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包装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方法探析

时间:2024-09-20

■文/姜洋,丁秋雷,王彩印

(1.大连工业大学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2.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中指出“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1]。”

思政教育是我国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长久以来思政教育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往往是单独开设课程的,由专职思政教师讲授。由于这种思政教育课程与学生专业及未来就业关系不大,高校学生往往不够重视,觉得该类课程是多余的,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以至于学习态度消极被动。因此,如何促使高校学生容易接受和充分吸收思政教育内容,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难题。

一、课程思政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

课程思政在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是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的课堂,将会挖掘出各专业学科中潜在的思政教育元素,并探索出不同的思政教育方式[3-4]。同时,课程思政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有力补充,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的课堂,有助于形成思政课程为主,课程思政为辅的全新思政教育体系,从而使高校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重任。

但是,课程思政对高校专业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课教师不但需要精心准备专业课的知识,还需要根据专业课的不同,巧妙的设计教学环节,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将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合二为一。同时,专业课教师要使这种结合不显得突兀,让学生容易接受,从而达到课堂思政正面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精神素养、社会责任等目的。

二、包装工程专业特点

包装工程专业是机械设计、工业设计、生产管理、食品安全等多学科的融合专业,具有扎实的工科基础,通过开设《包装机械》、《包装材料学》、《包装装潢与造型设计》、《包装结构设计》、《包装管理学》、《包装色彩学》、《包装工艺学》和《包装测试技术》等课程,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现代包装科学、工程和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包装以及相关行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具有在包装生产现场从事包装系统设计、技术管理和产品研发等能力,有较强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本专业方向工程实际问题和进行工程设计、技术经济分析与生产管理的初步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在包装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包装系统设计、包装生产管理、包装材料研发、包装物流管理及相关行业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因此,拥有三十几门专业课的包装工程专业课堂,为课程思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必要的基础。包装工程专业课的课堂将成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地方和接受思政教育的地方,同时也是包装工程专业课教师把学科知识和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教育融合在一起的地方。

三、课程思政的方法探析

(一)课堂教学环节设计

专业课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时,可以通过有意识的价值引导,灌输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等。比如,对于《包装机械》这门课,在绪论部分讲述国内外包装机械的发展概况时,专业课教师可以和学生讨论我国包装机械和国外包装机械目前存在的差距,目前已经取得的成就,未来包装机械发展需要包装人哪些努力等等。通过该环节的设计,思政的讲授是隐形的,教师和学生可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不易感觉被说教,更易接受,以此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教学方法创新

发挥思政教学中学生的主导作用,在专业课课堂上设计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环节,给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设定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提高课堂氛围。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前行,培养他们面对挫折的积极心态,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专业课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三)教学团队建设

为了使学生接受更好的思政教育,必须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形成一个严格的、高水平的教学队伍。通过教学团队的促进作用,专业课教师严格律己,从自身做起,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起到思政的作用。同时,由于专业课教师思政教育素养的不断提高,有利于其把专业课讲授和思政讲授融合在一起,使课程思政过程得心应手。

四、结语

课程思政在高校的不断推动,将实现多学科教师的相互配合,使专业课和思政课由“两层皮”向“一盘棋”转化。思政元素在专业课课程的引入,将促进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的深度融合,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课程思政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住“度”,课程思政应该是暗示的,而不是道德讲授,否则将适得其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