫依托,更有助于激励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形成,促进其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增强其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9]。具体到石门乡扶贫实际,从新时代认知角度出发,将石门坎民族文化内涵价值具体化为育民、励民、惠民、富民的行动指引,有助于探索出一条脱贫致富的“石门振兴”之路。
其一,依托石门乡民族文化发挥育民功能。百年前石门坎苗族人因教育获得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边缘崛起”的自立资本,从而脱离了苦难宿命。可以说,教育是石门坎苗族振兴的主要原因。历史的时针拨动向前,针对当下石门乡在脱贫攻坚中所面临发展能力有限的问题,仍要以经验为参照,从“扶智”方向着手,整合相关部门的力量资源,探索新时代苗族人民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借“黔西北山地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打造、“乡村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等契机,大力开展石门乡困难群众技能培训。以民族文化扶贫的“育民”要义彰显,激发贫困群众的学习热情和进取意识,提升其就业能力和创业兴趣,为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其二,依托石门乡民族文化激发励民功能。一个经历颠沛流离,剥削压迫的族群在短短几十年内建起“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无疑是一个奇迹。过程中苗族同胞作为社区建设者所展现出的主体个性,为追求民族尊严和美好幸福生活所彰显的自强精神及不屈意志,对于提振当下石门乡贫困群众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其奋发向上的内生动力意义非凡。民族文化扶贫的“励民”要义发挥,就是紧扣“扶志”,针对当前石门乡贫困群众不同程度存在的自轻、自弃心理,以文艺精品形式让苗族前人的主体精神、自强观念、自觉意识被有效感知;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出发深入解读石门坎这一特殊民族文化形态的发展轨迹和成就归因,使石门乡贫困群众明晰自己的“来龙”,重燃发展的信心和斗志,从而更好地把握自身“去脉”,为实现乡村的兴旺未来提供持续动力[10]。
其三,依托石门乡民族文化激活惠民效能。综合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门坎光华学校旧址展陈、组建苗族文艺表演队、修建文化广场等多方举措,石门乡面向贫困群众开展的系列公益性文化服务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而聚焦前人突破自我、团结包容的价值观引领,能进一步激活民族文化扶贫的“惠民”要义,为石门乡贫困群众所共享。依托见证苗族教学环境开放、人才交流无阻繁荣景象的历史文化遗存,围绕苗民自主参与、合力共享的乡村建设过往“定制”当下石门乡公共文化服务,结合丰富新颖的内容形式激活惠民效能,让贫困群众在“专属”的群体文化生活中摆脱自我封闭的状态束缚,获得精神世界的扩展和升华,走向更加进取广阔的未来,以展现石门乡村开放文明的新面貌。
其四,依托石门乡民族文化提升富民效能。民族文化作为石门乡“自有资源”,具备资本化过程进入门槛低,吸纳就业、创业包容性强的特质。就市场价值发挥角度而言,基于当前社会不断增长和细化的消费需求,民族文化这一特殊资源禀赋的经济效益能在商品生产的量化和产业化环节中得到激活、释放,石门乡也将享受持续的富民收益并获得附加的社会效益。近年来,石门乡在“黔西北山地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规划统筹下,紧抓石门坎社区被纳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发展契机,采取重点活化石门坎文物景区使用,打造提升新营苗族风情小康寨景点,开辟观音山、马料河等山川峡谷景观,支持苗族刺绣蜡染工作坊等多方手段拓展村民就业以促进脱贫。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发挥石门乡民族文化扶贫的“富民”要义,需改善目前将民族文化旅游与文物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多头并进的发展思路和现状[11]。通过强化民族文化的统摄性、主打性地位,统筹相关地域、领域、业态深度联动、融合,促进石门乡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化、规模化形成,助推乡村经济体量发展壮大。与此同时,在景点景区的规划升级中让民族文化“大显身手”,布局丰富促进群众多元增收,充分释放这一区域独特禀赋的吸引力和辐射作用,持续提升推动石门乡乡村繁荣发展活力。
