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时间:2024-09-03

□赵 宁 王月恒 聂钰石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发展的历史中,无数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凝练和体现,老一辈战士在革命战争年代所经历的峥嵘岁月,以及他们在艰难险境中展现出来的精神品质,是十分宝贵的教育资源,也是需要一代代青年大学生弘扬传承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正面临多元文化格局带来的理想信念危机,少数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因此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时代课题。而探索运用革命文化传承渠道和机制,弘扬使命担当、锤炼政治品格,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必然选择。革命文化具备丰富深刻的价值内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特殊的积极作用,为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提供了关键举措。融合革命教育资源,发挥革命文化育人作用,将革命文化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嵌合,是实现革命文化不断弘扬和传承的重要方式,既有高度的政治意义,又能获得优良的教育效果。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革命文化资源的困境

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可以融合的革命文化资源其实是很充裕的,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对于革命文化资源的融合往往会遇到以下几方面困难。

(一)革命文化资源在构成上较为复杂。因为历史原因,革命文化资源在自身形态上具有多样性的形廓,以南京为例,位于中华门南一公里处的雨花台烈士陵园以烈士群雕像、图片实物展览馆等形式呈现革命文化,位于高淳老街上的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则以遗迹遗址的形式承载革命风雨。包括革命烈士遗物、革命活动遗址等在内的革命历史遗存,以及包含革命纪念馆、烈士纪念园等在内的革命纪念场地,共同组成了革命文化资源的物质层面。与此同时,革命物质文化资源也孕育着革命意识文化资源,即革命精神。梅园新村精神、雨花革命精神、新四军革命精神等,都是南京所在高校身边既有的十分鲜明的革命意识文化资源。形态丰富的革命物质文化资源,特点突出的革命意识文化资源,共同汇聚成较为复杂的革命文化资源结构。

(二)革命文化资源在时空概念上均较“远”。从时间上来看,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逐渐积淀形成的优良文化,包括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革命阶段。而这些气势恢宏的革命历史经历对于如今高校里的“90后”“00后”青年大学生们来说,绝大多数的接触学习机会都只是停留在历史教科书、革命题材电影电视剧当中,在时间上离他们较远;从空间上来看,革命文化资源分布较远,高校所在地的革命文化资源固定有限。南京本土已有的革命文化资源,除了著名的梅园新村、雨花台等以外,南京工运纪念馆——两浦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指挥所旧址、南京地区第一个党小组成立地浦镇遗址、南京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九袱洲支部遗址、中共南京市第一次代表大会遗址、中共南京市第二次代表大会遗址等革命文化地并不被人们所广知。一些南京以外的著名革命文化地,例如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老区,在地域上离高校较远,不便于高校融合运用。

(三)革命文化资源在开发利用上较为单一。***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目前,各高校在革命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上都开始尝试创新,但整体上还是呈现出开发利用形式较为单一的状态。面对革命文化这一“集政治教育、文化传播、经济发展功能于一体的独特综合性资源,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2],高校常见的运用方式依然停留在组织学生前往参观革命纪念馆、革命遗址,或者集体观看革命主题教育电影等方面,创造转化、创新融合上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机制。

二、融合应用革命文化资源的实验分析

课题组专门在南京市某高校中择选了一个艺术类二级学院,开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合应用革命文化资源的实验。实验中,该二级学院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形成了三大创新点,学习形式灵活、教学资源丰富,同时实践性、推广性强。

(一)思路创新。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内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实践,深入挖掘具有动漫特色的革命文化元素,努力寻找革命文化、党性锤炼、课堂教学、学生需求的契合点,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革命文化传统在当代大学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内容创新。在紧密依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上,紧扣专业背景,融入动漫元素,创新发掘红色文化、革命元素、南京传统文化、抗疫精神等能够体现革命文化教育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的相关内容,以此拓掘大学生们的创作源泉,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建设成果。

(三)载体创新。创新开展学生党员“‘学习十九大精神,加强文化自信’党建宣传动画片制作”研讨会、“寻访共和国同龄人”系列座谈会等思想政治教育主题会议,开办“革命文化专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主题成果展览,同时结合《***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等读本,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使得革命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进实践、进头脑。

三、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

(一)提升高校思政教育部门革命文化教育理念,不断挖掘更多地方革命文化教育资源。高校中负责思政教育工作的部门应该具有总揽全局的工作高度,能够系统而周全地安排好融合革命文化资源的多元层次和各个要素,从立德树人的最高层初衷来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案,提升自身的革命文化教育理念,不断挖掘更多的地方革命文化教育资源,为革命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设定各级目标,指明前进方向。

1.提高主体自觉。高校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同时也是肩负弘扬革命文化使命的主体。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已经是一件挑战性非常高的任务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更多地向软引导转化。***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3]只有提高高校自身的主体自觉,才能够使得高校在面对科研、教学等其他各方面发展压力时,自主自觉地融合革命文化资源、转换教育引导方式,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2.加强顶层设计。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目标,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制定既符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又响应传承革命文化号召、还贴合高校自身实际情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划,厘清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原理,让具体开展教育工作的部门统一思想、共享资源、打好配合。

3.建立制度保障。“目前许多高校尚未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机制;教育信息及资源共享的制度尚未建立,不能体现整合资源集中育人的优势。”[4]高校只有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度体系,才能更好地挖掘、整合、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革命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品牌。

(二)创新线上线下融合的革命文化教育方式,与时俱进开发更多革命文化校本课程。

1.深入研究革命文化资源。立足于高校所在地,深入研究身边的革命文化资源,例如南京本土的几大革命纪念场馆、陵园、遗址等,以采访健在的革命英雄、查阅革命文献等方式,充分发掘这些革命文化资源中与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紧密的方方面面,用以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原材料。

2.发挥学科优势,紧扣专业背景,建立大学生们接触革命文化的新印象。充分发挥高校的学科优势,找准专业背景同革命文化资源的结合点,创新发展革命文化的呈现方式,例如制作反映革命斗争历史的动画短片、绘制革命文化题材的平面设计作品、拍摄学习革命文化内容后的感想纪录片等,改变大学生们心中对革命文化的接触印象,建立青年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印象。

3.积极运用新媒体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地呈现革命文化内涵。密切结合微博、微信、B站、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资源,以线上呈现为主、线下展示为辅的形式,多元化地将革命文化内容传播到大学生们当中,将他们的注意力从网络游戏、网络影视等方面吸引到革命文化内涵上来。

4.创新建立革命文化校本课程,让革命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入耳心。紧抓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契机,发挥教师与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创新融合革命文化资源,打造课程思政校本课程,在教学与作业的过程中,提高师生在认知和运用革命文化方面的要求,用革命文化思想政治元素将专业课堂建设成为广受学生欢迎的“金课”。

四、结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关乎祖国未来、民族希望的极为重要的事业,充分融合革命文化资源,能够更好地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作用,继而能够更好地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虽然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对于革命文化资源的融合往往会遇到不同的困难,但通过较为成功的融合实验,我们可以找到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工作路径。依托革命文化资源,我们有信心把新时代大学生们教育好、培养好,让他们茁壮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