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民生视角下黔东南州固定资产投资优化研究

时间:2024-09-03

户艳领 郭晓梅 席增雷

(1.中国地质大学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2.河北金融学院 经济贸易系,河北·保定 071051;3.河北大学 经济学院,河北·保定 071002)

贵州省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其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总面积3.0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到78.27%。近年来黔东南自治州的经济和民生事业快速发展,2012年黔东南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95.75亿元,较上年增长16.5%,不仅在三个民族州中增速最快,在全省更是排在首位,这一过程中固定资产投资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为产业聚集区、“5个100工程”等建设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当前发展进入战略转型的关键阶段,即工业化和城镇化“双加速”,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双升级”,并且在西部大开发纵深推进的背景下,固定资产投资仍存在十分广阔的增长空间,重大民生工程项目投资需求依然很大。

民生改善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也是各项工作的立足点,民族地区经济较为落后,民生建设更凸显其重要性。民生改善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和保障,虽然近年来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很快,但从全国来看,规模还处于低位,2012年贵州民族州中增速最快的黔东南州5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仅占到全省的8.28%,大大低于平均数。在民生领域,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还不高,2012年黔东南州教育等主要民生领域固定资产投资仅占总投资的6.24%,在全省排名靠后。民生领域投资不仅影响到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严重不足时也会抑制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对此,应逐步扩大民生领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以投资带民生,以民生促投资,逐步提升投资社会效益,这将是当前战略转型新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重要抓手。

一、优化民生领域固定资产投资是提升民族地区整体福利的保障

固定资产投资不仅可以推进民生事业的发展,还能够通过投资重心与格局的调整平衡民生项目,实现均衡发展,这也是推进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举措。

(一)固定资产投资与民族地区民生项目的依存发展

民生是民族地区的重大社会问题,关系到政治、经济、文化的民族共同发展,民生建设离不开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保障,不断扩大的民生项目投资可以巩固民生基础设施的规模和质量,实现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的统一。民生改善是固定资产投资的最终目标,实现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优化是目标与手段的统一,最终提升民族地区社会的整体福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增长与结构的优化,还有利于化解落后民族地区发展民生所面临的需求性和结构性矛盾,提升民生发展质量。

(二)民生改善有利于达到投资与消费的契合点

民生领域的投资有利于刺激消费增长。贵州民族地区山区多,往往路难行、饮水难,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影响了本地发展,而且投资向生产领域的过度偏移会造成大量的过剩产能和需求不足,产生结构性问题。民生改善可以大大增加各种资源的吸引力,扩大消费需求,从而推动生产与消费的协调发展。改善民生领域的投资环境还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由粗放到集约、由过度积累向适度消费的转变,有利于扩大公共产品的供给,使经济增长方式与发展阶段相适应,尽可能多地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

(三)扩大民生领域投资是解决民生难题的重要手段

民族地区经济底子薄,各种民生建设亟待提高,要解决民生问题就需要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增加教育投资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条件,稳定师资队伍,增加教师培训机会;卫生事业更是关乎民族地区人民身体健康的大事,扩大投资一方面可以改善落后的医疗水平,还可以降低少数民族群众的看病成本;基础设施建设更是有利于解决行路难、饮水难的问题;民族地区产业发展落后,就业热点单一,增加民生事业的投资,推行就业保障建设有利于就业供需问题的解决。

二、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现状

(一)固定资产投资的量比分析

总体上说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势头强劲。2012年末黔东南州5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10.49亿元,环比增长74.2%,虽然增速排名靠前,但绝对数仅列中等,黔西南州445.14亿元,全省排名倒数第二,黔南州排名第六,三个州总和也仅占全省的15.95%,还不及贵阳一市水平。2012年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黔东南州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为235592、1758750、3306312万元,较上年分别增长了126.6%、71.1%和86.5%,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增长幅度明显,但规模上第三产业占首要地位。从横向对比看,贵州主要民族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同周边地区及省内其他地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在按主要行业分的50万元以上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三类行业在总投资中占有绝大比重,2012年黔东南州三项合计占到66.45%。

(二)民生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基本情况

十二五以来,黔东南州民生领域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很大,2009年至2012年短短四年增长了357.5%。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幅最大,根据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2012),2012年达到7.57亿元,是2009年的5.74倍。其次是教育行业,较上年增长5.74倍。2012年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达到6.76亿元,较上年增长了51.2%。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投资呈相对缓慢增长态势,2009年仅1.34亿元,2012年达到4.5亿元,四年间增长了236.02%。虽然民生领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幅度提高,但还是大大低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

从投资的行业构成看,2009—2012年主要民生领域的投资仅占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很小的比重。根据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2012年相关数据计算,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所占比重一直较小,2012年仅为1.27%和1.43%,但比重呈稳定增长的趋势,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方面增长幅度很小,峰值出现在2011年,但也仅为1.43%,2012年所占比重下降明显。教育投资在四者中的投资比重最高,而且增长幅度较大,2010年小幅下降后强劲反弹,2011年所占比重达到2.87%,高于贵州省2.05%的综合水平,但还落后于省内其他发达地市。整体上主要民生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表现出快速增长趋势,但从行业构成看增幅不尽相同,从结构上仍需进一步优化。

