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刘兆喆
·编者按·
淋巴水肿背景介绍
刘兆喆
淋巴水肿; 诊断; 发病机制; 分型; 治疗
Lymphedema; Diagnose; Pathogenesis; Classification; Therapy
刘兆喆,女,满族,沈阳军区总医院全军肿瘤诊治中心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日中医学协会笹川医学奖学金获得者,日本静冈国立癌症中心访问学者,国际淋巴水肿治疗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康复分会/美国整合肿瘤医学学会肿瘤全程康复培训讲师。现任全国中西医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经方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秘书,辽宁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免疫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肿瘤临床》特约编委,《国际肿瘤学杂志》特约编委,《实用肿瘤学杂志》编委,《世界复合医学》编委,《全球肿瘤快讯》青年编委,《中国肿瘤生物治疗》《肿瘤防治研究》《肿瘤药学》特约审稿专家。
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发表SCI收录论文9篇、统计源期刊30余篇,主编《胸部肿瘤及其他疾病影像与诊断》《胃肠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专著两部。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抗癌协会科技三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实用新型专利6项。
淋巴水肿是高致残类疾病,在世界卫生组织对常见病的排位中淋巴水肿列为第11位,致残类疾病排列第2位,全世界患者数约达1.7亿例。淋巴水肿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淋巴水肿两类。新生儿中每6 000人中有1人发生原发性淋巴水肿。肿瘤术后继发性淋巴水肿约占一半,乳腺癌生存者中15%~30%发生继发性上肢淋巴水肿,每年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新增3~5万例。妇科癌症患者治疗后28%~47%发生继发性淋巴水肿。
据估计,美国有超过2 000 000例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大多数是乳腺癌手术治疗引起。在国外对5 686例乳腺癌患者的研究发现,1 405例(24%)的患者发生上肢淋巴水肿,乳腺癌根治术后不作放疗的水肿发生率为22.3%,乳腺癌术后加放疗的发生率为44.4%,改良根治术后不放疗的水肿发生率为19.0%,改良根治术后加放疗的水肿发生率为28.9%。同时,妇科肿瘤、泌尿系肿瘤术后也可发生下肢淋巴水肿。
结合病史和体征,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包括淋巴闪烁造影,直接或间接淋巴造影,超声,核磁共振(MRI)淋巴系统显像,三维MRI检查,动态MRI淋巴系统造影。
淋巴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将组织间隙中的组织液输送回静脉循环系统。淋巴液输送进入淋巴管网,并进一步输送至淋巴集合管,分3个部分:(1)表层皮肤(皮下或前筋膜)淋巴系统,输送表皮与皮下组织的淋巴液;(2)深层系统(筋膜下)淋巴系统,输送深层结构(例如关节、关节骨液、神经以及肌肉)中的淋巴液;(3)内脏深层淋巴系统由淋巴集合管组成,该集合管与各器官血管平行走行。表层与深层淋巴系统,由肌肉穿通枝血管连接,且多数血管将淋巴液从深层淋巴系统移动至表层淋巴系统。两个瓣膜之间的集合管部分称为淋巴管,该淋巴管如同一个小型心脏,受支配可自动缩小,于是瓣膜窦中充满淋巴液,从而促使近端瓣膜打开,远端瓣膜闭合,并防止淋巴液逆流。运动、动脉搏动、呼吸、按摩以及加压均可增强淋巴管的收缩。
原始淋巴管与淋巴液集合管的形态与功能损坏将直接导致淋巴系统负载停滞,从而引发蛋白质、透明质酸、水以及细胞碎片在间质组织中积累,这将导致人体四肢、躯干、生殖器官或远侧解剖结构肿胀,导致慢性炎症、组织纤维硬化、脂肪堆积,进一步损害淋巴回流。
