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职业院校校本网络课程:存在问题、价值取向与实施路径

时间:2024-09-03

李 海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课程研究所,广东 广州510640)

职业院校通过数字化校园建设,教学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尤其是校本网络课程的建设对人才培养的作用较为明显。例如,充分利用互联网+翻转课堂教学,利用网络资源完成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了学习效果,实现了学生为主体或中心的智能课堂,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信息化革命。从校本网络课程总体建设情况看,如果从学校教育的视角而不是具体的技术视角看网络课程,可以发现,校本网络课程重建不重用,在学校的地位、作用不突出,总体上学校缺乏宏观规划,没有成为职业院校课改不可忽缺的主要方向,从而引发更大规模的全面改革。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网络课程的重要性一下就凸显出来了。职业院校应按系统工程的思路整体规划、设计校本网络课程,才能站得高、望得远,校本网络课程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一、校本网络课程存在问题

校本网络课程从作用上看主要有辅助教学课程和自主学习课程两种类型。辅助教学课程主要针对学生课前预习、复习、学习材料等,课后进行讨论、布置作业等,相当于资源库的建设;自主学习课程主要作为选修课程学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完考核通过后(电子证书)给予学分。校本网络课程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而不是游离于人才培养方案之外,应加强校本网络课程的管理,强化校本网络课程的建设、使用和效果。本文通过对30余所职业院校的网络课程网站进行查看,发现以下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校本网络课程作用弱化

从校本课程的设计、规划来看,职业院校对校本网络课程的作用重视不够,大多数学校对网络课程以建为主,仅仅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支点,作为课堂教学信息化改革的一部分,由此去推动课程教学信息化的建设,教师主要将其用于课前与课后的教学辅助中,或者只是作为申报网络课程的材料。

学生通过网络课程获得学分,主要针对公共课、选修课、通识课,以选修课为主,在人才培养中没有体现其独立、平等的作用,仅仅作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处于辅助地位,作用不凸显。主要原因:一是教学工作量计算复杂化。校本网络课程工作量的计算比较复杂,没有相关的标准,教师网络课程建设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难以转化成工作量,无法纳入课时工作量。二是网络课程建设项目化。通过项目立项的形式建设课程,经费以项目的形式支出,由于没有持续的建设经费,这必然导致项目结束后建设就会停止。三是使用功利化。校本网络课程使用率低,有些教师建设课程的目的主要是立项的需要,可以“名利双收”。四是管理不规范。校本网络课程的管理还不规范,没有与课堂教学一样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标准,一般只在给予建设经费的时候进行评价。五是效果难保证。学生在线学习无法监控,效果较差,课堂教学都无法保证,在线学习更是难以把握。以上这些原因导致难以建成规模化和独立化的校本网络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就会相应减弱。

(二)校本网络课程建设“库”化

按照“互联网教育传播模型”,可以把网络课程分为I类、C类和I+C类。[1]目前,我国网络课程以I类和I+C类为主,是基于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在线教学课程,大部分没有建成以学生为本的自主学习网络课程,最终基本建成了学校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如以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教学大纲、教学课件、试题库、视频库等资源为一体的课程。大多数学校比较重视课程的硬件建设,对课程的应用还不够重视,更多考虑的是课程建设的内容,没有考虑行业、职业、岗位和国家政策的变化,缺少可供个人选择的颗粒化资源,缺乏对课程建设的通盘考虑,难以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三)校本网络课程管理淡化

除了学校没有出台相关的管理制度、缺乏校本网络课程建设理念、没有指导学生选课、积分兑换难等问题外,以下几个管理方面的问题影响了师生对校本网络课程的使用。

登录排外管理。校本网络课程登陆时较为麻烦,需要通过学校网页才能进入到课程学习页面,这一步骤导致学生上网学习的意愿减弱。

教学效果好不好无人跟踪。校本网络课程只能上机操作,不能在手机上看,或者在手机上看效果不佳(如图形、图像变形、速度慢、PPT打不开等),或者效果好但网络不稳定,经常打不开网页。

教师计算机技术缺乏培训。教师计算机技术的缺乏为教师资料上传、页面设计等增加了难度,教师没掌握基本的技术,无法按自己的想法去设计框架、路径等。

教学内容重复。教师利用校本网络课程后,还需要在课堂上继续复述相关内容,在没有强制性的要求下,学生上网学习的积极性会有所下降。

内容更新慢。课程建好后,使用率不高,一些课程开始很实用、时新,但内容没有随着行业职业岗位的变化及时更新,课程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技能的提升、知识的更新等方面不能与时俱进,几年后教学内容就落伍了。

