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 邵 瑞
由下图可知,光伏发电系统由光伏阵列、蓄电池充电控制器、蓄电池组、升压控制器、逆变器、断路器等部分组成,光伏阵列将接收到的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再通过蓄电池充电控制器把电能充电到蓄电池组。日照充足时,光伏阵列发出的电直接通过升压控制器、逆变器等部分转换成交流电供给负载。并将多余的能量通过蓄电池存储起来。日照不足时,储存于蓄电池中的电量经过升压控制器、逆变器后产生交流正弦电压供给交流负载。蓄电池组中的直流电可通过断路器直接给直流负载供电。
光伏发电系统框图
太阳能发出的电是直流电,通过电池板的串并联,可以得到12V的直流电,然后储存到蓄电池里。而百姓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电是220V交流电,如家里的电视、照明灯、冰箱、洗衣机等。如果把储存到蓄电池里的12V直流电通过一定的电路系统变成220V的交流电,可以供给人们日常使用。12V的直流电变成220V的交流电的这一过程,可称为逆变。故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的过程统称为逆变过程。 这一过程的全桥逆变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SPWM是脉冲宽度按正弦规律变化的PWM波,是通过调制脉冲的宽度来控制开关开启时间的长短按正弦规律变化,来改变通电频率。
目前大部分逆变电路基本都采用SPWM技术,SPWM逆变电路有电压型和电流型两种。可以根据波型半周期脉冲数、频率、幅值,计算SPWM波脉冲宽度和时间间隔,来控制逆变系统里电源开关的通断,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一定频率的电源电压。这里通常用桥式整流器件IGBT模块(或场效应管)来替换逆变系统里普通电源开关(继电器触点)。
图2
图3
图4
逆变电源是电源系统中为负载提供动力的装置。如果用继电器触点来作为逆变电源的开关信号,会引起以下问题:
逆变电源可以看作是继电器触点的感性负载,电路开通闭合时,会引起很大的启动电流。频率越高,电流尖峰越大,开关电阻引起的热量损耗会使触点温度升高,可能会引起器件过热损坏;电路关断时,开关器件上的电流突然下降,感性负载会在继电器触点上产生反电动势和原触点上电压产生叠加,产生尖峰电压,可能会因瞬间过电压对触点产生损坏。而且随着开关频率的变大,损坏的可能性越来越高;而且不管电路开通还是电路关断,都会对周围电路产生电磁干扰,影响其它电路的正常工作;继电器触点都有有限的通断次数,超过这个次数,会因机械触点疲劳而产生损坏。
图6
上述问题都严重妨碍了继电器触点工作频率的提高。而软开关技术则克服了上述缺点。软开关工作方式关断损耗近似为零,而且不会产生电磁干扰。软开关技术在通断频率很高时也不会产生不良影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把逆变器变的体积越来越小,质量越来越轻,可靠性越来越好,效率越来越高。要实现这个目的,逆变电源的工作频率需要越来越高,而基于SPWM技术的软开关逆变电源电路结构简单,能实现定频控制。因此用SPWM软开关替代继电器触点得到广泛应用。
光伏阵列输出电压的检测电路如图2所示。R1为采样电阻,LM358为放大器,放大测得的电压,LM358的OUTPUT信号输入到单片机的AD转换器中,经过单片机处理后得到所测的电压值。
根据光伏阵列的输出电流大小,使用一个或多个MAX471芯片并联测量光伏阵列的输出电流。MAX471是美国Maxim公司生产的一种高精度电流检测放大器,其内部嵌入一个35毫欧的电流采样电阻,不需要设计人员再另外设计采样电阻。每一个芯片最大能测量3A的电流,可根据要测量的电流范围并联多个MAX471芯片进行测量。下面以两个MAX471芯片并联电路画出电流检测电路的原理(见图3)。
升压主电路采用两个IF3205 Power MOSFET管互补导通,再经过变压器升压,并整流,达到315V稳定的直流高压。主电路如图4所示。
SG3525芯片用于产生驱动升压主电路的IRF3205管的方波脉冲,使其互补导通。其电路控制图如图5所示。
用4个IRF740 N型MOSFET管和四个续流二极管构成全桥逆变电路, SPWM脉冲波控制四个桥臂的轮流导通,如图6所示。
输出4个相互关联的SPWM波形来控制全桥逆变电路中的晶体管的通断,可采用单极性调制,也可采用双极性调制方式。现在一般使用专用集成电路来产生SPWM调制信号。设计人员只需要设置输出频率、电压等参数就可以生成需要的SPWM信号。这种生成SPWM波的方式简单可靠,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控制方式。如美国英特尔公司生产的8Xc196MC微处理器,其内部就可以输出6路SPWM信号。
[1]张艳燕,许忠仁,穆克.基于IGBT光伏发电逆变电路的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 ,2012(2).
[2]吴春华,肖鹏,崔开涌,陈国呈.一种新型光伏发电逆变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电力电子技术,2007(11).
[3]周志敏,周纪海,纪爱华.逆变电源实用技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03-01.
[4]阮新波,严仰光.直流开关电源的软开关技术[M].科技出版社,2000-01-0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