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时间:2024-09-03

□李德慧 杨 晶 赵珊珊 赵建华

一、引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1],“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作为高校教师,要深入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立德树人”牢牢渗透于每一节课中,发挥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高等教育最终的教育目标[2]。

大一新生刚刚离开家庭来到学校,既有对大学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又有突然来到陌生环境的不适,他们现在正处在人生的转折点,如何巧妙地将专业课的学习和思政教育渗透结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自信,塑造其严谨的科学思维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从而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大学生?作为非思政专业课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和发挥专业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促进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合,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着力将教书育人内涵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无机化学是高等院校药学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第一门化学课,和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息息相关。无机化学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包含着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进行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将学生的知识技能转变成其内在德行和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符合当前时代背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任课教师应善于结合学生专业,在传授知识技艺的过程和方法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的教育。将无机化学课程的授课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同向同行并形成协同效应,切实在教学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寓教于课堂的相关知识点,从哲学思想、个人修养、民族自豪感等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进行教育,从而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更在精神领域获得提升。

二、无机化学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

表1

(续表1)

三、以化学史为鉴,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

化学史是化学科学的形成、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反映,是人们了解化学发展过程的重要工具。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结合教材、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教育,使学生从中受到生动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爱国主义和热爱科学等多方面的教育。用科学家探索科学的过程,追求真理的历程,来引导学生,教育学生,激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思维,这是课程思政的魅力所在。通过课堂加入化学史教学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发展过程,尤其使学生感受到在中医药学科发展过程中化学发挥的作用,还能感受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对世界科学带来的巨大贡献和现代中国科学发展的前景。人类第一个化学发现是对火的认识和利用。我国早期人类遗址有火的遗迹,随着取火方法的进步,人们学会了控制火,进而发明了火药,积累了冶炼金属,烧制陶瓷器等化学工艺,在这一阶段我们的祖先还开辟了领先当时世界科技的古丝绸之路等[3]。近代化学时期,正值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落后,但也涌现了很多孜孜奋斗的爱国科学家。如“侯氏制碱法”创始人侯德榜,为反西方垄断,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和已建立的工业成果,回到衰贫的祖国,艰难创业,最终研制出中国自己的优质纯碱制造方法。到了现代化学阶段,我国科学家在与化学相关的领域,如石油工业、纳米材料、工业合成、新能源开发、医药材料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就。这些内容的介绍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此外,通过化学史和科学家的介绍,还可以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事实,敢于质疑,积极探索的精神。如在讲解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时,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家们在认识过程同样经历了曲折的历程,他们在科学事实面前敢于否定以前的结论,从而推动科学的发展。通过这一过程的讲解,能够使学生理解科学发展规律,引导并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能力。

四、唯物辩证法与科学认识论

唯物辩证法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科学方法论,是指导和推动实践的科学认识论。辩证法的规律揭示了极限本质之间的联系,包括三个基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些规律在无机化学这门课程中有着充分的体现,将其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当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比如沉淀溶解平衡中,同样的离子相遇,就有可能有两种结果,要么生成沉淀,要么形成混合溶液。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就和两种离子的浓度有关,即和物质的量有关,量变可以引发质变。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在无机化学中也随处可见。例如酸碱质子理论中的共轭酸碱对,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还原电对组分之间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关系。原子内部组成,既有带负电的电子,又有带正电的原子核,原子内部有电子之间的排斥,又有电子与原子核的吸引。可逆反应中存在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当反应条件发生改变,化学平衡会发生移动,又体现了矛盾可以相互转化的规律。

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在酸碱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中体现了矛盾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相互转化的关系。虽然二者对两个平衡都能造成影响,但是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同离子效应的影响要大于盐效应的影响。在这个计算过程中涉及的浓度也考虑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影响。此外不仅在化学平衡之间,还有一些理论的发展,都存在着否定之否定规律。

五、注重科学思维启发,以知识见识锤炼真本领

大学的学习方式与中学阶段的学习方式是不同的,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一定的科研能力。在无机化学的授课过程中,注重基本概念、科学原理提出的内涵与外延;渗透化学科学前沿与药学的结合;启发学生将化学理论、科研前沿和实际应用相结合;从课程内容和专业角度出发,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的科学思维。例如粒子性、波动性似乎不会同时存在,曾因各执一端而陷入各自的困境,但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将二者给合就产生了新的理论——量子理论,为建立原子结构模型奠定了基础。

六、加强专业伦理渗透和品德修养培养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善意的利用可以造福人类,但若怀着恶意的利用,就可能对其他人造成伤害。N-二甲基亚硝胺可用作溶剂、有机合成中间体、火箭燃料和抗氧剂等。但不慎摄入的话,会引起头痛、腹部痉挛痛、恶心、厌食、虚弱、思睡、眩晕、肝脏损伤等,甚至会导致死亡。复旦大学投毒案中,凶手林森浩就是把实验室没用完的N-二甲基亚硝胺带回宿舍,投入饮水机里,导致室友黄洋身中剧毒,最后不治身亡。所以在进行专业教学的同时,要不断加强专业伦理渗透,注重学生品德修养的培养,用所学的化学知识造福人类。

七、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

化学实验室是医药学类院校比较重要的实验室。近年来,国内高校化学实验室事故频发。现在的学生好奇心强,安全意识薄弱,部分学生不按标准操作,错误使用仪器和药品,发生危险后又不知如何正确处理。因此,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案例式教学。

总之,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地方,更是价值引领的平台,“课程思政”充分体现了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思政教育就像“盐”,溶进无机化学这碗“汤”里,“汤”就会变得更加可口,培养出的学生也会更加敢担当、有作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