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手机充电器的发展衍变和未来发展趋势

时间:2024-09-03

东莞市奥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郭修根

手机,目前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工具,在过往的二十年里,手机经历了由单纯的移动电话到智能多媒体终端发展的一个过程。随着手机功能的增多,耗电量也成倍增加,手机电池也同步加大,同时也引发了手机充电器的变革。

在本世纪初,手机得到了较好的普及,此时的手机实质上就只是一个移动电话,仅提供打接电话的功能,并且均为小屏幕黑白机,配备500mA以下的锂离子电池,充满一次电后,可以维持手机待机5-7天,这个时候的手机充电器多为线性电源,由一个线性变压器加整流稳压电路构成,效率比较低下,普遍不到50%.输出多为5V500mA,充满一次手机约2.5个小时。

图1 手机充电的模型图

如图1所示,充电器输出电压经过反向阻断二极管,采样电阻,功率三极管流至手机电池,对手机电池进行充电。电池标称电压一般为3.7V,充满后电压一般为4.2V,而充电器的输出电压一般为5V,那么,经过这条回路后,多余的电压将消耗在三极管上,因此,三极管上将有较高的功率损耗,转换效率较低,所以,这种充电模式,只适用充电电流不大的手机,早期的功能机电池容量较小,使用这种电路就可以满足需求,整体成本也较低廉。

在本世纪初一直到10年代未,手机充电器一直遵守上述的原理,充电电流也有加大,但基本都维持在700mA以下,期间为了节约能源,减小充电器的体积,充电器由原线性电源发展至开关电源,开关电源又由早期的RCC电路,逐步过渡到IC方案电路。但是手机内部的充电电路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

直到本世纪10年代初期,彩屏智能手机开始普及,电池也逐渐增大至2000-3000mAH,原有的5V500mA,700mA充电器如果用来充这种智能手机,那将导致充电时间达到5-6个小时,这是消费者难以接受的(早年消耗者接受的充电时间一般在2.5小时左右)。这个时候,高通(Qualcomm)站出来说话了:试试5V2A吧,于是就有了QC1.0。高通的QC1.0只是一个单纯加大电流的充电解决方案。随着充电电流的加大,手机内部如原图1所示的电路,将会在三极管上引发极大的热量,我们假定充电器的输出电压为5.2V,线路损耗0.2V,电池电容低时,电池电压为3.7V,反向阻断二极管上的压降为0.6V,限流电阻上压降为0.1V(其它线路损耗暂忽略不计),则三极管上所消耗的功率P=UI=(5.2-0.2-3.7-0.6-0.1)*2=1.2W,如此势必导致三极管极速发热,最终引发手机的温度快速上升。解决方案有两种:(1)将三极管改大或改为mos管,加大其散热面积,可以知道,这种方式,可以有所缓解,但治标不治本,较难有质的改变。(2)将三极管改为开关集成电路,这种开关电路有较高的转换效率,因此发热较少。这种开关电路和一些保护控制电路集成在一起,就成了我们常说的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

图2

如图2所示,PMIC实质上为DC TO DC的开关电源外加控制电路组成,开关电源将手机充电器的输出电压转换为电池所需的输入电压,开关电源有较高的转换效率,一般都达到90%以上,因此,相对之前的三极管降压电路,发热减少了很多,所以,可以通过更大的充电电流。

5V2A的充电方式用了近两年的时间,随着琳琅满目APP的增多以及WIFI和3G网络的普及,手机的屏幕逐渐加大,消费者使用手机的频次也大大增加,手机一天充多次的情况经常出现。而每次充电约3个小时的时间变得让消费者较难接受,尤其是在白天的工作时间段,一边要外出办理事情,一边还要等待手机充满,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在电池容量体积比不能快速增加的情况下,消费者就把希望寄托于充电时间的加快。

然后传统的Micro USB接口受物理限制,2A的电流已经达到一个上限值,在不改变其物理结构的基础上,再加大电流将引入风险。这个时候(2014年)QC2.0应运而生。

图3

QC2.0最大电流还是控制在2A,但将输出电压提高至9V甚至12V(需要协议的支持,在协议不匹配的情况下,还是输出默认的5V),这样功率就加大到最大24W(实际上考虑成本和发热的问题,典型值多为15W),这个输出电压通过数据线加载到手机端的PMIC上,PMIC再转换为电池所需的电压给电池充电。因为充电功率加大了,所以充电速度也加快了。当然,快速充电的模式,对电池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电池能够承认大电流的冲击。这种提升电压的快充方式,不需要改变接口及数据线的物理结构,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并且,因为电压提高了,纵使使用了内阻较大的数据线,也对充电速度影响较小。以5V1.8A和9V1A为例。见图3,5V1.8A的线路损耗P=I*I*R=1.8*1.8*(0.3+0.2+0.1)=1.944W,损耗占总功率百分比=1.944/9=21.6%,而同等功率的9V1A,在数据线不变的情况下,线路损耗为P=I*I*R=1*1*(0.3+0.2+0.1)=0.6W,损耗占总功率百分比=0.6/9=6.6%,同样功率的充电器,使用智能快充时,损耗将减少15%,这将有利于提升充电速度,减少能源浪费.同时,因为数据线及手机端的损耗减少,发热也将会有所降低。

