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京津冀协同创新背景下促进石家庄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4-09-03

□李国强

一、引言

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制造业加速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经济增长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服务业成为三大产业中最快增长极。其中,科技服务业是服务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其具有创新能力强、科技水平高、辐射范围广、附加值高的特点[1],成为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对区域高质量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石家庄提出构建“4+4”产业发展格局,将科技服务业确定为重点培育壮大的产业之一。

一直以来,对科技服务业的定义、范围和分类没有明确的界定,各地对科技服务机构的认定和统计口径也有所区别,随着社会科技经济发展,不断有新的解读。通过本研究,对科技服务业进行定义和界定,有利于促进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和统计监测。

二、多角度认识科技服务业并给出定义和界定

(一)对科技服务业进行分析并给出定义和界定。

1.产生。科技服务业是在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寻求更高质量发展中,在行业分工日益细化及不同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为了保障产业健康高效发展,由市场或政府主导产生的服务机构,规模化后成为一个新兴产业。

2.机理。科技服务业应产业发展需求而产生,具有产业依赖和产业支撑的双重特征。产业创新发展成为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3.服务对象。科技经济链(指科学技术的产生、推广应用、教育普及至商品经济)全链条。

4.服务手段。技术、知识信息(经验、管理、方法等)及资源(人、财、物)。

5.服务目标。促进科技创新或商品经济,搭建科技与经济的桥梁。

6.服务输出。知识信息、技术、人才、资金、设备等产品和服务。

基于以上的认识,对科技服务业进行定义: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为科技经济链提供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人、财、物、科技、知识信息等)服务,并独立核算的所有组织或机构的总和。

界定:服务主体具有专业、科技特征;服务手段方式为知识信息、技术及资源(资金、设备等);服务对象为科技经济链上的各行业;服务输出知识信息、技术、人才、资金、设备等产品和服务;服务目的:促进科技再创新活动或商品经济。

(二)科技服务发展特点、趋势及影响因素。

1.特点。高智智力、高专业化、高附加值、高溢出性。

2.趋势。专业化、聚集性、数字化、平台化。

(1)专业化。科技服务机构都在从大而全向小而精的专业化方向发展。专业化发展更有利于整合专业资源,提供专业化、精准化、高质量服务,增强竞争力。

(2)聚集性。聚集有利于产业协同、合作,有利于相互学习和交流,激发新的思维、理念、再创新和高效竞争;形成规模后,会吸引企业寻求合作。

(3)数字化、平台化。平台化去中心,有利于信息资源汇集、带来高效竞争与合作,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服务的便捷、广泛、及时、互动的特征,能更好地实现信息及时获取和供需高效对接。

3.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

①区域科技经济发展水平。科技经济越发达,科技投入就可以越高,越能吸引人才技术,有利于发展。

②完善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完善的政策与法律法规体系是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尤其在我国这种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政策的作用尤为重要。提供人才、资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会促进产业发展。

③市场需求。区域创新发展的意愿不强烈,就缺乏科技服务业发展土壤,反过来,科技服务业发展落后,就不会为区域的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2)自身因素。

①从业者素质。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通常需要跨领域跨专业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和懂创新、会服务的专业人才。只有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提供高质量服务,得到社会认可,才会促进行业的发展壮大。

②运营机制。科技服务业面向市场需求提供服务,就决定了需要引入市场化运营机制,尤其是激励机制,会激发活力、增强竞争力,提高服务水平,促进行业发展。

③发展定位。清晰的发展定位对科技服务机构非常重要。很多服务机构职能界定不清晰,对服务内容认识模糊,对发展没有明确的目标,往往只进行监督管理,只充当媒介,没有参与创新服务,偏离科技服务市场的定位,不利于发展。

(三)国内外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模式。

1.国外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模式。国外科技服务业发展较早,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称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都建立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结构比较合理的科技服务体系。国外对促进知识服务业发展主要有两种基本观点:一是政府主导型;二是完全市场化。

美国科技服务业市场非常发达,规模占世界市场的一半以上,为了促进创新,非常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是世界上唯一将知识产权保护列入宪法的国家,有一些官方、半官方机构,为企业提供一些资金、管理服务,但主体是市场化运作的盈利机构[2]。日本有半官方性质的机构,侧重于引导和支持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英国主要是市场化的服务机构,2000年成立唯一一个官方机构小企业服务局主要对小企业提供政策、法律的咨询服务。韩国政府一直致力于科技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强化资金、信息和人才的支持。

