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背景下的教学录像制作

时间:2024-09-03

□ 王 松 夏晓峰

一、引言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12]2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首要组成部分就是要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目的是为了快速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将教学改革的成效发挥到最大限度,实现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全面革新,推动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自行性,让精品资源共享课得以更好地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创造大家人人、时时、处处学习的网络环境。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的两个组成部分。这两个组成部分中,基本资源是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内容方法的核心资源,基本资源中包括了很多能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例如: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以及重点难点指导、作业、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需要在网上提供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学视频,所以教学视频的制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视频的录制要做到录制者与讲课者相互配合。当然因为专业的不同,课程的不同,录制的效果与情境就不相同,一般的课程教学场选择多媒体教室,作为课程教学视频的拍摄场地。有的课程是例外的,如有的课要在机房上课,有的课要在实训室上,这些教学场地光线昏暗,给摄影机的空间狭小,影响拍摄画面的质量,所以课程教学视频的录制要选用较高的专业摄影设备,才能解决教师授课场景曝光不足以及拍摄角度的问题。

二、教学视频的总体要求

按教学单元录制,环境光线充足,安静,教师衣着得体,讲话清晰,板书清楚,视频压缩采用H.264(MPEG-4 Part10:profile=main,level=3.0)编码方式,码流率 256Kbps以上,帧率不低于25fps,分辨率不低于720*576(4:3)或1024*576(16:9)。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它杂音等缺陷,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伴音清晰、无失真、无噪音、音量一致。背景音乐与现场解说声相融,没有出现明显失调现象。此外音频信器噪比不低于48db,采用MP4格式。

三、录制前的准备工作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跃发展,精品课程为教学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实用平台。根据学院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参加校内外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除了实地考察和学习,精品课录像成了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如何将录制达到最佳效果,有必要做一些录制的前期准备。首先必须要由摄制人员、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完成,这是成就一部优秀的精品资源课程录像的第一步。摄制人员要先和教师沟通,从教师处了解掌握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目标、方法以及课堂教学活动过程,然后进行策划,确定方案。要求授课教师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结合精品课专业录播教室的环境进行准备。其中教师的着装也要有所讲究,教师除了选择较正式的服装,化些淡妆外,还要考虑服装的颜色、纹理、样式等。每一位教师都希望把近乎完美的课程展现出去,让更多的人分享和感悟其课堂的魅力,这就必须在录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让它成为一种习惯。精心出精品,意识须先行。学院在这方面投入了专业设备如下:SONG-EX280摄像机两台;立拍脚架;小型移动演播室;苹果台式编辑机;Final cut非线性编辑系统。检测所有设备并做好拍摄前的准备工作,就可以做到有备无患。

四、录制过程中注意的细节

录过课的教师往往有这种体会,直到录像结束回看的时候才发现自已的课里有不足与缺憾,尽管摄像师按教师的要求进行了细致的后期编辑,但还是担心课程录像的实际结果。其实很多小问题在平时授课时就已经存在了,像口头禅、错别字、各种小动作等,对自已已经养成的“习惯”很难改正。

如果使用多媒体课件,必须提前到录制场地熟悉多媒体设备,并查看PPT课件效果是否清晰可见。一般情况下,为保证录制效果及学生清晰观看,PPT课件要求:内容清晰、界面美观、色彩鲜明、风格统一。标题及内容字体大小符合视觉习惯,通常不小于24号,文字和背景对比明显。如果录制课不在本班教室,教师最好是提前到录制场地熟悉场地,并了解录制流程,并与录制人员就录制过程中注意事项进行交流。

录课时双机应尽可能减少冲突现象,避免出现另一摄像机漏光现象。这点一般情况下是学生(或教师)、学生机、教师机三者构成三角形,避免出现在一条直线上。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根据现有拍摄条件,进行二机位三路信号拍摄(两个摄像机信号和计算机信号),使用移动演播室进行现场切换。1号机位跟踪拍摄主讲教师,清晰记录教师的上课情景。2号机位拍摄学生的表情,教室的全景,还有教师和学生互动的画面,第三路信号是录制的投影的画面,也就是计算机信号直接联接到移动演播室,这种有利也有弊,利就是投影的画面特别的清晰,弊是只能录制计算机画面的动作,所以可以用画中画的效果,教师在讲PPT时,尽量使用计算机来控制画面,这样能达到现现场直播的效果。

五、教学录像的后期制作

后期编辑就是将拍摄的录像素材进行选择、取舍和剪接,使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制作成一部连接无缝、内容完整、画面顺畅,具有鲜明主题并且艺术效果优秀的教学录像片。但是在后期编辑的过程中,除了要对拍摄内容进行剪辑、美化外,还必须要对片头和字幕进行设计编辑,以此来增强教学录像的完整性。非线性编辑有很多特点:编辑方式灵活多样、功能强大、设备简单、图像质量高、输入输出方式多样化。一个质量高、效果好的教学录像必须从具体学科的特征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将生动的、活泼的、表现力丰富的多媒体素材穿插到录像制作过程中,并且要把背景音乐、图像、动画、字幕等多媒体素材利用非线性编辑系统有机整合在一起,以此来实现预期目的。

六、结语

总之,作为课程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其制作过程尤显复杂,由现场拍摄到后期制作成完整的教学录像,还要通过艺术加工使教学录像具有可视性和艺术欣赏性。若想做好这项工作,除了在影视艺术方面要打好一定的功底,还必须要提升自己在教育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充分彻底地把二者融合,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将精品课教学录像做到完美,运用到课程建设中去。教师可以通过观看其它教师和自已录制完成的课程教学录像,保证精品课录制质量的同时,真正提高日常教学水平。

[1]郭红霞,周效章.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后期制作技艺分析[J].中小学电教(教师版),2007,6

[2]谢幼如,尹睿,谢虎.精品课程群支持的专业综合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3,8

[3]袁志坚,何文涓.精品课程与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之比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