QC2.0这种充电模式,使充电模式有了跨越性的进步,同期,其它厂商也推出了类同于这种充电模式的其它制式,如三星的AFC,华为的FCP,MediaTek的PE+1.1,充电模式和QC2.0基本一致,需要说明的是,其它几种协议都是靠D+,D-来传递信号,数据线必须含D+,D-两条线,而PE+1.1是靠电流的波动来传递协议信号,只有要Vbus和GND线就可以,无需D+和D-。以QC2.0充电器作评测,一台约3000mAH电池的手机,充满大概需要1.5小时。而在1小时左右,就可以将电量充满至80%左右,满足你出差在外一天的需求。QC2.0基本满足了消耗者对充电速度的要求,但随之而来的是,很多消耗者反馈充电时手机发热很大,尤其表现在边充边用的时候,手机发烫,这是因为PMIC转换功率加大,发热增多所引发的,它给消费者带来非常不好的体验,在这种情形下,高通在2015年适时推出了改进版的QC3.0。

QC3.0总的充电架构和QC2.0没有太大的分别,还是通过提升电压来提升充电功率。只是在QC2.0时代,电压只有5V,9V,12V(Class B支持20V)这几个档位,QC3.0则是连续可调输出电压。PMIC的效率和两端的压差有较大的关联,而随着手机电池电量的变化,PMIC两端的电压也发生变化,PMIC不能始终保持最高效率下工作。而新改进的QC3.0,电压以0.2V为步进,可以通过协议协商,调整充电器的输出电压,保证在任何充电时刻,PMIC两端的压降都一样,获取最高的效率,见图4示例,通过程序预设手机充电所需要的电压,根据充电的不同时段,手机要求充电器提供相应的电压,让其始终保证PMIC两端的电压为3.8V(PMIC最佳工作压差--假设值),也即最大程度的减少发热。而发热和充电功率加大是个反作用的问题,发热减少,同等条件下则可以再提升充电的功率,达到更快充电的目的。

图4

类同于QC3.0充电模式的,还有PE+2.0,这里就不再详述,QC3.0充电模式改善了手机的发热,可以进一步加大电流,在6V输出的时候要求电流必须达到3A,用18W的QC3.0充电器充电实测,可以在约40分钟的时间内,让一台容量为3000mAH的手机充至80%,让消费者的体验更好。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3A的电流已经超过了Micro USB接口的上限,这个时候,厂商已经开始使用Type C的接口,在后面我们会更一步描述。

看上去,充电器到了这个阶段,满足需求是已经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消费者的体验是无上限的,手机厂商为了获取更大的卖点,而欲进一步提升充电的速度。刚才说到,QC3.0模式在充电时,保证了手机端PMIC的发热最小,然而,再小的发热也是发热,在极致的追求下,这个发热是难以被接受的。这个时候,拿掉PMIC,直接对电池充电的充电模式进入新的时代,百家争鸣。如果需要对电池直接充电,那么,需要的电压是较低的(通常为4.35V以下),而又要实现快充的目的,则只有加大电流(通常为5A),之前,受限于MicroUSB接口最大可通过2A电流,这种充电模式,必须采用特定非标的接口,以O公司5V5A低压直充为例,在原有的MicroUSB 5PIN的接口上,两边各增加1个PIN,用来传输功率。很显然,这种充电方便不适用于一般的数据线,5A的电流将对普通数据线易造成过热的风险。当然,实际的情形是,手机厂商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通过一些检测限定电路,在数据线或手机不匹配的时候降为普通的5V2A充电。手机端除了直通的通路外,也会还有一路普通用作于5V2A充电PMIC。

图5

如图5所示,当充电器,数据线,手机三者都匹配时,程序判定可以进入低压快充阶段,S1开关合上,充电器的输出电压直接加到手机电池上,PMIC不起作用,损耗为零,获取最佳的充电效果,当三者有一方不匹配时,S1断开,充电走普通的PMIC通道,启用5V2A普通充电模式。

