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防城港市海洋旅游发展浅析

时间:2024-09-03

摘要:防城港位于广西北部湾沿海区域,防城港有着十万吨级的深水港码头,也拥有众多的古镇与海滩公园。发展海洋旅游需要依托防城港市本地特色的海洋文化与人文文化,借助现代海洋旅游案例模型,构建一个结合生态环保、现代渔业、海运物流、人文交流的新型防城港市旅游业发展规划模型。

关键词:防城港市;海洋旅游;发展浅析;模型

1. 防城港市环境分析

1.1自然环境分析

防城港市地处中国南端,与越南等国接壤,而且毗邻大海。防城港市总面积6181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584公里,陆地边界线达230多公里,包括汉、壮、瑶、京等21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据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八[1]。防城港具有优良的海域经济流通系统,自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后,防城港市作为北部湾发展地域中重要的地市开始了迅猛发展,而且逐渐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第四级的核心源头。

沿海“三湾三岛”构筑起景色各异、具有异域风情的特色海岸景点[2]。这里沿海岸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红树林、古榕树等特色植物。北仑河红树林保护区就此类特色展示的最佳地区之一,这里包含了大量具有海湾特色的环境特点,它还包含了民族学、风水学、生态学等学科的文化与科学基础。白浪滩是防城港市目前开发最为完善的景点之一。而仅仅七公里外的怪石滩却呈现出不一样的自然地貌——海蚀地貌。在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生态下,铸就了防城港市海洋旅游的基础。

1.2人文环境分析

防城港旅游业原始积淀非常深厚,京族文化作为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对海洋文化具有无与伦比的掌控力。京族具有独特的渔村文化、饮食文化与艺术文化,通过海洋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式,对整个城市建筑风格的规划与改造,营造出专一独特的城市风格。防城港具有六个古镇资源,具有形态各异的建筑样式,具有浓郁独特的客家文化,古战场文化、唐氏家族文化等等。

2.海洋旅游特点分析

2.1社会背景分析与产业分析

防城港位于北部湾区域最接近东盟的位置,面向东南亚的国际货币结算中心也将设立在这里。截止2017年,北部湾四个城市的区域经济协同程度逐年递增,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发展过程中,高度协调的物流业也为防城港市的海洋旅游产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随着物流行业的繁荣,海洋旅游产业链也随之铺展开来[3]。物流带来的充足便利可以大幅削减零售业商业成本与商业运作成本。让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产品可以通过更为便利的手段输出到世界各地。

而因为各类指标的趋同,也会给北部湾几个城市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困扰。北海、钦州、防城港三个城市在地理位置、区位优势、经济结构、城市目标、文化渊源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趋同性,使得这三个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容易导致同质竞争,阻碍了它们各自的有序优质发展[4]。

2.2本地海洋旅游缺陷

防城港虽然有非常良好的环境生态和原始积淀,但因为其发展时间短、资金短缺等客观原因导致行业发展略显缓慢。有以下几个缺陷:

海岛资源开发深度不够。江山半岛、企沙半岛以及周边未开发的荒芜岛屿基础设施非常薄弱,部分岛屿还处在完全空置的状态。而已经开发的企沙半岛也因为其基础设施薄弱,无法突出其半岛优势[5]。因为住宿设施与餐饮店铺的规模较小规格较低,无法吸引客户到来,也因为相关设施的建设不到位,无法做出响应的推广措施与扩展手段。

景点同质化严重。防城港市内拥有大范围的红树林生长区,而众多景点都以红树林等自然体征为发展标志。但因其观赏效果与游玩体验几乎相同,导致了用户除了对出色的原始生态的赞赏外没有其他重点印象。由于没有固定的旅游文化作为行业支撑,导致各海洋旅游景区生命周期短暂。

相关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在最近一次人口普查中,防城港市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口占据92.8%,而防城港海洋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也大多来自本地原住居民,这边充分说明了防城港市从业人员的高学历人才的欠缺,也间接影响到了各个旅游景点的重邮率与产品推广。

3.矫正对策与管理建议

3.1旅游特色确立

如何开发出让大众都可以无障碍参与的景点文化才是海洋旅游的重中之重。而防城港市具有大量天然海滨浴场与可供游玩的海岸线,海滨浴场与沙滩娱乐是可以让全部游客都参与进来的旅游项目。在环境规划过程中,可以将企沙半岛周围未开发的荒岛利用起来,建立一个生态与人文共存的旅游体系。

现有的旅游体系中,将旅游线路简单的规划为岛屿与沙滩观光——东兴购物——越南旅行。而在未来的体系规划中,需要将防城港并入北部湾体系中,并以此开发出北部湾海湾线路(文化线路、地貌线路等等)。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高收入人群对休闲消费的需求逐年增加。防城港海洋旅游业可以与他国进行旅行合作,将大顿量级豪华游轮引入旅游体系之中,合理运用中国西海岸的海域深度。而随着这样的高端海洋旅游线的设计产生,周边海洋贸易与物流产业资金流也会随之流动起来。结合国家旅游发展方针,开发出关于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国际旅游线路,构建起对较高收入人群的对口消费体系,实现对各级收入人口消费体系的全覆盖。

3.2打造文化旅游线路

防城港市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古代多元文化的重要集散地。防城港可以在这里重新开辟新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旅游项目。通过效仿当年的旧式帆船,周游各个古老消费品集散地,然后通过导游的讲解与实际的航行体验,让游客体会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盛世。也可以与更远一些的国家合作,效仿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与行程,与当年旧朝廷相互来往的古国进行历史探寻式的访古旅游。

此外,在与其他国家的合作过程中,可以整合其他国家的旅游文化,如民族文化、宗教文化、融合文化等,包括佛教、印度教、天主教的教义文化也可以通过构筑生态来让游客进行观赏体验,而与马来西亚等成型的多元化城市合作,也可以构筑从古代至现代的文化變迁历史与社会演化。既可以增进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粘合度,也可以通过战略合作达到多边共赢的商业生态中。

参考文献:

[1]古小松.对防城港市发展旅游业的思考与建议[J],东南亚纵横。1998-12-30.

[2]粟建勇;覃敏良.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耦合的困境及破解路径探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5.

[3]郭建,防城港打造海洋文化名市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06-01.

[4]高世奇;朱俊;翁世洲. 北部湾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性发展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03.

[5]陈铭斌;郝革宗.防城港市的旅游资源及开发意见[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30.

作者简介:韩周子(1990.11-),女,汉族,山东青岛,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