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经济距离与碳排放的脱钩研究

时间:2024-09-03

张雪 金继红

摘要:通过对2002、2007、2012、2017年的江浙沪皖的投入产出表进行可比价编制,采用APL法测算出制造业各部门间的经济距离。用投入产出法测算出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间接碳排放。然后引入Tapio脱钩模型,研究二者的脱钩关系。

关键词:投入产出法;经济距离;碳排放;脱钩

1.背景

大约为我国GDP做出三分之一經济贡献的制造业排放了几乎占全国四分之三的碳排放量,制造业的能源效率应当被关注。而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其制造业经历过从早期的粗放型到现在的调整优化走向低能耗低排放,着眼于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探讨经济增长背后的能源使用状况及环境影响,对有关低碳经济的政策制定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2.研究模型和方法

3.数据来源和处理

本文使用的2002、2007、2012、2017年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42部门现价投入产出表来自江浙沪皖统计局。2002年-2017年二氧化碳直接排放数据来源于CEADs。本文依据2017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重新进行部门统合为37部门。其中6-21这十六个部门属于制造业范畴。

进行可比价处理时,农产品的价格换算指数采用“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工业品的几个部门采用“分行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其他产业采用增加值缩减指数。根据“0.618法”确定价格基年为2012年。

4.测算和实证分析

从总体来看,这16年间江浙沪皖的制造业平均经济距离呈上升趋势,表明这16年间长三角地区内部的产业分工在进一步深化,部门间的关联程度在加强。分地区来看安徽省和上海市的制造业经济距离呈上升趋势,而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制造业经济距离呈下降趋势。在2002年,制造业经济距离较大的是江苏省和浙江省,较小的是上海市和安徽省,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012年,在2017年情况则相反,安徽省和上海市的制造业经济距离一跃成为佼佼者。2002-2017年这16年里,江苏省和浙江省的经济距离在波动中下降。安徽制造业经济距离的提升可能与其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后承接了部分产业转移有关,

在2002-2017年,长三角四地间接碳排放量比直接碳排放量大的多,且都呈上升趋势。长三角地区整体的制造业间接碳排放量大约是直接碳排放量的3.4倍,间接碳排放量与直接相差最大的是上海市,间接是直接的4.2倍,最小的安徽省的间接碳排放量是其直接的2.78倍。

在表2的60个脱钩状态样本里,最理想的绝对脱钩状态出现了6次,次好的扩张负脱钩29次,第三的衰退连结7次,最差的强负脱钩18次。

可以看到长三角四地制造业经济距离与碳排放的脱钩趋势只有上海是明显变好的,在2013年后实现了最理想的绝对脱钩状态。安徽省、江苏省和浙江省在2003-017年制造业经济距离与碳排放的脱钩状态没有表现出明显趋势,大部分时间都在强负脱钩、衰退连结、扩张负脱钩状态里互相转换。

参考文献:

[1]刘起运,彭志龙.中国1992-2005年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及分析[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陈全润.广义平均传播长度指标及在全球生产链分析中的应用[J].管理评论,2018,v.30(05):41-48.

作者简介:

张雪,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产业经济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与投入产出分析。

金继红,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投入产出分析,贸易与环境问题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