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青海省为例

时间:2024-09-03

石鹏娟 冉永春

(青海大学,青海·西宁 810016)

近年来,针对县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测评、县域经济差异、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县域经济协调增长路径等方面。在实证研究方面,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在这些已有理论、方法支撑的基础上,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一个特殊性的区域,该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有利于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而且也有利于解决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问题。

一、青海省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实证评价

(一)研究方法

本论文主要采用了因子分析方法。本文将青海省县域经济评价指标分为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对各系统指标分别做因子分析。因子分析之后通过计算因子总得分对青海省县域经济各系统做出综合评价,分别用A1、A2表示,然后通过确定各系统权重系数f(1)、f(2)①,根据公式①计算出青海省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综合评价值M。

在此基础上采用公式②计算出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T。

(二)数据来源

该论文的数据来源于《青海省2013年统计年鉴》和青海省各州县具体统计数据。由于某些县域数据不完整,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都以均值代替。

(三)指标体系的建立

为了对青海省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做出测评,笔者参考国内实证研究成果并结合青海省实际,建立如下评价指标体系,并划分为经济和社会两个子系统。见表1-1

表1-1 评价指标体系

(四)评价结果分析

对指标体系中选用的13个系统指标、40个样本、520个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按照1-1中介绍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得到青海省各县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综合值M和协调发展指数T,见表1-2

表1-2 青海省各县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综合值和协调发展指数

?

从以上计算出的M值和T值来看,各县域协调发展综合评价值和协调发展指数存在一定差异,说明青海省县域经济各系统之间协调度存在差异,单从T值来看,部分县域T值大于1,说明协调程度较高,部分县域0

二、影响青海省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

(一)人力资本水平

青海省全省大专及以上受教育人数比例仅为9%,这与发达地区相差甚远。从各县域的数据看,西宁市和海西州比例相对较大,分别为13%、11%;海东地区、海北州、黄南州、海南州、果洛州基本上都在5%;而玉树州仅为3%。可见,青海省各县域居民受教育水平相差较大,这会造成各县域人力资本水平差异较大。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着该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着该地区人民的劳动生产率,进而影响着该地区的总产出水平。

(二)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直接影响着该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合理的产业结构迅速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则会减缓区域经济发展速度。青海省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在该地区存在大量的牧区和国家生态保护区,产业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导致各县域产业结构相差较大。如海西地区主要发展制造业等第二产业,所以该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2012年该地区经济总量占青海省全省经济总量的30.26%;而三江源地区被划为国家自然保护区,产业发展主要集中于农牧业,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这说明青海省各县域产业结构差异较大,而不同的产业结构决定着不同的经济发展速度,进而会造成各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所以,区域产业结构差异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因素。

(三)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的功能表现在:(1)拉动第三产业发展。城镇化的发展使得农村居民身份由农村转变为城镇,消费需求发生改变,对第三产业产品需求也相应增加,必然带来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2)城镇化将引发大规模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真正改善地区人民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将为公司、企业的设立和运行提供保障,以此拉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增长。(3)城镇化的发展会带来居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消费结构也会从低档次消费向高档次消费转变,消费刺激生产,必然带来全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

三、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县域教育培训制度,提升县域人力资本水平

首先,完善落后地区教育制度,提高整体受教育水平。从教师的培养方面来考虑,建议选取一些西部地区比较优秀的生源进行培养。本着“出生于西部,服务于西部”的理念,教育部门按照各县域的实际需求制定“定向培养方案”,包括选拔的条件、资格、名额、专业、培养期间的费用、毕业之后的去向、违约责任等等。然后根据每年高考生自愿报名的情况,择优选拔。通过选拔之后,所有的学生都必须与教育部门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协议对违约责任的规定要明确,而且要重,可以对违约后的再就业给予一定的限制。但是探究西部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深层次原因,还是外界环境和福利待遇问题。外界环境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而福利待遇问题是相对比较容易解决的。经济学以“理性人”的假设研究消费者或者生产者的行为,即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到这些地区从教的教师也是“理性人”,他在决定是否留下来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还是经济利益,所以,建议政府制定一些适宜的政策措施,可以考虑从财政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作为专项基金来提高到落后地区从教人员的福利待遇,包括住房、交通、探亲、医疗、地区津贴等方面。

其次,建立失业人员及农民技能培训机构,切实提高其自身素质。该机构的建立,使得失业人员及农民获得一定的技术专长,一方面提升了失业人员及农民的自身素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整个区域的人力资本水平,进而促使区域经济增长。

再次,积极开展“高科技人才引进工程”,迅速提升地区人力资本水平。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应当注重高科技人才的引进,一方面能迅速提升某一地区人力资本水平,另一方面能够帮助该地区人员迅速学习、掌握高新技术,缩短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时间。

(二)各区域根据自身特点,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缩小区域产业差异

首先,合理调整第二产业。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应以低碳、循环、绿色为主要发展方向,以园区经济为主要载体,以循环经济为主要途径。如发展高原医学、生物制药等生物科技产业。其次,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来看,青海省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60.9、39.5%,而智力型、科技型服务业尚未发展。十七大以来,我国强调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业应以现代服务业和智力型、科技型服务业为主。再次,快速发展生态旅游业。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很多区域都是集少数民族风情、草原、雪山、牦牛、酸奶等一体的天然旅游区。所以应当抓住优势,快速发展生态旅游业,使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但不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不同,应将旅游区划分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2]在开发旅游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保护为开发,开发促保护”的理念,切实保障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

(三)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着实发挥小城镇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根据有关数据计算可得,2011年青海省的城镇化率[3]为44.72%,而全国的平均城镇化水平为51.3%,[4]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基本上都在80%以上。可见,青海省的城镇化水平还有待提高,而且现有的小城镇要发挥增长极作用,需要地方政府从金融、税收等方面进行扶持,尤其是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支持一些优势产业的发展,使其能够真正起到增长极的作用,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增长。

[1]石鹏娟,孙立霞.青海省县域经济差异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0).

[2]李 敏,赵成柏.环境价值论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结合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3,(5).

[3]姚 旎,阳晓明.架构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战略开发框架 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2013,(3).

[4]韩兆洲,安 康,桂文林.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2,29,(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