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社区老年教育课程建设初探——基于健康养老视域

时间:2024-09-03

陈颖妍,方文清,陈宇宏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350002)

据相关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5亿,预计2050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4.83亿,占总人口的34.1%[1]。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如何解决人民群众养老问题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悄然兴起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将成为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最佳方式[2]。社区老年教育作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使其符合当今“健康中国”战略促进人民健康发展的要求,课程的建设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探讨健康养老视域下社区老年教育课程的建设,以期满足社区健康养老的需要,推进社区健康发展。

一、健康养老视域下社区老年教育课程理念的树立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专门的社区老年教育体系,社区老年教育通常依附于社区教育及老年教育而展开。社区老年教育课程多在社区教育及老年教育的框架内被讨论,其课程理念深受全纳教育、终身教育等理论的影响,多以丰富老年人生活为本位,课程的内容基本围绕老年人业余休闲活动,其目的主要是促进社会公平、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社区老年教育的健康价值却无法凸显。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公布,社会赋予社区老年教育新的社会价值定位,其作为“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的重要内容而被社会逐渐重视。“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被较多研究者解读。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国际社会给予健康养老高度关注。1990年在哥本哈根老龄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老龄化”,即延长人类的生物学年龄及心理和社会年龄,使得老年人寿命更长,生命质量更高。[3]之后,我国邬沧萍教授对“健康老龄化”做了较全面的诠释,她认为“健康老龄化”是通过预防保健与治疗康复等相结合,使绝大多数老年人都可以保持身体健康,功能正常,生活自理,从而能按正常衰老发展,实现整体提高老年群体的生命长度和生活质量的目标。[4]上个世纪90年代末,国际社会基于社会权利理论于1997年首次提出“积极老龄化”概念。1999年在欧盟召开的以“积极老龄化”为主题的国际会议上,世界卫生组织将“积极老龄化”界定为增加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过程,提高人们老年时的生活质量。[5]

以“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作为健康养老的基础理念,本文对健康养老的理解为:将预防保健、康复治疗、社会参与、社会保障结合起来,促使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均达到健康标准,从而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生命质量。所谓预防保健是指通过对老年人群健康风险因素,如血管硬化、代谢功能、神经退变、精神障碍、骨质疏松、泌尿生殖等问题的预防,从而保持健康;康复治疗主要是通过对老年人的饮食、运动、用药、心理等进行科学的指导,帮助受慢性病困扰的老年人更好康复;社会参与旨在发掘老年人的社会价值,鼓励参与社会活动,引导发展第二职业,使其可继续为社会发展做贡献,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社会保障是指为防止老年人因丧失工作能力而导致经济困难,社会应给予相应帮助缓解其压力。

综上所述,健康养老视域下社区老年教育课程建设应坚持以健康养老为本位,围绕老年人的健康素养,结合老年人、社区、社会的实际情况来建构和实施课程,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促进健康社区的建设。

二、健康养老视域下社区老年教育课程内容的开发与选择

健康养老视域下社区老年教育的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提高老年人健康为目的。根据2013年中华医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老年人健康最新标准:(1)重要脏器的增龄性改变未导致功能异常,无重大疾病,相关高危险因素控制在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达标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2)认知功能基本正常,能适应环境,处事乐观积极,自我满意或自我评价好;(3)能恰当处理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4)日常生活活动正常,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5)营养状况良好,体重适中,保持良好生活方式。[3]

基于上述标准可将社区老年教育课程内容分为四类:

生理保健类:该部分内容主要通过介绍正确的养生方法(如养生保健操、保健按摩手法等)、慢性病管理办法、常见病的防治、家庭用药原则、健康饮食(如营养与健康、药膳等),从而引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保障身体的健康。

心理保健类:这类主要为了帮助老年人了解、认识自然规则和社会法则,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积极面对衰老,如人文历史、生命教育、社会关系等。

休闲娱乐类:此类主要为了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提高社会活动参与度,维持足够的社会互动,从生理上保持自身活力,获得自我认可,如茶艺、舞蹈、书法、摄影等。

