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沉默的螺旋”理论视角下的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

时间:2024-09-21

摘要:2016年美国大选以特朗普赢得总统而告终,令人惊讶的是在正式投票之前几乎所有的民意调查都预测希拉里将会取得胜利,而这也成为了继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通过之后的又一“黑天鹅事件”。2016年选举中民意调查的结果为什么出错以及为什么希拉里会输掉选举成为了学者们的研究内容,而在社会心理学中“沉默的螺旋”效应恰好能够解释这一问题。本文将从“沉默的螺旋”这一理论视角出发,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对美国2016年总统大选进行研究。在文中作者对“沉默的螺旋”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建立了一个分析框架:“沉默的螺旋”效应为何会出现,如何发挥作用。在这个框架之下,人们只需明晰几个概念就可以对“沉默的螺旋”进行案例分析。

关键词:美国总统选举;沉默的螺旋;社会心理学

美国第58届总统选举于2016年的11月8日进行投票,当晚统计结果出炉,特朗普赢得了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但是这一结果却出乎了观察家们和民众的预料,因为在选举之前所进行的民意调查中,希拉里都以较大优势赢得选举,因此政治素人特朗普赢得总统选举也成为了近年来的“黑天鹅事件”1之一,并且深刻地影响了世界。

近年来“黑天鹅事件”频发,但是像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这样在最后一刻颠覆大家认知的情况尚属首例。人们在投票之前都认定了某一必然会发生的结果,但是最后的投票结果却出乎了人们的预料,因此大家都想要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

现在对于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的相关研究主要是从政治学和社会学视角进行关注和分析的,然而投票行为涉及到了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但是心理学对其的研究却相当少见。在选举的过程中,大部分民调都坚信着希拉里会赢得选举,但是最后投票时希拉里在多数州惜败于特朗普。那么这部分少于特朗普的票是因为有“沉默的大多数”还是有人“跳票”?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做“沉默的螺旋”效应(Spiral of Silence)。在1974年于在日本东京所举办的国际心理学会议中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Elisabeth Noelle Neumann)提出“沉默的螺旋”这一理论。并在其1980年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该理论的部分依据是早期的社会心理学思想,即一个人自己的意见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他人意见的理解。

在这场选举之中,“沉默的螺旋效应”的表现形式是什么样的,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并且怎样影响这次选举结果将是本篇论文的研究重点。

一、概念界定

“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一个在社会心理学和传播学被广泛运用的概念,同时在政治学中也有所涉及。“沉默的螺旋”理论描述了关于公众舆论的产生和大众传媒对公众舆论产生影响的方式,属于强大效果论的代表观点。“沉默的螺旋”的主要概念是:公众中的观点分为多数派和少数派,如果人们认为自己是少数派,那么他们不会想去发出自己观点。但是当他们觉得自身是多数派的时候,他们就会传递出自己的声音。大众传媒大部分时候也会关注大多数人的的意见,忽略少数人的观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这一部分少数派人的声音就会变得越来越弱,而大多数人的意见就会得到强化,从而形成一种螺旋上升的情况。

这种观点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大众传播的强效果论,即能够深刻地影响与塑造大众的观点与意见。二是在舆论传播的过程中,人们都存在着“对孤立的恐惧”,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的观点不是主流的,与大多数人不同,他就不会说出自己的观点与意见;但是当他觉得自己的观点与主流相同时,他就会发出自己的声音。由此就形成了一个少数派渐渐无声,而多数派的意见得到强化的螺旋上升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本就是多数人意见的观点便会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见。这就导致了一个后果:马太效应的强化。

正如其他理论一样,“沉默的螺旋”理论也需要满足一定的前提假设才能成立:第一点是社会公众会对持与主流观点意见不同的人进行孤立,导致人们出现了“对孤立的恐惧”。第二点是“对孤立的恐惧”将会使得人们对自身的观点进行自我审查,是否与主流意见相同。第三点是社会公众的行为是能够被舆论传播所影响的。

第一个假设认为的是社会具有着权力,因此大众会采取孤立的方式去迫使那些少数派改变观点。第二个假设提出,人们都会在发声之前在不断地观察主流民意,个体可以从两个渠道来了解民意的走向,那就是个体的观察以及媒体的叙述。进行个体的观察时会运用到一种叫做“准统计官能”的能力,如果有许多人都进行了错误的观察则会被称为“多数无知”。第三个假设是人们所做的行为会受到自身对于“意见气候”所进行评估结果的影响。社会公众只有两种选择:沉默或是发声。