可以看出,这种充电模式,接口和线材都需要定制,在早年,仅有个别手机厂商在使用,没有成为主流。但随着2016年USB-IF推出了Type C接口,给这种充电模式提供了新的契机,新的type C接口最大可以承载5A的电流(>3A的数据线需要用到E-mark),摆脱了原MicroUSB接口最大只能承载2A电流的限制,且还支持正反插,线据线由原来的定制可以变的相对通用。各大手机厂商,芯片厂商开始重新投入这一块的研究及应用,开始进入百花齐放的阶段,华为的SCP,M公司的超级闪充,高通的QC4.0,MediaTek公司的PE+3.0,OPPO公司的VOOC,协议上虽有所不同,但充电模式上都大同小异。至此,一种新的充电模式,大放光彩----充电X分钟,通分X小时。

低压直充应该是已经将充电模式用到极致了,但随之而来也衍生了一些问题,大的电流(5A)需要一条较粗的数据线,Typc C线电流超过3A则需要用到E-mark芯片,整体的成本将上升,同时大的电流也更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并且,5A电流已经是type C线的上限,那么,充电器的最大功率最限制在25W(实际最大为4.2*5=21W),要想增大功率加快充电速度已经无能为力。看上去已经山穷水尽,但是,科技的进步是永无止境的,一种新的电源管理IC--电荷泵的出现,给我们带来充电模式的又一村。以图6所示dialog公司的DA9318为例,它支持最大20V的输入,输出则精准的限定为输入电压的一半(Vin/2),它拥有极高的效率(>98%),单颗最大功率达到44W,如果我将充电器输出设为10V2.25A,那么在通过如下IC后将转换为5V5A,这颗IC的转换效率高达98%,损耗可以小到忽略不计,这就是高压直充的由来。

图6

图7 手机充电器的发展历程

高压直充在充电的效果上是等同于低压直充的,但在同等功率下,高压直充充电器输出的电流仅为低压直充的一半,对数据线的要求就大大降低了,在30W以下,使用不带E-mark的个新的技术,早在1891年特斯拉就提出过这个概念,2012年Nokia就有了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无线充目前也主要作为手机一个辅助的充电模式,让消费者获得了更好的体验,但在充电方面,因目前多为5W和10W,总体的充电速度远不如插线的充电器。

最后,用图7所示总结一下手机充电器的发展历程。

充电器发展到现在,还能发展吗?答案是肯定的,消耗者的追求及技术的进步是无止境的,就算半个3A的线材就能满足。之前的低压直充25W己接近功率上限,再要加高,则需要非标的type C线材,而采用高压直充后,使用标准的type C线,可以做到高达50W的输出功率。

说到充电器,USB-IF是不可逾越的一家组织,Mini USB,Micro USB,Type C等接口都是这个组织定义出来的,USB-IF在快充的标准发布上,走的比较平缓,直至2012年才发布PD1.0,2014年更新为PD2.0,类同QC2.0的模式,但支持7组电压输出,最多达到20V,其宗旨在于兼容更多的设备,统一电源。而在2017年元旦前后,USB-IF突然发布PPS(Programmable Power Supply),设立四组APDO,最高支持3.3-21V按20mV,50mA为步进连续可调,同时,高通也表示接纳PPS协议。至此,单从电源输出的角度上来说,PPS已经涵盖了市面上所有的充电方式:QC2.0,QC3.0,QC4.0,PE+1.1,PE+2.0,SCP,FCP,AFC,VOOC,高压直充等,当然,这只是从技术的角度,现实的情况是目前各大的手机品牌商都推自己的私有协议VDM(Vendor Defined Message),相互设置瓶颈,如要真正做到兼容,还需要各家协议的相互开放,才能真正的一统充电器的天下,看上去,USB-IF正在做这个事情,让我们拭目以待。

还是应该说说APPLE,从Ipone4到现在的IponeX,苹果千年不变的标配5V1A充电器,可以看出苹果在快充这一领域相对是比较保守的。但从消耗者对IphoneX的测评来看,iphoneX可支持到PD2.0充电,从零充到80%约45分钟(采用标配的充电器需要约2小时)。以此是不是可以认为苹果也开始在走快充之路呢?

说一下充电器的另一个分支--无线充,无线充并不是一小时能充满手机,也未必能让消费者完全满意,随着石墨烯等材料的出现,即充即满的充电方式会成为未来的趋势,只要一插上电,几秒的时间内,就可以将一部电量为零的手机立马充满,要实现这种效果,未来的手机充电器功率可能会超百瓦,需要有更多的安全防护机制,让我们更多期待!

引文

①YDT 1591-2009 移动通信终端电源适配器及充电/数据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S].

②GB4943.1-2011信息技术设备 安全[S].

③YD 1268-2003移动通信手持机锉电池及充电器的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S].

④移动通信终端快速充电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审批稿[S].

⑤Dialog公司DA9318芯片datasheet[S].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