没有纳入学分管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相关研究人员调查后发现,由于没有交流、互动、激励,大多数学生在两周内对网络公开课会失去兴趣,能完整学完在线课程的学生小于10%。[2]如果校本网络课程没有纳入学分管理,成为完整、独立的自主学习课程,在线学习很容易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额外负担。

(四)校本网络课程育人虚化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公共课来实施,校本网络课程在知识的讲授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德育不能完全依赖于“说教”,校本网络课程教学实现育人功能有一定的难度,缺乏活动的育人犹如无源之水、无土之木。由于校本网络课程难以兼顾思想政治教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需要,还需线下相配合,加强实践的育人功能。如果没有从整体上设计线上线下一体化课程体系,校本网络课程容易游离于学校的课程方案之外,主要是由专任教师自己建设课程,从而忽略了实践教学育人内容的设计,育人内容往往虚化。

网络教学平台除了教育技术、网络技术以外,还应与视觉美学、教育美学、劳动教育相结合。这些美学的设计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尽管教师努力地做好美学与美育内容的设计,因技术等原因,难以达到这一目标。

(五)校本网络课程功能单一

教学资源库比较单薄,不足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育人的需要。校本网络课程的主要功能是成为课程教学的平台,主要用在资源存储、学习交流、上传下载资料等,对课堂教学起辅助功能,没有把网络课程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甚至成为可有可无的课程教学平台。由于校本网络课程框架搭建不够完善,没有开发教学以外的功能,如岗位辅导、继续教育功能,功能单一导致使用率低,影响了教师校本网络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忽视校本网络课程的培训功能。校本网络课程除了对在校生的教学功用外,还可以对毕业学生进行二次培训,对社会人员进行在岗培训,如面向市民、居民的休闲教育课程、家庭教育课程、计算机培训课程等,与社区合作建设就业与转岗培训课程。

忽视了校本网络课程第二课堂的教育教学功能。如一些可用于的人文素养教育公共课程、通识课程,一些可用于技能培训的技能技术课,如果仅仅作为选修课程,为获得学分而学,校本网络课程的作用仅仅就是传统讲座式课程的“翻版”,没有发挥其第二课堂的作用,如成为学生社团的教育课程。

二、校本网络课程的价值取向

建设校本网络课程是职业院校教改的方向,它有许多的优势和好处。如,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个性,推动教学信息化改革。目前,课程改革的步伐可从师生教与学的变化中观察出来。要促使教与学的方式发生改变,应形成菜单式、规模化的校本网络课程。

(一)基于知识本身的特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校本网络课程应基于知识的特点而建设,应定位于课程设置的初心,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校本网络课程建设可以顺应学生学习的习惯、学习方式的改变,为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提供、创造必要的条件,是满足学生学习个性化的一种路径。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已难以阻挡“互联网+”人们学习方式的变化。

课程体系可以用冰山模型来解释。水面上的冰山代表的是线上课程,水面下的冰山代表的是线下课程。学生有三分之二的知识、能力、素质是通过线下课程获得的,线上课程承担的任务主要是知识教学。知识教学主要是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创新创造条件,其作用正如水上之冰山,易见成效,可以通过传统教学、培训来完成。能力和素质的形成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培养,因为是潜在的、隐藏的、隐性的、内在的,通过传统教学不太容易得到改变,但对培养人的能力和素质起着关键的作用,是职业院校应着力加强的地方。“教育是把知识忘记后留下的东西”,假如线下课程是以知识传授为主,必然是本末倒置。按知识本身的特点去设置职业院校的线上线下课程,顺应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教师积极建设课程、学生个性化完成学习的目的(见图1)。

图1 线上线下课程关系(冰山模型)

根据知识特点建设线上线下课程。线上课程是以陈述性知识、显性知识、事实性知识为主(以教师讲为主)的课程,线下课程以教学程序性知识、隐性知识、过程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为主的课程,如讨论课、技能学习课、实践课等。

规划校本网络课程的设置。校本网络课程应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根据线上线下课程的特点规划、设置课程。按照课程的内容分解课程目标,根据目标建设校本网络课程,形成以知识、技能、素质为要求的混合教学模式的课程体系。摆脱校本网络课程只起辅助作用的尴尬,从宏观上规划校本网络课程,形成线上线下课程同等地位的局面。

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平行发展。线上课程与课堂教学同等要求,与课堂教学同等管理。教师根据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可以建成校本网络课程,也可以把一门课程分成线上和线下课程。以线上课程代替讲座式课程,逐渐形成线上线下课程并行的课程体系。

(二)基于职业核心能力要求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来上课的学生,三分之一的在睡觉,三分之一的在看手机,三分之一的在交头接耳。”[3]教师“混教”、学生“混学”现象困扰着职业院校。“73.49%的教师认为是生源素质差。”“一部分教师不思进取,一部分教师热衷兼职,一部分教师消极应付。”[3]课堂教学如此,网络课程又如何能保证质量?

