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一典型案例谈关注大学生孤独情绪的重要性

时间:2024-09-03

□张小珊

在笔者从教三十年中遇到过各种有孤独情绪的学生,但是其中有一个案例印象特别深刻,这名学生时常是大家坐在教室里学习的时候,他或躲在寝室里睡觉或在外面瞎逛,当大家回寝室时,他一人在教室里学习,做作业。开始的时候以为他是因为不想学习才这样,但是在与他沟通时发现该名学生好像有心理障碍。他与人讲话从不看对方的眼,不自觉地用嘴咬自己的手指。后了解到在他的家属中,他是学习成绩最差的一个,家长每天的指责,使他失去了自信,同龄人的排斥也让他不敢与人交往,久而久之孩子患上了孤独情绪并造成了心理障碍,最后不得不借助医学手段进行干预,这就是孤独感。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度在加快,这种现象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出现了加剧的趋势。现代人的交流方式在改变,人与人的物理距离在缩短,而心理距离却在拉大,因而现代的人对孤独的感受也在加深。孤独感,用心理学的话来说,就是感到自己与世隔绝,内心充满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或者说,是由于人的社交动机、合群行为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在大学生群体中,不少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现代学生的孤独情绪要比以前来得普遍。有些学生见到老师都不知道如何称呼,甚至用“阿姨”、“美女”来称呼老师。有些学生在微信上或QQ 上侃侃而谈,但面对同学时不知所云。有些学生不知如何与室友相处,经常发生矛盾,希望自己独住,但却十分热心饲养小动物。有些学生逃避集体活动,沉醉在网络游戏中。“郁闷”、“无聊”一词成为了大学生的口头禅。这些看似普通的现象,都和学生的孤独情绪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孤独的情绪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正常心理,甚至会引起心理障碍和不良的行为规范。因此找到大学生孤独情绪形成的原因和解决的对策是十分重要的。

一、大学生孤独情绪形成的主要因素

Weiss(1987)认为孤独感是当个体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距离时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常伴有寂寞、无助、郁闷等不良情绪反应和难耐的精神空落感[2]。在埃里克森看来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的第六阶段(18 ~25),处在这一阶段的个体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并融入社会。与人格发展的其它阶段比较,大学时期的孤独感更为强烈。孤独情绪的产生既与学生本人的特点和人格有关,也与其家庭教育方式有关,同时与社会环境、校园环境问题等都有着一定的关系。

(一)个体因素。因长时间在学校封闭学习,学生缺乏基本的社交礼仪教育,同伴接受性差。有些比较内向,与人交往拘谨,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有些乐意与人交往,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但是常常不能认真聆听对方的话题,而谈论与对方兴趣无关的话题,有些在与别人交往时时常带有攻击性的语言,因此他们都交不到长期交往的朋友,就会产生孤独情绪。青春期的自尊心特别强,因此大学生在这个阶段都会有心理闭锁现象,自我防御性过强。一般不轻易向外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有时外显的行为与内在的情感体验完全不一致,把自己的真实想法、情感等隐藏起来而造成孤独情绪。

(二)家庭因素。家庭因素对大学生产生孤独情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忙于自己的工作,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上一辈或寄养在教师的家里,长此以往就缺乏基本的家庭亲密感而造成孩子孤独情绪。有些家庭父母关系不和,家庭气氛紧张,孩子没有安全感而产生孤独情绪。父母被孩子认为是最可以依赖的人,如果父母争吵不断,破环了家庭的和谐,孩子会感到无所适从,就失去了正常交流的能力,孩子会变得沉默寡言。父母的离异也会给孩子造成孤独的情绪,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父母离异让孩子觉得脸上无光,倍感压力,总觉得别人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于是逃避与人交往,同时因为自己最亲密的人分道扬镳,使得孩子失去对别人的信任感,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孤独情绪。

