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曾 超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产业,并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某一角度看,旅游本身也是相异两地不同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的过程。在这样的旅游环境中,游客很容易对异地文化环境中的景物,无论是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产生新奇感与探索欲。与此同时,因为受到陌生环境、相异文化背景的影响,忐忑不安的心理情绪、不同程度的紧张感也会随之而来,这些很容易导致游客在面对周围事物时敏感度的增强。这种心理状态的变化以及适应需要一个过程,但有时,在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游客自身性格特质,价值观等因素的联合作用下,一些游客有可能出现以强烈的精神焦虑为表现的心理病症,严重者甚至出现生理上的紊乱,在学术界定义这种现象被定义为“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本文以三江学院的学生为实证对象,研究一些旅游因素的变化是如何影响文化休克现象的。
(一)数据采集。本次调查共发放200 份问卷,其中男生回收98 份,占比49%;女生回收102 份,占比51%,男女比例基本相当。问卷调查对象为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因为大四学生实习在外,比例只占5%,而大一到大三的学生比例分别为33%、25%、37%,分布相对均衡。问卷开始预设了旅行中整体安心程度的调查,结果有88%的被调查者表示不安,这说明大学生在旅行过程是存在文化休克的可能性的。
(二)问卷设计。衡量旅游文化休克程度的指标体系较为复杂,为了简化评价,本调查采取了一种较为简单的方法,即通过被调查者对调查项所述内容安心与否的心理预期来判断其是否存在的文化休克症状。如果对被调查者对某题的某选项存在不安,则初步断定该项有较大的可能引起文化休克症状。为了更好地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将它们分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大类。其中,外在因素初步设计为时空因素和环境因素,内在因素设计为性格因素和价值观因素。
(三)结果分析。
1.时空因素变量。每个游客在选择出行时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距离远近都有不同的考量。图1 显示有近54%的被调查者认为选择在市内旅游会让他们感觉更安心,被调查者表示在市内旅游更加便捷,不用像出省、出国旅游需要提前订票,赶车,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游乐的成本,而且文化风俗都相近,也没有交流上的差异。其次有21%的被调查者选择省内,他们都表示愿意去稍远一点的地方感受下不同的文化,但是当谈到是否会选择出国或者港澳等地作为旅游目的地时,不少被调查者表示了担忧,有的被调查者觉得语言沟通存在一定的障碍,还有的被调查者表示旅游目的地选择的越远,所需花费的时间和费用也越多,未知情况发生的概率也越大,会感到不安,除非有较多的结伴同行者,或者同较为熟悉的人一起同行。总体来看,距离旅游目的地越远越容易感到不安,相应地产生文化休克的可能性也越大。
图1 旅游目的地影响因素
图2 旅游天数影响因素
在出行天数的选择上,如图2,绝大部分被调查者会选择在1 ~2 天或者3 ~4 天为最佳的出行天数,占比92%。出行天数越多越容易让游客感觉不安。Gullahorn(1963)W 理论可以用来解释该现象。他认为在跨文化的旅游中,文化休克经历六个不同阶段:蜜月期、敌意期、诙谐期、回家期,反向文化休克期和重新调整期,当天数增加,蜜月期过渡到敌意期的可能性也越大,旅行从一开始的兴奋和好奇逐渐被不安和焦躁的情绪所代替,一种暂时的社会性隔离,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油然而生,所以更多的被调查者愿意选择三天左右作为出行的最佳天数,希望在“蜜月期”结束之前结束行程以避免接下来“敌意期”可能带来的“文化休克”症状。
2.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变量。面对不同的自然环境因素,被调查者的心理感受也有所不同。被调查者在对于自然环境的选择上最主要的考量是阳光与温度,如图3,比例分别为53%和33%。访谈发现舒适的气温条件和适度的光照能充分调动被调查者的旅游积极性,这种较高的积极性延长了W 理论中蜜月期的持续时长,也更容易让被调查者的精神关注点发生转移,暂时忽略环境变化所引起的文化差异感,但这种因自然环境舒适引起的暂时性精神关注缺失能持续多长时间,目前依然没有一个成熟的研究来论证。
旅游者外出旅游,往往是选择和自己生活的环境有一定差异的地方作为旅游目的地,这样的选择会带给游客不同的体验,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这种差异也会带给他们一些不安。如图4,我们发现有32%的被调查者认为语言的差异最容易导致情绪上的不安。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如果沟通不便,便失去了最主要的信息来源,信息的失衡必然带来心理上的不安。2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人口的密度,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更加愿意选择人口较少的地方作为旅游目的地,因为人口密度越大,越容易使他们产生压抑感,情绪也越容易变得焦躁不安,亲近大自然的旅游项目更多地受到被调查者的欢迎。有22%和1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宗教影响和政局影响,访谈发现宗教影响的不安感主要来源于旅行经验的缺乏,对不同宗教的禁忌的不了解会让被调查者在旅行中有“放不开”的感受。而政局变化的考量更多是从安全角度的出发,这也是保证一次正常旅行最基本的要求。