生存生活技能类:这类主要是为了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好面对生活中的变化,具备应急处理能力。例如,更好应对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理性面对再就业,科学育儿与隔代教育,科学应对生命的突发状况,冷静面对自然灾害等。

措姆呜呜地哭着,米九不停地揉搓着双手,措姆的声音又带着浓重的鼻音:我本来想生个孩子证明了自己,他会让我回去的,可万万没想到,他在我隆起大肚子时,娶了个更年轻,更漂亮的,让我彻底没了回家的路。米九低低地叹气:姆姆,人生还很漫长,说不定他老了就后悔了,他就会把你接回家。措姆幽幽地:他都娶第三个老婆了,我还有什么盼头?米九还是努力着让措姆开心:也说不准,他前些天还给我打探你的消息呢!措姆哀怨:你就骗我吧,每次你都这样说,可他看到我时躲得远远的,根本都不想见我。

社区老年教育应基于以上四类课程内容组织、编制和开发相应课程,但由于目前社区缺乏专业的课程开发团队,因此,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可充分发挥高校(特别是以培养健康行业人才为特色的高等院校)在社区老年教育课程开发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提高社区教育委员会中高校委员的占比,提高高校社区老年教育的参与度。高校可联合社区成立社区老年教育工作小组,主要负责社区老年教育课程开发和建设,使社区老年教育课程体系更科学、更完善、更系统,更好服务于老年人健康。

三、健康养老视域下社区老年教育课程特点及教学的组织形式

现阶段,我国老年教育组织形式多为老年人的各种“活动”。[6]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随意性强,缺乏规范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7]因此,社区老年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需综合考虑学习主体(老年人)的特点和学习环境以及课程的特点等因素。

健康养老视域下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有以下主要特点:(1)课程实施过程的启发性。社区老年教育课程实施的情感目的是使老年学习者认识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形成适合自己的独特生活方式,养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启发他们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养老观;(2)课程实施目的的可参与性。A.Bukov、I.Maas和T.Lampert等人认为社会参与是一种社会导向下的与他人分享资源的行为,是衡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8]社区老年教育课程的参与度是影响社会参与的重要因素,社区老年教育课程内容的可参与性是课程存在的必然要求;(3)课程内容的生活性。社区老年教育课程的内容是以解决老年生活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导向,教学内容围绕老年人的生活,服务于老年人的生活,并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实践。这些特点决定了课程的知识输入、互动启发、动手操作是必需的,需要采用讲座式、沙龙式、活动式、操练式等授课形式。讲座式——采用教师作专题报告的形式,通过生动的讲解、介绍将健康养老的观念、知识传授给社区老年人。沙龙式——通过读书会、经验分享会等形式,将自己对客观世界的看法与老年同学一起讨论,通过思想的碰撞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养老观。活动式——通过参与体育锻炼、文艺活动提高社会参与度,保持活力。操练式——通过模仿操作、不断练习掌握健康养老的技能,更科学应对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保障身体健康。

老年人具有丰富阅历和经验,能积极承担学习责任,且有规划、管理、监控和评估自己的学习活动以实现学习目标的能力[9]。但由于生理年龄等原因,老年人普遍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理解力下降,因此感官学习、反复学习是不可缺少的。根据人民网和腾讯公司联合发布的《中老年人上网状况及风险网络调查报告》,手机成为老年群体上网的主要工具,77.1%的中老年通过网络获取知识[10]。因此,社区老年教育课程也可采用展演式、网络式的组织形式。前者是在美术馆、博物馆、民俗馆等场所,通过感知艺术作品、历史事件等来提升认知水平,提升情感体验度,塑造健康心灵;后者是利用慕课、微课、微信软文等构建健康知识库,作为线下学习的拓展、巩固、补充。

四、健康养老视域下社区老年教育课程的管理

为保障社区老年教育课程的顺利开展,促使社区老年教育达到预期目标,合理、规范、高效的课程管理必不可少。针对社区老年教育的特殊性,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讨论社区老年教育课程管理。