通过梳理,可以看到法律法规是各国政府最重视的,再就是资金支持和人才等方面。

2.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模式。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从最初的信息与咨询服务发展到科技服务全链条,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即使在发展程度较高的长三角地区,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目前,科技服务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典型的发展模式包括三方面。

(1)上海模式。上海在各方面对标国际,大力推动科技会展业,初步形成了较完善的科技服务框架体系;同时,强化市场化运作和灵活的机制,形成了服务专业化、投资多元化、服务跨区域化的特点,起到了很好的带动辐射作用。

(2)江苏模式。依据地方特色建立科技服务业聚集区,打造品牌效应;多方引进国外投资,吸引国外科技服务机构在当地建设分支机构,带动人才、资金、技术进入。

(3)中关村发展模式。一是聚集模式,聚集了大量高层次的科技服务机构,通过好的政策机制构建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二是通过“做大四类优势领域”和“做强三大重点领域”,服务向“高精尖”方向发展[3]。

从以上理论研究与国内外发展实践经验上得出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认识和借鉴:第一,促进产业创新发展是发展科技服务业根本动力和必由之路。第二,建立完善政策与法律法规是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第三,推进科技服务机构的市场化运营机制,是服务业提质增效的关键。第四,加强引进合作是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五,建立聚集区和数字化服务平台,引导服务机构向专精方向发展是当前趋势。

三、石家庄市发展科技服务业的优势与不足

通过对石家庄市科技服务业近年来(2016~2018年)的发展数据(从业人员及工资、机构法人、市场交易额等)进行了纵向比较,同时与京津、郑州、合肥、唐山等典型城市进行比较,数据显示,石家庄近年来各类服务机构增长较快,科技咨询、转移类机构较为薄弱;然而与京津、郑州、合肥对比,在人员及薪酬、机构规模、技术交易额上差距较大,说明了石家庄市科技服务业发展较为低端。

(一)发展优势。

1.借势京津及国内外科技优势资源,全面开展合作,已有成效,发展潜力巨大。京津冀是我国创新资源最集中、创新成果最丰硕的区域,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北京科技创新能力突出,天津技术研发和转化实力雄厚,河北承接潜力显著,这种梯度差异为三地协同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2018年4月,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与河北省工信发展研究院联合的河北工业设计创新中心成立;石家庄农科院近年来与中国农科院、中科院、中国农大、天津农学院、北京农科院等开展联合攻关和项目合作;2017年3月,石家庄市政府与北京市科委合作的“一站一台一机构”落地石家庄科技大市场;2018年11月,中关村天合石家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广场也落地石家庄科技大市场。

2.科技资源丰富。石家庄作为省会城市,人才、技术、成果、设备等各类科技资源较为丰富,尤其医药等重点产业研发实力雄厚,为相关领域科技服务业发展打下基础。

3.构建优势平台,起到带动辐射作用,积累了经验。石家庄科技服务中心是河北省首家集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科技咨询和科技金融为一体的国家级孵化器,服务能力和孵化业绩居国内前列。

(二)发展不足。

1.机构平台保障方面。第一,缺乏协调各方利益、统筹全市科技资源对科技服务机构开放共享和对科技服务业发展进行顶层设计的组织机构。第二,缺乏集合各类服务信息资源的第三方、第四方平台。科技数据共享度不高,科技服务机构获取科技资源难度大。

2.市场规范方面。第一,法律法规不健全,对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保护力度不够;第二,缺乏行业服务标准有效监管,服务机构良莠不齐,行业自律性不强,经营不规范,存在恶性竞争。

3.政策机制方面。第一,缺乏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研发与生产脱节,关起门来搞研究,缺乏与产业融合发展,管理水平和效益低下。第二,政策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依据国家政策制定地方相关政策,多为宏观政策,缺乏细则、缺乏落地,甚至落实走样。出台的政策无论从数量上还是政策推行深度、广度上看都距离形成完善的科技服务政策体系有很大差距。科技服务机构发展上表现为重数量、轻质量,重建立、轻发展,缺乏效能管理,发展后劲不足。第三,缺乏机制就缺乏动力。石家庄市现阶段科技服务机构仍以体制内机构为主,没有形成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机制,科技服务人员难以分享到创新收益,服务内容多停留在基础服务上。

4.人才方面。缺乏高端复合型人才。科技服务属高附加值知识服务,通常需要跨领域跨专业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人才缺乏,造成低端基础服务。