图3 自然环境的影响因素
图4 社会环境影响因素
3.性格因素变量。不同的游客拥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导致了他们在旅游过程中对不同文化的心理感受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本次调查问卷中共涉及了四种类型的性格特质:包括胆汁质,大多表现为积极进取,热情高涨,脾气急躁的性格;多血质性格的人,大多表现为反应迅速,充满朝气,但是也会有粗枝大叶的毛病;粘液质的人,为人平静,情绪起伏不大,但是缺乏热情;抑郁质,沉静,深况,同时也是非常容易相处的,多愁善感这四种类型。从图5 中可以看出,被调查者普遍认为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人更容易在旅行中对异地文化感到不安,这两种性格的被调查者普遍具有性格内向的特征,较少的交流和沟通让他们在异地的不安情绪较难释放,而胆汁质被认为是最不容易对异地文化产生不安的一类,进一步访谈发现,这类性格特征的人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不安的情绪容易产生也容易消退,特别是当旅游过程中新的刺激点出现时,很容易就从原本不安的情绪中解放出来。
图5 性格特征影响因素
4.价值观因素变量。人们通过沟通交流获得一定的交际能力,交流的过程也是多种价值观之间相互碰撞的过程。每个人生活的圈子各有差异,不能一概而论,这种差异便是不同价值观的体现。在问卷中,共罗列了七种不同的价值观念,这是行为科学家格雷夫斯对价值观进行的归类,包括是反应型、部落型、自我中心型、坚持己见型、玩弄权术型、社交中心型、存在主义型。其中反应型、自我中心型、坚持己见型、玩弄权术型倾向于个人主义价值观、而部落型、社交中心型、存在主义型则倾向于集体主义价值观。从图6 我们可以看出,外出旅游感到不安的被调查者明显倾向于拥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人。进一步的访谈发现,这类人一般都会选择跟团游,希望不安感能在井然有序的行程,导游的帮助以及旅行团队的认同感中得到缓解。而个人主义价值倾向的被调查者则普遍个性独立,有自己的旅游见解,不容易被外界变化的环境所影响,相反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希望异地文化为自己所变,尽量在旅游小环境中主动营造一种日常熟悉的文化氛围,表现出一种较为强烈的能动性。
图6 价值观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在旅行过程中是具有发生“文化休克”现象的可能性的。“文化休克”现象产生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旅行距离和时间的递增让不安感增强,也增加了发生“文化休克”的概率,但概率也会伴随着“敌意期”的结束而有所缓解;舒适的自然环境,低游客密度以及相同的语言氛围都是大学生安心旅行的保障,在这种环境背景下,大学生的文化差异感容易被转移或被替代,出现“文化不休克”的假象。更重要的是内在性格特征和价值观取向更容易影响“文化休克”。内向的人因为较少和外界沟通,在异质文化中感到不安的几率更大,而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大学生在旅游团队中较少感受到不安,但离开集体环境后,不安感会提升。而一些具有较强个性特质的个人主义者甚至会在异质文化中主动营造日常熟悉的文化氛围,以此降低“文化休克”的概率。
[1]Gullahorn,J,& Gullahorn,J. An Extension of the U -curve Hypothesis[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63,19(3)
[2]陈放.中国学界对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休克”问题研究综述[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5(6):70 ~77
[3]蔡荣寿,罗萍,黄丹.文化休克现象及其克服[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9:134 ~135
[4]胡凌霞,文智勇.论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休克”现象[J].东南传播,2006,3:18
[5]居珈璇.浅析跨文化交流中“文化休克”的原因及对策[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83 ~84
[6]龙晓明.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休克”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5,3:175
[7]杜志峰.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与有效沟通策略[J].福建论坛,2009,12:65 ~66
[8]曲晶,张丹.文化休克与对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4:8
[9]杨静.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证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6):174 ~178
[10]王一惠.从期待视野的视角论”90 后”大学新生文化休克现象[J].中国电力教育,2011,34:173 ~17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