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高职国贸专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时间:2024-09-03

摘要: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立一支能满足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结构合理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是有效应对下行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新旧动能;跨境电商

在新旧动能转换之际,各高等院校应主动出击,积极应对,以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为其提供强大的人才与智力支持。为此,各高职院校在应用型高质量人才培养路径探索的过程中,应紧密结合当前人才培养的情况,对未来相关专业的运行前景进行剖析,以期更有效的为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提供重要的发展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经济逐渐趋向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迈进。本文以国贸专业人才培养为例,针对其跨境电商方向人才培养现状进行探究。

一、引言

随着中国进出口贸易往来不断增加,外贸的内容和形式也演变出多种形式。在疫情期间,这种转变带来的影响尤为突出。受疫情的影响,我国传统外贸业遭遇重创,企业大量出口订单被取消。但新动能化“危”为“机”。疫情期间,各个电商平台进一步渗透到生产和生活中,在危机中展现强大潜力。部分企业将出口从线下转向线上,纷纷以跨境电商为突破口,一方面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寻求新的客户,另一方面通过平台开展零售业务。海关总署披露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进出口三大贸易方式中的一般贸易进出口下降2.6%,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8%,唯有跨境电商进出口逆势增长了26.2%。

在此背景下,对外贸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有应变思维,能对当下局势快速反应,同时还要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因此,对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狀进行深入研究,探寻符合发展实际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贸专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

1.课程体系设置

大多数学校国贸专业依旧按照传统贸易的需要来设置课程,主要包括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概论、国际贸易实务等,未结合社会发展的大方向设置,从而导致学生所学课程并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 学生的就业率也得不到一定的保证。尽管一些学校尝试进行课程调整,例如有些学校增加了包括跨境物流、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在内的物流和电子商务的部分课程,但这些课程的授课往往只停留于表面,授课内容和形式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变化,仅仅课程名称上出现“跨境”二字,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这些专业知识,难以满足跨境电商的要求。

并且,国贸专业的实践课程,一般分为校内和校外两大模块,校内模块侧重于情景模拟、案例分析、专题讨论等学院派风格,校外模块侧重于到企业参与顶岗实习、参观、毕业实习、生产实习等具体操作,二者之间形成了以强化国贸专业知识重复应用、加强记忆和操作熟练程度等作用。但模拟软件最大的缺陷就是其构建了一个特定的理想交易环境,其所有流程都是提前设定好的,不能根据具体交易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学生只需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即可,学生无法逃离这个设定好的“安全舒适圈”,所以此类实训一方面无法真正提高学生具体工作技能,另一方面也无法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

2.师资队伍建设落后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师虽然具备扎实的外贸理论知识,但是缺乏跨境电商实践经验,在教学中对于跨境电商领域所涉及的知识仅仅停留于理论阶段,缺乏实践性内容,在教学时无法通过系统操作向学生进行讲解,学生也无法对电商平台后台进行实践操作。部分院校加大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但建设成效不佳,国贸专业跨境电商方向教学质量始终得不到有效提升。

3、校企合作深度有限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未来高效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更多的校企合作形式上轰轰烈烈,实际的合作难免良莠不齐,浮于表面——有的学校确实和企业合作得很好:企业教师进课堂授课,学生到对口企业实习;而更多的学校却仅仅是签署几张协议,象征性地合作。甚至一部分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只是和几家用人单位的合作,而并非着眼于改革培养模式、专业课程。

三、国贸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突破

1.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

学校在教授国贸专业知识外,还要更多地将课程向跨境电商方向引导,增加网络营销、物流管理、跨境电商实训等课程。同时,适当增加摄影、PS 等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 , 使学生更加符合跨境电商对人才的综合需求。此外 , 为适应新时代国际经贸需求,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还需加强商务英语教学,开设小语种课程 ,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往能力。

同时,对于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技能的培养,学校 可以和签约企业合作,电商操作课程引入真实平台和初级账号,课程老师由企业资深人员代理,账号运营和服务统统交由学生经营,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进行实战演练。

2.实践型教师团队创建

一方面利用现有的校外资源,聘任成功创业者、外贸经理、企业家等各业高端优秀创业精英,担任本校创新创业课程兼职教师;另一方面,安排本校专职教师下到企业,挂职培训,真正了解现代企业的所求所需,以实际工作内容为基本要求,在课堂上切实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学生。

3.产教深度融合

“产教深度融合”,比“校企合作”的要求更加深入,高职院校应找准方向,坚定信念。”

高职院校所希望的就是:合作办学,校企双方长期合作,扬长避短,共商人才培养机制,共建专业及课程体系,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建设学校和企业两个课堂,让学生在学校里能感受到现代企业的氛围,在企业中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合作就业,学校推荐高素质学生到企业就业,企业帮助学校让更多学生成为合格员工;合作发展,学校为企业培养、培训人才,提供技术支持,企业帮助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实现校企共赢。

参考文献:

[1]韩艳.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路径创新与实践[J].高教研究与实践,2020,39(1):13-17.

[2]田琦,胡裕波.跨境电商背景下传统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重组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

作者简介:李敏(1983.1-),女,汉族,河北邯郸人,学士,讲师,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境电商方面的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