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我国民族地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研究

时间:2024-09-03

汪立峰

(教育部 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80)

产业体系是国民经济各产业以一定的结构和比例组成的相互联系的整体,它包含了两个层次的内涵:一是产业体系内部各产业的构成关系,即产业结构;二是产业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所达到的水平和具备的特点。近年来,我国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与调整,产业体系逐步趋于合理化和现代化,但由于民族地区多属于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现代产业体系是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相关产业相互协调、均衡发展并不断优化升级而形成的有机整体。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就是要突破传统产业体系的束缚和瓶颈,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产业体系。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这为我国民族地区的产业体系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我国民族地区产业体系现状

我国民族地区一般是指以少数民族人民为主聚集生活的地区,主要包括内蒙古、广西、宁夏、新疆、西藏等5个民族自治区。此外,由于青海、云南、贵州等3个省份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因此,本文也将其列入民族地区进行考察。

(一)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水平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它直观地反映了该地区的产业体系状况。如果用Vi(i=1,2,3)表示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那么V可以代表该地区的产业结构状况。根据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产业结构一般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顺位进行升级。也就是说,V1一般会逐步减少,V2和V3依次上升;V2和V3比重越高,说明产业结构趋于优化。但是,单一的V指标不能完全反映产业结构水平。如果该地区第三产业的V值较大,但第三产业的生产效率较低,我们不能简单地判断该地区的产业结构是“优”的。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考察各产业的生产效率即劳动生产率。以LPi表示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它等于各产业产值与就业人数的比值。

将V指标与LP指标结合考虑,可以得到产业结构高度指标H,该指标可以更为全面地反映产业结构水平。其计算公式为:,其中i=1、2、3,表示三大产业;t表示时间。[1]如果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越大,则该地区的产业结构高度就越大。

由于比重V是无量纲数值,因此需将劳动生产率LP进行无量纲化。参考刘伟、张辉(2013)的方法,可以将LP标准化:。其中,是标准化的劳动生产率,和分别表示工业化起始和完成时第i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根据钱纳里(1986)的标准结构模型以及刘伟、张辉(2013)的推算,我们可以得到工业化起点和终点时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标准(以2005年为基期)。根据标准化劳动生产率计算的产业结构高度水平也反映了工业化水平,如果H<1,则表示该地区未完成工业化,如果H≥1,则表示该地区已经完成工业化。在时间方面,本文选择2006~2011年的区间,以反映“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的变化。在数据方面,本文采用《中国统计年鉴》及各地方统计年鉴数据,各地区GDP及各产业产值按2005年不变价格计算。由此,我们可以得到我国民族地区各产业的GDP占比Vi、标准化劳动生产率LPiN(表1)以及产业结构高度H(表2)。

表1 我国民族地区各产业占GDP比重Vi及标准化劳动生产率LPiN(2011年)

表2 我国民族地区产业结构高度H(2006~2011年)

1.民族地区各产业产值的比重。

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呈“2-3-1”的顺位特征,即第二产业比重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低(西藏除外,表现为“3-2-1”结构)。将民族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民族地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GDP占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第三产业的GDP占比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可以得知,我国民族地区的产业比例关系不协调,产业结构总体上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析比较各民族省份(区)可以发现,广西、贵州、云南、西藏、新疆的第一产业比重较高,说明农业、畜牧业等仍是这些地区的支柱产业;内蒙古、青海、宁夏的第二产业比重较高,这主要是由于该地区资源性工业的发展;此外,贵州和西藏的第三产业发展较快,这得益于该地区旅游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2.民族地区各产业劳动生产率。

民族地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民族地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生产效率较为低下;民族地区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主要是由于民族地区自然资源较为充裕,相关的加工制造业产值较高,而民族地区人口相对较少,使得其生产效率相对较高。进一步可以发现,内蒙古和新疆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不仅明显高于民族地区平均水平,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贵州的第一产业、西藏的第二产业以及云南的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

3.民族地区产业结构高度。

从全国来看,我国2011年产业结构高度为0.7194,表明工业化尚未完成,目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从民族地区来看,我国民族地区产业结构高度整体而言,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近,其中,在2006~2009年间,民族地区产业结构高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自2010年开始则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表面上看,我国民族地区的工业化水平较高,但进一步分析表2可以发现,民族地区各省(区)的产业结构高度(即工业化水平)极不平衡。内蒙古、新疆的第二产业发展较快,劳动生产率较高,因此其产业结构高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而带动了民族地区产业结构高度水平的上升,尤其是内蒙古,在2007年其产业结构高度超过1,表明内蒙古已基本完成工业化;宁夏的产业结构高度水平在2011年开始略超全国平均水平;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等多数省(区)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很大差距。