5.健全科技服务产业链方面。第一,产业链不完善。缺乏在转化中为双方利益诉求提供保障的中试机构;缺乏降低转化风险的风险保障基金。缺乏市场化运作、高效、专门解决产业关键性技术新型研发机构等。第二,各类科技服务机构规模小、专业化服务能力不强,缺乏合作;服务机构提供多为低端基础服务,缺乏品牌效应。

6.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第一,京津雄科技服务业集聚产生“虹吸效应”对石家庄创新能力和科技服务的提升形成抑制。第二,在研发环节,“京津研发”与“石家庄需求”对接不紧密,尚未形成深层的合作机制。第三,在承接转化环节,京津石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差距大,石家庄市多数企业停留在低端技术应用层面,创新能力弱,产业配套能力不足,对创新成果需求不足,承接新成果、新技术所需的技术积累和高端生产制造能力不足。数据显示,近年来与北京关系紧密的省份主要包括福建、广西、辽宁、四川、广东等,占北京对外技术输出交易额50%左右,河北省仅为2%。第四,受资金、技术等限制,企业改造升级动力不足。高质量发展需要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然而,一方面,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缺乏认识,企业不敢转;另一方面,由于对技术创新缺少足够的保护等因素,企业没动力,不想转。如此造成石家庄市产业低端,创新动力不足,对科技服务需求不足。

四、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政策建议总括:基于政策、制度和在京津冀协同创新中的不足,分阶段有重点地发展科技服务业,给出政策建议总括——提质增效、引进合作、加强规范、刺激需求。

政策建议目标:优化科技服务业发展环境,科学规划发展布局,刺激需求,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快形成市场主导、研发推动、主体协同、产业融合、开放合作、人才引领、政府协调的科技服务业发展体系。

(一)对照不足补短板。

1.机构、平台保障。第一,建立石家庄市科技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制度,由相关领导负责,科技、发改、财政、工信、统计等有关部门协同合作,建立合作服务协调机制、责任分配机制、运行规范机制等,激活各类科技服务资源,破除部门壁垒和信息孤岛,实现科技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和充分利用。第二,建立京津冀数字化科技服务平台。汇聚政策、成果、人才、设备、服务、供需等各类创新资源,实现供需高效对接。第三,政府牵头建立服务业各行业协会,协助政府部门构筑一个能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保障合法权益、规范行业行为的完善的法规制度平台,教育引导企业合法经营并加强管理;探讨行业发展方向、目标;建立行业培训和职业化评估体系,加快职业化进程;开展调查统计及行业宣传推广。第四,政府部门通过政策支持,推动引导具有服务优势的机构牵头建立产业联盟,一方面形成科技服务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机制;另一方面与京津等高端科技服务机构对接,促进科技服务业科学、高效、健康发展。第五,政府组织专家团,领导负责,深入企业“一企一策”,搭建企业与科技服务机构桥梁。

2.市场规范方面。第一,完善法律法规、服务标准、信用、考核、评价体系,加强监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非正常专利申请的信用监管,规范中介代理机构行为,奖优罚劣。第二,实行负面清单制度。法无禁止皆可为,激励新业态、新服务产生。第三,规范科技服务业机构准入机制。严审机构行业资质、资格,严格执行从业人员资格认证,推进服务职业化。

3.政策机制体制方面。第一,优化体制内科技服务机构经费来源结构。鼓励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机构面向市场需求提供外包服务,提高服务效能。第二,利用资金、税收、政策激励,支持科技服务机构开展高技术含量科技服务;重点培育扶持一批基础好、能力强的科技服务示范企业,形成品牌效应。第三,从企业征集需解决的关键、“瓶颈”技术,列入重点支持科技计划。第四,放宽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尤其针对软件开发、软科学研究等低耗材高智力项目,解决科研投入“重物轻人”等问题,加大激励,激发创新活力。第五,建立调查统计监测制度。

4.人才方面。既重引进,更重培养。配合石家庄市人才计划引进科技服务业“高精尖缺”人才。同时,更要注重人才培养,如通过高校设立相关专业培养,重点科技服务机构与培训机构建立专业培训和实践基地等方式培养专业人才。