三、民生领域固定资产投资不足之处

(一)民生领域与其他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相比所占比重过低

从规模角度看,民族地区固定资产的投资仍以传统产业为主体,投资结构中民生领域所占比例较低。近几年,黔东南州按主要行业分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四个行业规模最大,2011年几项合计已占到投资总额的71%,而在民生领域,投资规模处于较低水平,且变化幅度不大,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改造投资比重偏低,支撑民生项目建设的难度较大。

(二)民生领域固定资产投资的来源分析

在资金来源构成上,黔东南州自筹资金占有很大比重并稳定增长,但利用外资比重很低。2012年国内贷款实际到位水平在全国排在中后部,说明信贷规模仍需进一步增长。国家预算内投资和国内贷款受政策和经济形势的影响难以预测,应积极引导和鼓励作为来源主体的自筹资金,并适当加大国家预算内投资。

(三)投融资渠道有待拓宽

投资渠道过于单一,民间投资比重不高。虽然近年来民间投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但民间投资在制造、房地产、商贸和采掘等行业集中度较高,主要民生领域投资活跃度还比较低,因此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激活和引导民间投资。

四、优化民生领域固定资产投资的对策分析

(一)完善财政税收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

黔东南地区受财政收入水平的限制,民生领域投资规模还不能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所以,应适当提高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筹集更多的财政收入,为公共支出增加提供资金,推进教育、文化等民生项目的建设。同时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民生改善的成果。在财政体制上,明确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在民生领域投资的职责和范围。

(二)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共建的民生投资模式

青少年教育及劳动力培训是黔东南地区发展中面临的重要人才问题,对于教育投资,要保障好义务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投资需求,升级教学设备和条件,降低民族群众的义务教育外的受教育成本,并确保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4%,同时还应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和集资办学,引导企业投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医疗卫生方面的投资应以服务民生为基本,由于民族地区医疗条件落后,病种较多,更应强化政府和社会的资金投入,增加公共卫生、医疗、防疫、药品供应保障服务网点的涵盖范围,政府在加大建设城市社区医院、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同时,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立市县级民族医院、乡村级便民医疗服务点。居民服务方面,在以政府管理为主,并辅以适当投资的前提下,通过发展并创新企业债券、特许权经营和BOT等方式方法,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在扩大交通事业、生活配套的水、气、暖以及污染治理系统等居民服务领域的投资积极性。在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方面,应稳定和扩大资金来源,继续向福利院、养老院、救助站、经济适用房等民生领域增加投资。在文化和体育事业领域,考虑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图书馆、公益体育馆、学校及公园等体育设施可以主要由政府进行固定资产投入,而在文化产业、文化项目等领域引导社会民间资金的投入,促进民族文化保护,通过旅游区建设加强传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

(三)拓宽融资渠道,强化资金保障

除争取国家预算内投资以外,黔东南地区也应引导社会闲散资金和民营资金投入民生领域。要以完善金融投资机制为基础,不断摸索和创新在政府调配下的投融资模式,如探索和完善特许经营、项目法人招标等市场化运作模式。逐步解决银行贷款及其他融资渠道与民营投资信用体系建立的博弈难题,提高规模、数量和覆盖面。此外可以支持部分既有投融资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资本运作,加大债权融资力度,扩大融资规模,优化投资方向。农村少数民族地区民生建设可探索政府投资、农民筹资筹劳、社会捐赠和村组集体等多种出资形式相结合的试点。

通过政策引导民间投资进入民生领域,改善民生领域投资环境,规范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最大限度地为投资者提供方便,搭建各类支持民间投资的投融资平台,加强投资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全面实现省市县项目库联网和信息共享。

(四)加强政府民生工作成绩考核

民生改善需要政府的引领和推动,因此加强政府在民生建设中的工作效率评价,有助于民族地区政府查找和改善民生上存在的问题。绩效评价内容要突出民生问题的改善,要将工作效率与业绩效果客观量化,如设定民生投资资金转化率、民生投资的民间介入度、民生投资对民生改善的支持度、群众对民生问题改善满意程度等等指标,并探索各项指标量化方式,最终根据考评结果分级设定奖惩标准,完善操作流程。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013.

[2]贵州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贵州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2013.

[3]黔东南州统计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09-2012.

[4]黔东南州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黔东南调查队.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10-2012.

[5]严浩坤,于梦婷.贵州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现状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2,(6).

[6]宋丽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再检验:1980—2010年[J].宏观经济研究,2011,(11).

[7]雷 辉.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2).

[8]乔轶娟,曹万红.民生改善对扩大消费需求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09,(14).

[9]谷黎君,王晓玲.论民生改善的基本内涵和现实路径[J].理论与改革,2013,(5).

[10]叶春涛.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我国民生型政府构建的路径研究,2012,(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