原发性淋巴水肿:原发性淋巴水肿是由先天疾病或淋巴管原发性畸形引起一类淋巴水肿,尤其下肢多见,也可发生在外生殖器、颜面部、臀部或下腹部。
继发性淋巴水肿:继发性淋巴水肿是因淋巴系统各种损伤引起,有明确引发因素的淋巴水肿:乳腺癌根治术后的上肢淋巴水肿,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根治术后的下肢淋巴水肿,前列腺癌、直肠癌、膀胱癌根治术后的下肢淋巴水肿,创伤后继发性淋巴水肿,感染引发的继发性淋巴水肿,医源性淋巴水肿,恶性肿瘤淋巴道转移引发的恶性淋巴水肿,恶性疾病、外伤、外科手术或辐射引发的恶性淋巴水肿。
依照国际淋巴水肿学会分期标准,淋巴水肿可分为4期:0期淋巴水肿,为可逆的淋巴水肿(凹陷性水肿),休息后,肿胀大部分或全部消退;Ⅰ期淋巴水肿,水肿不会自行消退,结缔组织开始增生,水肿区组织质地不再柔软,凹陷性水肿消失;Ⅱ期淋巴水肿,肿胀肢体体积增加显著,组织由软变硬,纤维化显著,皮肤过度角化;Ⅲ期淋巴水肿,又称为淋巴水肿象皮肿期,肢体异常增粗,皮肤增厚、角化,粗糙呈“大象腿”样改变。
淋巴水肿作为一种慢性病,进展缓慢,目前,尚不可治愈。如果治疗及时,护理得当,淋巴水肿可以得到缓解。目前,国内尚未发现治疗淋巴水肿的特效药;传统治疗方法(抬高患肢、充气泵、弹性袖套或弹力袜等)通常效果不佳,疗效短暂。
国内先行开展较多的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通过纤维镜下淋巴管吻合术、抽脂植皮等方式进行治疗,但无法完全解决淋巴水肿问题,且创伤大,费用高,瘢痕明显,严重可影响患者肢体功能,且具有较高的复发率。
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在国际上,尤其是欧美国家应用最广泛。综合消肿治疗方法通过皮肤护理,手法引流,加压治疗,以及患者自身康复锻炼4个步骤科学有效的进行治疗,本疗法具有以下特点:(1)疗效肯定——中重度患者经过1~2个疗程治疗,效果明显。(2)无创伤——按摩,绷带加压,无创伤保守治疗。(3)操作简便——维持阶段,患者或患者家属可自行操作。
淋巴消肿综合治疗技术在欧洲已开展30余年,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浙江、广州等少数区域重点医疗机构开展相关治疗,临床效果反馈良好,安全性好。沈阳军区总医院肿瘤科作为中国北方地区第一家重点医疗机构,与奥地利健康咨询管理委员会联合成立了淋巴水肿标准治疗北方中心,并已于2016年7月正式开展治疗。该中心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淋巴水肿治疗师及康复师,并已获国际淋巴水肿治疗师证书。此项目实施方便,相关科室人员接受专业操作培训后即可开展相应工作,相对于外科手术费用,造价低廉。
图1 沈阳军区总医院成立淋巴水肿标准治疗北方中心
淋巴水肿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均属于终身不可治愈的疾病,且进行性发生,与患者日常对于患病肢体的护理和保健息息相关。目前的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已在全国多地展开。在此技术进入中国之前,大部分患者属于无处就医,盲目治疗的境况。淋巴水肿疾病一旦形成,基本上会伴随患者终身,但在合理科学的治疗,科学的保健护理下可以恢复至健康状态。然而,多数患者发生淋巴水肿属于肿瘤术后的并发症,在控制好原发性疾病的情况下,却常因淋巴水肿出现反复高热,皮炎,蜂窝组织炎等情况,并且容易使得原发肿瘤复发,再次危及患者生命。
对于目前引入到国内的综合消肿治疗,除了诊治的技术要求科学合理以外,应用的医疗用品也要具备最大限度的重复使用性和高科技含量。医疗消费者如果能用最低的费用购买到一套合理科学的产品套装适用于治疗,会减轻患者的家庭负担。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淋巴水肿的治疗套装,是对于淋巴水肿患者治疗的一种福音。
本期“淋巴水肿专题”既有对该领域基础、临床研究内容的文献回顾,又有临床治疗方法的论述,同时,还报道了2例具有代表性的病例报告,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读性。藉此专题报道,提示我们应该积极关爱淋巴水肿的患者,因为肿胀的肢体会影响患者心理及生理健康。同时,大力发展专业治疗机构,合理治疗淋巴水肿患者,避免耽误病情,贻误治疗。
2095-5561(2017)02-0065-03 DOI∶10.16048/j.issn.2095-5561.2017.02.01
2017-03-0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