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地勘单位活力

时间:2024-09-03

□ 杨国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文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国办发[2011]37号文明确了地勘单位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地勘单位的改革应遵循党中央、国务院、国土资源部和省政府有关方针政策,结合地勘单位的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推进实施,以实现地勘单位不断发展和充满活力。本文就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地勘单位活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地勘单位深化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事企混合运行,市场观念淡薄。当前地勘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个单位两块牌子,事企混合,职责不分,权责不明,市场经济观念淡薄、竞争意识、效益意识、风险意识较弱,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和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应变能力不强;过去的“大锅饭”现象和“等、靠、要”思想仍然比较严重。

(二)资产存量大,优良资产少。地勘单位资产状况表现为:一是资产存量大,不良资产多,变现能力弱,在流动资产中存货、应收账款和其他资产分别占19.2%、26%、36.4%,而且固定资产中的非经营性资产和其他资产分别达33.1%和4.1%;二是经营总量大,流动资金少;三是资产总量的绝对值大,优良资产相对值小,这些已严重影响到地勘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管理综合水平低,市场定位不清晰。多数地勘单位的管理状况尚停留在传统管理水平上,与市场经济发展不同步;经营上负盈不负亏,前瞻性较差,短期行为严重,自我发展后劲不足,市场战略随意性大,定位不清晰,无明确的战略发展方向。

(四)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内部环境不优。缺乏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和责、权、利、险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分配机制亦不健全、不完善,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调动起来,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样过,内部用人不能完全做到任人唯贤、用人唯才,还存在着讲关系、讲资历那一套,缺乏一个充分激发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内部环境。

二、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地勘单位活力的对策

针对当前地勘单位全面深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抓好单位的活力建设,确保地勘单位全面深化改革顺利推进,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一)从体制入手,抓好产业、队伍的结构调整。地勘单位要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就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彻底打破事企不分、统包统管的状况,打一场刮骨疗毒、触及灵魂的改革大战,从根本上改变现有模式,真正把自身融入市场。

1.推进事企分离。对资产、人员按事企建制进行分离,按各自工作职责和经营职能分开运作,互不干涉。不再强化安置指标,离退人员、大队机关管理人员与富余人员按年增减比例划归事业费管理,企业建制这一块实行完全的企业化管理,择优淘劣,自我生存、自我发展,取消干部身份终身制,实行聘用制,取消事业工资制度,实行效益工资制,彻底改变现有的以队为基础、事企混合的管理模式,让地勘单位充满活力地持续发展。

2.抓好结构调整。一是抓好产业结构调整,要根据现有产业规模,在全局调整建立以优良资产为纽带,支柱产业为基础,优势企业为龙头,现代企业制度为基本模式的现代产业结构,以发展前景定位好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按市场需要组建不同类型的经济实体和企业。培植扶持优势产业,发展好地质产业的延伸产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以产业结构带动队伍的结构调整,促进人员的分流和优化组合,实现产业、队伍同步优化。

(二)优化资产结构。资产整合的目的是使资产处于最佳组合状态。根据地勘单位资产存量大、优良资产少的状况,要抓好四大块的处理,一是非经营性资产退出一块。要根据非经营性资产的构成,进行分类登记列账,逐步剥离,为发展卸包袱;二是联合经营激活一块,在资产更新经费不足的情况下,采用引资、合资、合作等形式,激活增量,盘活存量,充分挖掘资产潜力,扩大优势资产;三是调剂、整合一块,地勘产业有一定的差异性,许多产业是上下游关系,加之产品市场的互补性,这就为地勘系统范围内进行资产调剂、整合提供了可能,给出了空间,我们就可通过这一调整,推动资产在地勘产业中流动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资产效用;四要对存货、呆账处理一块,一方面要对非货币性资产尤其是难以转换为现金的资产且转换时间不确定的存货,另一方面是有确凿证据表明回收无望的应收账款和其它应收账款,对于长期投资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部分,由省级主管单位牵头,参照新会计制度及国家给地勘行业的优惠政策,定出规定予以处理,使地勘单位轻装上阵,充满活力地参与市场竞争。

