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围城》翻译中的文化处理策略

时间:2024-09-03

□ 张林霏

一、文化因素对《围城》翻译的影响

(一)中外交际方式的差异。中外交际方式的不同,对文学作品《围城》翻译的影响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对《围城》进行翻译的时候,不应该简单地进行直译,而是应该充分考虑到文化之间的差异,正确理解钱钟书先生作品的真正意图,避免产生文化之间的种种误会。假如将中文中的“你在哪儿”、“在干什么”进行直译,对于外国人士好像是在打探隐私,会使得其内心产生反感。可见,直译不仅不利于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甚至会产生一定的隔阂,影响文学作品的真正价值。

(二)宗教信仰的差异。如果不了解一国的宗教信仰,势必对文学翻译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导致翻译者对文学作品理解不够深刻,翻译出来的作品生硬难懂,不利于文学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流传。大多英美人士多信奉基督教,崇尚上帝,主张上帝创造了世间万物,而中国长久以来信奉老天爷;基督教中《圣经》和教堂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地位,而中国的玉皇大帝、观音菩萨和如来佛祖是人们常常挂在口头的。中西宗教信仰的不同,也使得不同的翻译者译出不同的作品,甚至会出现误译现象。因此,外国文学家要想正确译出《围城》这部文学作品的真正内涵,就必须深刻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和长久以来的宗教信仰。

(三)思维方式的差异。一个人思维方式的形成是受其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影响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对《围城》的翻译会产生出不同的文学效果。一般意义上而言,西方文化比较注重强调对文化因素的逻辑和分析过程,对逻辑思维和分析思维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而中国文化在思维方式上比较注重文化因素的综合性,较大程度上培养了中国人的综合思维能力。因此,文学家在翻译《围城》时,应该注重思维方式的特点,结合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性,提高作品翻译的质量,促进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

二、《围城》翻译中的文化分类

(一)生态文化。三伏天是中国农历中特有的天气,是中国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一般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阶段,初末伏10天,中伏较长些,10天、20天不等,依据每年天气的不同而变化出不同的时期,然而,西方文化中并没有这样的说法,因此在英语翻译中译者就必须用其他的方式来翻译以表现中国独有的文化特征。

(二)物质文化。物质文化讲的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生产资料、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各个国家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其物质文化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围城》作为中国著名文学作品,表现了当时的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是一定物质文化的反应,因此,译者在翻译《围城》的时候,就必须结合中国当时的物质生活水平,尽可能谨慎地处理好作品中的物质文化,否则,就会使作品失去较多的文化韵味。比如,对旗袍、长衫、麻将等词的翻译,这些都是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在西方发展史上并没有相对应的英文词汇,因此,需要译者采用相应的处理方式在保留作品原意的基础上更好地表达中国特有的物质文化。

(三)社会文化。《围城》中涉及了诸多与中华民族有着密切关系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和礼仪,都属于社会文化,给翻译者带来的巨大的挑战。比如,对举人、进士、八股文等词汇的翻译,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英语中都没有相应的词汇,增加了翻译的难度,一旦译者不了解中国的教育制度,就很容易导致作品中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信息的缺失,不利于英语读者了解中国汉语文化。同样,中国自有的独特风俗,像洞房、惊喜、端午,译者在翻译时都应该充分地了解其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翻译出《围城》的真正涵义。

三、《围城》翻译中文化处理的对策

《围城》的译者需要深刻了解中西方之间存在的差异,一方面既能够运用多种语言表现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对西方文化理解的非常到位,另一方面也精通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运用多种语言形式,使得《围城》的翻译蕴含深刻的文化内涵。然而,在运用多种语言处理《围城》文化因素的时候,就必须给予一定的注解,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出译者的真正意图,了解作品的文化因素,降低《围城》的误译现象,尽可能多地给读者以呈现出作品的审美性和艺术性。因此,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下,如何更好地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译现象,是当前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中外文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分析,针对文化差异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处理对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处理方式。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结合上下文意思将作品中的内涵表达出来,使得作品的真正意图更好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比如对“塞翁失马,安知非福,使三年前结婚,则此番吾家破费不赀矣”的翻译,译者根据上下文的需要,并不是一味地选择直译,而是保留了此典故中的比喻意义,进而使得作品更加形象、生动,带有明显的中国风,这样的翻译手法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围城》在英语读者心里的影响力。

(二)直译、加注的处理方式。直译对比意译而言,既尊重作品的结构形式,也符合作品的内容意思,直接地将文学作品中的内涵和形式呈现出来,尽可能多地保留了原作品中的文化韵味。比如,对“迩来触绪善感,欢寡愁殷,怀抱具有秋气”、“饭桶”、“饭碗”“旗袍”等词汇的翻译以及文中的注解,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围城》作品的语言风格和结构形式,增强了作品中的中华文化,一方面给予读者丰富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文学作品的审美性和艺术性。

(三)在译文内增添词汇的处理方式。受到中西方各种文化因素差异的影响,简单的直译和意译并不能满足英语读者的需要,其在理解和认知上存在很大的偏差,感觉文中存在这样或是那样的空缺,相应地就会造成对文化因素的错误理解,严重者会出现难以理解的情况。因此,翻译者在翻译《围城》的过程中,要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依据上下文的意思适当地填补空缺,增强英语读者的审美感受和认知体验。比如,对“看人家一对对谈情说爱,好不眼红”的翻译,将钱钟书先生的作品意图非常生动地呈现给读者,对于作品的翻译和理解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四、结语

总而言之,《围城》采用的特殊翻译方法,促使译者在对其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不仅在译文的外部形式,而且在其内部深层含义方面,都予以了丰富的文化思想与内涵,甚至对原材料实施了多种形式的文化处理,即对原文存在的文化差异性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应对,以此科学合理的调整,使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能够更加自然、精准、到位地了解与把握原文的主旨和思想,并以此实现我国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为广大国外读者所理解与接受。《围城》中的两位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文化处理措施,使得我国文化更好的对外交流、传播与沟通成为了切实的行动,提升了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强化了我国文化的国际地位。

[1]贾洪伟.英汉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多维思考[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陈胜利.《围城》翻译的文化因缘[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

[3]王卫强.评析《围城》翻译中的文化诠释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1

[4]施兵.英汉比喻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5]张泉.钱钟书和他的《围城》:美国学者论钱钟书[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