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民族传统体育的民众关怀及本色发展研究

时间:2024-09-03

宋红莲

(南京林业大学 体育教育部,江苏·南京 210037)

引言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体育休闲活动,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族传统体育与少数民族民众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结合紧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依存一定的民族环境和基础。由于大部分民族传统体育主要在民族地区流传,局限于当地的民族习惯、民族地域等因素,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发展并不容易,因此发掘民族传统体育的潜质和优势,寻求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结合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发挥成为民族传统体育现实社会发展的必然课题。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民族民众生活有密切关联,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浓郁的人文气息形成了民族传统体育独特的魅力,也因此与现代体育理念达成一致,虽然近现代有关体育思想的具体观点各有不同,但体育以人为本已经成为众人的共识。[1]在现代语境下,基于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特征进行本色发展将使民族传统体育更加契合现代社会的体育需求,也更加符合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要求。

一、民族传统体育的民众关怀

(一)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是民众生活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源起是民族民众的生产生活,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延续和推动民族生活的继续,生活化是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特征。民族生活是民族民众的生活,民众是生活的主体,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其在天然上与民族民众具有密切关系,因此人文性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在特性。如赫哲族的叉草球体育与其在生活的叉鱼行为有关,而壮族的打扁担则源于壮族的日常生产活动,畲族由于生活需要经常在海滩上捡拾海产品,因此产生了“赛海马”运动。珍珠球是满族人的传统体育项目,此项目由其日常劳动形式演变而来,采珍珠是古代满族人的日常劳动,最初源起儿童对大人劳动的一种模仿,最后发展成为用小皮球进行攻防的体育运动。其他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大都如此,源于民族生活,并成为民族生活的一部分,与民族生活的其他祭祀、节庆习俗等内容密切相关。

(二)民族传统体育的参与主体是民众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民众生活的一部分,从民族传统体育发源及其后来的发展自始至终都没有脱离民族民众的日常生活,因此民族传统体育的参与主体便是大部分少数民族民众,民众是体育活动的主体,与当前部分竞技体育限定于小范围内的参与不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高度的公众参与性。如历史上内蒙古的“搏克”运动不限定阶级身份,任何人只要报名都可以参与,而侗、傣等族的抢花炮运动也是从村寨中选出花炮手,但是参与呐喊围观的观众则包括十里八村各地男女老少,抢花炮运动开始之日,当地民众往往是全家老少,盛装参与,参与度之高可想而知;其他荡秋千、打扁担等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参与者也是由民众自发参与,并没有限定具体资格,民众参与面的广泛性由此可见。[2]不同民族传统体育的形式各有不同,体育目的也各有不同,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参与基本是不限定资格,所有民众皆可参与,民众参与热情高。

(三)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功能是娱乐民众

娱乐性是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特征。在各式各样的民族节日里,民族传统体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娱乐项目,虽然从目的上来看,有的是娱神,如部分体育活动主要是在宗教祭祀活动中进行,有的是娱人,如打扁担、踩芦笙、射弩等活动,也有的体育活动兼而有之,目的不同,但在整体而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都是偏重于娱乐功能。[3]因此在民族传统体育中,大多数活动实质上就是体育游戏,具有浓重的娱乐意味,体育活动的参与往往形成皆大欢喜的结果,现有民族体育运动会上表演项目在数量上大大超出竞技项目,也正是由于娱乐性特征这个原因。在此情况下,民族传统体育更多的是娱乐放松,是民众的自我锻炼,娱乐民众、在民众欢笑声中开展,适应民众的喜好使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成了浓重的人文情怀,相较于竞技对于个人竞技能力发展的满足,民族传统体育的休闲娱乐特征更偏向于对人类本性的全面解放,更着重于个体的身心全面发展。

(四)民族传统体育的活动规则由民族民众主导

虽然少数民族体育各种体育运动游戏也有一定规则限制,但是其在以人为本方面执行得更为彻底,主要表现在活动规则的简单化、灵活化,活动评价的人情化。首先从活动规则上来看,由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活动目的主要是为了民众娱乐,参与者主要是附近的相邻,参与者多为自发参与,因此其在规则上并无太多限制,简单易行,如云南傈僳族的射弩运动,有时以粑粑和肉块为箭靶,谁射中就归谁;[5]另外民族传统体育对于规则的应用也较为灵活,并不拘于一格。在活动规则方面,民族民众发挥的是主导作用,而不是以规则来主导体育活动的进程或走向。其次,从活动的评价上也可以看出,相关体育活动的开展主要以民众的评价为主,倾向于个人经验评价,活动带来的气氛和活动所形成的效果,及其对民众的吸引才是活动评价的主要标准,而不死仅仅限定于技巧方面的认可。以抢花炮运动为例,从现有资料可以看出,其更多地被视为节庆活动,活动规则简单,民众的围观更多地是因此带来的趣味,而不是因个人对活动方输赢的关注,参赛最终获得的奖品更多地是象征好运和祝福的物品,而不是对其运动过程的单一评价,在规则及形式中,都体现了浓浓的人文气息,因此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更多的人文色彩。