(一)重视老年团体的建设,发挥其在课程管理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目前,我国社区教育所采用的管理模式大致分为机械的社区教育管理模式与有机的社区教育管理模式,前一种管理模式主要是区社区教育委员会→街道(镇)社区教育委员会,后一种管理模式主要是指一个教育部门主管,多个部门协调,社会广泛参与,社区自主活动。[11]两种模式各有优势,但均忽略了老年团体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造成课程的设置与居民的需求相矛盾,课程的实施未得到积极的响应,课程的评价无法真正实现。老年人群体作为社区老年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其对课程的感受最直接。老年团体可通过高效的组织和沟通,使每一个老年人迅速对课程产生反应,从而精确回馈给课程管理部门,推进课程的设置、实施与评价,促进社区老年教育课程的建设。

发挥老年团体在课程管理中的作用需着力于各小区代表的选拔和社区老年课程小组的组建,即各小区通过自愿或者推荐的形式,每一门课程选取1~2名有号召力的课代表负责课程信息收集与发布,各小区所有的课代表组成社区老年教育团体,并在此基础上选拔组建课程小组,负责与社区老年教育课程管理部门对接,保证课程管理工作流畅。

(二)培养专业化课程管理团队,提高社区老年教育课程管理能力

(三)建立社区生活一站式服务平台,推进社区老年教育课程信息化传播

目前,智能手机在老年群体中的普及度愈来愈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普遍面临学习能力下降等问题,过多的手机APP让老年群体使用起来太繁琐、不方便。多功能、综合的生活服务平台既便于老年人操作,又可以较大程度将老年人集中在一个虚拟的社区。社区应在深度了解老年人生活状态、各类需求的基础上,建立社区生活一站式服务平台,老年人可利用该平台在社区内购物、看病、交友、学习等,该平台既可方便老人的生活,又可为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提供载体,从而推进社区老年教育课程信息在老年群体中的传播。

五、健康养老视域下社区老年教育课程实施的服务保障

健康养老视域下社区老年教育课程实施的服务保障需重视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即有效开发人力资源,充分保障课程实施所需场所、设备、设施以及资金等。

(一)广泛招纳社区退休人员,充实社区老年教育师资队伍

目前,社区教育的师资主要来自兼职外聘以及学校专职教师,教师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不利于课程的建设和发展。一个稳定的师资队伍对社区老年教育课程的建设至关重要,社区退休人员是社区老年教育的主体,人员相对稳定,其中不乏有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将其发展成为社区老年教育的教师,不仅为社区老年教育提供了师资保障,同时,对他们个人而言,也实现了其作为社会人的个人价值。因此,社区应建立退休人员教师招聘通道,组建教师招聘考核小组,实行有偿授课与公益授课,定期开展教学人员教学能力培训,培育稳定、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二)加强社区老年服务中心建设,完善社区老年教育后勤保障体系

随着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各社区也在积极建设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成为社区老年教育的主要场所,但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的功能有限,无法满足以健康养老为本位的社区老年教育课程实施的多样化需求。尽管社区内的其他机构也可为社区老年教育提供必要场所、设备,但实际开放度、利用率却很低。社区老年服务中心的地缘优势,决定了其成为老年人学习首选之地。只有建设多功能的社区老年服务中心才能保障社区老年教育的物力资源,这就需要社区老年服务中心包含健康讲堂、读书社、心理咨询室、茶话室、书法室、舞蹈室、棋牌室、音乐室、烹饪坊、多媒体中心、实训室、食堂等场所。

(三)建立社区服务银行,保证社区老年教育可持续开展

在保证政府筹资主渠道不变的情况下,可建立社区服务银行,该银行的存款方式为资金、物资与志愿服务三种,物资以及志愿服务可转化为虚拟资金,并设有个人账户、家庭账户、社会机构账户。社区所有的居民可往社区服务银行存钱或服务,将来可用于自己个人或家庭成员购买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接受社区老年教育。政府需引导社会机构往社区服务银行存款,将各社会机构参与社区老年服务工作作为单位年度工作完成情况的一个考核指标。

综上,为满足社区健康养老需要,推进社区健康发展,社区老年教育课程建设应坚持以健康养老为本位,丰富课程内容和创新教学方式,加强课程管理和保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