在这一理论中存在几个重要的概念。第一个是“准统计官能”(quasi-statistical organ)。这一概念是指人们长期暴露在众多的信息之中,长此以往会形成一种感知的功能——感知外在的氛围,察觉到传媒所要呈现的主流意见,我们称之为“准统计官能”。此外,这种主流观点会逐渐地内化成为个体对于主流价值的认知。不过这也存在着一定的前提:听观众必须处在长时间的媒体渗透环境下,同时每一个个体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这样才会影响到态度层次,进而改变人们的行为。

第二个重要概念则是“多数的无知”(pluralistic ignorance)。人们会把自身的倾向以及媒体所传递的信息相结合,产生一个难以名状的总体印象。这种印象会被人们错误地知觉为是来源于自身的观察与想法。人们通常会高估自己估计意见的能力,这种对多数人意见的错误观察,就称为“多数的无知”。在沉默的螺旋中,多数的无知指的是,即使个人对于某种意见持不赞成的态度,如果大众传播对这种意见持赞成态度的话,个人会错误的以为这种赞成态度是大多数人的意见。

第三个重要概念是“中坚分子”(hard core)。中坚分子是指那些在“沉默的螺旋”发展的过程中无惧社会对其进行孤立的人。他们愿意为自己所发出的声音、所表达的观點、所做出的行为承担后果。这些“中坚分子”在一般情况下是和社会的主流意见不同的,有分歧的,乃至于会发生意见的对撞。但是如果有一个观点得到了社会中大多数人的支持,甚至变成了一种常识,在这时“中坚分子”就变为了最有意愿进行公开表达观点的一群人,这就可能会导致“沉默的螺旋”的倒转。

对于“沉默的螺旋”理论,有一些学者提出了质疑,这些质疑主要集中在“沉默的螺旋”理论自身的建构上。比如,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中诺依曼从来没有提到过事件与个人之间是否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因为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之所以愿意表达自己的见解,是因为他们和所谈论的事情有着利益关系。

一些学者认为“沉默的螺旋”理论仍然有一些问题:首先,这些学者认为“对孤立的恐惧”不能使人们表现出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观点。诺依曼也从来没有验证过这种“对孤立的恐惧”——人们表达观点的原因。其次,他们认为诺依曼没有意识到人们所处的群体以及参照系的区别,而这些都会对人们表达意见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些学者的眼中,诺依曼过于看重媒体的作用。

并且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关于1985年联邦德国选举的情况的理论,并不适用于其他的国家或地区。并且在现在的网络环境中是否试用也存在着一些疑问。

二、“沉默的螺旋”效应下的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

(一)框架建构

根据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发展进行梳理,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一个使用“沉默的螺旋”理论进行分析的框架。

进行分析要先对几个关键的概念进行确定“对孤立的恐惧”、“意见气候”、“准统计官能”。在“对孤立的恐惧”中,我们要知道会不会有被孤立的后果以及后果为何。在“意见气候”和“准统计官能”中,我们要知道主流意见是什么、哪一种意见正在得到强化、发表哪种意见不会被社会所孤立。

然后根据所分析案例的实际,代入到这几个概念中,并且回答这几个概念所提出的问题。判断出哪种意见是主流,哪种不是主流,主流意见是否被放大以及人们是否愿意发出自己的声音。

(二)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分析

在2016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沉默的螺旋”效应依旧显现。美国总统大选投票前,联邦调查局宣布重启调查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的“邮件门”时间,但很快就宣布不予起诉,虽然一度造成两名候选人民调逼近,但美国主流媒体都预测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将以显著差距胜选,不同机构进行的民调结果也都显示这一结果,一些重量级的媒体,比如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等都在为希拉里胜选背书。

但是,英国脱欧公投预测与结果相左是否会在美国重演,一直是整个美国总统大选过程中的大问号。英国于2016年6月举行脱欧公投,投票前民调显示留欧派领先,但结果却意外翻盘。川普在竞选活动中就曾宣扬,他将赢得选举,英国脱欧结果将会以10倍效应在美国重现。英国脱欧效应显示,受到社会情绪影响,实时民调无法切实反应选民最后的投票意向,2016年美国大选中的民调也同样如此。

