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中国民航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 薛 倩 马 敏
《电路》作为电类专业学生接受工程教育的启蒙课和主干专业基础课,有必要也有责任在课程中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为相关领域工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针对当前《电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通过构建思维导图优化知识结构,利用“雨课堂”工具丰富师生互动形式,多手段结合以增强课堂吸引力,切实提升课堂学习效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出积极贡献。
前言:2018年6月,教育部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学业挑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电路》课程作为电类专业学生接受工程教育的启蒙课、有必要也有责任在课程中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专业知识和工程意识的基础。以我校电气专业为例,《电路》作为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主干基础理论课,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后继课程如模拟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拖动等专业课的学习。而近年来的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学生出勤率逐年下滑、试题难度持续偏低,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电路》课程知识点繁多,理论知识本身的枯燥、教学方法的陈旧、考核方式的单一、教师管理的无力使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课堂对学生失去约束力(朱姝姝,刘闯.民航电子电气工程专业的电路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37):160-161;刘荣科,杨昕欣,洪韬.面向新工科建设的电子电路系列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8(9):20-23)。在近些年的课程改革中,不断有教师对新型教学模式进行探索,然而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好的教学模式(何丹.《电路分析基础》“翻转+合作”教学法教学成效之实验研究[J].电子世界,2018(14):8-10)]具体怎么落地,还有很多路要走。
针对教学内容多、理论枯燥等问题,本文用学科思维导图(汪子君,任玉琢,梁伟.学科思维导图在模拟电路基础中的应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8,16(1):51-56)优化知识结构,以点代章重组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点的融会贯通。针对教学方法陈旧、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利用“雨课堂”工具实现智能化教学(贾生尧,王燕杰,李弘洋.基于雨课堂的“电路分析基础”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7,4(28):77-79),线上推送预习课件,课堂中继续深入学习,丰富教学环节,使学生在课上实现对知识点的内化吸收。本文基于“雨课堂”和思维导图进行《电路》教学改革实践,以切实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学生学习能力,进一步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出积极贡献。
思维导图是表现思维过程,发现不同知识间联系和冲突的重要工具。思维导图的绘制是学习材料内容及其思维过程的反映和再现,是一个思维路径层层展开、脑力被充分调动的过程,对所学习材料之内涵进行层层细化揭示和全面梳理把握的过程(汪子君,任玉琢,梁伟.学科思维导图在模拟电路基础中的应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8,16(1):51-56;林莹,袁雷,陈姝,马丽梅.思维导图在“电路与信号分析”课程中的应用初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8(8):38-41)。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实现知识点的整合串联,以点代章组织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点的来龙去脉,从而更深刻理解其含义和用法。以戴维宁定理为例,与其作为一条新的定理来引入,不如归入等效变换的框架内,如图1所示,无源一端口因其端口VCR形式为:u=±Ri,故可等效为一个输入电阻(高等教育出版社《电路》第5版(后文简称教材)2-7节),而含源一端口因独立源给端口VCR中引入了常数项,其形式为:
与实际电源模型(教材2-6节)中电压源串联电阻模型的VCR一致,故任意含源一端口可等效为一个电压源串联一个电阻,至于电压源和电阻的参数值,完全可以由之前所学的替代定理(教材4-2节)和叠加定理(教材4-1节)推导得到:假定端口电流为一定值I,将一端口所接的外电路用电流值为I电流源替代,则根据叠加定理,端口电压u为两个电压的代数和,一个是将电流源I置零(即一端口开路电压),由一端口内部电源作用产生的端口电压u’(应为常数),另一个是将一端口内独立源置零,由电流源I在一端口的输入电阻R上产生的电压u’’=RI,由此得到结论:
通过上述推导,学生可以明白为什么戴维宁等效电路中,电压源的值为一端口开口开路电压,而内阻值为一端口的输入电阻。同时,这一推导过程也展示了计算Uoc和Req的方法:在端口加电流源(或电压源),用任意前学方法(常用教材第3-6节结点电压法和3-5节回路电流法)求端口VCR,表达式中常数项即Uoc,i前面的系数即Req。