在线课程不只是线上课程的翻版,应是“智慧型”的课程。一是由知识传授向智慧生成转变。除了职业院校教师,主讲教师还包括行业、职业技术人员,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同步,教师讲授的知识点更多注重逻辑思维的训练、技能的形成、创新意识的培养等职业核心能力的塑造。二是由学生学习向师生互学转变。师生都是课程资源的贡献者、生成者、共享者,教师和学生不再是单一的授课者、学习者,而是“你我交融互教互学”的学习者。教师不仅仅是一个人,是有分工的团队,如技术人员、教学人员、辅导人员等,是团队协作完成的结果,所有人都是参与教学的平等学习者。三是由资源建设向知识创新转变。教师不只是传递知识、建设课程资源,更多是环境创设者、学生个性的培养者等,教师将更关注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质量,更注重围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营造氛围,推进学生自主、协同、深层次的学习,提升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4]

目前职业院校存在生师比过高、课程设置重复、课程资源不足、知识教学太多等问题。网络课程可以通过校校合作共享师资、共建课程,解决生师比过高、学生选修课程不足、跨专业学习难等困境。同时,线下课程以培养学生技能、逻辑思维、实践知识、职业道德为主,解决了教向学的转变:由“教学、教知、教育、教人”向“自学、明知、育人、做人”转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职业院校校本网络课程要注重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尽可能运用直观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校本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相互补充,促进了新型的教师教学团队的形成。

三、校本网络课程实施路径

建设校本网络课程,职业院校必须从总体上进行规划,尽量开设、共享大量的优秀网络课程,形成线上线下融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在制度上制定校本网络课程的标准,拓展校本网络课程的多种功能,全方位做实育人内容,形成智能化管理的校本网络课程。

(一)线上线下课程一体化,凸显校本网络课程作用

把校本网络课程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中,建立相互配合的线上线下一体化课程体系(见图2)。

图2 线上线下课程体系建设思路[4]

采取混合模式设置线上线下课程。不论是必修课、选修课,还是专业课、公共课,都可能存在线上线下课程并行设置的现象。线下课程形式有实践课、讨论课、交流沟通课、思辨课、活动课、职业技能课等;线上课程由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时间,教师负责指导学生网上学习,学校负责考核学习结果,根据考核结果计算其学分。校本网络课程是传统课堂教学的复制,自然保留了传统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校本网络课程也是对传统课程的颠覆,需要教师把握教学的进程,掌控教学的方向,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学生创新与智慧的激发。

以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为导向设置一体化课程。校本网络课程解决了跨学科、跨专业课程学习的问题。传统线下教学一方面是学生选择教师、课程的自由度不大。职业院校是根据教师的情况安排课程的,教师素质良莠不齐,不管教师的课上得好不好,学生根本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尤其是专业必修课,每个学生为了获得学分都必须学习,不管教师教学效果如何,放弃学习的后果是不能获得学分、按时毕业。学生想选的课程选不上,如跨专业学习其它专业的核心课程;不想选的课程必须听,如本专业的个别灌输式课程。从某种程度上说,有些注入式的教学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是跨专业学习常常受到限制,如场地、师资、制度等局限,网络课程解决了个人学习兴趣、职业发展等问题,突破了专业的边界,发展了学生的专长,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校本网络课程给了学生重新选择的权利,对教师的冲击是比较大的。

线上线下课程应是一个整体,它们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缺一不可。这种混合课程体系,把传统学习和信息化课程特点融为一体,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共建共享智能化,避免网络课程建设“库”化

大数据分析教学情况。许多传统课程一开始可能是实用的、时髦的,但几年之后,学生一毕业,课程或许就落后于时代了。在互联网+的推动下,采用区块链技术,可以记录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汇聚成大数据。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进入在线课程,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如演讲、播放PPT等被网络课程所取代,可以实时得到运行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可以在线回复各种问题、咨询和互动,统计讨论、提问的次数,根据学生面部的表情和情感变化,可以判断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的程度,根据数据分析给学生提供各种个性化指导。

智能化管理课程。国内通常通过建立联盟校的方式,共建共享课程资源,加强网络课程的建设,实行学分互认。现在的虚拟校园项目中(C-Campus),师生远程教学,可以实时交互式教学、场景化教学。学校可以实时了解学生上课情况、教师教学情况,获得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等,智能化教学为学生自主学习、移动学习、实时交互式学习服务,课程将朝普惠性、公益性转变。

(三)管理开放制度化,实施网络课程常态化管理

职业院校通过学分管理,促使学生坚持学习。以课酬管理带动教师建设课程,以培训管理刺激教师转型。以成果管理抓教学科研质量,促使成果的转化,促使教师积极建设校本网络课程(见图3)。

