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经济全球化与会计国际化

时间:2024-09-20

王依祎 杨梅

摘要: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国际化的浪潮之下,会计行业也在所难免卷入其中。本文重在阐述何为经济全球化、会计国际化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下实现会计国际化的途径。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会计国际化;关系;途径

在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会计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资本全球化的迅速流动影响这我国传统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和变革,同时也促进了国内外会计制度的交流与碰撞。

一、经济全球化与会计国际化的含义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组织的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活动的总称,经济全球化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的流动,是贸易、金融、投资、生产的高度化体现。这种流动把全世界连接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从整体上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这个大市场里各国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经济互相依存,联系日趋紧密,贸易自由化进一步发展,区域内呈现出经济一体化的特点。

(二)会计国际化的含义

指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亦即采用国际上公认的会计原则和方法来处理和报告本国的经济业务。会计国际化的内容包括:会计政策惯例国际化、会计管理体制惯例国际化、会计教育惯例国际化、执业会计惯例国际化和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会计报告惯例国际化。

一方面,由于会计制度体系要维护资本所有者的财产和权益的基本要求,会计模式会随着不同国家的不同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而发生变化,从而造就不同的会计模式和准则。另一方面,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迅速扩张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会计国际化已成为不可變更的趋势。因此,在我国会计国际化的情况下,会计信息能够扫除对国际资本正常流动的障碍,缩小国际国内间的制度差异,尽可能向国际公认会计标准趋于一致。

二、经济全球化于会计国际化的内在联系

(一)经济全球化促进会计国际化

在跨国公司遍布全球各地的今天,世界贸易经济不断发展,各国长期以来不尽相同的会计准则和核算方式所得出的利润差异大相径庭,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如果没有产生大致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那么各国之间的会计信息将失去价值,进而无法进行正常的财务会计信息沟通,在决策过程中难以统一意见,导致投资者在不同国家投资时产生利益损害,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间不同的会计核算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会计国际化应时而生。经济全球化作为会计国际化的外生动力,进一步催生和发展了会计的国际化。

(二)会计国际化加速经济全球化

国际贸易的发展、各国投资的不断兴起以及跨国公司的出现,需要会计语言成为一门国际性语言,在各国之间保持较高的流通性,而不仅仅是以国家为单位的某个单一语言,因此要达到国际范围内会计准则体系的协调统一,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从这点来看,可以说会计国际化反作用于经济全球化,为经济全球化的蓬勃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条件,有利于减少各国在资本扩张、投资全球化等过程中产生的贸易限制与摩擦,促进了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之间的配置、整合,使得国家间的经济贸易合作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得以进一步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会计制度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加快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下,随着企业组织形式和经济活动类型朝着多元化发展,贸易业务不断向更深更广的地区进行探索,不再仅仅局限于国内业务,这迫使我国会计制度被动变革,结合外部不同的会计制度,在国际间寻找平衡点。客观上也帮助了我国的会计制度与国际接轨。尤其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日趋密切,为了更好提升我国经济全球化水平,使我国产品走出去。我国会计制度加速向国际会计惯例进行靠拢,这使得我国的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制度产生更多的碰撞与融合,提升了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

2.提高我国会计教育质量和能力水平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对会计国际化的门槛,我国需要拥有一批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会计从业者。为了弥补经济全球化发展下会计人才需求的不足,我国引入国外先进会计教学理念,提升会计在高校教学当中的质量水平,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支持成人技术人员自考、自学。现阶段,在顺应会计国际化潮流的情况下,积极向高等教育方向和会计教育领域等方面进行发展,推动会计信息化、网络化、科技化。随着国外会计考试如ACCA、CGA引入国内以及教育资源和相应配套的不断完善,以及以四大会计事务所为代表的会计公司通过资金优势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推动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能力水平和职业道德不断提升。

3.完善我国会计相关法律法规

由于历史原因,20世纪80年代我国市场经济才正式开始建立,会计准则起步较晚,虽然我国在逐步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但在经济全球化的洪流下,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所建立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仍存在着虚假会计信息责任不完善、体系内部协同性、稳定性较差等不足,有的方面甚至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明显差异,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决心,健全我国会计法律法规不仅仅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更是规范我国经济贸易和会计行业准则的基础。

(二)消极影响

美国的会计职业团体同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国于1973年成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致力于协调和改进国际会计准则,我国于1998年正式加入该组织。由于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起步较晚,与国际会计准则惯例仍有差距,例如我国部分企业会计机制不完善、运营环境不规范、会计从业者能力不高等,导致财务报告不能客观的体现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真实情况。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无疑将损害投资者的利益,进一步挫伤国外对我国企业的投资信心。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跨国贸易企业进入我国,会计准则的差异化将极大影响这些企业在我国的正常经济贸易活动。

四、经济全球化下实现我国会计国际化的途径

(一)加速会计政策国际化

目前我国制定的多数会计准则只适用于上市公司,不利于国外企业在我国的投资发展,因此我国要从会计信息需求、传统会计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关系、会计准则的制定速度等方面入手,同时着眼于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与经济发展和、操作性相匹配,调动全社会及会計相关行业的主动性,广泛参与政策的制定,推动我国会计政策的国际化。

在此过程中,我们既要保留中国特色,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能全盘否定我国会计制度,也不能照抄国际会计准则。只有根据我国国情,通过加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组织、提升会计从业者整体水平、吸取会计行业智慧等方式,吸收国外先进的会计理论与方式方法,制定出自己的会计准则体系和框架,减少各国间协调成本,更好的维护我国贸易投资利益。

(二)完善会计管理机制

参照国际会计准则惯例的结构、内容和方法,及时建立健全我国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确保我国会计信息与核算能够满足正常国际经济贸易的需要。同时,要加强对上市企业的监管与信息披露,提高企业管理者财务公开意识,从而真正提高企业经济质量,使会计报告符合国际会计标准,提升我国会计国际化水平。

(三)提高会计从业者素养

一方面,要了解会计国际化发展趋势,持续关注相关领域人才的培养,规范会计考试制度,完善会计专业高等教育体系,使我国的会计从业者逐步向规范化、国际化发展;另一方面,提升国内会计服务市场的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国内与国外会计事务所联合,提供更多的人员业务培训和实习借鉴机会,提高国内会计人才的技能水平和实战经验。

五、结语

在全球化趋势下,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对经济信息的标准越来越高,这不断推动着我国会计制度走向国际标准化、统一化。我国应该积极推动会计行业发展,顺应会计国际化发展,完善相关的会计管理机制,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积极参加国内外相关交流活动,学习国际上先进的会计知识,为顺利走向会计国际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彤羽.论经济全球化与会计国际化[J].现代经济信息,2019(17):199.

[2]王琪,陈晓明.浅析经济全球化和会计国际化问题[J].时代金融,2016(12):134+144.

[3]苗雨青.浅谈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会计国际化[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9,39(01):51-54.

[4]张颖.论经济全球化与会计国际化[J].才智,2015(23):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