通过图示思维导图的绘制,在戴维宁定理这一当前节点上,引导学生联系起6个前学知识点,同时对戴维宁定理有了深入的理解并掌握了其计算方法。教学实践表明,思维导图可缩短讲授时间,从而把更多课堂时间用于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和拓展,另外,学生在发现教师讲授内容结构与课本安排不一致时,会投入更多精力来听课。
图1 “等效变换”思维导图
此外,通过分析思维导图,对与重点知识联系不大、工程应用不多的内容进行删减,并通过联系模拟电子技术、传感器等后续课程中的相关知识点,拓展对实际器件、实际电路的认知,使学生在入门时就明确整体专业知识构架,既见树木,也见森林。
利用思维导图组织好教学内容后,具体每个子主题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具体教学设计。一般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宜采用案例教学和小组合作,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宜采用探究式和小组合作为主,同时,选部分难度适宜的教学内容采用自学-辅导式。我校《电路》课程属于理论性专业基础课(实验课程由工程训练中心集中开设),本身以方法、定理、分析、计算为主,而其方法和分析又是为实际工程设计服务,虽然现阶段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以完成工程实践,但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工程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基本的课堂环节应是设计实际情境引出知识点—以探究、启发式学习该知识点—对所学方法进行练习巩固—应用于实际问题。具体到每节课的课堂设计,可根据课程的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老师的不同和学生的不同而不同,甚至在一次课堂设计的不同环节吸收不同教学方式的特点。清华大学推出的智慧教学解决方案——“雨课堂”,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极好的手段(生尧,王燕杰,李弘洋.基于雨课堂的“电路分析基础”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7,4(28):77-79;李晓英,王晓兰,曾贤强.雨课堂对《模拟电子技术》混合式教学的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12):82-84)。线上推送预习课件,课堂中继续深入学习,利用雨课堂实现智能化教学,加强师生互动。基于“雨课堂”提出混合式《电路》教学设计流程如图4,主要包含以下环节:
预习:课前编写3-5页的预习课件推送至学生手机(如图2所示),轻量级新知识介绍,辅以轻松幽默的设计风格,适合学生在茶余饭后或卧谈会时浏览;雨课堂可将学生预习情况和答题结果实时反馈到教师手机,为备课提供参考;
图2 手机课件与预习情况反馈示例
导课:预设实际情境,导出本节问题,回顾前学方法尝试解决新问题,并根据预习内容提出解决新问题的思路或设想;
上新: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推理新知识点,适当应用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验证(王建华,刘勇,刘丹,黄惠娴,杨意,徐海涛.Multisim仿真软件对提高电路实验教学质量的影响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5(27):170-172),对此方法的具体步骤进行总结并要求学生做笔记,这一环节中可视学生听课状态插入2-3道客观题,“雨课堂”将题目发送至学生微信,学生用手机限时作答,答题情况可进行投屏展示,学生能看到正确答案和全班答案分布(如图3所示),调节课堂气氛同时加深对新知识的印象;将Multisim引入课堂辅助实验教学,除通过仿真分析和仿真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电路理论中的各知识点外,还可利用Multisim元件库学习更多实用元件特性,认识电子测量中各种常用的仪器仪表,引入集成运放、电源电路中的应用实例;
讨论:针对前述内容中的难点、易错点设置题目进行讨论,若学生反应热烈则不予干涉,若学生配合度不高则手机推送2-3个选项,根据学生选择划分派别开展辩论,内敛型学生可使用雨课堂的弹幕功能发表意见;
练习测试:PPT打出3道左右习题(主观题),进行课堂测验,教师巡视学生做题情况,并对个别同学作单独辅导;
总结提高:对测试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合思维导图对新知识点及其与相关知识的联系做小结;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实际问题中获取一定课外知识;
复习:设计2-5页的复习课件推送至学生手机,引导学生及时复习;
图3 学生答题情况实时统计数据
图4 教学设计流程图
上述教学方式各环节用到的手机PPT、雨课堂课件、情景设计、应用案例等资源可在课题组共享,因此易于向教师推广,同时实践表明学生的配合度较高。此外,利用雨课堂的统计数据评定平时成绩,突出对学习过程的重视。
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增加课堂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成为每一位高校教师关注的问题。思维导图能有效帮助教师更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架构,而“雨课堂”以简单易用的方式丰富了具体的教学环节,加强了师生互动。通过合理应用好的教学工具,可明显改进课堂教学效果。而《电路》课堂教学是一项需要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的课题,也需要根据教师的经验与反馈不断修正,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