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贵州省粮食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

时间:2024-09-21

杨帅

***总书记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做强粮食产业在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推动乡村振兴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贵州高质量推动优质粮食产业发展,优化供给,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农业生态脆弱,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素质偏低,粮食生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有待提高等问题,本文通过查找贵州省粮食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为推进贵州粮食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一、制约贵州省粮食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

一是后备土地资源不足。贵州省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高原山区省份,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山地丘陵面积比重大,喀斯特地貌广泛,未利用土地中的58.07%是裸岩石砾地,难以利用。不少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地石漠化严重,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二是小农种植缺少合理规划。由于特殊的山地丘陵地理环境,贵州省粮食耕种以人工为主,粮食耕种方式较为粗放;强调投入较多的人力、土地资源等要素提高粮食产量,科技含量低,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由于粮食种植缺少合理规划,导致盲目无序发展,粮食品种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是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发展滞后。粮食仓储设施老旧严重,20世纪60、70年代的老旧仓房仍占有一定比例,配套设备落后,导致粮食储备的效率低、成本高、风险大。

四是粮食产业链条短。粮食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粮食加工企业“小散弱”问题仍然突出,产业化经营规模较小,粮食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粮食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缺乏核心竞争力;粮食产品科技含量普遍较低,优质粮油产品所占比例较小;粮油品牌带动作用仍需加强。

五是产业化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受制于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贵州省农业生产率不高;粮食生产的低收益导致贵州省农技人才缺乏,农业从业人员存在老龄化、低龄化、素质弱化的问题。由于农村金融和担保服务不健全,加工企业、种粮大户、农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存在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

二、促进粮食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稳定省内粮食产量

严守耕地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加强对土地管理法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土地资源省情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干部群众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坚持占补平衡,持续提升耕地质量和产出水平。

(二)以科技力量助力粮食生产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优良品种的选育推广,抓好种子资源库建设,培育引进适应性较强的优良农作物品种,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持续提升粮食品质;整合多方资源,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改善耕地质量、提升抗灾能力、提高粮食产能、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以科技进步助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三)健全粮食储备体制机制

根据国家下达的储备计划和有关要求,储足管好地方粮食储备,建立科学、合理的粮食储备制度,进一步优化储备品种、结构、布局,提高粮食储备能力;结合贵州农业结构调整,并对粮食市场价格变动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建立健全储备粮灵活有效的市场吞吐机制;构建运转高效、管理规范的省市县三级政府储备体系,形成“政府储备、市场储备、企业储备”互为补充的全社会储备体系。

(四)促进粮食产销合作

充分利用产粮区的粮食资源,积极推进“引粮入黔”,搭建服务平台,调动企业参与产销合作的积极性;创新产销合作形式,充分利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统一平台,探索通过物联网、电子商务、期货等新途径开展产销合作,丰富我省与主产区产销合作的内涵;鼓励粮食龙头企业到产区建立生产基地,补充省内粮食需求;加强对粮食产销合作的指导、协调和服务,搞好运输保障,落实贷款资金,积极创造有利于粮食产销合作的环境和氛围。

(五)强化粮食市场监测预警

提升粮食市场监测预警能力和监管水平,构建新型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合理调整粮食市场监测点,优化区域布局,提高监测信息的准确性、代表性、完整性;强化粮食市场监测预警队伍建设,加强市场监测预警人员培训和业务指导,切实做好市场研判和预测预警,为政府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和政策措施建议。

(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设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专项资金,推动土地流转,调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加强职业培训。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七)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

要以优质粮食工程建设为抓手,依托特色优势资源,促进粮食全产业链发展,实施“五优联动”,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推进粮食产业“三链同构”,实现粮食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一体化发展,全面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八)加快推進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多元化服务主体的培育,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优化整合财政资金,加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政策支持力度;发挥农业推广主体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增加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支持,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投入品、技术、装备导入小农户;不断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机制,围绕各个环节,优化服务模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