1.“美利坚分裂国”——“对孤立的恐惧”

在2016年美国总统的选举过程中,由于青睐的候选人不同,支持希拉里和支持特朗普的民众之间经常发生冲突,甚至发生骚乱。这场选举也严重地撕裂了美国社会:来自“铁锈带”的工人和农民与华尔街的精英产生对立;少数族裔与美国白人产生对立……

在特朗普当选之后,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将其作为2016年的年度人物——“美利坚分裂国总统(President of the Divided States of America)”。这也体现出了美国社会中的分裂和对立,在此之中,每一个人都害怕报复害怕成为群体中不同的那一个人,人们只能追随着所在群体的主流意见,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

2.“意见气候”与“准统计官能”

从希拉里和特朗普在美国总统选举中的政见立场中,我们可以看到希拉里代表的是精英阶层,是处在社会金字塔顶端的人,支持的是自由、民主、包容、支持少数群体,例如LGBT群体、少数族裔、女性等;而支持特朗普的主要是白人男性、工人和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们。在两者的政见中,希拉里是“政治正确”的一方,而特朗普则是“反建制”的,支持希拉里的包括学者、华尔街金融家、甚至好莱坞明星在内的精英阶层,都曾以主流价值观对特朗普发动舆论攻击,而少数公开发表不同意见者则会立即陷入无助的弱势地位,例如在民主党票仓的加州,一位硅谷精英当表示支持特朗普时便立刻遭到大量舆论攻击。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的“意见气候”就是美国社会一直坚持的“政治正确”。在这种“政治正确”的框架下,舆论被绑架了,舆论发出的只是希拉里一方的声音,强化了传统媒体中对希拉里的支持,也因为如此,支持特朗普的人在主流媒体上的观点则很少见。2

3.群体压力与多数无知

同时这种“政治正确”的“主流价值观”加诸于选民身上就成为了“群体压力”,这也就导致了人们很少在社交媒体或者是民意调查中表达出支持特朗普的医院。那么选民们对于这种希拉里和“主流價值”的感受就成为了“准统计官能”。大众对于这种“准统计官能”所形成的多数的认知就变成了“多数的无知”,高估了实际上支持希拉里的选民数量。

在这几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形成了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中的“沉默的螺旋”现象。美国主流的价值观是社会中占多数的意见,而支持特朗普的“反建制”则是少数派。在人们进行自我审查的时候便会表示自己支持希拉里,属于大多数的一员。但是实际上这种表态只是出于群体压力而非真心实意,那么在投票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选择自己支持的人,并且对于公众舆论做出分析,选择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候选人。

由于“沉默的螺旋”效应容易受到大众传媒和公共舆论的影响。大众传媒具有累积性、普遍性和共鸣性,在2016年美国大选的过程中一次次地强化主流的价值,导致另一部分人群的沉默;同理的是,公共舆论指的是个体如果不想自身受到他人的孤立,因而自己必须当着众人的面公开表露出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在像网络与民调这种充满着矛盾与变化的领域,公共舆论是一个人所能够表示观点而不至于有被孤立的危险的态度。因为大众传媒已经强化了对于希拉里的认同这种主流价值,导致公众舆论就在希拉里赢得选举的范畴之下进行,所以这些支持特朗普赢得选举的人就无法在舆论中表达出自身的观点,“沉默的螺旋”由此加深。

三、结束语

(一)本文总结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沉默的螺旋”效应确实在2016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出现了。大众传媒造成的对于政治正确的主流价值观念的“准统计官能”造成了“沉默的螺旋”效应的出现,传统媒体对于希拉里的支持以及对特朗普的批判,使得支持特朗普的人羞于发声;同时这种宣传的结果就影响了公众舆论的走向,人们更加难以抵抗在自己表达出支持特朗普的意见之后所会遭受到的群体压力和社会孤立,这就导致这种声音变得更小,从而加深了这种“沉默的螺旋”效应。这些支持特朗普的群众也在日常生活以及民意调查中表现出不对特朗普感兴趣,但是在投票时就支持特朗普,成为了“沉默的多数”。