二、基于民众关怀的民族传统体育本色发展

(一)基于体育内容生活化打造生活化体育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生活化特征,实质上正好契合了现代体育的发展思想。奥林匹克体育思想提出通过体育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结合,从而使体育推动民众生活方式的调整,表明了体育回归生活的理念。另外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随着社会发展水平提高,人类将逐渐由对生活基本需求的最初关注,转向对生命质量的提高及生态环境的关注。体育对民众而言,将不再是生活之外的东西,将逐渐融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去,成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通过体育与生活的结合,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体育所带来的强身健体、娱乐放松、自我发展等目的,现代社会体育的快速发展便是体育这种社会化、生活化趋向的最好例证。由关注体育到关注体育为民众所带来的影响,实质上是体育发展理念由体育转向对人的关心,是体育以人为本理念的在现实社会中的践行,也是体育活动回归其服务于民族的合理定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虽然在体育器材、体育规则、体育形式等方面存在不足,但是其与生活的密切结合,突出的生活化特征,已经塑造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文情怀,正是这种人文情怀,才使得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历经千年百年,在民族民众的生活中经久不衰。相对于现代体育运动形象的刻意打造、生活化体育的有意追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生活化特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发展的原始性、粗糙性,但也正是这种原始纯粹的特征才使得民族传统体育与民众返璞归真的理念追求达成一致,在现实体育经过快速发展追求人文关怀的同时,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文本色为其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获得了通行证。因此,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的生活化本色为发展生活化体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基于公众参与积极性打造全民体育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进国民身体素质发展是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为了推进社会体育的发展,近年来,国家举办了多次社会体育活动,对体育理念进行全民化阐释,如2009年提出的“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等,并出台了多种法案,对社会体育的发展进行规范和引导,推动全民健身,如2009《全民健身条例》等。另外在民间,健身馆越来越多,广场舞参与者数量日渐增加,,政府的倡导及民间的推动,使得社会体育已经与现有竞技体育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小,发展社会体育也成为国内体育发展的重要思潮。社会体育的本质主要是为了提高民众的身体素质,发展民众的健康心理重在民众的参与,民众的参与度高低是社会体育发展的标志,也是衡量社会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现实社会对社会体育的强调表明了从国家层面至社会层面在体育方面对民众身心的关注,实践行为下的这种人文情怀正好与少数民族体育的公众参与不谋而合。

民族传统体育高度的公众参与性在实践上表征了体育为民的体育本质,契合了现代社会中以人为本,发展社会体育的理念,前者的践行与后者的倡导在本质上达成了一致,这样的契合使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推广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前提。民众的高度参与是民族传统体育拓宽发展的基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高度公众化为其现代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前提下,民族传统体育可以以此为契机在民族民众之外的民众中推广发展,推广全民健身理念,并以此为基础打造全民体育。

(三)基于娱乐休闲功能打造休闲体育

体育有娱乐体育、养生体育、竞技体育之分,以足球、篮球等球类运动为主流的现代化体育运动多偏向于竞技运动,相比之下,娱乐体育、养生体育发展不足。虽然竞技体育可以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情绪,刺激民族的奋斗意识,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对普通大众而言,现实社会的高强度压力,以及民众的健康意识增强,加上现代体育的高门槛,强身健体、放松休闲才是当前民众对体育的主导需求,竞技体育的单一主导发展并不能完全适应现实社会对体育的发展需求。大多数民众更需要娱乐性体育活动放松身心,而竞技体育的一枝独秀显然并不能完全满足民众的休闲需求。与现实社会民众对体育娱乐休闲功能需求相对应的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虽然也有竞技成分,但是其更偏向于娱乐功能,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娱乐功能所带来的人文气息在本质上正好对应了现代人关注自身身心协调发展的体育休闲追求,两者在根本上的一致使得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的推广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基础。[4]民众的体育需求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拓展发展空间的基础,民族传统体育娱人娱己的功能的人文情怀为其带来了更多的潜在参与者,无论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形式如何调整,只要有此前提在,民族传统体育都存在现实发展推广的可行性。人文情怀将是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中多元化发展的新起点,娱乐休闲的功能特征将是民族传统体育打造休闲体育的重要基石。

(四)基于规则公众主导打造平民体育

体育活动规则也是体现体育活动性质和取向的重要方面。由于竞技体育的主要看点在于成败,为了突出竞技结果的公平性,往往需要严格制定规则,对各种事宜进行规范,以使结果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因此重规则、严执行是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特征。与竞技体育所推崇的规则不同,现有社会体育的发展重在参与,重在过程的享受,重在身心的调和,与现代体育所强调的严格规则限定不同,这也是未来社会体育发展的主导趋势。

随着社会发展,体育平民化是未来体育发展的趋势,体育理念也将由较为单一的健身或竞技追求向身心调和、休闲娱乐等方向多元化转变,和谐、以人为本是现代体育发展理念的核心,在体育活动中更加强调对人的关怀,突出人文气息是体育未来发展的取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由于活动规则简单化、活动调控灵活化、活动形式多样化等形成的人性化体育特征,降低了民族体育进入的门槛,迎合了大众体育、平民体育的发展需求,使其与现代体育的发展理念在本质上达成一致,在此基础上,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内在发展的可行性。

结语

一方面,随着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基础及生态环境改变,民族传统体育必须寻求新的发展,才能在新的时代环境中立足,另一方面,现代体育的发展趋势为民族传统体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现代语境下探讨民族传统体育的改变和适应尤为必要。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不是除旧立新,而是基于其原有价值的挖掘和开发,寻求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发展潮流的契合点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体育需求。结合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特征,较强的人文气息、浓重的人文情怀是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共通点,因此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民族传统体育,创新或改良民族传统体育。重视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人文气息,并通过各种方式体现和突出人文情怀,以此为基础打造生活化体育,全民体育,休闲体育和平民体育将是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发展的基石。

[1]王俊奇. 近现代二十家体育思想论稿[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6).

[2]周遵琴.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体育发展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13,(5).

[3]郑玲玲. 云南傣族传统体育艺术化研究[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4).

[4]王明立,刘建敏. 现代休闲体育理论与实践[M].中国书籍出版社,2007,(9).

[5]刘德琼.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M]. 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