承继石门坎苗族发展历史的“民族文化”扶贫路径定位,基于以民族文化教育促进“扶智”、以民族文艺精品强化“扶志”、依托民族文化激活公共服务效能、依托民族文化旅游提升经济效益的路径走向,全面发挥民族文化在石门乡脱贫攻坚中的“育民、励民、惠民、富民”价值作用,推动乡村地区形成“脱贫底线”与“振兴高线”有机对接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第一,以民族文化育民增强石门乡群众脱贫能力。一方面,整合黔、滇、川等省苗学民间组织形成教育资源联动,加强区域间苗族文化教育研究交流。将石门坎这一个案纳入“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视野下,广泛开展石门坎文化现象研究、石门坎文物保护研究、石门坎苗族教育及主体性建设研讨[12];充分重视以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当下文化教育实践,探索建立石门乡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示范学校,紧跟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提升少数民族教育现代化水平。另一方面,围绕石门乡民族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强化对贫困群众的教育培训,除保证群众拥有导游、安保、清洁、餐饮、住宿等服务领域基本知识储备外,还需有针对性地培养市场营销、规划设计、创意研发等高层次技术人才,同时定期开展苗族刺绣、蜡染手工制作及民族歌舞技艺专项辅导,通过“扶智”为乡村产业持续发展需求做好人力保障。
第二,以民族文化励民强化石门乡群众脱贫信心。结合文艺精品形式,以更加包容的意识和开放的视野讲述石门坎的“老故事”和“新故事”,一方面围绕过去“石门坎苗族教育发展及乡村建设”的“百年故事”,从展现民族文化历史变迁的角度进行艺术孵化,促进苗人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的广泛传颂和精神彰显,让贫困群众在前人自强不息、合作奋进的主体精神感染激励下重拾突破进取的信心与斗志;另一方面综合多类艺术形式讲述今天石门乡扶贫励志的新典型新传奇,聚焦当下不畏艰难、戮力攻坚的“三鞋干部”“十户一体”的自治脱贫模式,发出新时代“好声音”,让尘封的民族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强化群众发展的理想信念,实现“扶志”价值的新转换。
第三,以民族文化惠民丰富石门乡脱贫攻坚内涵。作为石门乡公共文化服务的最佳切入点,石门坎历史文化遗存的展览功能对石门乡“民族文化窗口”的“惠民”效果影响深远。在紧扣展品内涵提升的基础上,聚焦石门乡贫困群众诉求,设置文物细节、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记载文献的语音讲解和文字(中文、苗文、英文)导览,降低观赏门槛;在丰富展陈形式方面,探索文物数字化管理模式,增添石门坎及周边村民影像、声像信息收集等主体参与性内容,采用幻影成像、VR技术还原光华学校校园日常、体育运动会盛况、苗民生产生活、重大历史事件等场景,全方位、深层次营造石门坎文物穿越百年的厚重历史氛围,重现乡村建设荣耀过往;同时,围绕群众多元文化需求,规划拓展石房子(石门坎历史文化陈列室)、光华学校陈列室空间使用,开设“大花苗民族文化记忆展”“石门乡脱贫攻坚艺术创作成果展”“新时代大花苗民族特色文化展”等不同层面展览。此外,基于石门坎民族运动历史成就定制当下石门乡群体文化活动,通过鼓励自办文体社团,定期组织“农民运动会”“苗族民间歌舞比赛”等,引导贫困群众以开放团结、健康向上的新面貌展现石门乡村新形象。
第四,以民族文化富民拓宽石门乡群众脱贫路子。基于区域内民族文化资源横向流动,促进旅游产品多维度打造和体系化建立,推动民族文化旅游产业长足发展[13]。与此同时,进一步规划整合相应景点景区以提升民族文化内涵在旅游产业中的比重,多渠道助推村民收入增长。具体而言,一方面要立足生态观光要素,与区域内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战略整合,拓展培育以相关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设施及实践活动为支撑的体验旅游、研学旅游。另外,统筹石门乡特色苗寨——新营村、石头寨、年丰村等乡村旅游景点,加强村寨建设联通、突出景点发展侧重的思路;提升新营村苗族蜡染刺绣手工体验品质;基于石头寨整体风貌规划特色民宿;打造年丰村民族文化演艺产品,推动旅游实景演出发展,促进形成民族节庆旅游品牌。另一方面,需重视文物观光景点的规划分区。核心区和过渡区的划分有助于景点功能细化并扩展就业岗位:对于过渡区的设置能够促进游览氛围营造和商业服务展开,如香港迪士尼乐园打造“美国小镇大街”过渡区,以街市建筑以及市镇会堂营造怀旧氛围、吸引消费者;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开辟入园熊猫大道作为过渡,发挥熊猫文化展示和基地参观引导作用[14]。在规划提升石门坎文物景区时,需完善旅游过渡区,于主入口(石门)、次入口附近设立游客中心,增设餐饮休闲、景点指引、咨询服务岗位并为核心区旅游参观营造氛围。同时,针对核心区的亮点提升,需策划更具石门坎民族内涵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如活化使用邮政代办所遗址推出“百年石门邮局”主题活动,基于石门坎苗文意象研发系列文创产品,或是规划足球场用于苗族传统项目体验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