学分管理。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校本网络课程,根据所学课程获得学分情况,颁发相应的毕业证书或第二学位,并不完全按照入学时录取的专业“一锤定音”。

课酬管理。根据学生选课情况给教师计酬。按照学生选课人数和学生评价计算课酬,促使教师多建校本网络课程,建好校本网络课程。校本网络课程建设得越好,学生学习的人数越多,教师的课酬也越多。

建设管理。校本网络课程是传统教学的“移植”,是教师从讲座式到互动式转变的平台,教师的精力主要集中在课前辅导、课后检查上,要有过程管理和考核标准。根据课程建设情况给教师提供建设经费。课程建设得好,产生一定的影响,相应的行业、机构、企业愿意提供一定经费(如广告费、合作费等)。例如,北京大学院聘教授薛兆丰最近两年在网络直播课程,销售课程超过4000万元。[5]

培训管理。校本网络课程可以作为行业、职业培训人员之用,一旦被社会选用为培训课程,职业院校根据课程培训使用情况,给予一定的比例或绩点报酬,由此推动教师建设网络培训课程的积极性,撬动教师为社会服务的动力。

成果管理。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建设网络课程,编写教材,申请专利,制定课程标准,申请课题,发表研究成果等。通过校本网络课程的建设,可以形成一系列的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又会促使教师不断建设优质的校本网络课程,形成良性循环。

图3 校本网络课程管理模式

(四)育人体系立体化,夯实网络课程育人功能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要求培养道德高尚、文化扎实、身心健康、审美愉悦、视野开阔的学生,职业院校育人应从课程设置开始,形成育人立体化模式。立体化育人模式要求育人内容课程化、课程体系一体化、育人过程动态化。

育人内容课程化。把一些德育要求、品德塑造、审美体验等融入相关课程中,设置德育实践课程、道德践行课程、素质提升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有心灵上的震撼。

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线上线下育人课程体系。线上课程如果育人虚化,应设置相应的育人体验课程,确保不仅仅培养“赛先生”,还要培养“德先生”。

育人过程动态化。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等开设线下实践课程,如社会实践队、志愿者服务队等组织学生开展社会服务项目,在活动中激励、鼓励和唤醒学生,鼓励学生向上向善,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课程育人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能辨别出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对与错。教师要有育人的意识,能抓住机会主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而要围绕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五)功能拓展多样化,开拓网络课程服务功能

校本网络课程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功能,如岗位培训、业余知识学习等,这些功能的拓展可以为学习者建立社会性交互式网络学习社区,开展“微学位”认证,从日常教学中“解放”出来的部分教师可以用更多的时间为社会服务。

“微学位”人才培养。美国联邦政府1862年颁布的《莫雷尔法案》(Morrill Land-Grant Act)催生了很多“农工学院”或“赠地学院”,1944年颁布的《退伍军人权利法案》(Servicemen’s Readjustment Act of 1944)让大批的退伍军人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今天,“微学位”来袭,产生了和“赠地学院”、《退伍军人权利法案》相似的冲击。“微学位”无论是否能让人学有所得,得到认可,都必将对大学教育产生冲击,大学应考虑如何面对挑战。要说明校本网络课程的学习结果,可以采用微认证方式,用以证明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是否具备相应的技能。[6]目前我国“微学位”课程有一些商业运作模式,如电子认证和广告收入。通过微学位为企业员工、学校学生培养职业能力、岗位技能。

建立社会性交互式网络学习社区。建立网络学习社区,构建学习共同体。课程学习者自动结成“同网同学”“社员”,在社区讨论、质疑、结对,提升“社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网络学习社区可以发挥、延伸出过去业余大学、电大、函授学习的功能,成为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的平台。校本网络课程学习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除了直播、录播、面授等形式,还可以有声学习(音频)。如,《蒋勋细说红楼梦》获得广大学子的喜欢,为此引发学习者建群讨论,大家通过交流、分享“红学”知识,建立了“红学”学习团体,提高了学习的绩效,效果特别好。[7]只要能引发众人主动参与学习,讲课效果好,形式完全可以多样化。

教师转型为社会服务。校本网络课程为知识批量传授提供了路径,扩大了生师比,一部分教师将会“富余”,“过剩”的教师需要转型,可以从事线上线下教育教学工作,也可以从事社会服务工作,如到企业挂职、派驻企业科技特派员,到单位、企业进行上门培训,与企业一起研发产品、技术等,形成服务社会、启智育人队伍。

总之,如果充分发挥了校本网络课程的作用,必将从某一课程的层面提到整个教育的层面,传统式的教学课程由校本网络课程取代,知识性教学日益普及,校内的全日制教育将向校外开放式学历学位教育、培训迅速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