(三)加强综合管理,提高竞争实力,确立地勘单位的战略定位。

1.大力提升综合管理水平。现代管理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根本要求,管理水平应与经济增长同步或超前,不能滞后,否则经济增长越快,潜藏的经营风险就越大,不仅妨碍经济持续增长,且易被动落后,最终处于劣势而遭淘汰。因此地勘单位不能停留在固有的管理水平上,必须着力于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和着眼于管理机制的不断创新。

2.凝聚规模竞争能力。提高竞争实力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抓好产业整合,在“事企分离”的基础上,构建以省级主管单位为主的产业集团模式,形成事业制以地勘业为发展龙头、企业制以勘测施工业为发展龙头的两大支柱产业,促进产业规模发展,增强竞争实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3.谋划好产业的战略定位。当今社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面对未来,地勘单位如何确定自己的走向?谋划好自身定位?这是关系到地勘经济能否长久、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要深入探讨,结合自身特性从多方面分析市场走向,对未来市场的需求进行全面预测,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基本方向,制定好未来的战略定位。说穿了,地勘战略定位,其根本就是地勘产业定位,产业的持续发展影响到自身的市场定位,没有一项占优势的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面临瞬息万变的市场,只会被淘汰,其它方面的定位更就无从谈起,所以,解决好产业定位是地勘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从这一定位出发,地勘单位必须大力抓好优势产业的壮大发展,以地质产业为龙头,积极谋划延伸产业的发展,做大做强,形成强势产业,才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充满朝气和活力地向前发展。

(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培育一个良好、和谐的内部环境。地勘单位现有的事企混合体制,对打破收入分配机制、调动职工积极性并未带来积极作用,在其影响下,分配机制并不是按事企不同的性质建立不同的分配机制,而是在事业制的帽子下,一切分配形式均按事业模式实行。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勘单位的特殊性、复杂性,转变以社会、商业目标为主的地勘企业,其经营行为处于竞争性状态,无法制定出一个统一的分配激励制度,那么,按企业绩效来设计激励机制也就顺理成章了。

对地勘单位而言,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应在现有体制下,分别建立符合事业体制和实行企业体制两种不同的分配激励机制,机关科室及有关服务岗位采用事业工资制度,经营实体采用绩效分配制度,对经营者要着重体现绩效第一和能力拓展,其报酬可多元化构成,如“基薪+执业(职称)资格津贴+月、季、年度奖励性绩效+风险收入”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绩效工资比重,使经营者能够拿到与个人付出相匹配的报酬。

优化内部环境,要为各类人才和广大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企业活力的源头来源于人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良好的用人环境是人才展现其价值的重要前提,对专业技术人才要在带项目、技术创新等方面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激发其专业创新能力,使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年轻人是事业发展的希望,要注重青年人才的培养,给具较强事业心的年轻人压担子,付重任,着力培养,大胆使用,使之迅速成长为管理骨干和专业人才;要在工作、学习上给更多的职工创造机会,大力提倡职工自学成才、岗位成才,通过内培外训,提高职工工作技能,制定好学习待遇、奖励标准,鼓励职工参考、报考社会各类专业岗位执业资格证书和专业学历,努力增厚职工队伍的文化底蕴。另外,要加强机关服务职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通过作风改进到位服务实现队伍积极性的“有效调动”,努力打造地勘人才“来了不想走,走的想回来”这样一种局面,把“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落到实处,地勘队伍的活力就会更为充沛。

三、结语

总之,深化改革,搞好地勘单位活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上面所述只是其中一部分,不同的单位,有不同的队情,只要坚持以发展观点和辩证唯物论为指导,从自身实际出发,牢牢把握市场脉搏,发挥优势,克服弊端,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就能立稳市场,充满活力地向前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