中国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期望值过高,男要成龙,女要成凤。这样的家庭里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于苛刻,往往批评多于鼓励,限制多于信任。父母往往将自己的孩子与隔壁的孩子比较,与孩子的同学比较,在这种“我不如别人”的心理暗示下,就会产出自卑感,情绪比较敏感,不愿与人交往,或产生高度自尊感,对别人采取攻击的情绪,人际关系紧张而使孤独情绪加重。有些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过分保护,使孩子失去了自己判断事物的能力,失去了与人交往的能力,失去了自我,这样他们越来越离不开自己的父母,一旦离开父母,就会感到害怕,迷茫,而造成心理孤独情绪。当前中国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家庭的情感支持减弱,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愿与父母倾诉,又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同龄亲人,会使孩子从小在精神上有孤独感。克服精神上的孤独感是独生子女要面临的最大问题。

(三)学校与社会环境因素。大学新生都有一个角色转换和适应的过程,他们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即将与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的人生活在一起,会让他们产生恐惧感而引起孤独情绪。有些因为考上的大学与他心目中的大学有差距,所学的专业与他想象的不一致,大学的教学模式与以前小学、中学的不一致,使他们无法一下子适应而感到迷茫,造成心理失衡而产生孤独情绪。面对学习上的激烈竞争,他们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所有的孩子都在考上大学就可以轻松了的舆论中成长),在工作上,学习上会遇到一定的挫折,使得他们承受失败能力本来就不强的心理感受到了无比的压力,于是他们会夸大自己的缺点而感到十分苦闷和孤独。每天有大量的信息出现在大学生的眼前,而大学是他们步入社会的准备阶段,他们又缺乏分析的能力,从而感到迷茫,产生孤独情绪。

二、孤独情绪对大学生的危害

大学生孤独情绪的成因有很多,但是长期的孤独、压抑、无助的情绪会给大学生带来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轻者会引起行为问题,重者会从引起人格的分裂。

(一)孤独会造成认知的缺失。孤独情绪会让人变得内向,不愿意与外界接触,从而就会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身边发生的事漠不关心,不愿意参与各项集体活动;甚至把自己当作局外人,因而会变得越来越自私,对事的认知会越来越偏激。长期就会造成认知的缺失,从而影响到情感和心理的定位,人会变得冷酷无情。

(二)孤独会造成行为的缺失。大学生因为孤独,从而引起与外界的隔阂,无法融入到社会中去,使自己变得更加孤独,从而无法正常与别人沟通和交往,只能沉迷于网络世界,使自己得上了网络依赖诊。这种恶性循环往往会造成大学生自控能力的缺失,引起行为的偏激,一点点小事都会使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对大学生孤独情绪的防范与干预

对大学生孤独情绪的防范与干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要了解引起孤独症的内因和外因,从而着手将这种情绪扼杀在萌芽状态。

(一)加强大学生的人格培养教育。在新生进入大学之后,要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尽快进入新的角色,做好角色转换心理准备。因此大学生的入学教育至关重要。要帮助大学生克服因为陌生而引发的孤独情绪,同时让学生尽快熟悉自己要学的专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摆脱孤独情绪,提高自身的控制能力,正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同时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为他们开设礼仪讲座,让他们了解礼仪对自己融入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他们懂得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既要有知识还要有文化,使他们成为人格健全的人。

(二)强调家长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希望家长在关心自己孩子的成绩时,更应关心自己孩子的行为规范问题。增加沟通时间,提升与孩子的亲密度,不应该让家庭矛盾带给孩子压力。

(三)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学生创造交流和交往的机会。利用学生社团,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提高自信的程度,为学生走出孤独情绪搭建良好的平台。同时要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与学生互动,使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得到心理支持,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减少孤独症的发生。

(四)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心理档案,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人际关系,学习情况,品德意志,等。定期为学生开设心理辅导,有意识帮助他们正确认知自我,完善自我。

总之,孤独情绪会影响个人的幸福,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危害。让大学生远离孤独情绪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的努力,任重而道远。

[1]Buchholz E S,Catton R. Adolescences’perceptions of aloneness and loneliness,1999

[2]李传银,王燕.孤独心理研究回顾[J].社会心理研究,1999

[3]张雪琴.大学生孤独感的分析与调适[J].高教研究,2005

[4]薛桂英,赵小云.论中国大学生的孤独感及其应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