5.完善全产业链协调发展方面。第一,重点发展产业链顶端的研发设计服务。重点发展科技咨询、科技金融服务。强化评估服务,促进高价值成果产生,促进企业创新。第二,依据发展趋势,建立专业服务型孵化器。汇集专业资源,打造专业服务平台。第三,围绕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和重点产业发展较为集中区域建立服务业聚集区,形成区域特色和品牌效应。第四,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领军企业,兴办市场化运作,具有灵活的管理和激励机制的新型研发机构和咨询研究院。鼓励实力雄厚、条件成熟的制造业企业剥离内部的科技服务部门,成立专业服务机构。第五,科技金融。通过完善征信体系和担保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和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政策等,开展政银企保合作,构建多元融合科技信贷、投融资服务体系。

6.引进合作方面。找准定位。石家庄科技服务业定位重点在于服务重点产业的关键技术和“瓶颈”技术攻关,服务产业的转型升级,关注从“产品”到“商品”的转化过程中配套成熟的后端产业化服务,提升承接新成果、新技术所需的技术积累和高端生产制造能力,从而能更好地承接京津成果转移、转化。第一,通过沟通、协调和机制建设,积极开展与机构(如中科院、北大等)、企业(如信息技术服务业方面可引进华为、浪潮集团等建立产业联盟)、高端人才合作,构建“中科院+”、“院士+”、“领军企业+”等协同创新共同体。第二,借鉴“一站一台一机构”与“中关村天合石家庄科转广场”模式,在科技咨询、科技评估等发展重点且薄弱环节,开展与京津的引进合作。第三,争取重大项目,依靠大项目,带动资金、人才、技术汇聚,起到带动辐射作用。

河北省全力推进“以色列达甘智慧农业技术项目”落地石家庄鹿泉区,打造农科小镇。作为小镇的重点项目之一的达甘农谷是一个集研发、中试、生产、展示、交易全产业链的农业硅谷,将带来技术、人才、资金的聚集,推动区域农业产业升级。

(二)以政策激发创新需求。再好的政策也不如有好的市场需求,所以政策的着力点还要放在刺激创新需求中。重点从工业领域的转型升级(技改)、服务方面的政务服务数字化和民生服务中的智慧城市建设以及农业领域的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三方面激发需求。这三个方面都是在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应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重点工作,都是对科技服务有充分需求的领域。

1.转型升级激发需求。升级(技改),即是激发科技服务需求的重要途径,又是提升承接转移能力的重要途径,还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刚结束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再次强调转型升级。一方面,设立转型升级(技改)重点项目建设专项资金,优先支持北京转化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石家庄市优势和重点发展产业中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市场潜力大的企业升级改造;另一方面,利用税收和资金杠杆,采取“先干后补、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工业设计服务机构对转型企业“一企一策”制定转型升级路线图,两方面共同作用。同时,在工业化发展的中后阶段,旧有的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方式受到制约,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结构、建设现代工业体系的必然选择。在转型升级(技改)中,鼓励支持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鼓励数字化生产与管理,鼓励企业上云,培育生产新模式和服务新业态,在向智能制造、服务制造、品质制造的发展中,带动一批研发、设计、检测、培训、信息服务等科技服务机构融合发展。

2.数字政府转型+智慧城市建设激发需求。实施政府数字化和加大智慧城市建设,一方面,有利于提升营商环境,便民惠民;另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是创新创业环境下最易产生科技服务新模式、新业态的途径。突出“智慧行政、智慧便民”,加大政府购买力度,不断解决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民生关切,在不断创造人们的生活需求中,实现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带动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

3.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激发需求。在乡村振兴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落后,发展潜力巨大。发展落后体现在,一方面,传统技术研发和应用方式使农业技术发展受到制约,进展缓慢;另一方面,由于农业技术人才缺乏,吸收和使用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能力欠缺,阻碍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对农业技术研发、推广到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各环节的带动作用已经显现,带来了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的转变。在推动科技服务助力农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注重在技术应用和管理环节的智能化、科学化、精细化、便捷化中提品质;另一方面,不断寻求在农业销售的数字化、平台化中增效益。

在发展农业科技服务中,一方面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区、星创天地等的载体和带动作用,鼓励人才返乡创业;通过政策支持和政府购买等资金支持方式,鼓励农业技术开发和应用新模式的探索;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优势,搭建农业农村与各类科技服务机构桥梁。

通过发展质量农业、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互联网+”农业,着力推进由增产向提质转变,在提质增效、拉动内需中促进农业科技研发应用和服务的新模式、新业态。

五、结语

石家庄应立足目前科技经济发展阶段,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承接转移定位,在科技服务业发展中有所侧重。通过政府政策法规、资金支持等方式做好提质增效、引进合作、加强规范、刺激需求四方面工作,不断提高石家庄承接转移能力,更好地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