除了“沉默的螺旋”效应之外,选举制度日益精英化与技术化也导致了支持特朗普的工人、农民群体“失声”。和发达地区相比,这些欠发达地区尤其是铁锈地带的选民过去一直是民主党的坚定支持者,精英们长期以来的竞选策略就是尽可能的拉拢仍处于摇摆中、政治倾向模糊的“中间选民”,导致这些已经被贴上民主党“忠实支持者”的选区被主流媒体和政治精英所忽视,没有人关心他们过去为何支持民主党,现在的情况如何,他们的利益诉求是什么,是否发生了变化,换言之是发声渠道的缺失导致了他们的沉默。

(二)启示与建议

经过对以上关于“沉默的螺旋”现象的理论梳理以及案例检验,我们可以知道这一效应在选举与投票过程中非常常见,但是却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发展出了“反沉默的螺旋”效应。同时在网络时代,社交媒体在竞选以及拉票的过程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那么,对于选举人或是政府来说,一定要注意社交媒体的作用,而且不要过度迷信民意调查的结果,要理性分析民调结果,制定竞选策略。

对于观察家来说,也要注意“反沉默的螺旋”效应的迷惑,看民众是否进行了“偏好隐瞒”,从而有效地进行预测,提出自己的建议。但是也一定要注意,要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进行数据的采集以及分析,不能像脸书(Facebook)以及剑桥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等公司一样侵犯公民的隐私。

参考文献:

[1]尹继武、郑建君、李宏洲. 特朗普的政治人格特质及其政策偏好分析[J]. 现代国际关系,2017年第2期.

[2]尹继武. 试析希拉里的政治心理及对华政策偏好[J]. 现代国际关系,2016年第9期.

[3]赵鹏菲.探究与反思美国虚假新闻广泛传播的原因——以2016美国大选Faceb00k虚假新闻事件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7年6月,第8卷第11期.

[4]洪浚浩.媒介在2016 年美国总统选举中的颠覆[J]. 网络空间研究,2017年第1期.

[5]陈婧.美国2016年大选中社交媒体的表现与影响[J]. 青年记者,2017年3月中.

[6]张鸥.美国大选特朗普媒体组合传播策略浅析[J]. 域外视野,2016年第6期.

[7]高宪春、解葳.从“消极沉默”到“积极互动”:新媒介环境下“沉默的双螺旋”效应[J].新闻界,2014年第09期.

[8]郭小安.舆论的寡头化铁律:“沉默的螺旋” 理论适用边界的再思考[J].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5期.

[9]王晓慧. 论网络时代下的“沉默的螺旋”[J].今传媒 2010 年第11 期.

[10]原源. 变幻的螺旋:社会舆论形成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网络时代“沉默的螺旋”面临的挑战[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3月,第38卷第2期.

[11]熊壮.“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四个前沿[J]. 国际新闻界,2011年11月.

[12]朱珉旭. 当代视域下“沉默的螺旋” 理论的反思[J]. 国际新闻界,2014年1月.

[13]宋美霖. “沉默的螺旋”理论文献综述(1974-2016)[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7年第6期,第38卷,总第273期.

[14]黄晓钟、杨效宏. 传播学关键术语释读[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

[15](德国)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著,董璐译. 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16](美国)理查德·韦斯特等著,刘海龙译. 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

[17]Leo W. Jeffres. Kimberly Neuendorf. Cheryl Campanella Bracken. David J. Atkin. Untangling Spirals of Silence in a Presidential Election[J]. Journal of Media Sociology, Vol. 1, Nos. 1/2 (Winter/Spring 2009).

[18]Dan McAdams. The Mind of Donald Trump[Z/OL].

https://www.theatlantic.com/magazine/archive/2016/06/the-mind-of-donald-trump/480771/ , JUNE 2016 ISSUE.

注釋:

1.“黑天鹅事件”是指极不可能发生,实际上却又发生的事件,在发生前,没有任何前例可以证明,但一旦发生,就会产生极端的影响。近年来主要是指英国脱欧和特朗普上台。

2.在美国大选期间,主流媒体纷纷为希拉里背书,美国100强纸媒里有57家媒体为希拉里背书,只有2家选择支援特朗普。

作者简介:刘伯翰(1996-),男,天津市人,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