(二)我国民族地区产业体系特征

1.以传统产业为主。

我国民族地区产业体系的突出特征是以传统产业为主。传统产业是指利用传统技术进行生产的产业,其特点是生产技术和设备比较落后,缺乏先进科学技术指导,劳动生产率水平低,经济效益不高。[2]在第一产业,民族地区较多从事传统的种植业、畜牧业,例如广西的水稻种植、西藏的畜牧养殖等等;在第二产业,由于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较为充裕,因此采掘业、加工制造业等在民族地区占有重要地位,例如新疆的石油开采、贵州的矿石冶炼、广西的食糖加工等等;在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批发零售业、餐饮服务业等的产值规模虽然逐步扩大,但基本上是采取粗放式的增长方式,经营理念和业态仍然较为落后。

2.新兴产业处于起步阶段。

与传统产业相比,民族地区的新兴产业发展则明显滞后。新兴产业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于新技术的应用或者新市场的开拓而出现的新的产业或者产业群体,[3]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而形成的新产业部门。新兴产业的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代表了产业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我国民族地区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例如,内蒙古大力发展依托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的新能源产业,贵州依靠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等等。但是总体而言,我国民族地区的新兴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规模不大,效益不高。

3.产业多位于价值链低端。

价值链包括处于前端的研发和设计等环节,处于中端的生产加工等环节以及处于后端的品牌、渠道、服务等环节,其中前端和后端环节的利润空间较大,增值能力较强,因而在价值链中处于高端地位,而中端环节的增值能力有限,在价值链中处于低端地位。民族地区的劳动力成本较低,教育水平和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因而民族地区大量使用当地劳动力从事技术含量有限的劳动密集型生产,这使得民族地区的产业较多位于价值链的低端,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主要从事原材料生产和初级产品加工环节,第三产业集中在初始的销售服务环节。处在价值链的低端,意味着只能从整个价值链中获得较低的利润。这不利于民族地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二、我国民族地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意义

针对当前民族地区产业体系现状以及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我们应在现有产业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使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达到新的台阶。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对于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有利于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民族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通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民族地区可以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从而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其次,有利于提高民族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特征。附加值高表明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从而增加劳动者的收入;吸纳就业能力强意味着可以容纳民族地区更多的劳动力参与就业,分享现代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成果,尤其是可以带动落后地区贫困人口尽快地脱贫致富。

最后,有利于民族特色产业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国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与其他地区存在的重要区别是民族地区拥有很多具有民族风格的特色产业,这些民族特色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我国民族地区所要建立的现代产业体系,正是建立在保护和发展民族特色产业与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并使其蕴含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得到进一步挖掘和体现。

三、我国民族地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思路

为优化生产资源的配置,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民族地区应从我国的国情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按照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积极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4]

民族地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过程,也就是提升民族地区产业结构高度、推动民族地区向后工业化社会迈进的过程,其基本路径包括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两个方面。优化产业结构主要是确定各产业的合理比例关系,尤其注意扩大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实现产业结构高度的不断提升;提高劳动生产率主要是优化资源配置,加大研发投入,促进协同创新。只有同时注重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两方面的工作,才能使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高度得到提升,产业体系得以优化发展。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推动民族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民族地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首要任务是优化产业结构,也就是遵循产业结构演进规律,推动产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移,使各产业之间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由于产业结构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因此,在产业优化升级过程中除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外,还要综合考虑民族地区的基本区情、民族地区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以及民族地区在我国对外开放中的优势。[5]

民族地区产业优化升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优化三大产业比例关系。在工业化完成之前,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一般是“2-3-1”。当前,应着力发展第二产业,推动民族地区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同时,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推动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从“2-3-1”向“3-2-1”转变,届时民族地区工业化已经完成,进入服务经济社会即后工业化社会,这也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尤其是广西、云南等第二、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要积极推动产业比例关系的转变。(2)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民族地区要根据自身优势,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和布局;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发挥农业生产合作社等组织在促进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和集约化等方面的作用。(3)加快工业转型升级,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挥民族地区的后发优势,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民族地区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4)促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发展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中介服务业、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结合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和现实需求,有选择地发展旅游业、健康服务业、家庭服务业等生活性服务业,尽可能地满足各民族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第二,推动民族地区产业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产业体系。

我国民族地区所要构建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是简单地模仿、复制发达地区的产业体系,而是根据民族地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体系。比较优势原则是各国各地区产业参与分工的基础,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指导原则”[6],因而也是我国民族地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根本原则。

一个地区的比较优势由该地区的禀赋结构即要素资源的丰裕程度所决定。如果某种要素资源较为丰裕,则该地区使用该种要素资源进行生产的产业的成本较低,因而就具有比较优势。整体来看,我国民族地区的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然资源。我国民族地区不仅拥有宝贵的矿产资源,还拥有稀有的动植物品种、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珍贵的历史遗迹。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决定了民族地区在发展加工制造业、特种养殖与种植业、旅游业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二是民族传统文化。我国少数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积淀了厚重的传统文化,包括少数民族的歌舞戏剧、文学艺术、医药体育等等。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我国的艺术瑰宝,也为全国人民所喜闻乐见。民族地区应在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保护的基础上,以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为指导,大力振兴民族文化产业,推动少数民族优秀文学作品的出版以及民族音乐舞蹈的推广,并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引进数字化技术,促进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三是民族传统工艺。我国民族地区拥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手工艺品种和技艺,如织锦、丝织、蜡染、刺绣、编织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市场前景。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民族地区要改变传统工艺的落后生产组织形式尤其是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实现相关产业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加强市场开放力度,并推动工艺品生产行业与旅游业等的有机结合。民族地区的产业体系只有建立在自身比较优势基础上,才能形成自身的特色,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第三,推动民族地区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转移,形成附加值高的产业体系。

产业的价值增值空间反映了民族地区从整个价值链中获取收益的水平,它关系到民族地区产业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渐成国际分工形态主流的形势下,民族地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必须努力提高产业在价值链中各环节的增值能力,向价值链高端转移。为摆脱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不利局面,民族地区产业应改变现有的分工格局,从初级加工和简单工序生产环节逐渐向技术研发、创意设计以及品牌和营销环节转移,提高民族地区企业参与价值链高端环节分工的能力和水平。例如,民族地区的采掘业可以向新材料行业发展,加工制造业可以向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和环节转移,特种养殖与种植业可以向农产品深加工环节发展,民族传统工艺品可以在政府扶持下大力提升品牌知名度,等等。

民族地区构建附加值高的产业体系,关键是在研发、品牌和营销等方面取得突破:(1)要加大研发方面的投入。民族地区的政府部门要对企业的研发活动给予财政、税收、信息、人才等方面的必要扶持,引导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2)要重视品牌建设。积极推进民族地区的企业品牌战略,培养企业的品牌意识。重点培育和组建若干大型企业集团,形成自己的品牌,提高企业的无形价值,实现“民族制造”向“民族创造”的转变。(3)要加强营销体系建设。由于地理位置的先天不足,民族地区产业在营销体系建设方面存在诸多困难。为此,民族地区应克服信息与交通壁垒,以信息化建设和物流体系建设为基础,加强民族地区企业营销后台的建设和管理。[7]对于龙头产业和企业,还可考虑选择在东部地区增设生产基地,以减少物流配送成本。

第四,推动民族地区产业协同创新,形成创新能力强的产业体系。

我国民族地区的产业组织形式、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特别是第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为此必须加大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是民族地区提高劳动生产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平台,协同创新就是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有机联系起来,实现人才、信息、技术等的无障碍连接,通过合作开展有组织的创新活动,使民族地区的产学研活动形成有效的融合。目前,我国民族地区的企业创新能力较弱,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与发达地区有一定差距,科研院所的研发能力也亟待进一步提高,此外,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联系也较为松散,这阻碍了民族地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此,民族地区应以产业发展需要为导向,依托民族地区高校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整合企业和相关科研院所的研究队伍,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形成高效率、多元化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机制,增强民族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民族地区的劳动生产率,促进民族地区的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发展。

当前,我国民族地区产业的协同创新可以通过三个途径进行:一是民族地区内部的产业协同创新。它主要是民族地区将本区域内的创新资源集合起来,并根据区域内的产业体系特征和产业升级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产业创新。考虑民族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较多分布在自治区的首府,这种创新如果是以民族自治区作为协同范围,则更容易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因而也就具有更高的效率。二是跨民族地区的产业协同创新。这主要是不同民族自治区之间进行跨区域的相互合作,共同进行产业协同创新。虽然各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高度不同,产业分布情况也有所差异,但各民族基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地理位置而形成的一些特色产业,仍有共通和互补之处。不同民族自治区可以加强分工与协作,通过“产业-产业”形式(即自治区之间的产业直接联系起来)或“产业-研发”形式(即将一个自治区的研发资源与另一个自治区的产业联合起来),推动民族地区产学研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产业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三是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的产业协同创新。要缩小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体系同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单靠民族地区的自身力量是很难实现的。民族地区应充分利用发达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机遇,加强同发达地区的产业协作。需要指出的是,民族地区并非简单地通过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而应是将民族地区的产业和研发资源,同发达地区的产业和研发资源进行对接,在消化吸收发达地区先进技术和创新理念的基础上,实现自身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总之,我国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产业结构高度指标以及产业体系特征来看,民族地区的产业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完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成为解决我国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瓶颈的必然要求。民族地区应在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以民族地区区情为依据,积极推动民族地区产业优化升级;要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理念和现代产业,并鼓励民族地区产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要积极培育人才,形成能适应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需求的人才体系,为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要加强民族地区跨区域产业体系的协调配合和均衡发展,避免跨区域产业链的断裂,防止产业体系产生“孤岛效应”;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过程中注意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使民族地区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相得益彰。

[1]刘伟、张辉.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问题[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3,(1):99~100.

[2]彭克宏主编.社会科学大词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629.

[3]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现代经济词典[M].南京: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097.

[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EB/OL].中央人民政府网,2011-03-16,http://www.gov.cn/2011 lh/content_1825838_4.htm.

[5]施正一.民族经济学教程(修订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224.

[6]林毅夫.经济发展与转型——思潮、战略与自生能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6.

[7]汪立峰.国际分工与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发展[J].高校理论战线,2011,(2):3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